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资本大唐-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凶约旱墓尥烦В院缶退闶堑贡眨彩悄切┬〕鹊贡铡!币桓隼淠募一镎酒鹄此档溃还幕暗故堑玫搅瞬簧偃说脑尥

“各位,道理的确如此,不过齐王殿下却想到两种玻璃的新用途,若是能将这两种用途推广开来,倒是不用担心以后玻璃厂的销路问题。”王子豪神秘地一笑,李愔就是先用巨大的利润将不少人都骗上船,然后再用更大的利润引着别人一直跟着他走下去。

“噢,又是六郎搞出来的,快点和我们讲讲是什么东西?”一听是李愔搞出来的,所有人都来了兴趣,现在李愔已经成了一个赚钱的品牌,只要是他搞出来的东西,几乎没有一样是不赚钱的。

王子豪这时冲外面一招手,立刻有几个仆人抬着一个木头做成的方框走过来,然后放在他的身边支好。众人仔细观看,发现这是个普通的田字形架子,不过在‘田’的四个方框里,却都镶嵌着玻璃,一时间看不出来是做什么用的?

王子豪笑着指着木框说道:“各位可能看着这东西有点陌生,不过若是将它镶嵌到墙上,大家肯定都认识!”

“镶到墙上。那不就是窗户吗?”李敬业的反应最快,立刻高声叫道。经他这么一提醒,其他人也纷纷醒悟过来。再看看这个木框,虽然做工极其简单,但的确是个窗户的样子。只是用玻璃代替了现在用的窗户纸。

“没错,这个就是玻璃的新用途,现在的窗户纸不透明,就算是白天,若是不开窗的话,屋子里也是一昏暗,但若是开窗,春夏两季还好,到了秋冬季节,光是寒风就让人受不了。而若是用玻璃代替窗户纸,就不会有以上的问题了,不但明亮,而且还可以防灰尘,开不开窗都没有任何影响。”王子豪十分兴奋的介绍道。

用玻璃做窗户的好处人人都能明白。但之前却一直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毕竟在他们心里,玻璃还是一种价格昂贵的奢侈品,就算是现在到处都是廉价的玻璃瓶,但这种观念却不是一两天就能扭转过来的。

“我发现咱们好像掉进六郎的圈套里了,怎么感觉这玻璃和当初的石炭那么像呢?”秦怀玉忽然一脸苦笑着说道。当初石炭也是这样,一开始只是用于水泥这种工厂,但后来也是李愔发明了蜂窝煤,这才开始在民间推广开来。现在这个玻璃的推广过程简直就是石炭的翻版啊。

“没错,这已经是六郎的老办法了,可是却屡试不爽,就算明知道是个坑,但相信还是有许多人心甘情愿的跳下去。”李恪也一脸苦笑地说道。在场的虽然有不少和他们一样的聪明人,不过他们却丝毫不介意被李愔算计,和其他人一样,纷纷为这个窗户的创意叫好。

“呵呵,相比这个窗户,另外齐王殿下还有一个个更大的手笔。”等众人安静下来后,王子豪再次说道,“这个东西叫玻璃大棚,具体如何我也不清楚,但据殿下的来信说,这是用于冬季种植蔬菜的,想必大家对于冬季新鲜蔬菜的珍贵,肯定都是深有体会!”

其实在大唐时,冬季已经有了蔬菜种植技术,不过用却要依靠温泉水灌溉,因此受到的局限很大,产量也不高,每年都要进贡到宫里,偶尔李世民才会赏赐给大臣一些,因此显得格外珍贵。

“竟然还有这种东西?”所有人听后都是一愣,纷纷交头接耳讨论起来,虽然李愔的信誉是有保证的,但这个玻璃大棚竟然能冬天种菜,实在有些不可思议,因此都有些疑虑起来。

“子豪,你能不能具体讲一下,对于这个玻璃大棚,虽然听起来不错,但没见到实物之前,我们也不好做出判断。”程怀亮高声叫道,其他人也是纷纷点头,现在说什么都是猜测,还是亲眼见一见一为好。

“程公子,这个实在的抱歉,因为现在登州派来的工匠还在路上,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最多半月,工匠就能到达长安,到时我们就清楚了。”王子豪无奈地说道,登州到长安的路程太远了些,他都收到信好长时间了,可工匠还是没到。

“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暂时搁置一下,等人来了再说。”李恪大手一挥做出决定道,其他人也纷纷点头同意。

“那好,下面我们就说一说从去年就开始准备的纺织之事,虽然今年的棉花能拿到咱们手中的不多,但听殿下的意思,这个行业可是以后的重中之重,大家也都有所了解,现在就由我来开始,通报一下自己的准备情况如何?”说起纺织,王子豪立刻兴奋起来,去年棉花都被工部给收走了,不过今年年初时,工部却大力推广棉花种植,他们各家都种了不少,虽然这些棉花大部分都要上缴,但也能留下一些,刚好可以为以后做技术积累。

