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嫣然-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边顾嫣然跟王姝正说着话,宫婢们已经捧上雪梨羹来,每位女眷处都送一盏。送到顾嫣然身边的时候,脚下不知被什么一绊,半盅雪梨羹泼出来,溅湿了顾嫣然的裙角。宫婢立刻脸色大变,当即就跪下来磕头:“奴婢一时失手,请夫人恕罪。”

王姝皱眉斥道:“怎么这样不小心!”看看顾嫣然被泼湿的翡翠洒花裙,热心地道,“可烫着没有?附近就是玉阑阁,我陪你去换身衣裳。”

裙子已经被泼湿了一大块,上头还沾着白色的梨羹,显然是没法再穿了。宫中赴宴,不比在外头,可以随时告辞,没有德妃发话,宫宴不结束,便无法出宫,也只能去换身衣裳了。顾嫣然没说什么,只对石绿使了个眼色,示意她紧紧跟着自己,寸步不离。

玉阑阁离菊园还真是不算太远,引路的宫婢将她们引至一处小轩之内:“周夫人请更衣,奴婢去外头等着。”

屋里摆着屏风,顾嫣然自然是绕到屏风后头去更衣,石绿在旁伺候。才脱了裙子,就听王姝在外头道:“周夫人慢慢更衣,家母那里只怕要找我,我先回去了。”不等顾嫣然回答,已经推门跑了。东西她是放下了,至于顾嫣然究竟捡不捡,就不关她事了。

石绿从屏风上直起身来,小声道:“夫人,王姑娘扔了个什么东西在椅子底下。”自转到屏风后头,她就凑在两扇屏风间的缝隙上往外看,王姝在外头的举动,尽收眼底。

就知道肯定有猫腻。顾嫣然皱皱眉,一边换衣裳一边道:“你去看看,是个什么东西,别随便动。”

石绿出去看了看,一脸惊讶转回来:“是一只桃核雕的小船——夫人,奴婢瞧着,怎么跟那会子您过十岁生辰的时候,老爷送您的那只一模一样!”雕工那般精致的桃核小船,她这辈子也就只见过那么一只,如今居然见着第二只了!

“桃核雕的……”顾嫣然沉吟了一下,突然想到了什么,几下换好衣裳,快步出来亲自去看。

椅子底下果然是寸许长一只小船,由桃核雕成,虽小,却是桅杆船棚一件不少,船头船尾还各立一个船夫,跟她那年生辰时得的当真一模一样。顾嫣然本来是打定主意不管王姝扔下什么都原封不动放在原地的,此时却不由得伸手将那核舟拾了起来。

当初顾运则得到的那一只,原是吕良在吕家村废墟上拾的。如今这一只——顾嫣然心中思绪翻腾,最终将那核舟揣进袖中——她得弄明白,这一只核舟究竟是谁的?是王姝的,还是别人的?

“看看外头那宫女还在不在?”

石绿探头出去看了一圈,又叫了一声,全无动静:“不在。院子里都没个人。”

“那就快些回去。”顾嫣然攥紧了手指,“先去找陈太夫人!”说不定这个谜,今日就能解开。

菊花丛里,众位命妇们饮酒或赏菊,气氛颇为融洽。德妃正跟人说话呢,听得不远处略有些混乱,片刻之后,王尚书夫人走过来,一脸歉然:“小女不慎扭伤了脚踝……”

“可伤得重不重?”到底是景泰公主的伴读,德妃少不得要关切一二。

“倒也不重,只是行走不便,怕是不能再承娘娘赐席了。”

德妃便点点头,吩咐宫人道:“送王夫人和王姑娘出去,将本宫那里的红花油赐两瓶给王姑娘。”

王家母女谢恩出去,德妃也没在意,继续跟身边的陆宛说话,谁知说到一半,却转眼看见顾嫣然从外头走进来,不由有些诧异:“平南侯夫人去了哪里?”

