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资本大唐- 第5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让李治没想到的是,李愔回到长安后,第一件事不是先来见自己和采儿,反而是去祭拜父皇,这让他感觉有些奇怪,甚至预感到六哥这次回来,肯定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事要发生。

李治心中猜测着李愔此次的来意,一直等到后半夜才睡着,本来第二天刚好是旬日,李治不用上朝,因此本打算好好睡上一觉,养好精神再去见六哥,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就在他睡了没多久,东方的太阳还没有露头时,李愔就派人送来消息,约他到皇城外一叙!

第七百四十九章 长安的早晨

寒冬清晨的长安城中,凛冽的北风‘呜呜’的吹个不停,现在已经是腊月初,很快就要到春节了,再加上前段时间下的一场大雪还没有融化,使得长安冬日的清晨也是格外的寒冷。

相比往日,今天的长安街头显得格外冷清,大部分人都是听着窗外的寒风声,然后窝在温暖的被窝里睡上一个懒觉,因为今天是旬日,除了少数一些人要正常上工外,其他大部分人都不用上工。

说起旬日休息这项福利,以前只有官员或学院中的士子才能享受,工厂里的工人或店铺里的伙计等这些人,他们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时间,除非是向主家请假。但是自从李愔在台湾率先将旬日推广开来,并且以立法的形式,规定所有行业都必须每十天休息一天,特殊行业可以让员工自己调整,于是旬日就流传开来,后来李治登基,对大唐进行改革,其中旬日这项规定也被引进大唐。

宽阔的朱雀大街上,今天的行人一下子减少了大半,马车的数量也不多,使得往日里拥挤的朱雀大街看起来有些冷清,街道两侧的早餐铺子也有近半没有开门,不过一些人气比较高的铺子却不受影响,生意依然火爆。

一辆朴实无华的马车从皇城的方向驶来,周围还有几个骑马的护卫,不过这并没有引起路人的注意,毕竟这里是长安,达官显贵数不胜数,谁出门还不带几个护卫充一下场面?所以长安百姓早就对这种情况见怪不怪了。

只见这辆马车沿着朱雀大街的方向一路向南,然后在靠近明德门的安义坊向东转,一直来到曲折池畔时,这才停了下来。这里距离兕子的晋阳公主府不远,不过前几年兕子和上官庭之成婚后不久,就搬到了台湾居住,偶尔才会回来住上一段时间。而且就在李愔来长安之前,兕子和上官庭之他们两个去了澳洲游玩。到现在都没有回来。

“九弟,这里有家早餐铺子,兕子经常夸这家早餐做的好,她在长安最喜欢吃这一家的早餐,刚好咱们两个也没有吃饭,不如下去品尝一番如何?”马车之上,李愔指着不远处的一家早餐铺子笑道。那个早餐铺子的门脸并不大,但是看起来十分整洁,旁边挂着一面旗子,上面写‘徐家铺子’四个大字。

马车上的李治听到李愔的话,转脸看了看那家早餐铺子笑道:“我也听兕子夸过这家铺子的手艺好,而且也干净。只可惜一直没机会前来品尝,今天六哥你请客,刚好可以尝一尝这家的手艺!”

之前李治接到李愔送来的消息后,立刻从床上爬起来,换上便服就出了宫,他现在十分的想知道,这次六哥前来到底有什么目的?只可惜在见到李愔后。李治虽然几次询问,李愔却都岔开了话题,只是说找个地方再谈,只是让李治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位六哥竟然会将谈话的地点选在这么一个不起眼的早餐铺子。

李愔和李治两人下了马车走进铺子,这间徐家铺子果然十分干净,整个铺子地面都被铺上了瓷砖,擦洗的十分干净。四周的墙壁也被抹上刚研制出来没多久的白水泥,使得客人不必担心像白石灰那样蹭一身白灰。

徐家铺子的门脸不大,铺子里面摆放着十张十分整齐的桌子,不知为何店中没有其他客人,因此桌子都空着。最里面是店铺的柜台,一位四五十岁的妇人正在柜台后面的炉灶间忙碌,不时有蒸笼被她打开。里面腾起一阵阵的雾气,同时也伴随着诱人的食物香气。

“两位客官快快请进!”柜台后面的妇人看到李愔和李治进来,立刻露出一个笑脸招呼道,接着她扭头旁边的一个小门喊道:“惮儿快来招呼客人!”

“嗯。来了!”随着一声清脆的回应声,小门的棉布帘一挑,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走出来,一身爽利的棉衣棉裤,外面套着白色整洁的围裙,笑着向李愔二人招呼道:“两位客人要吃点什么,我们徐家铺子有包子、煎饼、油条、牛羊肉,另外还有各种粥类、胡辣汤、羊肉汤、牛肉汤……”

李愔听着小姑娘一下子介绍出这么多种类的早餐,当下也禁不住笑道:“小姑娘,看你们这家店不大,店里也没有客人,怎么还准备这么多种类的早餐,难道不怕卖不出去赔钱吗?”

