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嫣然-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家姑娘过来,这举动岂不是掩耳盗铃了。

锦眉面带难色,低声道:“李姑娘说,不敢问太太名姓,只要在门外磕个头就行了……”

孟素蓉叹了口气:“快请进来吧。”哪能真让人家在门外磕头。

听说周公子也同来,顾嫣然就避入了里屋。李衍年纪还小见了无妨,那位周公子却有十五六岁了,自是要避一避的。不过这也并不妨碍她从门帘缝儿里悄悄往外看,只见锦眉领着三个人过来,都是一身素色。当先一个少女,穿着豆青色素缎长袄,头上只别一根镶米珠的梅花银簪,脸色苍白,细长的眉毛却浓如墨画,一双眼睛更是点漆一般,亮得有些儿惊心动魄。她手里牵了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也是一身豆青色小直裰,腰里扎了条白麻孝带,进门就一起拜了下去:“给夫人请安。”

孟素蓉连忙起身:“快扶起来,切莫多礼。”

虽然锦眉锦心连忙去扶,李菡仍旧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才站起身来:“身居孝中,本不该过来冲撞夫人,只是多蒙夫人不弃,虽旅程之中难设灵堂,我姐弟也该来叩答夫人才是。只是家母伤心太过,不能前来向夫人答礼,还请夫人勿怪。”

这是依了吊唁的礼了。若是孟素蓉至灵堂之中吊唁,孝子孝女理应拜答,如今虽是客栈中没灵堂,李菡也是依着礼数来回拜。孟素蓉不由得叹了口气:“李大人英年早逝殊为意外,你们也要节哀顺变,好生奉养母亲是正经。”

李菡又行了一礼:“是。多谢夫人关切,晚辈有孝在身,不敢多扰了夫人,这就告辞。”并不问孟素蓉如何称呼,与李衍深施一礼,转身便走。

孟素蓉心里明白,李菡这是晓得自己不愿露了身份,叹了口气对锦眉道:“好生送李姑娘出去。”

姓周的少年一直站在门外,掩在李菡姐弟二人身后,到了这时才遥遥对孟素蓉一揖到地,转身随着李菡姐弟退了出去。他年纪不大,身量却已长开,身穿靛青色袍子,肤色微黑,孟素蓉一眼看过去,觉得他仿佛有些眼熟,但只看到个背影,想了片刻也不曾记起。

顾嫣然等锦眉关上了门才从里屋溜出来:“娘,这位李姑娘看起来挺精明的。”

孟素蓉微微一笑,摸摸女儿的头发:“是啊,她知道娘的意思,所以什么也不问,磕个头就走。”甚至从头到尾都不曾抬头直视她,这态度已经十分明白,“李家有女如此,可知家教,将来少不了还要起来的。只是李家哥儿年纪还小,李夫人又多病,此后李家姑娘怕是要辛苦了。”且也有些太过岩崖高峻,避嫌之事做得这样太过客气,看起来是礼节周全,其实却有些咄咄逼人。

顾嫣然靠着母亲:“也不知李大人在家乡有没有什么亲眷能照看一二。”

“怕是有亲眷也未必得用。”孟素蓉摇了摇头,“看京中已是如此,回了家乡——只要无人趁机夺他们孤儿寡母的家产便谢天谢地了。”

“总归是亲眷,再说,还有族长呢。便是有什么不轨之人,难道族长便坐视不管?”

