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一定要记住的人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人一定要记住的人物-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军转移的方向,十分感叹地说:“此战必有名将。”这次战斗共消灭日伪军110多人,白俄警察20多人,我军只伤亡3人。

    1935年,日伪军对哈东地区反复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实行“重点烧杀、血洗匪区”政策,屠杀了大批的抗日民众,使珠河等抗日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为避敌锋芒,保存有生力量,第二年,赵尚志率主力向松花江北岸实行战略转移。他们胜利地突破了敌人的隔、追、阻、截,创建并巩固了汤原后方根据地。部队也改称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简称抗联)。赵尚志任军长。在两年的数十次战斗中,抗联三军队伍日益发展壮大,曾一度收编、扩大到10个师,兵力达6000余人,其中基干队伍1500余人。他们转战松花江两岸30余个县,东进西征,一次次把北满抗日斗争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张自忠:血染洪山的抗日将领漂亮的伏击战

    为打破敌人的〃讨伐〃计划,赵尚志率领从汤原根据地出发西征的骑兵队和六师张光迪部共200余人到到达海伦与通北交界处的东山里,与活动在这里的五师蔡近葵部汇合。

    部队刚刚住下,就有消息报来:进山〃讨伐〃的日伪军800余人正向我军奔袭而来。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赵尚志集合部队,连夜向通北东山里转移。为摆脱敌人的追击,他决定寻机设伏,狠狠地打击一下敌人的嚣张气焰。

    转移途中,当部队经过一处山路狭窄、两侧山坡树林茂密的地方时,赵尚志命令六师一部20余名战士,在前方隐蔽设伏,诱敌深入。赵尚志命令其余部队在路两旁的半山腰处埋伏待敌。不多时,一长串马爬犁出现在山路上,爬犁上坐着约100余人的日军。这时,前方突然响起了枪声,马爬犁上的日军立时人仰马翻,纷纷滚下爬犁,趴在雪地上拼命抵抗。打了一会儿,日本鬼子发现我兵力不多,便集中力量发动进攻。战士们边打边撤,巧妙地把日军引入山腰处的伏击圈。赵尚志看见一群群气势汹汹的日本兵冲上来后,大喊一声“打!〃顿时四挺机枪一齐怒吼,鬼子们应声倒地一片。战斗中,日军死伤30余人,其中一名大尉军官被当场击毙。战士们还缴获一批武器弹药和毛毯等物品。其余的敌人仓皇而逃。

    赵尚志认为敌人绝不会甘心失败,他们必定会调集兵力进行反扑。于是决定迅速前进,甩开敌人。当部队来到一个叫做冰趟子的地方,赵尚志看了看地势,即令部队停止前进。

    冰趟子是通北县城从西向东进入深山里的必经之路,坡上的山路旁,有四座大木营,每个屋子能住一二百人,是来往山间的车马店。在木营附近,有常年流水的山泉,冬天泉水从山上流下来,在山路北面形成一层层一片片高低不平的冰甸子。当地人叫它冰趟子。

    赵尚志在木营里召开班以上干部会议。他说:这四座大木营很坚固,可以固守;沟的两侧是山林,可以设埋伏;沟口处很窄,可以截住敌人的退路,又可以打敌人的援兵,总之,这里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好战场。赵尚志决定在这里让日本鬼子再尝尝“抗联”的铁拳。

    3月7日傍晚,日军竹内部队守田大尉率日伪军800余人,沿山沟口向冰趟子木营攻击前进。一群伪军被打退后,接着约200名日军在机枪和大炮的掩护下,向木营凶猛地扑来。敌人排满了山路和泉水冻成的冰面,我军6挺机枪同时开火,子弹、手榴弹雨点般地飞向敌群,一排日本鬼子被打倒或滑倒在冰甸子上,血肉横飞。另一排日本鬼子又冲了上来,受伤的日本兵也趴在冰面上继续射击,战斗异常激烈。敌人随着后援部队不断地到来,更猛烈地发动了第二次、第三次进攻。沟里的冰趟子上,一批又一批敌人被打倒,活着的趴在冰上不敢动,有的调头就跑。日军指挥官狂舞战刀,命令他们继续冲锋。为了牵制敌人,减轻正面阵地的压力,赵尚志派多股小部队,从两侧密林和北部河沟中拦腰突袭扫射敌人。敌人仗着人多势众,武器精良,集中攻打正面木营。20多名日军一度占领了左侧一个木营。赵尚志命令少年连夺回这个阵地。少年连两个班的战士,在排长赵有财的带领下,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搏斗,左侧木营终于失而复得。

