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我独裁- 第2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时,巴默手下的一批将领和军官也秘密潜入中华帝国云南省昆明地区,在那里接受中华帝国军方的系统化军事训练。

 一年后,这批军官和士兵返回缅甸,迅速撑起了缅甸游击队的大粱,陆续解放了缅甸东北部大面积地区。

 1905年4月,缅甸军政府成立,巴默为总理,正式跟英国控制的仰光政府对立,双方持续爆发大规模交战,但都吃不掉对方,变成了旷日持久战,极大的牵制子英军的财力、物力和人力。

 在印度,中华帝国政府支持拉克希米,巴伊将军复出,集合印度伊斯兰教和印度教教会头目,利用甘地宣扬的非暴力不合作,趁机收拢反英人士,在中华帝国的秘密帮助下,他们从一开始的几百人,很快扩大到上万人,并且陆续得到了中华帝国提供的武器装备,开始在印度北部靠近中华帝国西藏附近地方建立游击区,四处打击英军。

 在新加坡,作为英国远东第一要塞,新加坡是英国的命根子一样。中华帝国利用新加坡华人华侨,不断的窃取英军情报。英国想远东派遣的战舰数量,型号,英国陆军兵力分布等都准确无误的被送达北京,为中华帝国进一步评估英国军力提供参考。

 在香港,中华帝国同香港当地华人取得了联系,将英军驻港陆军和海军兵力和部署mo得一清二楚,一旦爆发战争,中华帝国海陆军可以迅速掌握英军动向和位置,予以重创。

 在西藏和云南边陲地区,中华帝国一边利用印度和缅甸游击队攻击和消灭当地英军,夺回被英国吞并的土地。一边给边境老百姓发放枪支弹药,让他们拥有自卫能力。一旦发现英军越界抢掠,他们可以自卫还击。

 1905年5月3日,一支英国小股部队侵入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他们打着剿灭缅甸游击队的旗号计划抢掠西双版纳的中国平民。

 结果,西双版纳的百姓自从政府发给了他们枪支弹药后,他们自发的组织了民兵连。当英军进入后,他们还想着向以前那样抢掠中国老百姓。挨家挨户的搜刮。结果这次他们失败了,分散进入家家户户的英军顿时被当地老百姓开枪射杀。

 英军损失惨重,一个步兵连在不到半个小时里被干掉了三分之二,英军当即退出西双版纳,不多时又集结一个联队准备报复。

 西双版纳的民兵们自然打不过正规军,很快落败后撤,就在危机万分之时,驻云南的国民警卫队第十九旅团问询赶来,迅速挡住了英军的攻势,并把英军赶了出去。

 第二天,中华帝国政府向英国政府提出了严正抗议,措辞极其严面,英国政府矢口否认,并称英军追击的是缅甸游击队,称中华帝国公民藏匿游击队人员,反而要求中华帝国方面解释。

 两国闹得非常不越快,双方外交部大吵一架后,都要求对方对此事负责一切后果。

 西双版纳事件过后,中英两国分别下调了双方的外交等级,由现在的大使级外交,降为公使级。

 在澳大利亚,中华帝国大规模向澳大利亚移民,而且很多过去的都是从中俄战争中退役的军官和士兵,他们进入澳大利亚工作,一方面改变澳大利亚的人口成分比例,另一方面必要时会带领澳大利亚华人起来造反。

 中华帝国对澳大利亚的移民行动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了,到了1905

 时,中华帝国加快了移民速度,整个澳大利亚西部和北部的三个州都是中国移民,中国人口从以前的旧迅速上升至40%。

 由于澳大利亚地大物博,白人主要居住在东部和东南部的沿海平原区,他们对于西部和北部山区并不感兴趣,这造成澳大利亚政府一直没有限制中华帝国的移民。尽管英国当局已经多次警告过澳大利亚政府了,但是澳大利亚政府官员们每当看到中国人送给他的巨额回扣顿时就软了,实在挡不住的youhuo,所以迟迟没有限制中国移民。

 中华帝国此时在澳大利亚西部和北部已经陆续建立了十几座规模化城市,除了开采钠矿外,陆续设立了一系列的铁矿、铜矿、钻石矿、金矿等矿场,但对外一直保密,澳大利亚政府只知道钠矿,其他一概不清楚,而负责监督的澳大利亚北领地议员马希尔逢年过节只管收红包,更是从来都没有去查看过。

 1905年8月,澳大利亚进行第二次国会选举,准备选举澳大利亚新任总理。

 然而,在七月底时,澳大利亚六个州的选举当中,南澳大利亚州、

 北领地和西澳大利亚州三个州的投票结果显示,三个州的州议院席位都被华裔澳大利亚人占据,尽管州长选的是白人,但是实际上州议会被华裔控制。

 在8月的议会选举当中,一项名不经传的民主党一下子获得大选胜利,而民主党的主要成员却都是华裔,尽管民主党推举了一个澳大利亚白人查韦斯作为总理候选人,但是澳大利亚工党、自由党、国家党当即提出了严重关切,他们认为查韦斯已经成为华裔的走狗,不可以当选总理。而且几个澳大利亚党派认为议会席位按照人口分配不公平,因为来自中国的华裔移民太多了,已经占据了一半席位,他们正在抢夺白人的权利。

