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我独裁- 第5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谓大胜。

 德军闪击丹麦,英法两国终于坐不住了。当日上午,英国向德国下达最后通牒,要求德国从丹麦撤军,否则将视为向英国和协约国宣战。同日中午,法国也向德国发出一样的最后通牒。

 希特勒看完英法的最后通牒,根本不放在心上,跟上次德国入侵波兰一样,英法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

 但希特勒这次失策了,就在他为德军一天内占领丹麦而高兴的时候。英国于4月10日上午九点正式向德国宣战,下午一点整,法国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在德军入侵丹麦的同一天。4月9日凌晨4时30分,德国公使向挪威政府递交了最后通牒,令其立即投降,但遭到挪威政府坚决反对。

 5时50分,德军在挪威沿岸的各主要港口实施登陆,同时出动1800架作战飞机和350架运输机,从空中压向挪威。挪威军队还没充分动员,仓猝抵抗。在纳尔维克。当40艘德国驱逐舰向迫近港湾时,港内2艘挪威古老的装甲舰“艾得斯伏尔德”和“挪奇”号向德舰发出信号,要他们说明身份。德军直接派人乘汽艇向挪舰招降,但遭到挪威海军的反对。并且坚决抵抗。德舰于是发起攻击,2艘挪威战舰先后被鱼雷击沉,300名挪威水兵全部阵亡。

 到上午8时,纳尔维克被德军占领。在特隆赫姆,守卫该港的挪威第5师师长遵从吉斯林的号令。未作任何抵抗便交出了这个良港。在挪威第二大港口卑尔根,海岸炮台向逼进的德舰开炮,重创德轻巡洋舰“葛尼斯堡”号和1艘辅助//最快文字更新无广告//舰。

 很快,德国海军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的18英寸巨炮怒吼。巨大的炮弹顷刻间将港口夷为平地,烈火滔滔。浓烟遮天蔽日。

 很快,德国海军登陆舰上的士兵展开登陆。在德国海军舰炮火力的支援和掩护下,在午前占领了该港。

 紧急增援而来的20架英国轰炸机不敢靠近俾斯麦号等防空火力强大的德**舰,于是将所有炸弹投向“葛尼斯堡”号,该舰旋即被英国轰炸机炸沉。西南海岸的斯塔万格和附近的苏拉机场也于中午落入了德军之手,德军由此获得了在挪威的前线空军基地,掌握了挪威南部和中部的制空权。南部海岸的克里斯丁海岸炮台两次击退了由德战列舰提尔比茨号率领的德国舰队的进攻。但这些炮台很快就被18英寸舰炮和德国空军的炸弹炸毁,港口于下午3时左右陷落。

 不过,德国海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德国海军的轻巡洋舰“卡尔斯卢合”号在当晚离开港口的时候,被赶来支援的英国潜艇用鱼雷击中,损伤严重,最终沉没。原本德国海军拿手的潜艇却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反倒让英国潜艇将德国战舰击沉,这令德国海军非常没有面子。

 德军在挪威东面的攻击进展顺利,但是德军在进攻另一边,挪威首都奥斯陆时却遇到了意外困难。在4月8日寒冷的夜里,德国舰队原计划当夜抵达奥斯陆,德国大使馆派人在码头上彻夜等候迎接,然而德国舰队一直没有到达。他们在50英里长的奥斯陆峡湾入口的地方遭到了挪威布雷舰“奥拉夫?特里格佛逊”号的拦截,1艘德国鱼雷艇被击沉,轻巡洋舰“埃姆登”号被击伤。接着在奥斯陆以南约15英里的地方,又遭岸炮轰击和鱼雷攻击,德国第四分舰队旗舰——“布吕歇尔”号重巡洋舰中弹起火,引爆舰上弹药,船身碎裂,终于沉没,损失1600名官兵,舰队司令奥斯卡?孔末茨海军少将落水后被俘。德国第四分舰队遭此重创,被迫暂时撤退。

 但最终奥斯陆还是被德国空降兵征服了。4月10日中午,约5个连的德国空降兵在奥斯陆附近的福纳步机场着陆,在吉斯林的“第五纵队”配合下占领了奥斯陆。

 挪威王室、政府和议会议员带着20辆载着挪威银行的黄金和3辆外交部秘密文件的卡车,撤到中华帝国驻挪威首都大使馆内,寻求庇护。

 中华帝国驻挪威大使馆紧急给中华帝国内阁打了电话,得到了内阁批准,于是对上门想要抓人的德**官凯恩中校表明了中华帝国的立场,双方僵持了近一个小时。最终,挪威国王哈康七世和王后商议后,将他们的小女儿玛丽许配给中华帝国十七皇子赵王王国亮作为赵王妃,而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和十七皇子的母妃乔玉瑛在看过玛丽公主的照片后也很满意,于是为了救挪威王室,同意了这个被誉为世界最快速的联姻。