第四十二章 捕鲸船

“我们齐王府去年派人开垦了千亩荒地,今年年初都种上棉花,不过按着当初与工部定下的协议,其中八成都要被工部收购,剩下的两成归我们自己支配,如此算下来,估计能有万斤的棉花,另外我们还买了三百名新罗妇女,经过工部纺织工匠的培训后,现在已经可以熟练进行纺纱和织布等工作,只要今年的棉花一下来,立刻就会进行棉花的纺织工作,赚不赚钱倒是其次,主要是积累一些这方面的经验。”王子豪侃侃而谈,将齐王府为纺织做的准备讲了一遍。

“嗯,我府上和六郎府上的准备是一样,而且都由子豪派人代为管理。”李恪听完,第一个接住话头说道。

“我们程府也差不多,不过女工没有准备那么多,只准备了一百名。”程怀亮也接着说道,然后是秦怀玉、李敬业、李景恒等人分别对自己府上的情况做了介绍,大部分都和程怀亮说的差不多。

听完众人的话后,王子豪虽然表面上满意的点了点头,心中却微微有些叹息,当初齐王在长安时,已经将纺织的重要性和程怀亮他们说的十分清楚,而且要求每家一定要多做准备,特别是熟练的纺织工方面,最少也要有一百名达到一定程度的女工,但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只准备了一百名女工,显然是对纺织这件事的重视度还不够。

王子豪虽然心中明白,但以他的身份。也不好说什么,只不过他也在暗暗冷笑,等到明年棉花下来时,若纺织业真如殿下所说,开始显现出真正的巨大威力,到时他们的人手不够时,那就干看着两个王府发财吧!

“钱兄。你府上准备的如何?”问完程怀亮这些贵族之弟后,终于轮到那几个商人,其中第一个就是那个送袁天罡师徒去登州的钱贵。

“启禀子豪兄。小弟府上也准备了三百名女工,同时还和不少农户签下协议,除了上缴工部的棉花外。都要卖给小弟!”钱贵一听叫到自己,立刻一个激灵站起来答道。煤矿和玻璃制造这两个行业他根本没资格沾,不过水泥、蜂窝煤、罐头厂等几个行业,他是个个都有份,而且投下的资金还不少,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被邀请到这里。

听到钱贵的回答,王子豪心中很是满意,不过脸上却不动声色,又问了一下其他几个商人。发现他们也都做了不少准备,比如女工最少也准备了两百人。

钱贵这些人虽然有钱,但是却无权无势,因此有很多行业都无法参与进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发财。这次好不容易得到王子豪的指点,而且听说还是齐王殿下亲口吩咐下来的,因此都十分卖力,而且相比于程怀亮他们这些熟人,钱贵这些与李愔素未谋面的人反而对他更为信服。

知道了各家准备的状况,王子豪心中对于明年的纺织业有了大概的估算。特别是最关键的熟练工人,各家加在一起大概也有上万,到了真正开始发展纺织业的时候,以这些熟练工人带那些生手,很快就能组织一支庞大的纺织队伍。

就在王子豪在长安忠心的执行着李愔的命令时,在登州东北方面的黄海海面上,也有一艘正在为李愔卖命的大船,这艘船看起来好像是条渔船,但是体型却比普通的商船还要大,而且船首那里空出一块巨大的甲板,船的四周还支着许多奇怪的武器,若是有登州人在这里的话,肯定可以认出,这艘就是齐王府派出去的那艘捕鲸船。

虽然天刚刚亮,不过船上的船员们却一直在忙碌,操船这种事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人,因此船上的船员都是两班倒,昨天值夜的船员刚刚被替换下去休息,新上来的船员虽然休息了一夜,但精神却不怎么好。昨天晚上起风,整艘船都是摇摇晃晃的,即便是睡在吊床上,可也时不时被晃的摔下来,最后有人索性把自己绑在吊床上,可是一晚上下来,全身都被勒的酸痛,精神萎靡也是很正常的。

老窝子提着一桶珍贵的淡水和墩布,十分认真的清洗甲板,今天早上风小了,不过甲板上却被海水浸泡过,现在必须用淡水清洗干净,否则这甲板会被腐蚀掉的。

老窝子其实并不老,才不过刚三十出头,只是常年在海上打鱼,被海风吹的满脸皱纹,倒是显得十分苍老,再加上他为人木讷,因此得到了这么一个外号。他本来是黄县人,以前也是以打鱼为生,可是自从各家大户都用大船加拖网捕鱼后,一下子使鱼产量增加了好几倍,本来就贱的鱼价更是降了又降,老窝子上有老娘下有五个光屁股的娃,另外他弟弟去年出海死了,留下老婆和三个孩子,平时也要靠老窝子接济。