她的贴身宫女忙叫人去打听了一下,片刻之后回话:“方才有个宫婢将雪梨羹泼到了周夫人裙子上,她去玉阑阁更衣了。”

德妃眉头便一皱:“平明殿里难道没有更衣的地方?怎么跑到景泰的住处去更衣了?谁带她去的?”

宫女忙道:“是王姑娘带她去的,想必王姑娘只熟悉玉阑阁。”

德妃顿时觉得有些不对,还没容她多想,景泰公主就从外头风风火火跑了进来:“母妃,母妃,我的桃核小船丢了!”

她声音太大,德妃想喝止都来不及,不由得沉了脸:“怎么大呼小叫的?”

景泰公主却丝毫没有理会母妃的神色,仍旧大声道:“方才我带表姐去玉阑阁看舅舅送我的东西,才发现那桃核小船不见了!”

德妃已经隐约猜到了些什么,见众人目光都往这里投来,连忙咳嗽了一声:“想是宫女们拿去清扫了,回去问问自然有了,这会儿张张慌慌成何体统,快别说了。”

景泰公主正在兴头上,怎么肯听母亲的话:“母妃,我问过了,并无人拿那个走。倒是宫女说了,方才平南侯夫人去了玉阑阁。”

“住口!”德妃这会儿算是知道女儿想干什么了,不由得一阵头疼。这是谁给景泰出的主意?这样拙劣!景泰年纪也不小了,怎的头脑还这般简单,平南侯夫人拿你一个桃核小船做什么?

“母妃!”景泰公主有些不满,转过头去看着顾嫣然,“平南侯夫人,那桃核小船虽不值什么钱,却是我舅舅送我的礼物,若是你拿了,还请还给我,我要赠与表姐的。夫人若觉得那个有趣,我日后得了再送你。”她也不是全然的愚蠢,知道说顾嫣然偷盗是不大合理的,因此只说顾嫣然瞧着有趣才拿了。横竖不告而取即为偷,至于为什么取,那倒不重要了。

德妃只觉得头嗡嗡的,恨不得把女儿的嘴捂住。顾嫣然却露出一脸诧异的神色:“公主说笑了,我虽去玉阑阁更衣,却并不曾看见什么桃核小船,更不必说不告而取了。”

今日来宫里的命妇们哪个不是人精子,知道这是有一场好戏看了,顿时嘤嘤嗡嗡地低声议论起来。德妃只想叫人将女儿带下去,景泰公主却是胸有成竹——顾嫣然走后便有宫人进去查看,并未在屋中见那核舟的踪影,那必然是被她捡去了——当下理直气壮道:“我玉阑阁今日只有平南侯夫人一位外客,恐怕我只得多问夫人两句了。”

“不知公主丢的是何等样子的核舟?”一直默不作声的陈太夫人却忽然说话了,“说来,方才老身去殿内更衣,倒是在房中捡了一只桃核小船,可不知是不是公主所说的。”说罢,慢条斯理拿出一只寸把长的小小核舟,当着众人的面摆在德妃面前的几案上:“公主瞧瞧?”

景泰公主看着那核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德妃心里又气又急,倒是陆盈轻笑道:“莫不是有人从玉阑阁取了这个,又怕被发现,才丢在了平明殿内殿里?”

顾嫣然仿佛没听出陆盈话中所指,随便瞥了一眼那核舟,淡淡一笑:“我道是什么,原来是这种东西。说来我家中也有个一模一样的,小时候也时常拿来把玩,到十二三岁上便抛开了。”分明是淡淡的轻蔑口气。景泰公主说她觉得核舟好才取走,可她家中有个一模一样的,且只是小时候把玩,如今自己家里的都不稀罕了,还稀罕景泰公主的么?

景泰公主顿时炸了毛,冷笑道:“平南侯夫人说得好轻巧,可认得这是什么?这是前朝陈会宗的手艺,不是什么仿刻的赝品!”亲手将核舟上比指甲盖还小点的窗户推开,“平南侯夫人瞧瞧里头,那桌子上的茶盅,里头还有漂浮的茶叶呢,正是一个陈字!”