 于是,中华帝国驻挪威大使便以保护帝国未来的赵王妃和她的家人为由,阻止德军抓人。双方又僵持了一个小时后,德国方面确认了中华帝国十七皇子跟挪威小公主玛丽订婚的消息,最终凯恩接到希特勒特别命令,放弃了抓捕挪威王室的行动。

 尽管中华帝国保护住了挪威王室,但是却没有挽救挪威被德国占领的命运。

 就在德军登陆的第一天,即英国对德宣战后的4月10日午后,英国主力舰队出现在卑尔根附近,德军迅速出动大批轰炸机,炸沉英军1艘驱逐舰,伤1艘战列舰和2艘重巡洋舰。英国舰队初战受挫,撤到设得兰群岛地区。

 此后,由于德军掌握了挪威南部和中部的制空权,英军统帅部决定在挪威海南部水域只使用潜艇和飞机。当日晚24架英国轰炸机袭击卑尔根,将已受重伤的德轻巡洋舰“葛尼斯堡”号炸沉。在挪威北部纳尔维克,受飞机作战半径限制,德国舰队和登陆部队得不到空中支援,遭到英国飞机的严重打击。4月10日和13日,英国出动大批轰炸机袭击纳尔维克,炸沉10艘德国驱逐舰。4月14日和16日,英法联军在挪威北部纳尔维克和中部特隆赫姆附近登陆。中部登陆的英法联军于4月19日向特隆赫姆发起进攻,但因得不到空中支援,在德国飞机的狂轰烂炸下遭到惨重损失,到5月2日即退出挪威。

 在纳尔维克的争夺战中,英法联军得到舰队和空军的支援,占有巨大的优势。然而,这一地区的德国登陆部队虽得不到空中和海上的支援,对英法联军的阻击战却进行得相当顽强,击退了英法联军的多次进攻。战斗进行到5月28日,德军放弃纳尔维克,沿铁路向瑞典边界退却。

 5月10日,德军在西线向法国发起大规模攻势,英法自顾不暇,于6月7日前从挪威撤出了自己的全部军队,挪威政府也流亡英国,王室则流亡中国,希望获得中华帝国出兵帮助复国。而德军于6月10日占领挪威全境。在德军的保护下,吉斯林组成了傀儡政府。

 凭借挪威战役,德国保住了至关重要的铁矿石运输线,巩固了德国北侧的防御,还获得了众多的重要战略据点。德军占领挪威、兵临瑞典边界,使中立的瑞典在外交上全面倒向德国,允许德国经其领土人尔维克地区和芬兰北部运送军队和物资。(未完待续。

第582章第四次美墨战争爆发

 自从中华帝国进入核时代后,陆续建成了四座大型核电站,解决了中华帝国南方地区工业、商业和民间用电难的问题。使用核电之后,不但电价大幅度下降,平均工业用电价格低于北方火电45%,商业和民用电价同样低于北方火电达到25%以上,对于已经完成电力工业革命的中华帝国而言,大规模的国民经济建设离不开电能了,而核电相较于火电的巨大优势顿时凸显了出来。

 核能对中华帝国经济的贡献之大令帝国政府和国会对核能的开发处于一种疯狂的追捧状态,但凡涉及到核能利用的项目,很快就会获得国会批准。

 而对于中华帝国军方而言,早已建成了的光华大帝号核动力终极战列舰,其巨大的国际威慑力和经济实用性深得军方热捧。

 当元级核动力攻击潜艇开工建造的同时,帝国军方业已开始了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建设。

 对于建设核动力航空母舰一事,帝国皇帝王辰浩大力支持。尽管帝国海军bb党大力阻挠,但在cv党的努力下,核动力航空母舰方案还是通过了国会审核。

 从光华三十九年初开始,中华帝国首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泰山级开始设计。由于中华帝国海军此前已经陆续有了峨眉山级、武当山级、梵净山级等航空母舰的设计建造经验。以及光华大帝号核反应堆的成功安装运行经验,使得泰山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设计方案很快定型,并于光华三十九年九月上旬在上海船舶重工开工建造首舰泰山号。

 泰山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编号cvn37。以中华帝国五大名山之首泰山命名,同级建造五艘,分别是cvn38衡山号。cvn39嵩山号,cvn40恒山号和cvn41华山号。泰山号航母标准排水量72400吨。满载排水量98600吨,长达332米,宽40米,吃水米,其飞行甲板长332米,宽77米,采用压水核反应堆作为动力源,四轴推进。航速33节,可载f6、f8、a5、b2等各种喷气式飞机120架左右,最多可载150架,需要3400余人上舰运作,舰员自持力150天,航母自持力10年以上。

 由于泰山号的造舰预算高达亿龙币,帝国海军内部对于巨舰大炮制胜论和航母制胜论的争论未见胜负,因此为平衡bb派的抵触。维持帝国海军内部平衡,泰山级先被批准建造第一艘,后续四艘视泰山号的服役情况而定。

