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我独裁- 第6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敌潜艇正朝我舰而来!”

 “命令护卫舰实施火力拦截!”

 中华帝国一艘巡洋舰和三艘驱猎舰全力拦截UA531潜艇。大批深水炸弹在UA531潜艇四周爆炸,冲击波震的潜艇左右摇摆着。数百发炮弹倾泻而下,试图摧毁这艘敌舰。但炮弹穿透海面,却只有少数炮弹能够给UA531潜艇以重创。

 片刻间,UA531潜艇已经被打得马蜂窝一般了。潜艇上下左右前前后后到处都在漏水,一百多德国兵被霍克的一把手枪指着,竟然都不敢反抗,依然老老实实的拼命封堵缺口。

 霍克创造了他的奇迹,UA531潜艇竟然突破了中华帝国战舰的火力打击,直抵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下方。

 尽管光华大帝号战列舰做了最大的规避动作,但努力并没有换来敌人的放弃。谁都没有想到,德军也会采取自杀式的袭击。

 “准备防冲击!”未完待续)

第675章 决战大西洋之境况逆转

 德军UA531潜艇冒着中华帝国战舰的猛烈攻击,在最后一刻撞击到了光华大帝号战列舰舰艉吃水线下方。

 德军潜艇不足千吨,跟十几万吨级的终极战列舰光华大帝号完全没有可比性。然而,被全世界誉为无敌战列舰,永远不会被击沉的终极战列舰光华大帝号,尽管其舷侧装甲防护高达450毫米的中华特种钢,能够同时抵挡12枚鱼雷的非致命性贯穿攻击而不沉的强悍生存能力,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在水线带以下至船底处,那里的装甲防护是最弱的。

 霍克显然知道这点,所以他拼尽全力指挥着濒临沉没的潜艇成功的撞击了光华大帝号。

 撞击瞬间,UA531潜艇顿时解体,霍克等一百余德军水兵被海水猛灌之下试图逃脱。但还未来得及逃脱,艇艏装载的两枚待发射鱼雷便因剧烈撞击而爆炸。

 刹那间,霍克等德军官兵悉数被剧烈的爆炸所波及,不是被直接炸死,就是被声波震晕,径直沉入海底,眼见是活不得了。

 撞击和两枚鱼雷的大爆炸,令光华大帝号战列舰船底严重破损,缺口达五六处之多,海水猛烈倒灌进去,短短十几秒钟时间,便有数千吨海水涌入。

 好在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水密系统十分先进,拥有数百个空置和液体水密舱,储备浮力强大。短时间内。涌进来的数千吨海水并不能让光华大帝号沉没,但必须及时进行果断的损管才行。

 底舱破损处位于G3区内,关键的十几名船员已经当场阵亡,上面的人员根本下不去,修复是不可能的了。

 “所有G3区人员马上撤离!重复,所有G3区人员马上撤离!”

 红色的警报灯飞速的旋转着,令过道里外一片血红色。

 尽管音响内依然在通知G3区的船员们撤离,但相邻的G2区和G4区的指挥官担心他们的管区出事。紧张到了极点的他们已经等不及了,他们直接砸碎了紧急损管保护玻璃罩,仓促按下了紧急保护系统的按钮。

 电气自动密封闸门正在合拢。一旦关闭,将无法开启。

 “玛德,用不着这么狠吧!”

 G3区船员们几乎异口同声的大骂着,不得不跟涌入的海水赛跑,向下一道水密即将关闭的舱门飞速奔去。

 但涌入的海水速度太快。很多G3区的人员都未能来得及逃离。

 “战损报告!”

 光华大帝号被德军潜艇撞击,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令李鼎新非常的恼火。此时此刻。他感觉到自己的元帅梦恐怕要因此而擦肩而过了。

 “G3区大量进水。现已全部封闭。虽然暂时对本舰构不成大的影响,但半个小时后,至少负载两万吨海水。即便浮力储备够用,也必将给本舰带来大幅度影响。”

 李鼎新点点头,问道:“核反应堆怎么样了?”

 “暂时没事!多亏是核反应堆,换成其他动力系统的话,此刻怕是已经抛锚了。”

 李鼎新并不关心这个。眼下他最担心的是光华大帝号战舰是否能够生存下来。

 突然间的变故,让李鼎新一下子老了十几岁一般。他万万没有想到。号称永不沉没的光华大帝号战列舰,也会面临生死威胁。

 “虽然储备浮力够用。但不能保证会不会遭到其他德军潜艇的攻击。更何况,我们对面还有五艘德国战列舰一直咬着不放呢!”

 “司令,还是先行撤下来吧!”

 “是啊司令,丢了光华大帝号战列舰,就算全歼了德国公海舰队,我们也颜面无光啊!”

