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我独裁- 第3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由于德军使用的毒气弹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炮射和爆炸式扩散方式,德军发射到俄军阵地上的筒状毒气弹释放速度较慢,俄军来得及佩戴好防毒面具,因此伤亡得到了控制。但俄军使用的来着中华帝国的毒气弹和白磷弹已经实现了炮弹式,打到德军阵地上瞬间爆炸,很多德军都来不及反应就中标了,造成德军伤亡ji增。

 华沙会战持续了一个月,俄军从最开始的惊慌,渐渐的恢复了斗志,在中华帝国源源不断空运至俄国的大批军事物资的补给下,同样拥有了先进武器装备的俄军开始反扑,将德军赶出华沙。

 华沙会战中,俄军累积伤亡100多万人,德奥联军也好不到哪里去,伤亡79万人,亦是元气大伤。

 在德国进攻俄国的这段时间里,俄国平民付出了高达200万人的巨大伤亡,多数都是死在德国的毒气弹之下。

 德军虽然算所是胜利,但损失亦极大,而且并未消灭俄军主力,结果

 i不到俄国投降的真正目的,战略任务未能完成。

 俄国在这次

 o兰大会战当中,前后伤亡170多万军队,同样元气大伤。将德军赶出华沙后,业已无力继续推进,因此再次跟德奥联军对持起来,战场重新回到僵持状态。

 o兰会战后,俄国不得不承认是中华帝国救了他们,否则德军肯定能够打到莫斯科。

 因此,沙皇尼古拉二世不得不硬着头皮给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写了封感谢信,表达了对中华帝国慷慨援助的感谢之情。

 这次战役后,俄**方终于可以打破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俄国杜马议会的阻挠,从中华帝国进口俄国所需要的军事和战略物资。此前沙皇尼古拉二世一直对中华帝国耿耿于怀,所以不跟中华帝国jiāo易物资。

 俄**方迅速跟中华帝国政fu展开谈判,由于中俄两国是邻国,俄国可以随时得到中华帝国的武器和物资供应,一旦谈判成功,对于俄国来说,自然是帮助极大。

 经过一番谈判,中华帝国批准向俄国出口飞机、大炮、重机枪等武器装备和弹yào,但是停止了对俄国出口毒气弹和白磷弹,防止被国际舆论所指责。

 中俄两国的第一笔军火jiāo易额高达7000万龙币,全部以黄金和白银向中华帝国支付。此时俄国国内动dàng,急需要武器装备武装军队,以便镇压国内风起云涌的革命党。

 与此同时,俄国急需要大量的生活物资来安抚俄国国民,而俄国国内的青壮男子基本上都上战场了,俄国轻工业和农业几乎荒废了,因此不得不向中华帝国大规模进口油盐米醋等轻工业产品和粮食、蔬菜等农业产品。

 俄国的卢布已经疯狂的贬值,中华帝国要求俄国以黄金作为抵押,才允许对俄国出口。为此,俄国不得不从国库里取出300吨黄金,运往中华帝国,作为抵押。

 在中华帝国的大力帮助下,俄国暂时稳定住了国内政局,使得俄军得以渐渐恢复力气,同德奥土保四国联军作战。

 协约国的英法意三国知道这次差点害死了俄国,于是立即表态牵制同盟国的军力,务必迫使德军从东线战场回到西线,以便减轻俄国的军事压力。意大利也对奥匈帝国发动猛烈攻势,同样希望迫使奥匈帝**队回援,不过意大利军队的战力也不强,没有产生多大的效果。