孟素蓉看着女儿乌溜溜的眼睛,不由得一笑,女儿再是聪明,毕竟是年纪小见得太少:“只愿李家亲族都是明理守礼的便好。”不愿再说这话题,便将话转开,“今日这事儿,不必告诉祖母,可知道?”顾老太太穷苦出身,也爱个行善积德,却看不得白花花的银钱直接送了人,她能将谢宛娘收留在身边好吃好穿,可若是听说二百两银子送给了不相识的人家,怕是要肉疼的。

顾嫣然抿嘴一笑:“我晓得,祖母若问起,就说送了二十两程仪。”人在官场,这些来往应酬是免不了的,顾老太太有时也会念叨几句,但这许多年下来,也知道这个道理。

孟素蓉嗤地笑了一声,拧了一下女儿的小鼻子:“偏你这丫头鬼精灵。”

母女两个说笑了几句,顾蔚然那边醒了,顾老太太也起身,众人便聚在一起用饭,至于李夫人之事,无一人提起。

在夷陵县住了两天,顾老太太到底是身体底子好,歇了两天就休息了过来,又急着要上路了。于是一家人雇了七八辆马车又启了程,启程之前锦眉去打听了一下,李夫人一行人已经在昨日登船,往南边去了。

马车在路上又走了整整一天半,第三天天过午时,终于进了沔阳城。

顾嫣然扒在车窗上看外头的光景,孟素蓉也看了几眼。沔阳是直隶州,其州视府,比之一般属州的知州品级虽同,地位却隐隐要高些。且沔阳是好地方,属湖广政司,下领竟陵县,是正经的鱼米之乡,不但富足,且民风平和,在这种地方做官轻松得多,考评也不错,若不是孟老爷在京城里请托了人,庄运则还未必能得着这个缺。他来上任将近一年,写回去的几封信里都说的是好话,不过毕竟眼见是实,孟素蓉看着外头街上十分热闹,行人亦大都是神色平和的模样,这才真正放下心来。

在城门口迎接的是孟素蓉的陪嫁丫鬟螺青,如今已然嫁了人,都叫她祝嫂子的,一家人都跟着顾运则先来了任上。孟素蓉先叫她去给顾老太太行了礼,才叫到自己马车上问道:“情况如何?”

螺青满脸笑容:“沔阳真是个好地方,老爷衙门里的事虽多,却不似从前那么忙碌。”她丈夫祝三是顾运则的随从,整日里跟着顾运则出入衙门的,自然知道些事,“这地方的东西比以前的地方还便宜些,也方便,奴婢们都早盼着太太和姑娘快点过来了。听说这周围山水也好,老爷还说过几回,等太太和姑娘过来了,要带着全家出去游玩呢。”

孟素蓉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好处都说尽了,有什么不好的,说罢。”

螺青脸上的笑容就有些僵,半晌才道:“白姨娘打从怀上了,就整日里作耗,今儿说头晕,明儿说乏力,前些日子说吃坏了肚子,连奴婢的婆婆都吃了挂落。”她的婆婆祝大娘是厨娘,白姨娘整日里吃的都是厨房送来的东西,若说吃坏了肚子,厨娘自是跑不了干系。

孟素蓉皱了皱眉:“孕妇总有些毛病,肚子不自在,也未必就是厨房的事儿。”

螺青忙道:“可不就是太太说的理儿呢,可是白姨娘直说肚子疼动了胎气,奴婢的婆婆被老爷训斥了一番,虽说还管着厨房,可如今灶上又弄了个孙婆子来,专门给白姨娘掌灶呢。”

孟素蓉淡淡笑了一下:“既这么着,倒不如给她弄个小厨房,岂不省事。”

螺青撇了撇嘴:“太太可不知道,白姨娘跟着老爷来了任上,这后宅可就是她当家作主了,尤其是大少爷出去读书之后,可是替她长了脸面,前些日子说下人不够用,还亲自叫了人牙子来买人,把藤黄也打发了,如今院子里用着两个小丫头,取个名儿叫香草和芳草——太太听听!”

顾家的丫鬟,除了顾老太太屋里的山药几人是顾老太太自己起的名字,其余人的名字都是孟素蓉所起。孟素蓉自幼好画,丫鬟的名字大都与画与关,譬如写意和丹青,又譬如石绿藤黄,如今白姨娘却自己打发了藤黄,又给自己院子里的丫鬟起名叫香草和芳草,其中跟孟素蓉分庭抗礼的意思,昭然若揭。

孟素蓉眉梢微动:“浩哥儿书读得怎样?”