家里没有一点存粮,光靠自己打渔又根本养不活全家,那段时间把老窝子急的,差点就找根绳子一死百了,幸好当时齐王殿下在各县开了些罐头厂,而且还找女工,他老婆和弟媳都是穷苦人,也没那么多讲究,为了这一家子,都进厂做了工人,两人每月的工钱加在一起,比他以前出海的收入都高,接下来各个捕鱼大户都招人捕鱼,老窝子也到本县黄大户的捕捞队里干活,结果一家子三人干活,收入一下子比以前高了几倍,家里的孩子和老娘也总算吃上几顿饱饭。

但是好景不长,家里已经七十高龄的老娘在看八个孩子时,不小心摔了一跤,结果一下子伤到骨头,每天疼的直哼哼。老窝子是个孝子,为了老娘看病,不但花光了前段时间的积蓄,而且还欠了好多外债。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因为老娘这一病,这中就得分出个人看孩子,弟媳家里没男人,全家都靠她一人的收入,自然是不能辞工,无奈只能让自己老婆辞了工,结果家里一下子少了近三分之一的收入,更加显得入不敷出,因此他一听到齐王府组织捕鲸船,而且待遇一下子提高三倍,立刻就毫不犹豫的报了名,为了家里的老婆孩子和老娘,别说是鲸鱼了,就算是海神,老子也敢给他来一渔炮。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今天早饭有羊肉,谁他娘的要是敢偷懒,都给我去喝海风去!”正在这时,船中间的船长室中走出一个年青人,一脸严肃的对无精打采的众人呵斥道。

老窝子一见这个年轻人,立刻低下头专心做事,再也不敢乱想家里的事。出来的这个人名叫周鱼,别看人家年青,但却是这艘捕鲸船的船长。听说这位周鱼的身份可不简单,以前可是整个齐王府捕捞队的管事,这次是因为捕鲸船第一次出海,因此他才自告奋勇暂代船长之职,估计等那个副船长刘大胡子得到肯定后,人家还会回去做捕捞队的管事。

看着所有精神一振,开始专心干活的船员,周鱼满意的点了点头,他之所以自告奋勇的跑到捕鲸船上做船长,并不是为了那三倍的工钱,毕竟以他捕捞队管事的工钱,不但不愁吃穿,而且提亲的人也是络绎不绝,他娘亲自挑选了一个十里八村最漂亮的姑娘定下亲事,等到了年底就成婚。而他之所以冒险到捕鲸船上,主要还是看出齐王殿下对这件事很重视,他做为刚进到齐王府核心的新人,自然要表现一翻,否则以后想站稳脚跟都难。

周鱼信步走到船头,手扶栏杆向四周的海面望去,但是肉眼所及之处,没有丝毫的异常,这下他的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焦急。他们出海已经六天了,再找不到鲸鱼的踪迹的话,那只能回去补充一下给养再出海,虽然这种情况他早就有预料,但这毕竟是捕鲸船第一次出海,若是就这么空手而归的话,那他的面子上也不太好看。

“开饭喽!”正在这时,几个负责做饭的船员抬着一个大圆桶,一边走一边高喊,而旁边或认真或假装干活的船员们一听,立刻来了精神,一个个跑过去拿了碗筷,领了自己的早饭开始狂吞。今天的早饭是大米粥,里面混有切碎的羊肉,另外还有两个馒头和一条鲜鱼,不过大多数人只拿馒头,愿意吃鱼的却是寥寥。他们出海六天,船上的给养也用的差不多了,今天的羊肉已经是最后的一批罐头了,以后估计只能喝白粥或者去吃鱼了。

周鱼已经在舱中吃过早餐,现在是每天例行的搜寻时间,他将脖子上的一个皮套子打开,将里面的望远镜拿出来,开始仔细的搜查远处的海面。他脖子上一共有两个皮套子,一个装的是望远镜,另外一个则是航海罗盘,这两样东西是航海重要的仪器,不过因为产量有限,现在除了齐王府的船只外,其他船上都还没有准备。另外这两样东西也是船长身份的象征,除了他之外,船上的任何船员都无权碰触,否则就会受到严惩。

“咦?这里怎么会有船?”正在周鱼转动镜头向四周观察的时候,忽然,他从镜头中看到北方有一截从海平面上冒来的桅杆,看来应该是有船经过。不过他们现在远离登州,而且又身处黄海之上,平时根本没有船敢从这里通过,而他们若不是有航海罗盘的话,也绝对不敢跑到这里来。

第四十三章 勋章与航海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鱼镜头中的桅杆越来越高,露出的桅杆上挂满了白帆,正鼓足了风力向他们这边驶来。

“原来是他们,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回来了!”周鱼一脸喜色的放下望远镜道,虽然还没看到船身,但在整个大唐及周边挂那种白色软帆的,就只有上次被派去寻找新航道的陆青那帮人,当时周鱼还亲自到港口送过他们,对于那两艘新船自然也十分熟悉。

当远处的船只驶近,果然如周鱼所猜,正是陆青他们驾驶的那两条新船,虽然已经离港多日,但这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