 舰桥上的一干参谋们力劝李鼎新。而此时此刻,李鼎新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一开始以为光华大帝号万无一失才会有恃无恐,可如今光华大帝号遭到重创,已经没有信心来支撑李鼎新的意志了。

 正待这时,德舰队一发20英寸炮弹落在光华大帝号附近。剧烈的爆炸激起漫天烟雨,溅落李鼎新等人一身。

 冰冷的海水令李鼎新顿时一个激灵,当即询问道:“增援舰队到哪了?”

 “距此70海里!”

 李鼎新看向天空,此时雨越下越大,能见度进一步下降,德舰队为了获得精确打击目标,继续向光华大帝号靠近当中。

 “我们撤!”

 李鼎新不得不下达撤退命令。这在几分钟前,是决计无法想象的。本以为暴风雨将是德国舰队逃生的机会,此时却是情况逆转,反而成了李鼎新的中央舰队趁机撤退的机会。

 世事难料,李鼎新等人尽皆一副苦笑的无奈表情。

 此时,汉森舰队遭到重创,以为就此躲不过一劫了。却没有想到天降暴风雨,竟是阻挡了中华帝国的海军航空兵的空袭行动,使得他们得以安然突破封锁,向德国海岸线驶去。

 而更让汉森想不到的是,海因斯舰队竟然撞上了狗屎运,不但没有被李鼎新的中央舰队拖住消灭,反而重创了中华帝国海军的精神支柱,联合舰队旗舰——光华大帝号终极战列舰。

 海因斯也是万万没有想到,潜伏的德军潜艇部队能够取得这个战果。虽然差强人意,但对比之前公海舰队几乎一边倒的被攻击,这个结果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全速追击!”

 “没有办法了!暴风雨越来越大,能见度太低了,很快我将失去敌舰目标!”

 “没错!这个时候我们还是撤离战场吧!尽快跟汉森汇合!”

 海因斯虽然急于要击沉光华大帝号,但他也明白,此时的天气状况极为不利,越来越低的能见度必定会失去目标。同时,光华大帝号的航速并未减少多少,海因斯舰队却又一艘战列舰航速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舰队的平均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海因斯舰队已经很难追上中华帝国的中央舰队了。

 “放弃敌舰队,迅速跟汉森舰队汇合!”

 海因斯这时冷静了下来,他突然间发现他的舰队距离汉森舰队已经超过60多海里了。在这个暴风雨天气里,六十海里的距离很容易让两支舰队无法汇合。

 海因斯担心很快无线电通讯会被中华帝国干扰或者被暴风雨天气干扰,从而失去联系,所以他才迅速撤离战场。

 然而,海因斯的运气实在是太差了。暴风雨很快来临,狂风折断了海因斯舰队的通讯天线,暴雨和巨浪令海因斯舰队各舰在巨浪中剧烈摇晃,很快失去了同汉森舰队的联系。未完待续)

第676章 台风行动之阿尔戈大空降

 暴雨倾盆,翼夜降临,一场世界最大蚬模的海空战也随之落下帷幕。

 被后世史学家们称之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海战的大西洋海战,最终以中华帝国为首的联合国舰队,以极其微小的代价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德意志第三帝国公海舰队主力在这场大海战中遭受惨败,损失惨重。如果不是连续三天三夜的暴风雨,阻止了中华帝国航母战斗群的追击行动,公海舰队恐怕要全军覆没了。

 只有汉森带着十几艘伤痕累累的战舰趁机一路逃回了阿姆斯特丹,而另一支由海因斯率领的德国舰队则在暴风雨中迷失了方向,他们就没汉森那么幸运了。当暴风雨结束时,才发现他们已经处于北大西洋上了。

 联合舰队旗舰光华大帝号差一点就被德舰队击沉了,这对中华帝国海军来说,于辉煌胜利的盛宴中落下了一粒狗屎,无疑是奇耻大辱一般。

 光华大帝号战列舰摇摇晃晃的返回斯卡帕海军基地进行维修,中华帝国两洋舰队为了报复德国海军,一路追击公海舰队直到阿姆斯特丹,将汉森舰队围困在阿姆斯特丹军港内。

 当暴风雨结束后,海因斯舰山艮快被中华帝国的侦察机发现。

 没多久,中华帝国海军第四航母战斗群便出动五百多架飞机,一举将海因斯舰队各舰炸沉海底。

 随着大西洋海战落幕,德国海军主力公海舰队几近全军覆没,导致同盟国再无可以抗衡联合国的海军力量了。

 同盟国在大西洋海战之后彻底丧失了大西洋、北海的制海权,使得同盟国集团陷入了被动和包围之中。

 对于联合而言,取得大西洋海战的胜利的巨大意义不在于击沉多少德军战舰,而是在于随后即将展开的反攻欧洲大陆的作战行动的顺利实施。

 德国失去制海权,再也无力从海上干扰联合的欧洲登陆大作战行动了。这令德军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因为联合可能从任何一个地方实施登陆行动,并集中优势兵力予以突破。而德军却只能被动防御,且战线太长,兵力吃紧的情况骤然凸显出来。

