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我独裁- 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辰浩兴奋了好一阵子,呆立当场时,更是惹来内廷女官和女侍卫们的一片娇笑声。

 第一批样枪还是有些不足的,随后王辰浩根据试枪女官们的报告,进行了改进。首先改进了枪管的设计,在枪管尾部增加了一个独特的突笋。并同时在枪机机头部位设有一个凹槽,好让突笋插入凹槽,保证枪管和枪机在惯性闭锁时,枪管本身不会发生位移,更加牢固稳定。另外在套筒上,改进了套筒上的第二个缺口(即保险缺口)的形状。最后,扳机也进行了修改,扳机的扣击面上出现了一个可以让手指更大面积按压的平面结构,增加了人机工效。

 经过一系列改进后,最终草原之鹰手枪定型。送给皇后和七位皇妃的草原之鹰手枪额外包裹了一层金箔,精雕有各种形状的凤凰,另外枪把上镶嵌有不同颜色的钻石和宝石,使其变得非常尊贵华丽。配给宫廷女官和羽林军女官的手枪为银箔包裹,同样根据等级不同雕刻有不同品级的图案,九大女官的手枪镶嵌有象牙。其他女侍卫和羽林军女兵的手枪为普通红黑白三种颜色喷漆,自行挑选喜欢的颜色。

 王辰浩设计出草原之鹰手枪后,顿时在帝**政商三界掀起了悍然大波。首先帝国禁卫军和御林军的官兵们嫉妒了,迅速传出帝国皇帝偏心的风声。

 听到风声的王辰浩无奈的笑了笑,于是责令内务府也订购一批草原之鹰手枪配发给禁卫军和御林军。但禁卫军和御林军的官兵们嫌弃手枪太小,于是王辰浩又责令军工部门在原有基础上放大一些。

 最终,放大版的草原之鹰手枪依然比现役的m11手枪小的多,但是符合东方人的手型,握起来非常有手位感,大受欢迎。

 很快,帝**方官员们也都开始放弃使用m11手枪,转而佩戴王辰浩设计的草原之鹰手枪。除了佩戴皇帝设计的手枪是身份的象征之外,也是出于对帝国皇帝的敬佩。

 帝国陆军委员会为此将草原之鹰手枪定为m95式手枪,取意九五之尊,代表这是皇帝设计的手枪。同时,因为该手枪适合各种人群使用,于是衍生出了非常多的版本,主要有皇室和宫廷女子羽林军使用的m95a1,帝**方官员、禁卫军和御林军使用的m95a2,帝国国民警卫队和警察部队专用的m95a3,帝国官员7品以上诰命夫人专用的m95a4配枪。同一型号的m95手枪在装饰上根据个人等级的不同,枪身表面刻有精致花纹并镀有贵金属,握把护板采用宝石、珍珠、象牙、玳瑁等材料取代通常的胶木,其华美程度与其说是武器,不如说是工艺品。

 不过,由于该枪是皇帝设计,帝国国民们都想收藏和拥有。几年后,紫禁城和帝国议会在接到越来越多的国民请愿后,最终放宽了限制,允许国民拥有该枪,不过型号和口径不同。主要是考虑到民间使用该枪可能导致警察办案时的困扰,更可能流出国外,因此m95a5手枪的子弹改为0。22英寸子弹,有效防卫距离只有30米,符合帝国国民自身防卫要求。

 但令王辰浩所没有想到的是,他设计的这款手枪在后来变成了全球女子首选防身手枪,更是成为国际女间谍、女特工们手中的超强暗杀武器,因为该枪直接藏于手里,经常给人出其不意的攻击,于是多了个外号叫掌心雷。

 另外一个令王辰浩没有想到的是,m95草原之鹰的出现引起了民用枪械市场的一次革命,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生产商开始涉足这一类型手枪,使得自动袖珍手枪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国际社会为了纪念和表彰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在这方面的功绩,特意将所有微型手枪命名为帝王枪族,所有这方面的衍生型枪械一律以帝王m95axxx命名。由于该枪融合了太多的未来概念,几十个出色的专利设计,引得众多厂家竞相模仿,据中华帝国后来统计,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仿制2400多款,使m95帝王枪族急剧扩大,仅西班牙、德国、捷克等国的仿制品就多达670余种,其中以西班牙最多。这些仿制品可以通过外形以及枪身、握把上的标记来区分,最长的标号为西班牙造的m95a2470型,成为枪族成员中最长的一个编号。

 王辰浩完全没有想到他设计的这款手枪竟然取得如此大的效果,帝**工部门拿出了前所未有的效率,仅仅在光华十六年就生产了500万把m95axx系列手枪,而且还是远远的供不应求。由于中华帝国允许民间持枪,帝国国民对于皇帝的个人崇拜已经达到了向对神一样的尊敬,因此对于m95手枪的需求数量之庞大是无法相容的,帝国的军火商们直接在紫禁城中华门对面的广场中央,用15吨黄金为王辰浩塑了一座95米高的金身像,由此可见王辰浩设计的这款手枪为帝国的各大军火巨头们赚了更多的钱,否则他们不会那么慷慨的。

