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皇帝分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皇帝分身-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g。刘遵宪在危难中挺身而出,通过加固城墙,令皇太极损兵折将无功而返。此后,刘遵宪先后担任了兵部尚书和工部尚书。

虽然,比起明末诸多的儒家宗师,或者是督抚名臣,刘遵宪是一名毫无存在感的人物。不过,随着肖图白与其打交道,逐渐发现刘遵宪是一名懂军事、懂工业,也懂得地方治理的一位能吏。

而且,对比东林党人和阉党的党同伐异,刘遵宪更是一位了解到国事艰辛,要相忍为国的官员。刘遵守上任的时候,工部的办事效率很低,皇帝经常追在后面督促,甚至一堆办事不甚让皇帝满意的工部诸多大臣,皆被投入狱中。刘遵宪则是苦口婆心奉劝皇帝:“时事需才甚殷,正宜培养,乃过为摧折,异时谁为驱策?”言下之意,自然是维护工部的诸位下属。

同僚曾向刘遵宪提议明哲保身,不要逆皇帝的心意。刘遵宪则是坦然说:“坏他人之功名,以保我之功名,吾不能也,且吾位至六卿,自谓逾分,求归未得,倘因此获罪,固所愿也。”

言下之意,老刘原本就想要退休,奈何皇帝不批准,真要获罪罢官,反倒能得偿所愿。能让皇帝挽留的官员,也可见他确实是一位不可替代的能吏。

此番,刘遵宪到了葛沽后,与肖图白谈到迁都的准备工作。

其中,修葺běijīng至天津段的官道,以及加强天津漕运、海运港口的运输能力。还有督促全国的诸多官营造船厂,多修建大船,满足迁都的需求。甚至南京的宫殿修建,也需要刘遵宪率人去南京cāo办。

“我恨不得一个人,分作十个人奔赴各地做事!”刘遵宪不仅苦笑道。

肖图白笑道:“刘大人也不必过于心忧,迁都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全部完成。”

刘遵宪点头道:“确实如此,事情虽然繁杂,但是也不能自乱阵脚!”

两人边走边谈,忽见前方道路施工,令行人绕行。

这条新修建的道路是由沥青、石子铺设而成,建成之后比起三合土铸成的道路xìng能更佳,也更经久耐用。

众人的工部官员,不仅因为沥青的刺鼻味道而掩着鼻子。

刘遵宪却是惊疑问道:“这是何等质材?”

肖图白道:“石油中提炼的沥青,混合石子修建。雨天不会泥泞,而且道路被沉重的物体压过,也不会轻易损毁。”

刘遵宪不仅兴奋的说道:“沥青我知道,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里面记载用于补缸的材料。”

肖图白摇头道:“沥青补缸虽可,不过里面有很多杂质。浸泡在水中,可能会让水液中带有微量的毒素。时间久了,对人体健康不利。”

刘遵宪愕然道:“沥青里面居然有毒的?我喝过沥青修补缸中的水,为何安然无事?”

肖图白笑道:“毒素是很微薄的。哪怕是喝个十年二十年,也未必立即发作。但是,令人身体更差,因此产生疾病,或者寿命缩短,也是难免的。”

刘遵宪道也坦荡,笑道:“既是有害,今后多刊发文章,转告天下百姓,阐明害处。令人勿用沥青补缸便是!”

s

第一六五章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三)

关于沥青路,以沥青和石子混合铺成,具备表面平整、坚实、行车舒适、耐磨、噪声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能够吸水,适宜于分期修建等等优点。

沥青路的成本略高于三合土路,低于以砖石路。葛沽城市内的主干宽5米,每公里需要1000吨沥青、2万吨石子和矿粉,一公里长材料成本1500两银子、人工成本500两。

整个葛沽市区,公里总里长大约是17公里,需要3。4万两银子,即可将市区所有的公路,改造成沥青路面。

刘遵宪见到一些工人泼水于路面上、用马车载重着大炮驶过,见到沥青路面,丝毫的损坏痕迹都没有,不由惊叹道:“好路面啊!”

肖图白笑道:“沥青其实不过是制造石蜡和猛火油之后的废料。不过,用作建材修建道路,却远胜砖石和三合土等等材料,价钱相对较为低廉,每里路只需1000两银子便可以修筑完成。若是全国的官道,皆是铺成这种路面。运输粮食、补给,传递军情,更为快捷方便!!”

刘遵宪摇头道:“1里至少要1000两虽然不贵,但是全国官道加起来何止10万里,加起来便是1亿两,朝廷如何拿得出修路的钱?!”

“běijīng和天津之间的官道呢?”肖图白笑道。

刘遵宪一亮,点头道:“京师和天津官道不过300里,可以一试!”