螺青脸色不大好看:“听说是极不错的,先生还夸他机灵有悟性,只是太调皮了没有定性。可老爷——老爷想托人将大少爷送到北麓书院去。”

北麓书院是湖广一带有名的书院,就在沔阳州治下,当年由开国勋旧平阳侯创办,百来年下来不知出了多少举人进士。当初书院创办之时,规矩是只要能念书,束脩可免,可这样做是进项少出项多,随着平阳侯府渐渐衰败,近些年来北麓书院也是入不敷出,当初只招收有才学子的目标不得不改变,如今书院里倒有三分之一是勋贵官宦人家子弟,不少人都是为了沾沾书院的名气而来。且从前书院里只收能中进士的人,现下也特别设立了一个童生院,招收要考秀才的小学子们。顾浩然年纪虽然小,但有地方父母官的情面,自己又聪明的话,也是进得去的。

虽说北麓书院如今不同以往,但毕竟是百年传承,底蕴还在,书院里读书的风气仍是极好,便是那些勋贵子弟进来,往往也是不由自主被这风气感染,读书也比在家的时候认真许多。

锦心忍不住道:“若是大少爷去了北麓书院,只怕白姨娘更要得意了!”

孟素蓉微微叹了口气:“浩哥儿也姓顾,他好了自然对家里只有好处。”

第22章 沔阳家事多(下)

“可是白姨娘——”螺青听孟素蓉的话这样绵软,也有些着急,“如今宅子里有不少人都是白姨娘提拔起来的,太太若是不拿定了主意,这府里就成了白姨娘的天下了。”

“祝嫂子过虑了。”顾嫣然本来在窗口指指点点地哄着顾蔚然看街景,这时候转过头来微微一笑,“从前那是因为母亲不在,所以家里不免有些颠倒,如今母亲过来了,再怎么没有规矩也不会让姨娘当家。此事与浩哥儿读书无关,任凭他是谁生的,也是母亲的儿子,母亲自然只有盼着他好的,这种话以后不要说了。”姨娘是姨娘,儿女是儿女,对顾运则而言也是不一样的。

螺青听了大姑娘开口,脸上不由得红了红:“是奴婢想左了。奴婢都是看着白姨娘太过嚣张,心里替太太着急……”

孟素蓉点了点头:“我知道你忠心,只是不要自乱了阵脚才是。”

螺青微红着脸应了一声,自到后头马车上去跟相识的姊妹说话去了。顾嫣然等她走了,才轻声道:“娘,我觉得祝嫂子有些……有些……”

孟素蓉微微一笑:“有些煽风点火的意思?”

顾嫣然点了点头。螺青未必是当真一心替孟素蓉着急,只怕也是因着祝妈妈吃了挂落心里不满,想挑着孟素蓉惩处白姨娘。

孟素蓉伸手将女儿揽在怀里:“你能听出来这意思,很好。只是人无完人,便是做奴婢的,主子能拿捏着他们的身契,可却未必能拿捏住人心。螺青自然是有几分私心的,可是也确实是替我着急,我自不能当真照着她说的去做,这其间要如何把握,便是一门学问了。”

顾嫣然仔细想了片刻,略有些迟疑地点点头,小声道:“那我方才的话,是不是说得过了?”

孟素蓉含笑道:“你年纪小,略过些倒也无妨,只是若太过咄咄逼人,与自己的名声也无甚好处。”

锦心在一旁笑道:“姑娘这个年纪,见事能如此清楚,已然是极好的了,太太也别太苛求了。”

孟素蓉叹了口气:“过刚易折,我也是怕她吃亏。”说着摸了摸女儿的头发,“这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万事都不可过份强求才是。”

锦心忍不住道:“依奴婢浅见,总是委曲求全也不成的,姑娘硬气些也是好的,不但自己少受些气,且能护着太太呢。”

孟素蓉笑着瞪了她一眼:“你这丫头,也不晓得是像谁,明明你娘是个好脾气的,怎的养得你这样牙尖嘴利?眼瞧着年纪也不小了,将来嫁了人,到了婆家也这般口没遮拦,可怎么好?”