 同时,中华帝国的参战,使得同盟国和联合国两大阵营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主要体现在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两个国家身上。中华帝国的人口是德国的5倍,战争动员力是德军的20倍,经济总量是德国的10倍,钢铁产量是德国的25倍,石油储备是德国的50倍,飞机制造能力是德国的450倍,船舶制造能力是德国的20倍,战车制造能力是德国的270倍,枪炮弹药生产能力是德国的150倍等。

 总之,就综合力量而言,整个同盟国集团的力量合起来也不及中华帝国。

 在这种大背景下,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德国政府已经转攻为守。

 毕竟德国已经打了五六年了,战争令德国消耗掉了近两万亿龙币,损失了三百多万军队,财力不足、资源紧缺、劳动力不足、兵源不足等因素迫使整个德军的陆上军事行动皆以战略性防御为主。

 但对纳粹德国和同盟国打击最大的还是大西洋海战结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盟国失去了公海舰队,意味着无法在阻挡联合从海上的攻击。而最恶劣的影响则是整个同盟国内部出现了恐慌,没有人认为同盟国能够打败联合国,就连德军很多高层官员都在暗地里为自己铺后路,他们很清楚中华帝国的实力,不认为德国能够打赢。

 同样,德国民众也对公海舰队遭受毁灭性重创感到失望和焦心。

 这种心理影响对德国和同盟国集团的打击是致命的,因为从此他们失去了斗志,战斗力更加下滑。

 双方力量此消彼长之下,战争的结果就渐渐的明朗化了。

 然而,希特勒是觉得不会坐以待毙的。他还有一个最后的救命稻草,那就是他耗费了数百亿龙币进行开发的核武器计划和飞弹项目。

 希特勒在德国财政极度吃紧的情况下,依然优先确保核武的研发。

 尤其在公海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的情况下,面临来自德国海军方面的强烈呼吁重建公海舰队的要求,希特勒依然不为所动,停止了所有的战舰建造计划,把资金悉数转移到了核武项目上去。同时,把战舰的钢铁拆下来用以支援陆军的钢铁消耗。

 从某方面讲,纳粹已经走到了尽头,正在做最后一搏。

 另一边,中华帝国取得了大西洋海战的胜利。这对中华帝国国异们乃至联合国各成员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事。

 李鼎新虽然差点将光华大帝号战列舰丢了,为此中华帝国总参谋部予以严厉追究责任,甚至准备换掉李鼎新。但出乎意外的是,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特别下达了圣旨,免除了总参谋部对李鼎新的责罚,让李鼎新继续留任联合联合总司令一职。

 联合夺取了制海权,这为接下来的欧洲登陆行动提供了先决条件。

 联合总司令蔡锷上将一方面命令海军封锁阿姆斯特丹,将汉森舰队死死的困在里面不能出来,另一方面则开始部署登陆行动。

 此时,蔡锷心中已经决定了登陆地点。即在下诺曼底地区实施登陆战役。

 为了这次登陆作战行动,蔡着实准备了大量的工作,倾尽心血。

 联军先后调集了40个师,总兵力达308万人,其中陆军有160万人,相当于20世纪末中华帝国的全部军队。计划在光华43年6月24日至七月中旬,在下诺曼底地区展开大规模登陆作战行动。

 整个登陆作战行动得到了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的高度重视。王辰浩甚至一天跟蔡锷通一次电话,很多计划都得到王辰浩的建议和意见。

 为了这次登陆作战行动,中华帝国及大中华联邦各成员国、英国、

 〖自〗由法国等联合国主要国家提供了25万辆车辆,100万吨各类补给品,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华帝国出资,占总量的90%。当然,此时此刻,也只有中华帝国有这个能力了。

 不过,在下诺曼底登陆行动正式开始之前,蔡锷还导演了一场似真似假的登陆作战行动,以此来迷惑德军。

 6月20日,蔡锷派遣中华帝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分舰队、英国皇家海军第二、第三分舰队,共计148艘舰船,在直布罗陀海峡展开攻势行动,掩护由中华帝国海军陆战队第九师、英国陆军第三师、第十七师、第十八师展开抢滩登陆行动。

 虽然联合的兵力不算多,但战场摆在西班牙,西班牙军队的战斗力是非常低的,根本挡不住联军的强大海空军的攻击。

 希特勒虽然不相信联军会在西班牙方向实施主攻,但却不能不分兵增援一下,毕竟一旦西班牙方向失守,联军很快就会通过西班牙进入法国,进而威胁德国本土安全。

 德军向西班牙方向略作了调整,因为兵力有限,增援西班牙战场的德军只有五万余人,实际上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蔡榜见德军没有调动更多的兵力去西班牙,于是便在上诺曼底再次展开了一次试探性的登陆行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