《大明193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937- 第6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臣尽力而为吧……”

然后,他匆匆告退,去给南京的厂督发电,请求和外交部协调了。

十四格格靠近向小强,低声道:

“你真想这么干的话,最好也去找陛下说说,让陛下跟外交大臣施加点压力,别让他们拖拖拉拉的。”

向小强点头道:

“你说的对,我这就去跟她说。”

……

果然,朱佑榕一听,也对这个想法非常支持,当即又给外交大臣发去了“上谕”,督促他安排驻英法两国大使、武官抓紧办这件事。

现在解决了从法国借蓝图的问题,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策划行动本身了。

这里有三个最关键的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突击队派多少兵力?

第二,如何进入目标区域?

第三,如何撤出目标区域?

策划行动的会议室里挂起了一张大黑板,这三个问题,被向小强写在了黑板上。

向小强写完后,把粉笔头一抛,拍拍手上的粉笔末,说道:

“其实,这三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需要投送多少兵力,直接决定了我们的投送方式。而采取何种投送方式,又直接决定了我们能投送多少兵力。我们需要投送多少兵力,又要看苏军在那里驻扎有多少兵力。我们至少不能过于劣势才行。好了,大家畅所欲言吧。”

这种问题,突击队指挥官比在座的所有人都内行。现在,他是这些人中的专家了。

他叫王炳灿,军衔上校,是明军陆航突击队的总指挥,也是跟向小强一起参加北清营救大行动的老战友。

王炳灿看看别人都没说话,都看着他,他也就当仁不让,说道:

“王爷,末将就放肆了。”

“王兄弟不必拘束,指教便是。”

“末将何敢言指教……”王炳灿说道,“只是,我们现在还不清楚苏军在喀纳斯湖驻扎有多少兵力。我们在那里没有情报人员,只能大致推算。不过,末将觉得,这种无奈的情况下,我们倒大可不必被苏军兵力数字所束缚,我们只要考虑我们能投送兵力的上限就行。如果能投送一百,我们就不计划投送五十。这样,不管苏军兵力有多少,我们都只尽我们最大的努力。”

向小强点点头,扫视了一圈众人,说道:

“嗯,有道理。的确,能投送一百我们就不投送五十。兵力越大,胜算越大。不过,我们计划的同时,还要加紧搜集阿勒泰和哈萨克斯坦那边的情报,尽量推算出苏军的大致兵力来。”

“王爷说的不错。”

“那么投送方式呢?空降如何?”向小强说道,“我觉得夜间空投不错,这个不受数量限制。我们空投一个团也行。而且在夜间,苏军的防空炮威胁比较小。”

秀秀犹豫道:

“恐怕声音会比较大……真要空投几百人的话,那得几十架飞机,老远的距离苏军就知道我们来了。那就丧失突然性了。要是苏联人一看满天都是降落伞,直接把广武往大森林里一藏,那我们怎么办。……还有,空投下去了,那打完仗后……怎么撤出来。”

众人都轻轻点头。十四格格说道:

“挺之,秀秀说的有道理。”

王炳灿说道:

“两位公主殿下说的都不错,空降是有这个问题。但还不止这一个问题。这种几十人、上百人的空降只适合平原地区,在山区,尤其是阿尔泰山这种崇山峻岭,又都是森林覆盖的,危险太大了。落地能有三分之一的人不摔伤就不错了。还有,空降落地后,一般重新集合起来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很多时候就根本集合不起来了。这还是平原地区。在山区,更是不可能。王爷您想想,两个人跳出舱门可能只间隔一两秒,但是落地后,可能就是间隔一两座雪山。根本集合不起来。”

向小强点点头,脸色凝重。他想起了当初空投太行山的事情。那时候还不是空投军队,还只是空投补给,还是下面有几千人在点火、接应。就那样,最后还有一半的包裹没找到。如果在阿尔泰山区空降部队,那估计真是找死。

显然,广武也不是傻子,能在那个地方呆的那么高枕无忧,肯定也知道那种地方天生防空降的。

向小强犹豫了片刻,想问从山下、也就是外蒙古那边徒步潜行过去是否可行,但是看了一眼地图,也打消了这个念头。外蒙古这边也是阿尔泰山山脉,也是绵绵不绝的崇山峻岭,都不知道通路不通。就算通路,可以坐车到达边境,那么就算从边境算起,到达喀纳斯湖也足足好几十公里的大山。突击队背着沉重的武器、装备、补给,翻山越岭几十公里……真不敢想象,就算不迷路,到时候还能打仗不。关键是,打完仗,还能出来不。

向小强正想直接问王炳灿“这不行那不行,那你说怎么办”,王炳灿盯着地图,捏着下巴,自己说话了:

“嗯……喀纳斯湖有多长?不知这地图准不准……”

说着,他一把拿过那一堆航拍照片,对着北疆地图上的喀纳斯湖,研究起来。然后,他又拿起圆规和尺子,简单计算了一下。

“嗯,差不多……南北总长在二十多公里的样子……足够水上飞机降落的了。”

他说出这句话之后,所有人都是眼睛一亮:

对啊,水上飞机!

