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嫣然-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分出去这么点产业,孟素兰自然满意,可是她又不能不想,韩老夫人手里的东西贴补了韩磊多少?说起来,老夫人的嫁妆不是个小数目,两个女儿出嫁的时候,添妆给得一模一样,若是这么算,难道给韩磊的也会跟留给韩晋的一样?

这是老夫人自己的嫁妆,爱给谁就给谁,不爱给就是送回娘家去也没人敢说什么。孟素兰心里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一想到老夫人这样关切韩磊,她就忍不住要想……

“那姨母要算是双喜临门了。”顾嫣然看孟素兰神色古怪复杂,猜想韩磊这亲事说不准有什么内情,也不多问,只笑道,“内务府那边正在修缮公主府,姨母既然回来了,也该去瞧瞧。虽说将来公主下降自然会带人来伺候,但我们总不好半点不过问。”

孟素兰不由得抬眼看了看。这才几年的工夫,想当初到韩家来附学的那个小丫头,居然也能这样泰然自若地指导起别人来了?不过顾嫣然这么一说,她就想起韩晋身边伺候的那两个通房丫鬟。

说起来大家公子,到了十五六岁都会有通房丫鬟,待正妻进门,或者打发了,或者等生了儿女提个姨娘,算不得什么。韩晋身边这两个,已经伺候了他六年,颇得他欢心,按说是应该留下来的。可是如今是尚公主,这怎么留得?是该赶紧回去打发了才是。

“你说的是。这几日我就要去看看,再从家里挑几个人送去伺候着。”孟素兰将心神收回来,说到了正题上,“在乡里就听说了,为议立储君的事儿弄得满城风雨,也不知眼下如何了,什么时候能定下来?”

原来今日来是为了问这个,难怪急急忙忙的上门,否则本该是她这个外甥女去见姨母才对。顾嫣然低下眼睛笑了笑:“这事儿——朝堂上的事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知晓,只是方才去了晋王府探望王妃,要告辞的时候隐约听见王府那边接了什么旨,具体讲的是什么我却不知,只听着像是什么喜事罢了。终归我一个外人,哪里就好明公正道地问起来,想来过几日就有消息了。”

孟素兰心里咯噔就是一跳。接旨?喜事?晋王如今已经是亲王爵,还有什么事能让晋王府当成喜事?莫不是,莫不是——储君已定?若当真如此,韩晋尚了景泰公主,还有什么好欢喜的?

立储君的旨意一下,晋王府自然是合府欢腾,只是不欲在这时候太过张扬,反而比平日更谨慎了几分,只各房都在收拾东西,等着搬进东宫行大典了。

“琉璃姐姐,这些东西可要一并收拾了带上?”

琉璃看了看那些东西,有些拿不定主意:“先放着,我去请示侧妃。”

一个二等丫鬟小声道:“孟侧妃院子里都已经收拾好了,咱们这里才收拾了一半,只怕是要快点才好……”

“要怎么收拾东西,难道还要你多嘴?”琉璃沉了脸呵斥她,心里却也叹了口气。自打这立储的圣旨下来,王娴高兴得简直如在云端里头,这些收拾东西的事儿她哪里顾得上?别说下头这些小丫鬟了,就是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自然要比别的院子里慢了。

想了一想,琉璃还是进了屋里,这些事总要请示了王娴才好决定。虽说王爷封了太子是大好事,但那东宫比宫外的王府却小了许多,有些笨重东西就是带去了只怕也没地方搁;可进了宫又不如在外头方便,就是要添什么东西也得经过内务府,所以又不敢乱扔东西,只恐进去了要用的时候没有,又是一层麻烦。

王娴正搂着铭哥儿在说话呢。自打王府里接了旨,她是兴奋得一夜夜睡不着。晋王成了太子,将来接继大位,铭哥儿的身份自然水涨船高这都不必说,最要紧的是,钊哥儿请封世子的事尚未得应允!

须知若钊哥儿先请封了世子,晋王再做太子,钊哥儿无形中就成了皇太孙,地位难以撼动。可如今钊哥儿并没世子这个名份,那么进了东宫,两个孩子仍旧是差不多的,她的铭哥儿仍旧能争一争。别看现在钊哥儿瞧着结实逗人爱,将来日子长着呢,谁知道哪块云彩有雨?立太子,可不是看谁身子好!

“侧妃——”琉璃看王娴高兴,便唤了一声,“屋里东西都收拾得差不多了,丫头们过来问要带哪些,侧妃要不要去看看?”