 ……

第344章 彻底耗上了【四更】

 第344章彻底耗上了

 【今天第四更,晚上还有一更,敬请期待,顺便问一声,兄弟们有月票有打赏吗】

 ~~~~~~~~~~~~~~~

 在德国大举入侵沙俄,连连取得胜利的时候,德国总参谋部认为打破欧洲战场僵局的时刻到了。

 德国统帅部的冯?法金汉认为东线战场已经没有悬念,因此停止向东线增兵,反而计划在西线打开缺口。他认为如果对法国加强打击,迫使法军投入所有兵力,会使法国因消耗而亡,因此他选择了位于默兹高地上的凡尔登要塞作为主要进攻点。

 凡尔登是法国东北部的一座小城市,是德国通往巴黎的主要交通要道,有“巴黎钥匙”之称,可以使法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德军集中兵力对西线法军的凡尔登突出部实施突击,以牵制和消耗法军主力,迫使法国投降。受领进攻任务的部队是德国皇太子威廉指挥的第5集团军(辖7个军共18个师,1200余门火炮、约1170架飞机,后增至50个师,约占西线德军总兵力的1

 2)。凡尔登是巴黎的东部门户,是法军整个战线的支撑点,法军统帅部也非常重视保卫这个战略要地。

 1914年2月,德国皇太子亲率21万德军,向凡尔登发动了疯狂进攻。凡尔登的保卫力量比较虚弱,但由于气候条件不佳,德国的进攻推迟了,为法国调集援兵提供了时间,法国调集了两个师进入这个地区。

 德军第3军、第7军、第18军,总计6个半师,879门火炮、202门雷击炮在孔桑瓦至奥恩河15公里宽正面上实施主要突击,第5军掩护其左翼。第15军在奥恩河以南6公里处实施辅助突击,第6军在默兹河西岸采取牵制行动。

 在主突方向上,德军步兵比法军步兵多两倍,炮兵多4倍。为达成战役突然性,德军于同年1月在西线实施一系列佯动。

 凡尔登距法德边境50公里左右,是法国首都巴黎的东北门户,为双方必争之地。法军凡尔登筑垒地域横跨默兹河两岸,正面宽112公里,纵深15~18公里。有四道防御阵地,前三道为野战防御阵地,第4道是由要塞永备工事和两个筑垒地带构成的坚固阵地,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法第3集团军(辖11个师,630余门火炮,由f。埃尔将军指挥;后增至69个师,约占法军总兵力的2

 3)5个师防守凡尔登以北地区,3个师防守凡尔登以东和东南地区,另3个师作为预备队配置在凡尔登以南默兹河西岸地区。

 2月21日8点10分,德军开始炮火准备。德国军队用1200门大炮对40公里的战线进行了9个小时的集中轰击,发射了一百万多发炮弹,然后在空军大批机群的掩护下,首次对法军阵地实施轰炸,摧毁部分防御阵地,并杀伤大量有生力量。用三个军(第三、第七、第十八军)的兵力进攻,先头部队首次使用从中华帝国进口的火焰喷射器来扫清战壕。

 下午,德军步兵发起冲击,当日占领第一道防御阵地。在以后四天中,又先后攻占第二、第三道防御阵地,向前推进5公里,占领重要支撑点杜奥蒙堡。法国军队被迫后撤。

 2月25日,法军统帅部任命第2集团军司令h。p。贝当为凡尔登前线指挥官(5月1日起由

 。-g。尼韦勒继任),并调集一切可以动用的部队,决心在凡尔登地区与德军决战。

 26日,贝当下令夺回杜奥蒙堡。法军经四天激战,损失惨重,未能阻止德军的进攻。

 自27日起,法军利用唯一与后方保持联系的巴勒迪克—凡尔登公路(又称“圣路”),源源不断地向凡尔登调运部队和物资,一周内组织3900辆卡车,运送人员19万、物资2。5万吨。

 法军大批援军及时投入战斗,加强了纵深防御,对战役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至月底,德军弹药消耗很大,且战略预备队未及时赶到,攻击力锐减,从而丧失了突破法军防线的时机。

 3月5日起,德军扩大进攻正面并将主突方向转移到默兹河西岸,企图攻占304高地和295高地,解除西岸法军炮兵的威胁,并从西面包围凡尔登。同时继续加强东岸的攻势,由急促攻击改为稳步进攻,但遭法军顽强抵抗,付出巨大伤亡后仅攻占几个小据点。

 4~5月间,德军集中兵力兵器包括使用喷火器、窒息性毒气和白磷弹,对西岸法军实施重点突击,但步兵进抵304高地和295高地一线后,遭法军炮火猛烈反击,5月底停止进攻。

 在东岸,法军频繁轮换作战部队,不断实施反击,与德军反复争夺,迟滞德军进攻。

 6月初,德军再次发动大规模攻势,经七天激战切断沃堡与法军其他阵地的联系,迫使沃堡守军于7日投降。

 6月下旬,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毒气弹和催泪弹猛攻苏维耶堡,在4公里宽的正面上发射11万发毒气弹,给法军造成重大伤亡,一度进抵距凡尔登不足3公里处,但终被击退。

 24日,法国军队被迫放弃第二道防线,25日德军用强大的火力进攻占领了杜奥蒙要塞。

 就在英法联军在凡尔登战役中处于被动局面时,他们从中华帝国进口回来的第一批50两m07式战车完成了训练工作,于是英法联军准备在索姆河发动一场战役,以便牵制和吸引德军主力,减轻凡尔登战区的压力。