 泰山号核动力航母在整体设计上继续沿用峨眉山级航母和梵净山级航母的设计标准,只有个别的改动。

 第一个改动点是安装核反应堆和相关防护措施,采用两台hdim4型压水反应堆(一台备用)和四台汽轮机。总功率为194mw,四轴推进,4台应急柴油机功率为8mw。这些动力设备可保证泰山号航母能以恒定的33节航速无限期航行(理论可航行1014年)。防护措施直接套用了光华大帝号核动力战列舰的布局结构,可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敌人的炮火都无法威胁到核反应的安全。

 第二个改动点是一体化飞行甲板。以前的航母的飞行甲板跟航母纵向结构长度不等,确切的说是分开单独安装。泰山号航母首开飞行甲板直接跟航母纵向结构长度一体化成型的先河。其飞行甲板为强力甲板,参加全舰的总纵强度。为此,即保证了高性能飞机着舰的要求,也解决了舰体加长后出现的舰体梁的纵向强度问题,使得航母得以继续加长以获得更长的飞行甲板。

 第三个改动点是强化了水密结构,令泰山号航母成为理论上的不沉航母。其水密结构,共分8层甲板(含双层底)。其型深为米,两舷侧由底至机库甲板都采用古老的防雷隔舱结构,在内外两舰体之间有4道纵向隔壁。这种防护型式在中美大战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只不过现在更加发展了,将其延伸至水线以上,使机库两侧也形成双层防御结构。沿舰长每隔1213米便设一道水密横隔壁,共23道,并设有10道防火隔壁。从而形成了2000多个水密隔舱,就是这2000多个水密隔舱保证了泰山号航母的不沉性。在这些舱中采用空、实相间的措施,大大增强了航母的抗损能力。

 第四个改动点是强化了蒸汽弹射器和阻拦索。以前中华帝国的航母基本上很少用弹射器,但随着中华帝国的作战飞机进入喷气时代后,舰载喷气式飞机对蒸汽弹射器和阻拦索的要求大大提高。为此,在泰山号航母上面的蒸汽弹射器进行了大幅度的升级,使其能够将各种喷气式飞机安全的送飞。

 由于喷气式飞机降落速度极快,传统的阻拦索需要进行升级。为了提升飞行员安全着舰水平,在泰山号的着舰甲板的左舷侧设有先进的光学助降系统和助降电视,并在着舰区尾部左舷侧设有着舰信号指挥官平台,使得飞行员可以安全准确的降落。另外还有夜间着舰指挥系统,配合舰载机上的夜灯,提高夜间着舰的安全。

 泰山号核动力航母的武备系统依然安装了40型火神密集阵系统,原本帝国海军准备在泰山号上安装西北风九型巡航导弹系统,但被王辰浩直接叫停了。

 泰山号航母安装有强大的雷达探测系统,各种波段的雷达装置超过300部。能够为航母战斗群提供方圆500公里内的空中和海上目标参数,距离方位误差为12米和3密位左右,同时跟踪160个空中和海上目标,并能够同时锁定其中20个。

 首舰泰山号于光华三十九年九月开工。到光华四十一年六月才下水,预计光华四十二年夏天能够舾装完工并交付帝国海军服役。

 尽管中华帝国对于美德结盟一事选择了默认,但是并不代表中华帝国对美德军事结盟不放在心上。相反。中华帝国有感于同盟国实力过度膨胀,将来有可能威胁到中华帝国的国防安全和全球利益。因此从美德结盟后,中华帝国就开始了积极的军事准备工作。

 光华四十一年六月初四(公元1941年6月28日),在美军入侵加拿大的第二天,中华帝国军方加强了阿拉斯加基地和夏威夷基地的防御,提高了戒备等级。此举一度令美国非常的紧张,罗斯福担心中华帝国会出兵干涉,急忙向中华帝国承诺美加战争不会危及中华帝国的安全,美军将确保中华帝国公民和财产在加拿大的安全不受侵犯。

 中华帝国并未因此再次向美国动手。主要是考虑到整个同盟国世界的实力。但中华帝国也不会让美国在美洲大陆上耀武扬威,立即支持墨西哥加强军备,准备同美国再次开战。

 此时的墨西哥在经过第三次美墨战争之后,较战争前的国力已经大减。中华帝国成功的削弱了墨西哥,在战后向墨西哥大量输出资本,榨取墨西哥的黄金和白银储备。尽管墨西哥的黄金产量不是很大,对中华帝国高速膨胀的龙币发行量杯水车薪,但是墨西哥是世界重要的产银国。随着中华帝国加大了银质龙币的发行量。墨西哥每年70%的白银输往中华帝国,大大缓解了中华帝国因为黄金产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压力。

 随着中华帝国大规模向墨西哥输出资本,很快控制住了墨西哥的国家金融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墨西哥对中华帝国的依赖程度大幅度上升,但对于墨西哥政府而言。接受中华帝国控制墨西哥经济对墨西哥是利大于弊。因为墨西哥政府利用中华帝国的大规模资本迅速恢复了第三次美墨战争以来的经济消耗,在中华帝国的支持下,墨西哥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