不过小姑娘听后却是眨了眨可爱的大眼睛,然后向李愔解释道:“客人有所不知,我们徐家铺子虽小,但是在这一带却很有名气,来铺子里吃饭的都是附近居住的达官贵人,他们这些人都比较懒,一般到日上三竿才会起床,那时才会派家人来买早餐,所以现在店里才显得有些冷清。”

听到小姑娘说周围居住的达官贵人懒,李愔和李治一下子全都笑出声来,曲江池畔地价极贵,城中的一些贵族都喜欢在这里建上一所宅子,但是曲江池这里距离皇城有些远,所以有时间居住在这里的,自然是那些不用上朝的清闲贵族,他们每天除了吃吃喝喝就没什么事了,有大把的时间睡懒觉,小姑娘说他们懒的确没有冤枉他们。

柜台后面的妇人可能觉得小姑娘如此说店里的客人有些不妥,所以急着解释道:“两位客官别听我女儿乱说,现在这么冷的天气,客人们自然都不愿意早起,另外长安的天气一冷,就有不少贵人去南方或大齐去避寒去了,等到来年开春才会回来,所以我们店里的生意也受到影响,每年冬天的进项都要少上许多!”

李愔和李治自然不会介意,其中李治开口对柜台后面的妇人问道:“老板娘,怎么你们店里就只有你们母女在忙?另外这个小姑娘没有上学吗?”

李治的话音刚落,还没等老板娘回答,站在他旁边的小姑娘就抢着说道:“平时店里都是爹娘和兄长在忙,不过我爹刚才出去进货,兄长在后面陪怀孕的嫂子,刚好今天我不用上学,所以就来店里帮忙,要是平时就该是我哥招呼你们了!”

听到小姑娘连珠炮似的回答,惹得李愔和李治再次大笑起来,同时对这个心直呼口快的小姑娘心生好感。

接下来李愔点了一笼汤包、一张煎饼和一碗胡辣汤,而李治则叫了一碗白粥和几根油条,这些东西很快就送了上来,另外店中还有免费赠送的小咸菜,咸菜是用萝卜腌成,切成细细的丝,上面撒着麻油,光是闻着就让人很有食欲。

李愔从昨天就没有好好的吃东西,现在早在路上时肚子就已经饿的‘咕咕’直叫,因此现在看到早餐送上来,他也丝毫不客气,先是把咸菜撒在煎饼上,然后把煎饼卷起来,几口就被他吞下了肚子,而且因为吃的太快,他甚至都没尝出煎饼的味道。

吃完煎饼后,李愔又喝了几口又麻又辣的胡辣汤,立刻感觉全身都是暖呼呼的,在这寒冷的冬日清晨,有种说不出来的舒服。接下来李愔用筷子夹起小巧的汤包,先是放在嘴边将皮咬开,慢慢的吸吮里面的汤汁,等到喝干净之后,这才将汤包在旁边的姜醋里面醮过放进口中,慢慢品尝汤包的美味。

说起来汤包是南方的美食,但是随着交通越来越发达,各地的交流也随之加强,因此各地的特色美食也流传开来,在长安吃到南方的汤包也并不足为奇。

“店家好手艺,这汤包深得润州汤包的精髓,三十多道工序一样不差,能在长安吃到如此正宗的汤包,真是难得难得啊!”李愔品尝过汤包之后,立刻大声称赞道。润州就是后世的镇江,当时润州的汤包就已经十分有名,李愔甚至还特意去过润州品尝过汤包的美味,因此到现在都还记忆犹新。

而柜台后面的老板娘听到李愔的夸奖,也是眼睛一亮道:“客官真是见多识广,竟然一下子品出我们的汤包要经过三十多道工序,不瞒您说,我那儿媳就是南方润州人,家里世代相传做汤包的手艺,这些汤包都是她亲手做的,不过她现在怀孕,每天只能做上十笼,客官若是明天还想吃我们家的汤包,那就得像今天一样赶早了!”

李治听到老板娘的话,也不禁对这种汤包起了兴趣,于是他自己也要了一笼,然后学着李愔的样子品尝了一下,结果也是大声叫好,同时心中也是暗叫可惜,自己在长安呆了这么多年,竟然不知道这里竟然还有如此美味的汤包。

兄弟二人都没有吃早饭,再加上难得体会一下这种普通人的生活,因此也都放下架子,狼吞虎咽的把面前的早餐一扫而光,甚至李愔最后还加了一碗小米绿豆粥才吃饱。

不过也就是李愔刚把手中的筷子放下来时,李治终于忍不住再次问道:“六哥,你这次忽然跑来长安,到底所为何事?”

第七百五十章 六哥,你疯了吗?

听到李治的问话,李愔却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向他做了一个稍候的手式,然后他扭头向老板娘问道:“老板娘,听说你们这家店是老字号了,不知道开了多少年了?”