 澳大利亚工党首先牵头,拒绝承认议会选举结果,不承认查韦斯担任总理。

 澳大利亚政府选举顿时令澳大利亚为之震动,东部很多澳大利亚人纷纷打出牌子,抗议华裔霸占议会席位,要求把华裔驱逐出议会。

 8月占日,大规模的抗议行动继续扩大化,东部的英籍澳大利亚人打出驱逐所有华裔的口号,此举顿时引起了在西部的华裔们的强烈不满,双方很快爆发一系列冲突,双方陆续出现伤亡事件。

 随着事件的扩大化,澳大利亚警察和军队渐渐的站在英国人一边,形势开始对西部的中国华侨移民不利。

 从8月口日开始,中华帝国政府照会澳大利亚,提出严正关切,要求澳大利亚根据宪法要求,合理对待在澳大利亚的华裔权利。并发出威胁,称如果澳大利亚军警试图武力镇压在澳大利亚的华侨,中华帝国将不会坐视不管,将会采取行动,届时一切后果由澳大利亚政府承担。

 澳大利亚政府顿时被吓唬住了,当即约束军警,不得伤及华裔群体。

 然而,澳大利亚六个州,华裔占领了三个州,英裔占了三个州,双方势均力敌,一时间形势僵持了下来。

 澳大利亚的动乱自然引起了英帝国的关注,英帝国对于中华帝国威胁澳大利亚政府感到愤怒,他好歹还是澳大利亚的宗主国,大狗还得看主人不是。

 英国政府立即向中华帝国政府提出严正交涉,要求中华帝国不得干涉澳大利亚政务,同时,英国政府给澳大利亚工党撑腰,要他可以采取行动。

 到了9月15日,澳大利亚工党抛开民主党,选举工党领袖亚当斯为澳大利亚总理。

 当天,民主党拒绝承认亚当斯的总理地位,而是选举霍姆斯为总理。

 双方各自选举了总理,分别就职。双方的互不相让,导致矛盾顿时ji化。

 17日,亚当斯宣布霍姆斯为非法,并宣布北领地、南澳和西澳三州的议会选举都是非法的,并组织东三州的军警,组成一支三万余人的军队,准备向西部三州进军,一举消灭民主党。

 18日,民主党也毫不示弱,在中华帝国的暗中支持下,民主党领袖霍姆斯则宣布昆士兰、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的议会选举也是非法的,同时在西三州组织起西部军队,总兵力五万余人,准备抵抗东部军的进攻。

 21日,双方军队在南澳和维多利亚州之间的卡纳瓦遭遇,双责顿时爆发战斗,澳大利亚内战爆发。

第311章 中华帝国大西洋舰队

 澳洲爆发内战,顿时吸引了全世界各国的眼球。

 此前中华帝国支持阿富汗、印度、缅甸等抵抗力量四处攻击英国亚洲殖民地,已经令英国政府恼火异常,双方外交关系已经从公使级降为领事级,但都没有发出绝交书,因为双方都没有准备就绪。

 如今澳洲爆发内战,英国当局顿时意识到中华帝国意因在澳洲开辟新的战场。一旦澳洲民主党获胜,那么澳洲将成为华裔的天下,沦为中华帝国的附属国。

 英国政府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对华策略。但是此时正值英国大选时间,保守党在过去四年当中,对外政策遭到失败打击,英国在对华问题上处处受制,英国殖民地到处起火,英国经济对华严重贸易逆差,这一系列问题令保守党在1905年中期选举中被自由党击败,议会掌控在自由党手里。

 此时,距离首相最终竞选结束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保守党候选人斯坦利,鲍德温和自由党候选人亨利,坎贝尔一班内南爵士正值火拼最ji烈的时刻,一旦英国政府在澳大利亚问题上处置不当,将导致保守党直接垮台。为此,英国首相,保守党的贝尔福认为应该避免同中华帝国爆发战争,在澳大利亚问题上静观其变。但也有一部分保守党成员认为,这次保守党注定要失败,不如将烂摊子交给自由党,保守党准备力量应对四年后的下一次选举。

 后者的提议得到了保守党内部大部分的支持,于是贝尔福只好采纳他们的意见,武力介入澳洲内战,进一步ji化中英矛盾,将烂摊子甩给即将上台的自由党。

 此时,在澳洲战场上,东澳军已经被西澳军打得节节败退,西澳军业己占领首都墨尔本,东澳军退守悉尼和堪培拉。

 西澳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基本上都是中华帝国退役士兵组成,战斗力强悍。反观东澳军,装备落后,训练更是差劲,加上澳大利亚政府一直反感英军插手澳大利亚防务,因此原先的英军都被裁撤,由澳大利亚警察部队充当国防军。这样一来,东澳军实力远不如西澳军,连续打了六场败仗后,东澳军失去首都和维多利亚州,昆士兰州大半丢掉,只剩下南威尔士州几个重要城市了。