……

但是,十四格格马上说话了:

“声音太大,跟空投是一个问题。——那个还是在高空,这个直接飞到湖面上,声音更大。”

第九卷 终局 第7集 无声渗透

面对十四格格提出的“噪音”问题,突击队指挥官王炳灿说道:

“公主殿下说的不错,都是飞机,都有噪音,但是水上飞机可以精确地降落在一个点上,而不像运输机那样,飞的满天都是。各位请看,喀纳斯湖是一个狭长的月牙形,南北总长二十多公里,而现在我们知道,城堡和五座别墅,都集中在湖的南端,湖的北边是无人区。我们的飞机可以从外蒙古机场起飞,绕到湖的北边,然后从北向南飞,在湖的北端降落,不经过南端的别墅区。我们的‘信天翁’水上运输机的滑行距离在1000米以内,这样,到南边的别墅区起码还有十几公里的距离。这么长的距离,他们应该听不到。”

众人听着,考虑着,有的人点头,有的人摇头。秀秀看大家都不说话,便出头说道:

“王大人,我觉得还是找个地方试验一下。在寂静的夜晚,那么大的双发水上飞机在十几公里外降落,是否真的一点也听不到。最好找一个形状大小都类似的湖,实地用水上飞机降落试验一下,然后我们在湖的另一头听,看是不是真听不到。”

王炳灿赞同道:

“嗯,公主殿下这个办法很对,是应该这么试验一下。”

秀秀接着说道:

“还有,信天翁额定载员15人,再加上武器装备、橡皮艇什么的,就算平均每架运10名士兵吧。那如果要投送一个突击连,那至少就要12到15架飞机。一架降落和十几架降落,那个声音可是不一样的。”

王炳灿点点头,说道:

“这点末将也想到了。如果采用水上飞机投送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让十几架飞机同时飞临湖区。我们就得采取次第降落、中间加间隔时间的方式。一架飞机降落熄火了之后,另一架飞机才能飞近湖区。这样就可以防止噪音过大。”

向小强抽着烟,弹弹烟灰,有些焦躁地说道:

“这样搞的话……就有难度了。起码对整体配合要求不是一般的高。”

王炳灿却很有信心,微笑道:

“有些难度不假,但问题不大。”

但是紧接着,秀秀又慢腾腾地说了:

“要是……苏军在湖的北部有巡逻兵呢?”

……

她这么一说,谁都不说话了。这句话等到点子上了。——不错,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降落区附近没有巡逻兵的假设上的。要是真的有,那一切都免谈了。别说水上飞机降落在湖面,就算在天上稍微接近一点,那也是听的一清二楚啊!

王炳灿倒是很坦然。他说道:

“不错,这就是要赌了。我们赌的就是苏军在湖的北部没有巡逻队。因为这个湖太长了,从南端出发去北端巡逻的话,要在沿岸翻山越岭二十多公里。而二十多公里的距离,又是高山密林的环境,一个来回绝对要两天以上。但是据我们所知,别墅区以北都是无人区,并没有哨所什么的能过夜。他们总不见得还要背着帐篷露营吧?就算是夏天,在这种高山上,夜晚也是能冻死人的。如果我是苏军指挥官,我是不会干这种蠢事的,我只会让手下警戒好南端的别墅区就行了。”

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

“当然了,如果苏军真的就在北部有哨所、或者有巡逻兵的话,那我们的任务就失败了。”

现场很安静,谁都不说话,都在琢磨着王炳灿的话,琢磨着其中的风险成分。

向小强望向十四格格。十四格格明白他的意思,便回忆着说道:

“我三年多前去过,也在那附近玩过。不过就是在湖的南端,没往北去,因为往北没有路。那时候是只知道湖区有一座城堡和五座别墅,真没听说北边还有什么房子……不过,当时听陪同的地方官说,那一带是图瓦人的居住区……图瓦人是当地土著民族,据说是蒙古人的一个分支,经常在那一带打猎捕鱼为生。”

向小强烦躁地说道:

“妈的,那保不准北边岸上就有图瓦人的木屋,甚至会有村子。苏军现在把喀纳斯湖当个要塞来经营,那岂有不巡视一圈的道理。如果发现了图瓦人的村子或木屋,那么巡逻队也就有落脚的地方了。我们降落被发现的几率就大大提高了。……有没有什么无声渗透的办法?”