正在切着牛羊肉的老板娘听到李愔的问话,头也没抬的回答道:“其实也算不得什么老字号,最开始都要从我家那位的太祖父算起,不过那时太祖父他老人家是在洛阳摆个摊子,后来到了我们祖父那一辈时,这才举家迁到长安,那时还是前隋,长安也叫大兴,我家祖父靠着太祖父的积蓄,这才盘下这么一间店面,结果一直传到我们夫妇手上,真正算起来只有三代人,加在一起还不到百年。”

听到老板娘的话,李愔听后则是笑道:“老板娘太苛刻了,这长安城建城也还不到百年,城中的店铺若是论起来,恐怕没有一家能比你家店铺的年头久,因此在这长安城中,也算是老字号了,另外现在大唐的形势这么好,等到你们的儿子、孙子、重孙子继承这份家业时,肯定会成为长安首屈一指的百年老店!”

听到李愔的夸奖,老板娘也是高兴的眉飞色舞,特别是想到自己这家店的名声已经打出去了,若是能保持现在的局面,那么再过几十年,自己这家店可就真的成为百年老店了,到时光凭着这面牌子,只要子孙的手艺不是太差,就足够他们衣食无忧了。

旁边的李治听到六哥和老板娘在讨论什么百年老店的问题,他却是听的满头雾水,搞不明白李愔此举有何深意?

不过就在李治疑惑不解时,李愔忽然转过头对他叹息一声道:“九弟,一家小店还想着传承百年,然后福泽子孙,你觉得我们能够将自己的国家传承多久?”

李愔问话的声音虽然轻,但是听到李治耳中,却无异于霹雳一般。甚至一时间他的脑子都没能转过弯来。这倒不是李治反应迟钝,毕竟谁也没有想到,李愔正在和一个市井妇人聊着什么百年老店的问题,现在却忽然一下子跳到两国传承上面,这种思维跳跃实在太大,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会转不过弯。

过了好一会儿,李治这才从大脑当机中清醒过来。然后抬头看了看依然在忙碌的老板娘,这才低声开口道:“六哥,现在我大唐占据东亚与中亚,进而向北方极寒之地发展,大齐占据太平洋沿海,同样进军美洲。七哥和八哥他们占据天竺,虎视非洲大陆,三哥更不用说,地中海帝国也已经有吞并欧洲之势,可以说整个世界都已经被我们瓜分完毕,只要我们兄弟相互扶持,自然能够千秋万代、传承不息!”

听到李治的话。李愔笑眯眯的盯着他的双眼,许久没有说话。而李治则被他盯的全身发毛,心中也有些发虚,因为刚才他回答李愔的话并不是他心中真正的想法,甚至可以说有些敷衍。

就在李治在李愔的目光下感觉自己快要忍不住主动道歉时,李愔这才忽然开口道:“九弟,你的确比当年成长了许多,不过六哥千里迢迢的赶到长安。并不是想听你的这些敷衍,而是想听你的肺腑之言!”

听到六哥如此直言不讳的指出自己撒谎,李治也有些尴尬,另外他也终于猜到几分李愔的来意,因此只见他考虑片刻,终于开诚布公的道:“六哥,整个世界已经被我们四大帝国瓜分。虽然现在还有大食、波斯等国未灭,但它们要么依附我们,要么在我们帝国间的夹缝中苟延残喘,因此在我们四大帝国外部。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颠覆我们的统治!”

李治说到这里,抬头看了一眼柜台后面的老板娘,发现对方依然在忙碌,根本没有注意他们时,这才接着又道:“但正所谓祸起萧墙,我们兄弟之外虽然没有威胁,但也正是这样,使得我们四大帝国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不可避免的产生矛盾,比如上次我和八哥就因此吵了一架。有时我也在担心,万一这种积累下来的矛盾一下子爆发出来,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听到李治终于对自己吐露了心声,李愔也露出一个微笑,只见他从怀中拿出钱袋把账付清,然后这才对李治道:“走,咱们去曲江池转一转,有些话我在心中已经藏了十年了,现在也是时候和你聊一聊了!”

“十年!”李治心中一惊,十年前也正是他们父亲李世民去世时,那也就是说,六哥在那时应该就已经料到了现在情况,只是不知道一向多智的他能否解决四大帝国之间的矛盾?

曲江池的‘曲江流饮’是为长安八景之一,而且池畔风景秀美,特别是每年的春秋两季,这里都会聚集大批的文人士子,乃至是普通百姓前来游玩。不过现在已经是腊月时分,池水也早已经结冰,池边的绿树也变成了枯木,根本没有什么景致可看,因此当李愔和李治来到曲江池畔时,周围连一个游人也没有。

李愔和李治来到一个可以避风的亭子,他们身边的护卫立刻送上小火炉,另外还有水壶与茶具,两人落坐之后,水也很快就开了,李治站起来沏好茶,然后给李愔和自己都倒上茶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