 英法联军发动索姆河战役,这场战役的设计目的本来是为了减轻东线俄国军队的压力,但东线很快陷入了僵持,俄国在中华帝国的暗中支持下,稳住了战线。反而协约国遭到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变得非常的被动。

 协约国最高统帅部制定索姆河战役,最终变为牵制凡尔登前线的德军的作战计划。

 法约勒将军的法国第6集团军和罗林森将军的英国第4集团军在福煦将军的统一指挥下,突破囤驻在富科库尔、埃比泰讷地区的德国冯?贝洛将军指挥的第2集团军的防御阵地。同时,协约国联军司令部将骑兵兵团调向法军负责的佩罗讷、莫伯日和英军负责的巴波姆、康布雷准备打开突破口。

 英、法联军为索姆河战役准备了足足5个月,共有32个步兵师和6个骑兵师,一个战车团五十辆m07式战车,英军为了防止德国间谍发现,将战车装进了巨大的水箱中,于是协约国军队便将m07式战车起了个外号叫坦克。

 另外,英法联军还准备了2189门火炮,1160门雷击炮,约1300架飞机。飞机当中,协约国获得了来自中华帝国的h12000n1型轰炸机,对外宣称o100型,一共100架。

 德军方面,阵地防御由3道阵地组成,全纵深为7至8公里。德国第2集团军则有8个步兵师,672门火炮,300门雷击炮和1114架飞机。

 英法联军首先进行了7天(6月24日—7月1日)的炮击,接着出动战斗机跟德国空军的战斗机进行了大规模空战,借着战斗机掩护,100架o100型轰炸机携带300多枚航空炸弹,几乎完全摧毁德军第一阵地,部分摧毁第二阵地。

 7月1日,英国第4集团军(由罗林森将军指挥)从马里库尔至埃比泰恩25公里正面向巴波姆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由英国第3集团军第7军在其左翼掩护。法国第6集团军(由法约勒将军指挥)从罗西耶尔以北索姆河两岸向佩罗讷方向实施辅助突击。

 当日,法军和英军右翼动用了50辆m07式坦克突破撕开了德军第一道阵地外围的铁丝网和拒马等防御设施,突然出现的坦克吓傻了德军,德军大呼妖魔,迅速丢了防线,英法联军轻易占领阵地。

 但英军左翼因为没有坦克开道,为德军壕沟阵地所阻。英军采用密集队形突击,遭德军马克沁机枪的强大火力杀伤,一天时间就损失近6万人,被称之为绞肉机。

 7月2—3日,英法联军右翼攻占德军第二道阵地,法军一度占领巴尔勒、比阿什等德军防御要地。

 此后数日,由于德军投入预备部队以及英、法联军本身在突破战术和指挥调度方面存在着严重缺点(对各地区的突击规定繁琐,限制了军队的主动性等),加上英法联军对于m07式战车的保养和维修还不过关,战车履带行走两公里就断了,以至于攻击部队无法挡住德军的猛烈攻击,不得不暂停,等待战车修好了在前进,以致整体推进速度缓慢。

 德军很快得知了英国人的坦克就是中华帝国的装甲战车,由于当初中华帝国对外展示的是m10式战车,如今协约国用的坦克其实是m07式战车,二者差距很大,因此德国这次没有向中华帝国抗议,但是提出了让中华帝国方面也出口一批战车给德国陆军。

 中华帝国同意了德国的要求,但是战车交付德国陆军至少要等一个月之后。德军自然是等不起的,因此向中华帝国寻求破解之法,于是中华帝国将反战车步枪出口给了德国陆军。

 7月19日,德军指挥部又投入新一波预备部队,为便于指挥,将第2集团军分编为由贝洛将军指挥的第1集团军和加尔维茨将军指挥的第2集团军。并在防御上加长纵深,构筑了补充防御地区。

 7月中旬,英、法联军仅向前推进数公里,未达成作战的预期目标。原因是德国军队出现了反战车步枪,刚好可以击穿m07式战车的装甲,很快便将英法联军的30多辆战车都给摧毁了。

 7月底至8月中旬,英、法联军将其部队增强至51个师、飞机增加至1500架;而德军增加到31个师、飞机增到1300架,由于作战的迟缓、胶著,遂转变成为消耗战。

 9月3日起,法国米舍莱将军的第10集团军、英国加夫将军的第5集团军分别投入战斗,战场正面范围扩大到50公里宽的战线。德军增强至40个师,又不停加强阵地的防御工事。因此英、法军队的推进速度平均每昼夜仅有150至200米。

 在正面狭窄的地段上,接连实施多次突击来突破阵地防御的战术,成效不大,而且极有可能耗损巨额兵力。进入秋季后,气候开始恶化,由于阴雨连绵、道路泥泞,战斗渐渐平息,到了11月完全停止,英、法两国的作战计划宣告失败。

 不过,协约国发动索姆河战役,却是迫使德军从凡尔登抽调部分兵力去对付北面的英法联军。

 到了秋季,德军已经非常疲惫,德军总司令保罗?冯?兴登堡撤换了法金汉将军,任命埃里希?鲁登道夫为凡尔登战役司令。

 10月21日法军发起反攻,使用了新式400毫米口径的大炮和徐进弹幕射击技术,10月24日夺回杜奥蒙要塞,11月2日德军放弃沃要塞,12月11日德军完全退到战役开始时的战线。

 西线索姆河战役开始后,德军在凡尔登方向未再投入新的兵力,尔后的进攻行动只是为了牵制当面法军。

 经数月苦战,德军虽在凡尔登以北、以东地区楔入法军防线7~10公里,但未能达成战役突破。

 8月2法尔肯海恩被免职兴登堡元帅接任德军总参谋长,德皇批准停止进攻。

 10月24日,法军发起大规模反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