 直到许多年后,中华帝国的官方统计数字表明,中华帝国太祖皇帝设计的m95手枪以及其衍生版本,累积生产22。6亿把,平均全球每3个人便拥有一把,中华帝国国民平均每人两把以上,成为全球百万枪族当中最畅销的枪支。

第425章 地狱火【二更】

 第425章地狱火

 中华神盾防空巡洋舰的出现令帝国海军

 党们耀武扬威了好一阵子,不甘心失败的海军cv党们自然要想办法应对了,总不能一直被

 党们骑在头上。

 熟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cv党们于是将求助目光瞄向了空军,期待空军研发出可以突破中华神盾防空巡洋舰火力网的新式飞机。

 中华帝国空军自从成立以来,第一次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迅速成长了起来。战争是武器的催化剂这句话一点儿都没错,欧洲的无数次大规模空战给中华帝国空军装备委员会带来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尤其是中华帝国出口给欧洲各国的歼一、歼二、歼三、歼四、歼五这五款战斗机,以及他们的缩水外贸型版本,这些战斗机参加了欧洲的所有空战。中华帝国航空工业于是通过这些战斗机在欧洲战场上的表现,并通过对欧洲各国对中华帝国飞机的山寨产品的相关改进和升级技术的了解,为中华帝国航空工业在战斗机方面的改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同时,中华帝国大规模出口各式飞机,使得本国飞机制造产业迅猛发展,飞机制造的各种零部件加工和生产工艺日趋完善,使得中华帝国航空工业的新式战机研发和生产等各项进度飞快。

 自从冯如在歼四猫妖战斗机的基础上推出全金属的歼六雷电战斗机后,其他航空公司也陆续拿出自己的主力作战飞机机型,争取获得中华帝国空军的采购订单。

 可以说,中华帝国十几家国际顶尖航空公司都希望分一杯羹,因此在新式飞机的研制上面不遗余力,而且各有特色。

 双翼机和多翼飞机在中华帝国空军采购计划中已经被淘汰,但是在民间还是非常有市场的,作为短距离支线飞机使。另外在欧洲战场上,虽然中华帝国出口给欧洲的猫妖战斗机依然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各国迅猛发展的双翼机和多翼机依然占据半壁天下。

 法国和英国在中华帝国歼一、歼二等双翼飞机基础上大规模仿制和生产双翼飞机,因为其造价便宜,可以短时间内大规模生产,迅速补充空中力量的损失。德国虽然看好猫妖战斗机,但可惜造价昂贵,短时间内的生产数量有限,无法弥补空战中的战斗机损失速度,一味的从中华帝国进口,这并不是德国的本意,因此德国依然大规模生产歼五德国版福克战斗机,用来填补空战消耗,跟猫妖战斗机混合搭配使用。

 当然,造成欧洲各国都无法大量生产最先进的猫妖战斗机的主要原因还是经济困难,空战永远都是一成不变的群殴战术,消耗量太大,越是先进的战斗机生产周期越长,生产速度赶不上消耗速度,因此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大量生产双翼和多翼飞机。

 欧洲各国空军的战斗理念还都停留在数量决定一切的层面上,但在中华帝国国内,随着歼六雷电战斗机的出现,其速度超快、机动性强、火力猛,类似欧洲的那种上千架战斗机群殴的场面已经不可能出现了,因为雷电战斗机要求很大的活动空间,密集型的作战非常容易误伤自己人,而且也无法发挥战斗机的整体性能。

 这样一来,中华帝国空军开始走质量化建军道路,对作战飞机的要求自然更高了。

 中华帝国的航空工业巨头们陆续推出一系列单翼战斗机,希望可以满足中华帝国空军的胃口,但在几十款单翼战斗机中,能够跟雷电战斗机相媲美的只有皇家航空公司的地狱火式战斗机。

 皇家航空公司隶属皇家产业,自然少不了在飞机设计方面要得到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的指点了。

 王辰浩在南苑航空公司推出的雷电战斗机基础上,融合了很多未来战斗机的设计理念,最终在他的指点下,皇家航空公司的设计师们推出了性能超过雷电的地狱火战斗机,并且获得了中华帝国空军授予的歼七战斗机编号,正式被中华帝国空军认可,并且大规模生产。

 地狱火战斗机在雷电战斗机基础上升级改良的,外形上较雷电战斗机更加接近现代飞机的外形,它的机翼设计成梯形平直机翼,翼展棱角分明的大三角尾翼,使其具备更大的操控性能,更具现代美感。