迁都金陵过程中。běijīng大量的物资,皆是要先运输到天津,再通过天津的海运、漕运,运输到江南地区。

如此庞大的运输量,传统的官道,显得不堪使用。

若是在天津和běijīng之间,修一条更坚实。更平坦的沥青官道,材料成本30万两,加上人工成本。预算可以控制在40万两。不但有利于此次的南迁运输,今后也更有利于běijīng和天津之间的商品交易。

葛沽获得的沥青,原是林深河的工厂加工而到。光靠林记蜡烛厂的沥青。恐怕是远远不能够满足300里长的官道重修。

为此,肖图白与工部联合在天津成立“天津军械厂”,用以生产包括猛火油在内的军用产品。

其中,石蜡卖给林记蜡烛厂,猛火油由皇家新军收购,沥青卖给工部用于修路。

běijīng与天津之间,300里长的官道,需求沥青15万吨。而如此数量的沥青,至少要加工100万吨石油。

沥青公路的需求,足以提供万人就业岗位以上。与此同时。大明的石油开采冶炼事业,也将进入崭新的阶段。

后世的工业化经验是——“量变推动质变”。先堆砌工业规模,各大车间中,需要海量的技术工人,这些低端的技术工人。偶尔灵机一动,想出一点技术创新。整个工业体系,千千万万的技术工人,积累起来的技术创新,往往就非常可观了。

明朝的石油化工业,此时的技术上。还是比较简陋,连煤油也不能加工出来。

不过,肖图白相信,只要有条不紊的推动工业化,相关的技术,必然会快速的积累。能够制造石蜡的大明匠人,迟早也能够提炼出煤油。。。。。。。

除了工业规模,带来的就业和创新的前景之外,加工100万吨石油,本身就已经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一百多万吨的石油,成本价不过是100万两。而加工而成30万吨猛火油,价值已经超过百万两银子。此外生产出来的10多万吨的石蜡价值也是超过150万两白银。至于15万吨的沥青,价值15万两白银。

猛火油自是军用,不但能够在战场上纵火,冬天用以取暖也是比煤炭廉价。而沥青的用于很明显——用以修建沥青道路。

至于石蜡,明朝最主要的用途,自是用来制造蜡烛。这批蜡烛,肖图白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准备让林记蜡烛厂吃进。

十万吨的石蜡,全部制造成蜡烛的话,林记恐怕是将会是全世界最大的蜡烛生产工厂了。哪怕是官营的蜡烛作坊的产量,也会显得微不足道。

肖图白对林深河道:“石蜡可以赊给你,蜡烛生产出来,销售之后再付款。”

林深河有点傻眼了,说道:“价值150万两的石蜡,至少要制造出10亿多根蜡烛,做出来后卖给谁呀?”

肖图白骂道:“笨蛋,1只蜡烛最低的生产成本是多少?你不会降价抢夺市场吗?”

“等等!”林深河询问自己家中的老匠人,用算盘苦算半晌道,“最好的状况,一只蜡烛的成本,可以压低到2。5文钱!”

肖图白道:“你3文钱一根卖给商人,会没有市场?”

国内市场中的蜡烛,普遍是10文钱20文钱一根。如果晚上以蜡烛读书,一个时辰一根蜡烛,一晚便要消耗两三只蜡烛。能够常年消费蜡烛的,往往都是不缺钱的富户。普通的读书人,哪怕晚上也刻苦用功,往往也是用暗淡的油灯,而舍不得用蜡烛。

而一只蜡烛降低到5文钱的市场价,普通家庭的读书人,也能够用得起蜡烛。通过降价,事实上也扩大的消费人群,进而扩大了市场规模。

而且,除了国内市场可以销售之外,海外的市场同样可以开辟。比如,rì本的市场上,也是有蜡烛需求的。

此时,天津和rì本之间的贸易不断升温,平均每月有十多艘朱印船,航向天津港口。而平均每艘船,大约要进购价值10万两以上的货物。rì本的朱印船主,显然并不满足与天津的纺织品、瓷器、纸张之类高附加值的产品。多一项中国的蜡烛,多半也能够获得朱印船主们的青睐。

3文钱一根蜡烛出厂价,林记公司依然能赚取0。5文钱的毛利润。每根蜡烛赚的少,但是若是10亿根蜡烛卖出去,那可就是50万两利润的大生意。

林深河再次兴奋的口水直流,其妹林深叶连连扇他十多个巴掌,才将其扇醒。

“妹妹,你为什么打我?”林深河显得有点微微恼怒。

“笨蛋哥哥,还不感谢肖大人!”林深叶显得更为jīng明。

“才不,他一定有大yīn谋。。。。。。”林深河叫嚷道。

“什么yīn谋?”林深叶好奇道。

林深河深深的看着自己的妹子,心中滴血道:“那个肖sè狼,看上的一定是我可爱的妹子。”

肖图白自是不知道林深河的想法,简单的与其签了一分供货合同。

未来的一年内,天津军械厂加工原油的产品之一——石蜡将会批量供货给林记蜡烛厂。而林记蜡烛厂,此时拥有80名蜡烛工人,一天的产能是4万只蜡烛。相对于将来天文数字一般的石蜡供应,这样的产量还是不足的。