众人不由哗然。前朝雕刻圣手陈会宗的大名,无人不知。此人原本长于绘画,是三十岁后才迷恋雕刻的,越到后期,越是雕工精细无出其右,晚年更是爱雕寸许长之物。别看人年纪渐长难免眼力减退,陈会宗偏就是年纪愈长所雕之物愈是精巧,据说他到了后期,雕刻之时已经不是靠眼睛去看,而全凭手上感觉了。不过他精益求精,若所雕之物自己不满,便会毁掉,兼且竹木核雕之物不易久存,故而传世之品极少。

这会儿景泰公主已经叫人取来了水晶放大镜,趾高气扬地让人传看。果然那茶盅里头有个小小的陈字。茶盅已经雕得极小,那个陈字自然更小,不用放大镜去看,还当真是看不清。景泰公主冷睨着顾嫣然,嗤笑道:“平南侯夫人家中若也有这般珍品,何不取来一观?”

顾嫣然接过水晶镜看了一看,转头对石绿道:“你去家里问问母亲,还能不能寻到那核舟。”这不是问孟素蓉,而是问顾运则,能不能将那东西拿出来。

景泰公主想不到她居然真敢叫丫鬟回家去寻,冷笑道:“好极,我就等着瞧了。”倒把开头自己想给顾嫣然扣上盗窃帽子的事儿忘得一干二净。

德妃头疼之极,但看女儿不再提盗窃之事,又放下点心。旁边茂乡侯夫人和陆二夫人见状,正要打个圆场说起别的事情,便听内监大声道:“皇上驾到——”

一众命妇纷纷下跪迎接,皇帝走过来,先亲手扶了德妃,又笑命众人免礼,才道:“好生热闹,都说什么呢?”一眼看见桌上的核舟,不由好笑,“景泰怎的又把这个取出来了?”这东西由陆镇送来之后,景泰公主没少炫耀过。不过那都是五年前的事了,景泰公主已经在宫中炫耀了一个遍,之后这几年便极少取出来了。

景泰公主见皇帝来了,更是精神,笑道:“父皇怕不知道吧,平南侯夫人说她家中有一只一模一样的核舟呢。儿臣正等着平南侯夫人的侍女去取了来,好叫大家都看看。”

“果然?”皇帝也来了兴致,“那朕也等着瞧瞧。”

顾嫣然低头道:“臣妇已经命人去取,但愿不是赝品,免得污了皇上龙目。”

皇帝这一来,命妇们便不如方才自在,连说话声音都低了下来。德妃恐怕场面尴尬,便让众人都坐回殿中,唤了人上来歌舞,丝竹齐奏,却也热闹。

顾嫣然仍旧在陈太夫人身边坐下,先是低声谢了陈太夫人,再抬眼往皇帝背后看了看,那儿站了个宫女,衣着却与旁人不大一样,垂头立着,身姿端秀。这个人顾嫣然认识——李菡。

皇帝与德妃说了好一会儿话,又向潞国公太夫人这样年长的命妇一一话过家常,外头便有人来报:“平南侯夫人的侍女回来了。”

景泰公主早等得不耐烦了,闻言忙道:“可取到那‘一模一样’的核舟了?”将一模一样四个字咬得重重的。

早有内监自石绿手中接过匣子,打开来看了,方将里头的核舟取出,送到皇帝面前。满殿人的目光都落在那核舟上,离得远的人看不见,但离得最近的几席,尤其是德妃和景泰公主却看得清清楚楚,这匣子里的核舟,果然是与景泰公主那一枚一模一样。

景泰公主犹自不肯相信,亲自拿了水晶镜往船舱里看去,却在那茶盅里看见了清清楚楚一个“陈”字。

皇帝也拿了水晶镜亲自看了,目光中闪过一丝异样,缓缓问道:“周夫人,此物是何处得来?”