    战斗从傍晚一直打到后半夜。日伪军的尸体一层层堆满了山沟的冰面。夜里,严寒冻得枪拉不开栓,机枪打一阵就“哑巴”,手都伸不直。趴在冰洼雪地的日本兵被冻得身体僵硬,无力进攻,枪声也渐渐疏稀。我军战士则可轮流到木营里烤枪、烤火,因而越战越勇。为不让敌人逃跑,赵尚志命令加强沟口堵击,又杀伤了一大批后撤的敌人。未撤的敌人只好趴在冰雪里被动挨打。就在我多股小部队袭击敌群的同时,我主力部队趁夜安全撤离战场。这次战斗,击毙包括守田大尉等7名指挥官在内的200余名日伪军,有100余名日伪军被打伤或冻伤。我军缴获了大量枪支、给养。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我军以牺牲7人的代价,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冰趟子战斗是抗联部队英勇顽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

    4月18日夜晚,部队行至逊河、无底河畔宿营时,由于长途征战,在山口放哨的6名哨兵睡着了,遭日伪骑兵偷袭。赵尚志临危不乱,英勇果断组织反击,部队随即突出重围。此战我军牺牲31名优秀战士,并丧失了骑兵的全部马匹。之后,赵尚志忍痛率领抗联战士,顽强不屈,在半个月断粮期间,以橡子、松籽、马肉、马皮充饥,冒着严冬大雪徒步穿过林海雪原,终于返回了汤原根据地。在这次远征中,我军虽然牺牲了30多名军政干部和百余名战士,但由于赵尚志指挥出色,各部队英勇杀敌,纵横2000里,历经百战,攻克20多个城镇,歼敌800余人,俘敌300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打乱了日寇的〃五县讨伐〃计划,开辟了松嫩游击新区,保住了汤原后方根据地,取得重大的胜利。为此,就连在逊河偷袭我军的日军指挥官竹西都称赵尚志所率部队训练有素,是“优秀无比之军队”。

第三部分:张自忠:血染洪山的抗日将领“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1937年,日寇为了绞杀抗日联军,从日本本土和中国东北各地调集25000余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反复残酷的〃围剿〃。东北的抗日斗争转入非常困难的时期。

    在这关键时期,东北的中共组织和党中央却失去了联系。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主席赵尚志,先后6次派朱新阳等代表去找党中央,但人去无回,音信皆无。

    1938年1月,赵尚志应苏方邀请赴苏〃商讨重大问题〃,过境后,苏方却矢口否认此事,将他关押起来。跟随过境的500余名优秀的抗联战士,也被苏军缴械,押送新疆,使北满抗日斗争雪上加霜。第二年春天,苏方释放了赵尚志,说是“误会”,并传达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决定:“任命赵尚志为东北抗联军总司令”。赵尚志即率100余人的抗联军,返回抗日战场,先后打下乌拉嗄金矿,袭击日本测量队,后因分兵失利,再度赴苏。就在赵尚志赴苏前后,中共北满省委以反王明、康生为由,以“阴谋反党、企图捕杀北满党领导人”为名,错误地开除了赵尚志的党籍,并撤消他党内、军内的全部职务。消息传来,身处异国的赵尚志心情极为沉重,他马上提笔给北满省委写了申辩书,他说:“党籍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生命。我参加党,作革命斗争有十五年,作党的工作,是我一生的任务。我郑重地要求恢复我的党籍。我一天也不能离开党,希望党组织一天也不要放弃对我的领导……”。在苏联的日子里,他时刻盼望着重返抗日战场,他对战友们说:“我死也要死在东北战场上。〃他也曾想组织一个马队,到延安去找毛泽东申诉,可是未能如愿。赵尚志无数次要求作为战士回到抗日前线。

    1941年秋,赵尚志终于率五人小分队,返回祖国,投入了更加残酷的战斗。当时,东北形势十分险恶,70多万关东军遍布满洲。汉奸、密探、特务活动十分猖獗。东北地下党大部分被破坏;近90%以上的抗日武装被打散、诱降;抗联处境极为困难,部队人数急剧减少。1941年12月,敌伪特务探知赵尚志突然出现在鹤立、汤原地区的“甲种”情报后,敌人的格外注意,立即派出大批日伪军,连续进行了7天的搜山围捕。敌人还派熟悉抗联部队的刘德山、张青玉等特务,化装成收皮货的老客,进山“捕捉歼灭”赵尚志。正巧,跟随在赵尚志身边的战士姜立新认识刘德山,刘便骗取了赵尚志的信任。