为此,林记蜡烛厂准备将规模扩建到3000人以上,升级为大明王朝最大的蜡烛托拉斯。

第一六六章皮岛海战一)

天津军器厂的业务,虽是包括石油加工业,更包括火枪、火炮、火药在内的各种火器。这里面,国资委作为天津军器厂的主要出资方,而工部则提供合格的工匠和技术人才。

明朝的武器制造来源比较繁杂,各地卫所、营镇皆设立军器局。

其中隶属工部的南京军器局、běijīng军器局,规模最为庞大,生产的武器占据明军所使用武器的五成以上。

工部旗下的běijīng军器局,就有两万多名专业打造各类兵器的工匠。可以说,工部称得上是17世纪世界最大的兵器制造机构。běijīng军器局下属的王恭厂,曾经有9000多名手艺最jīng湛的火器工匠,专门负责给大明朝制造枪炮。

天启年间曾发生了一起“王恭厂大爆炸”事件,造成工部火器制造能力元气大伤。

关于“王恭厂大爆”,史载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端午节第二天上午九点多钟,běijīng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发生的离奇爆炸,造成半径达750米、面积达2。25平方公里的爆炸范围及2万余人的巨大死伤。其中,数千人被冲击波掀上半空,砖石碎片甚至砸死皇宫中数千人,天启皇帝的太子,也因为火药爆炸而夭折。后人估算,王恭厂大爆炸的威力约为1至2万吨当量的tnt炸药,相当于广岛原子弹核爆的当量。

从王恭厂大爆中,可见明朝后期工部的火器制造产能。何等的惊人。不过,同样是天启年间的那场爆炸,损失了工部的元气,使得工部至今未恢复火器生产的产能。而依靠朝廷拨款,工部的制造能力永无恢复全盛时期的可能,这也是刘遵宪同意与国资委合资的原因。

作为国资委与工部首个合资经营的企业,天津军械厂是一个dúlì的企业编制。负责制造火枪、火炮、火箭、火药等等各种火器,与此同时,也从事石油化工业。从石油中提炼猛火油、石蜡、沥青等等产品。

整个天津军械厂,实行股份制。

国资委投资300万两资本,占据51%的股份。而工部则出1万名技术工人。占据49%的股份。

作为一个企业,天津军械厂肯定是自负盈亏。与此同时,实行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制度。管理层和职工,基本工资并不是很高。但是订单完成顺利,以及研发项目有了新的进展,则能够获得绩效工资。

刘遵宪闻言赞许道:“胜过工部体制多矣!”

肖图白笑道:“太史公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又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以利诱之。让员工能够通过努力,而获得更好的待遇。而残酷剥削,工匠无望通过努力获得更好的待遇,自是要懈怠。”

刘遵宪闻言不由深思,大明朝廷的体制之。官员靠着俸禄,并不能够获得很高的待遇。因此,官员大多数损公肥私,在朝廷的公事上敷衍,而积极利用手中的权柄为其私人家族牟利。

现如今,朝廷整个体制已经病入膏肓。绝大多数的官员,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非东林党,皆贪腐。少数的清官,也不过朝廷的遮羞布。

当然,刘遵宪是温体仁的党羽。相比较东林党人的贪腐,温体仁一党相对比较清廉一些。毕竟,温体仁以身作则,刘遵宪之类,也皆是比较清廉。但是,温体仁一党的相对清廉,往往被东林党人攻击,认为其故意做出姿态,用以奉迎崇祯皇帝。

“难啊!”刘遵宪不由的苦笑道。

“国家弊病丛生,我辈当迎难而上。太平盛世的官员,只需能力平平即可,乱象丛生,拨乱反正,方显英雄本sè!”肖图白笑道。

刘遵宪心中不由一颤,道:“肖大人,说的是!”

————————

明朝的翰林编修姜rì广曾说:“建州之有东江也,犹人身之有蚤虱也。撮之则无处著手,听之则吮肤而不宁。”

但是,东江镇设立以来,却是一代不如一代。最初,毛文龙时期核定东江镇编制是20万人,崇祯初年认为编制太大,核定为10万人。再后来,沈世魁担任总兵时期,东江镇兵员被核定为两万八千人。

毛文龙时期,东江镇时常登陆辽西腹地,进行打游击战。而黄龙时期,也能够炮轰建州的军事重地,将辽西汉人引渡回明境。沈世魁时期,只能困守皮岛,还时刻要地方满清旅顺水师的袭击。

最初,黄龙战败,旅顺失陷后,东江镇震动,沈世魁打算要放弃皮岛,西逃回大明腹地。岛上数十万军民闻讯,纷纷请求道:“老爷平rì以大将处岛中,今rì独自西归,吾属将奈何?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