 在起落架方面,地狱火首次采用可收起的起落架,飞行时的阻力大大降低,速度更快。同样采用全金属结构,并应用了可承重的全金属蒙皮技术,减少了结构重量。

 不同于雷电战斗机的座舱,地狱火战斗机的座舱实现了全封闭式。而且是符合流体力学的鹅蛋型的两截玻璃罩,前面半截是固定式的,后面半截是滑动式的,方便供飞行员进出座舱。

 飞行员们不喜欢雷电战斗机的封闭式座舱,逼得冯如将其改为半封闭式座舱。这是因为冯如最开始设计的是方形玻璃座舱,为了加固玻璃而在上面横竖用很多条铁皮固定,结果影响飞行员们观察敌情时的视野。但王辰浩设计的鹅蛋型座舱罩是两块一次性冲压而成的厚玻璃,流线型的设计即减少了阻力,又不影响飞行员们的视野。

 在螺旋桨问题上,王辰浩可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因为这个时代的飞机速度之所以无法大幅度提高,跟螺旋桨有着重大关系。

 螺旋桨负责把引擎的功率转变为向前的推力,重要性不言而喻,螺旋桨推进飞机的原理与火箭不同,也与船用螺旋桨不同,火箭等前进是因为动量守恒的关系,如果飞机也是靠动量守恒的原理前进,那螺旋桨就要把空气尽量快尽量多往后吹去,那螺旋桨的形状就应该像电扇叶片一样宽且短,而不是像现在我们看的细细长长的,导风扇扇叶形状类似船用螺旋桨,效率却很差,因为导风扇引擎、加速管及支撑等物件挡住了不少气流,而且导风扇后送的空气速度不够快,质量更不够多。

 王辰浩为地狱火战斗机设计的螺旋桨为双桨,只有三英寸宽,为了两端配平,抵消反作用力,采用变距方式。王辰浩本来计划采用涡轮螺旋桨方式,但是工程师们无法在这个问题上跟王辰浩沟通清楚,最后放弃,继续采用活塞式。

 可以说,在地狱火战斗机的整机体外形上,王辰浩设计的这款地狱火战斗机就是参照21世纪的螺旋桨支线飞机的外形设计的,具备空气流体力学的大部分特征,以尽可能的减少阻力,提高速度为目的。可收放式起落架、闭式座舱、三英寸变距螺旋桨及全金属下单翼,这四项设计,加上一台800马力阿德尔m式液冷发动机和一部简单的增压器,使得地狱火战斗机的速度最高达到380公里每小时,远超雷电战斗机的250公里最高速度。

 在火力上,王辰浩不喜欢机头搭载重机枪方式,尽管有射击协调器,但是依然影响射速,而且一挺机枪火力也不足。

 王辰浩想起二战期间的先进战斗机都是装在两到六挺重机枪,为在火力上压到雷电战斗机和h2轰炸机,王辰浩将地狱火战斗机的武器系统转到机翼上,两边各并排布置2挺12。7毫米的m2型重机枪。

 其中靠近机舱一侧的两挺重机枪备弹各备弹800发,另外两挺重机枪备弹300发。机翼下可以携带2枚227公斤炸弹,或是8枚火箭弹。

 火箭弹是王辰浩为地狱火战斗机特意设计的武器系统,他本来想给地狱火战斗机装上20毫米机炮的,但是觉得现在就安装这种大口径机炮有些杀鸡用牛刀了,因为欧美战斗机的装甲防护连7。92子弹都挡不住,地狱火装备的4挺12。7毫米m2重机枪足够了。

 不过,全金属战斗机的优点就是机翼非常的结实,挂载4挺m2重机枪非常轻松。以前猫妖战斗机和雷电战斗机机腹下方都在战时挂载炸弹和鱼雷,但是效果并不好,尤其是对地攻击时,炸弹的侵切力不足,很多时候无法摧毁敌军的工事。

 为此,王辰浩想到了后世的空空和空地导弹,但是显然那是不切实际的,但王辰浩想到导弹的前身就是火箭弹,而制造火箭弹则就非常简单了。

 另外,航空火箭弹比炸弹的飞行速度大,射程

 穿甲能力强。与航空炮弹比较,火箭弹离轨速度小,后座力不大,发射器比较轻巧。口径大,弹头威力大。在主动段可以继续加速,所以射程远。结构简单,价格便宜,适于大量使用。

 不过,航空火箭弹的缺点是存在反作用力的偏心率、气动特性不对称、离轨时受初速扰动和阵风等因素的影响,弹道特性差,散布大,命中精度低。

 王辰浩知道后世的火箭弹不用来对空格斗,主要用来对地攻击,或者攻击轰炸机,也就是强击机或者拦截机。

 如今欧洲已经拥有了大量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因此中华帝国有必要发展强击机和拦截机,因此王辰浩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以及引导帝国空军和陆军未来实现陆空协同作战,有必要现在就开始在这方面指引一下。

 火箭弹由北洋兵器重工负责研制,由于结构简单,很快就研制出口径47毫米的空射火箭弹,用来挂载到地狱火战斗机的机翼下方。

 就火力而言,地狱火战斗机差一点就达到二战期间的野马战斗机(6挺重机枪、10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