    1942年2月12日凌晨,赵尚志在特务刘德山的诱骗下前去袭击梧桐河警察分驻所。当五人小分队到达距分驻所两公里处时,刘德山趁赵尚志不备,从身后向赵尚志开枪,子弹穿透背腹,赵尚志扑倒在地,鲜血染红了衣裤和周围的雪地。就在刘德山又向另一名战士王永孝开枪的同时,赵尚志忍着剧痛挣扎着抽出枪,“砰!砰!”两枪,当场击毙了刘德山。在远处的特务张青玉听见枪声,拔腿就跑,前去给敌人报信,而姜立新闻声赶来,把赵、王二人背进附近的吕家菜园的小屋内。赵尚志命令唯一没有负伤的姜立新立即携带文件迅速离开,姜立新含泪要求背赵尚志一起走,赵尚志再次大声命令姜立新马上走!姜立新只好带着文件包转身消失在夜色的密林中。就在这时候,伪警察队长穴泽武夫领着12名警察向小屋包围过来。赵尚志、王永孝顽强地阻击敌人。15分钟后,赵尚志、王永孝因伤重昏迷被俘。看到赵尚志腹部流血不止,伤势严重,生命危在旦夕,敌人对他进行了突击审讯,企图获取抗联机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赵尚志视死如归、宁死不屈。据伪警察厅报告记载:“赵尚志受伤后约活八小时左右,当审讯时,他对审讯他的警察说:你们不也是中国人吗?现在你们出卖了祖国,我一个人死了没关系,我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可问的。说完闭口不语,狠狠地瞪着审讯他的人,对重伤留下的痛苦不出一声,真不愧为一大匪首的尊严。”当日本人和伪警察给他端来饭菜时,他怒斥道:“我不吃你们满洲国的饭!” 赵尚志痛骂他们:“你们离我远点,我闻你们腥!”

    赵尚志听到战士王永孝因伤痛而呻吟时,大声说道:“你叫唤就不疼了?你叫唤还不得死吗?要有小子骨气!” 赵尚志这种“置刀枪痛苦于不顾”的斗志,使日本侵略者们也不得不惊叹不已,有的伪警察则偷偷地流下了眼泪。

    12日上午9点左右,年仅34岁的抗联领导人赵尚志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凶残的敌人把他的头颅割下来,运到长春庆功,把烈士的尸体则扔到松花江的冰窟窿里。“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就是日本侵略者也不能不对赵尚志作出崇高评价。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抗日烈士赵尚志,人民政府把烈士战斗过的珠河县改名为尚志县,烈士牺牲的村庄改为尚志村。

    对于赵尚志等的英雄壮举,毛泽东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等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的坚持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在赵尚志将军牺牲40周年的1982年,中共黑龙江省委于6月8日作出了《关于恢复赵尚志同志党籍的决定》,推翻了历史曾经错误地强加给赵尚志同志的一切不实之词,恢复名誉。从而使烈士得到公正的评价。

第三部分:张自忠:血染洪山的抗日将领左权:抗战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

    左权(1905——1942),1905年3月15日出生于湘江之滨的湖南省醴陵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勤奋刻苦,聪明伶俐,富有正义感。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曾先后担任过国民革命军第6军排长、连长等职务,后被送到莫斯科苏联陆军大学、苏联伏芝龙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到中央苏区工作。历任红军学校第一分校教育长,新十二军军长,红军第十五军政委、军长。1933年调任红一军团参谋长。红军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代军团长。抗战爆发后,即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后兼任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辅佐朱德、彭德怀开辟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艰苦转战,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麻田指挥部队与日本侵略军作战时牺牲,成为抗战以来我党牺牲的级别最高的将领。

    “成仁有志话应碧,杀敌流红土亦香”,表达了人们对左权将军的缅怀与赞美之情。

    1、日军的“铁壁合围”

    1942年4月16日,驻华北地区的日军指挥部下达了《晋冀鲁豫边区C号肃正作战计划》,调集了第一军三十六师团、四十一师团、六十九师团及独立第九旅共计3万多人,向太行山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压来。其罪恶目的是企图一举消灭八路军统帅机关和一二九师主力部队。参战的日军除了有直属师团的步兵联队,山炮兵大队,还有空军第二十九独立飞行队。一时间太行山区战云密布,军情十分严峻。

    这年的华北之春,被人们称为“前所未有的春天”。由于前一年的自然灾害,根据地人民生活十分艰难,现在又面临日军的残酷“扫荡”和封锁,使根据地更加雪上加霜。在太行山,有的部队干部,每餐只有5根缺盐的萝卜条,连带壳的小米也吃不饱。在最困难的时候,干部的口粮从每天1斤小米减到7两。日军对华北根据地的“扫荡”是极其野蛮和残酷的。日军华北方面军曾下令:“凡是敌人区域内的人,不问男女老幼,应全部杀死,所有房屋应一律烧毁,所有粮秣,其不能搬运的,亦一律烧毁,锅碗要一律打碎,并要一律埋掉或投下毒药。”

    从众多日军的频繁活动中,左权敏锐地感到:敌人似有重大行动。果然,据可靠情报报告,“敌人企图阴谋合击八路军总部”。5月20日午夜,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参谋长兼前总参谋长左权用电话通知警卫连的连排干部立即到八路军总部接受任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