锦心的脸腾地红了:“太太教导姑娘呢,又拿奴婢取笑起来……”

锦眉送了螺青去后面的马车上,刚刚赶过来,一上马车就听见这话,忍不住笑道:“太太还说呢,还不都是太太宠着她,才惯得她这样?没说的,太太得替她挑个好性子的婆婆,叫她一辈子都能这样牙尖嘴利的才是呢。”

锦心扑过去掐她的脸,两人闹成一团,顾蔚然什么也听不懂,只听见众人都笑了,自己也咧着小嘴跟着笑起来。

沔阳城的衙门在东南边,前衙后邸,瞧着就比原先任上那处宅子大不少,一棵桂花树从墙内伸出枝叶来,随风飘出阵阵甜香。马车到了侧门,早有一群丫环仆妇候在那里,一见孟素蓉下车,便纷纷行下礼去:“给老太太和太太请安,给姑娘和哥儿请安。”

这一群人里头,白姨娘的水红色长袄格外醒目,她一手扶着个小丫鬟,一手扶着自己的腰,一摇三摆地从台阶上下来:“妾给老太太和太太请安,老爷盼了好几日了呢。”

顾老太太刚被山药和谢宛娘从马车上扶下来,抬眼看见白姨娘要蹲身下去,便连忙阻止:“快别行礼,你肚子里还有一个呢。”

孟素蓉却微微皱了皱眉,转头向后头的螺青看了一眼:“怎么都到侧门来了?”

螺青撇了撇嘴:“只怕是姨娘的主意……”按说女眷们迎接主母也该在二门上,这一群人忽啦啦地跑到侧门上来抛头露面的,是特地来显摆她礼数周全的么?

顾老太太倒是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她是乡间出身,乡下的大姑娘小媳妇也讲不得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农忙时分连田都是要下的,故而只觉得白姨娘讲究礼数,连忙叫扶着她的小丫鬟:“你这孩子,有礼也不在这上头。那是哪一个?快扶好了你家姨娘,别动了胎气。走走走,快进去,这才三个月上,可要小心着。”

白姨娘走上两步扶住顾老太太,笑吟吟道:“老太太别担心,我结实着呢,老太太和太太来了,再怎么也是要来迎接的。老太太快进去瞧瞧,这宅子比咱们从前住的都大,您那屋子是最大的,早好些日子老爷就叫人收拾好了,就等您来呢。”

顾老太太听了这话,高兴得眼睛都快笑没了:“好好好,我去瞧瞧老大给收拾成了什么样子。”扶了山药的手,径自进门去了。

柳姨娘从后头马车上下来,一看见白姨娘,心里顿时像打翻了醋缸一般。白姨娘是乡下闺女,身材修长结实,一张鹅蛋脸儿,脸色红润,正是个好生养的模样,最得顾老太太欢心。这半年多不见,白姨娘脸色更好,连原本有些尖的下巴都似乎又圆了些儿,可见日子过得自在舒服。再看她明明肚子还不显,却行走间有意扶着腰的模样,真好比一根针扎在柳姨娘心尖子上。虽说她也早听说白姨娘又有了身孕,但听说和亲眼看见毕竟还有些不同,如今到了眼前,才越发觉得扎眼,又不敢出声,只好将手里的帕子拧了又拧,险些扯坏了。

顾怡然是与她同乘一车的,下了车自然也站在一起,将柳姨娘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只是在心里冷笑了一下,就跟到孟素蓉身后,往门里走去。石绿轻咳了一声:“姨娘,太太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