顾嫣然忙起身道:“回陛下,此物是臣妇十岁时,父亲寻来为臣妇做生辰之礼的。当时持此物者说,这核舟乃是他八年前在福建一村落废墟之中拾来的。”

“胡说!”景泰公主顿时恼了,“这样东西,村落之中岂能拾得来?”她以为顾嫣然是故意贬低这核舟来侮辱于她。

皇帝却是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忽然道:“此物朕瞧着有趣,也难得凑成一对,周夫人可肯割爱?”

顾嫣然略一犹豫,便道:“能得陛下青眼,是此物的福气。”

皇帝便大声笑了起来,转头问景泰公主:“景泰这一个,肯不肯割爱让给父皇呢?”

景泰公主噘了噘嘴,却还是道:“父皇喜欢就拿去吧。”

皇帝笑笑,转头吩咐李菡:“去内库取那对白玉镶金的菊花簪来给周夫人。这般珍品,朕可不能白拿。”

顾嫣然连忙福身谢恩,景泰公主却不悦起来:“父皇都没有赏儿臣呢!”

皇帝笑着摸摸她的头发:“景泰去内库里自己挑,喜欢什么就拿什么。”说罢,他将两枚核舟亲手袖了起来,站起身来,“回武英殿。”

第109章

虽然有皇帝来打了个圆场;但景泰公主搞的鬼把戏已经漏了底;德妃再怎么从容自持,也不可能当真如同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般谈笑风生。在场命妇们都是机灵人,以陈太夫人为首;率先请辞:“臣妇年迈,着实不能久坐……”

德妃当然马上答应;散了平明殿里的宴会。才回自己宫中坐下;便见景泰公主高高兴兴捧了一顶镶红蓝宝石的小花冠回来:“母妃看;好不好看?”

德妃把手一摆,宫女们流水一样退了下去;才放下脸来:“你今日都做了些什么!本宫真是平日里太娇纵你了;没头没脑;不知所谓!”

景泰公主从来没有挨过这样的骂,顿时就要抹眼泪:“儿臣不过是捉弄她一下罢了。”

德妃气得头昏眼花:“今日是你母妃的寿辰!你倒好,变着法儿给本宫生事。若是做成了也就罢了,这样愚蠢的局,当谁都看不出吗?”越想越怒,“给本宫传话下去,王姝不必再入宫了!”这样的伴读,既不懂得劝谏,又不会出个天衣无缝的主意,要来做甚!

留在殿中伺候的只有德妃一个心腹大宫女,闻言犹豫片刻,还是低声道:“娘娘,王家……”王尚书是得皇帝信任的,贬了王姝不要紧,可得顾着王家的颜面哪。

德妃是被顾头不顾腚的女儿气昏了头,得心腹这么一提醒,头脑清醒了过来:“罢了,再送两瓶御制的养骨膏过去,年纪轻轻的小姑娘,骨头还嫩,必得好生养着,免得日后落了病根反为不美。”在家里多养些日子,就不必入宫了。横竖公主年纪也不小,要开始着手择婿,往后这伴读也不需要了。

说到择婿,德妃又开始头疼。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哪知到了择婿的时候才知道,无论谁家的女儿,都是要愁的。

本朝比前朝规矩松些,驸马入仕虽不易,但也不像前朝一般,尚了公主就等于断了前程。但即使如此,好些志存鸿鹄的男儿也不肯娶公主,盖因尚主不比娶妇,简直形同入赘,家中父母非但得不到儿媳孝敬,反而见了公主还要先行君臣之礼。如此一来,驸马的人选实在难挑。

德妃从前是不在意的。一则女儿还小,虑不到那么远;二则自己位高权重,景泰公主也得皇帝宠爱,想要什么样的人家没有?到了眼下真开始挑的时候才发现,一般有志气有才华的臣子家中,若是不愿娶公主,皇帝还真不能强逼。若是因尚主而失了一个未来的得力臣工,皇帝却觉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