 不得已,东澳政府只好向英国求助。

 公元1905年10月1日,英国政府发表宣言,支持澳洲东部三州选出的工党领袖亚当斯,不承认澳大利亚西部三州选出的民主党总理霍姆斯,并裁定澳洲西部三州非法,将向东澳提供军事援助甚至英军武力介卜…。

 英国统帅部下达命令后,英国亚洲舰队和印度洋舰队分别抽调了十几艘战舰,组成援澳舰队,并搭载英国陆军三万余人于10月8日在悉尼登陆,同时英国战舰炮击墨尔本、怀阿拉、琼斯等西澳军控制的沿海城市,造成西澳军和当地人大量伤亡,其中多数都是华裔。

 英国海军炮击中华帝国侨民,此举顿时令中华帝国政府强烈抗议,但英国政府并不理会。

 10月8日,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召开御前会议,文武重臣一并到齐,商讨对英作战的可行性问题。

 此时,经过34个月的准备工作,中华帝国总参谋部制定的对英作战计划基本上已经实现。

 中华帝国海军已经陆续服役了九艘夏朝级战列舰,九艘西周级战列巡洋舰,九艘风仙级轻巡洋舰,六个驱猎舰大队全部换装西北风级驱猎舰,新增汉级潜艇82艘,九艘妲己型重巡洋舰正在船台上建造当中,帝国总参谋部制定的计划…战略计划已经完成了8成。

 新增的汉级潜艇其实跟之前的汉级潜艇是有区别的,在建造过程中,霍兰和莱克不断的进行改进,到最后新生产的q82汉级潜艇实际上是之前汉级潜艇的升级版。海军部称其为东汉级潜艇,而之前的则被划分为西汉级潜艇。

 经过升级的东汉级潜艇,排水量增加了,水面640吨水下780吨,主机采用迪塞尔型4冲程柴油发动机2台(用于水面航行),电机2台(用于水下航行),双推进轴,速度略微增加,水面航速达到水下达到10。1

 节。考虑到进入大西洋作战,东汉级潜艇的续航力增加到10节3600海里。

 武备为450毫米鱼雷发射管5具(其中艏部4具,舰艉鱼雷发射管1具),装载鱼雷口枚。原先的47毫米速射炮改为76毫米速射炮一门,口径增加导致备弹数量减少到200发。不过在船艉却增加了一ting1刀毫米的重机枪,作为袭击敌方人员之用。潜艇搭载更加先进的无线电系统,使得潜艇水下通讯距离达到500公里,可以跟附近潜艇和水面舰队联络,协调统一作战。安全潜航深度增加了,达到75m,这个深度英国的巡洋舰的火炮是无法威胁到潜艇的。潜艇人数增加五名,为四十名。

 东汉级潜艇可以说是专门为大西洋破交战而设计的,速度、续航力、潜航深娄,水面速射炮火力等等,都是针对英国运输船队实施攻击的。

 中华帝国为此已经在两年内在威东岛海军基地、关岛海军基地和

 o多黎各圣胡安海军基地分别修建了大型潜艇基地,并专门为潜艇研制了半潜式潜艇母舰,一艘潜艇母舰可以拖带四艘潜艇,并可以在海上给潜艇提供补给。

 此时,中华帝国已经将五十艘东汉级潜艇部署给了圣胡安海军基地的大西洋舰队。

 中华帝国大西洋舰队成立于光华五年一月,舰队司令官杜锡圭上将,舰队参谋长李鼎新平将。下辖大西洋舰队九艘战列巡洋舰、九艘轻巡洋舰、三十六艘驱猎舰、五十艘潜艇,以及七艘大型补给舰等。全舰队分作第一分舰队、第二分舰队和第三分舰队。

 舰队旗舰周武王号,第一分舰队第一战队:周成王号、周康王号、周昭王号、周穆王号:第二战队:周懿王号、周孝王号、周厉王号、周宣王号。

 第二分舰队:旗舰风仙号。第三战队:风翎号、风棱号、风涛号、

 风霆号:第四战队:风湾号、风望号、风威号、风弦号。

 第三分舰队下辖驱猎舰第五大队和驱猎舰第六大队,共计三十六艘西北风级驱猎舰。

 补给舰队为15艘太湖级大型补给舰编号为太湖1号~占号潜舰队为五十艘东汉级潜艇。

 大西洋舰队的主要作战任务是保护巴拿马运河安全,并在加勒比海提升中华帝国的海上力量存在,在战时大西洋舰数将进入北大西洋,以破交战为主要作战手段打击敌国海上生命补给线为第一目的。

 九艘西周级战列巡洋舰全部被配给给大西洋舰队,官方称是九艘战列舰,军方也一直严格保密,通过巴拿马运河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