王炳灿说道:

“那只有滑翔机了。我们过去在北清敌后机降,经常会用到滑翔机。不过,目前我们的大型运输滑翔机,还没有能在水上降落的型号。”

“能在水面迫降吗?”向小强期待地问道,“据我所知,海航那些人经常在海面上迫降飞机。这湖面可比海面好迫降多了,一点浪没有,平得跟块玻璃板似的。”

王炳灿犹豫了片刻,苦笑道:

“王爷,现在末将不敢回答您,因为没这么做过,不敢说行,也不敢说不行。还得找个湖,做过试验才知道。”

向小强二话不说,转脸吩咐道:

“秀秀,找一个符合条件的湖。”

“是。”

……

秀秀拉上秋湫,两个人拿着地图,在一旁悄声商量着,寻找起来。

这个实验或者训练用的湖,必须符合几个条件。首先最重要的,必须像喀纳斯湖。形状、面积、长度宽度,都不能差太多才行。还有,湖的两侧地形地貌,也要尽量接近喀纳斯湖。也就是说,最好也要是崇山峻岭、森林环绕。最后,这个湖的海拔、经度纬度、气候条件等等,最好也不要差得太多。

前面两条好理解,但是第三条,她们一开始并没意识到,心想反正是找个跟喀纳斯湖像的地方就行了,于是先把视野放在东北和远东西伯利亚占领区了。那里倒是有不少山间湖泊,挑选的余地比较大。但是秀秀猛然醒悟到,两地的纬度虽然差不多,但气候相差太大。北疆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区,典型的温带大陆气候,寒冷而干燥,经常是晴空万里,视线良好,湖光山色间,很像中欧内陆阿尔卑斯山的风情。而东北和远东西伯利亚靠近海洋,气候湿润、降水丰沛,山间湖泊经常是雾气缭绕,上空也经常是云层遮盖的,更像是挪威的那种北欧沿海感觉。对飞机来说,两个地方差别太大,根本没法试验。

后来,两人把挑选范围锁定在了外蒙古。这里是明军控制区内、自然条件和气候最像北疆的地方了。好在外蒙古北部也有大片的森林覆盖的山脉和湖泊,找个合适的湖并不难。

最后,秋湫和秀秀选定了一处湖泊,叫“陶勒包湖”,在外蒙古西部,距离北疆几十公里,和喀纳斯湖大小差不多。但问题就是,陶勒包湖比喀纳斯湖宽,不是那种狭长的月牙形。不过,这已经是能找到的最像的了。完全一样根本不可能。

她们把地图给向小强和王炳灿看,两人基本满意。接下来,他们立刻安排了一架飞机,就从迪化机场起飞,飞往地图上的这个湖,去实地看一下。

第九卷 终局 第8集 公主殿下,你太值钱了

三架飞机从迪化机场起飞,向东北方向飞去。这是三架单引擎的小飞机,机种属于“联络机”,就是那种固定起落架的、只有两个座舱的小飞机。这种飞机对起降的环境要求很低,一般稍微平整点的草地都可以降落,而且滑行距离很短,适合于战场间的联络、救护、运送文件,还有敌后接人等等。

三架飞机上除了飞行员,分别坐着三个人:两位参与过轰炸喀纳斯湖的中队长,还有十四格格。他们要到外蒙古的陶勒包湖去实地勘察,不但要在空中观察,还要在湖畔找地方降落,实地看一看。因为只有十四格格在喀纳斯湖畔实地游玩过,所以她认为自己必须一同前往。如果十四格格看过之后,点头了,那么明军的突击队就要在这里展开紧张而短暂的训练了。

为了不招摇,三架飞机在起飞的时候,没有战斗机跟着护航。随着明军不断向北推进,迪化这里已经算是大后方了,制空权完全能够保证。三架小飞机这么不起眼的飞,甚至和战斗机大张旗鼓的护航一样安全。到了航程后半段,接近阿尔泰山了,那时候他们就会跟从外蒙古机场飞来的战斗机回合。战斗机是从哈尔湖机场飞来的,护送他们到哈尔湖机场去加油,加满油后再飞到陶勒包湖上空。战斗机对降落条件要求高,而陶勒包湖那里没有机场,只有普通草地,所以战斗机并不降落,而是直接返航。等十四格格他们要离开的时候,再派另一队战斗机护航。

十四格格现在已经把保安队的日常工作都撂下了,全部交给迪化城里的肚子疼去搞,她自己就一心一意地在天山营地这边,参与策划绑架刺杀广武的行动。自从两年多前的那个雪夜之后,她就一直盼着能有这么一天,能靠着自己的努力把广武送上死路。现在随着明军一点点的逼近阿勒泰,广武**到了那个与世隔绝的高山湖泊之上。十四格格觉得最后的决断终于要到了。

她觉得,当年广武就像一只老鹰,而自己像一只可怜的仓鼠,惊魂落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