“你看着带就是。”王娴满心欢喜,并不想这些,“那些笨重东西不带也罢,进了宫自然有新的。”

“奴婢听说进了东宫,要什么东西都得经过内务府……”琉璃说了一句,硬着头皮又补充道,“奴婢悄悄去看了孟侧妃那边,像是什么东西都带上了……”

王娴眉毛一竖:“她带什么你就带什么?她是你主子不成!”她是厌烦透了孟瑾,在府里管三管四也就罢了,偏她这里的丫鬟还事事都学着,动不动就是孟侧妃如何如何,真是烦不胜烦!

琉璃不敢说话,脚下打着旋儿只不肯出去。果然过了片刻,王娴又瞪了她一眼:“既都知道那边怎么做的,还不快去,又来问我做什么!”

琉璃连忙答应一声,退了出来。走到院子里,小丫鬟还在眼巴巴地等着,琉璃便竖起了眉毛道:“还愣着做什么,屋里有什么就收拾什么。这些东西哪个不费银子,是想着侧妃不要了,就便宜了你们不成?”骂得小丫鬟低头连忙跑了。

骂走了小丫鬟,琉璃自己也叹了口气。骂这些不懂事的做什么呢?就连上头的主子都这么——下人又能怎么样?

“琉璃姐姐——”看门的小丫鬟气喘吁吁跑来,“夫人和二姑娘来了!”

这几日来晋王府上道喜的着实不少,不过晋王只推要收拾东西,一概不见,就连贺礼都是挑着收的,那等贵重之物一概不取,只收了贺帖便罢。王夫人和王姝能进来,还是因着姻亲的关系。

“娴儿啊——”王夫人堆着一脸的笑容进来,很是亲热地先抓住王娴的手道了声恭喜,又伸手去抱铭哥儿,“我们铭哥儿又长高了呢。”

这是王娴最喜欢听的话:“可不是。我都抱不动他了。”

王夫人也只抱了一下就将孩子放下了,笑眯眯与王娴坐了,先说起封太子的事来:“前朝争执得好不热闹,你爹爹连上了几个折子力主立王爷为储,如今陛下总算下了旨,可见王爷得圣心,也是你的福气……”

王姝在一旁坐着,偷窥一眼王娴带着红晕的脸,心里一股酸气简直直冲天灵盖。只说王娴不过是做个闲散王爷的妾室罢了,谁知道竟有这等好福气!晋王入主东宫,王娴就是太子良娣,将来一个妃位是少不了的,万一铭哥儿福分大些,那……王姝想到这里,简直就不愿意再往下想。王娴若是得了意,少不得王家跟着水涨船高,可是,她心里就是不舒服!宁可不要王家再进一步,她也不想看见王娴得意!

王娴也看见了王姝面上僵硬的神色,心里不由得暗暗痛快,温声软语地道:“妹妹这是怎么了?瞧着不大自在的模样,莫不是一路走来热着了?如今这就要迁进宫里去,各处都乱糟糟的,用冰也不方便,若不然,就叫丫头们给妹妹上碗冰镇酸梅汤了,也好去去暑气。”

“呃——哪里要用冰呢。”王夫人隐蔽地瞪了一眼小女儿,连忙将话头转开,“说起来,等进了宫,要什么东西都麻烦些。那些个内监宫女的,不给银子就走不动道儿,你爹爹记着这事儿,特地叫我送东西来。”

一只尺把见方的盒子里,全是大大小小的金银锞子,小至五钱,大至二两,倾成了各式花样,恰好拿来赏人。算一算,也值个千把两银子。王夫人将盒子底下一拉,又拉出一个暗屉来,里头是一迭银票,面值从十两到一百两不等,足有近三十张。

“这是三千五百两银子。”王夫人把盒子推给王姝,“进了宫好用。”王家底子薄,王尚书升了尚书还只是这几年的事,实在算不得万贯家财,一下子拿出三千两银子来,王夫人已经觉得好生心疼了。

“这是几样首饰。”王夫人忍着心疼,又从丫鬟手里拿过一只匣子来推过去,“进了宫,也要有几样新鲜首饰,逢年过节的好戴出来。”这里头的首饰都是京城宝华楼新打的,虽说不过是两枝钗一枝华胜,外加一对镯子两朵珠花,却也结结实实花了六百多两。

“还有桂香斋的一些脂粉头油。宫里头的东西都要经内务府的手,东西未必都是好的,这些你先带进宫去用。”王夫人越说越心疼,晋王爷这一封太子,她可算是大出血了,就是王娴出嫁的时候,嫁妆都没这么许多。虽然她也知道,自家如今是外戚,将来的好处自然更多,但这些年来一下子在王娴身上扔了这么许多银子,她还是止不住地心疼。可是这都是王尚书的吩咐,她又不敢违拗。

王姝紧闭着嘴唇坐在一边,看着这些东西一样样从自己母亲手里递到王娴手中。王娴算什么?亲娘不过是个乡下人,论容貌、论才学,她哪一样不比王娴强?可如今,王娴就要做太子良娣了,而她,亲事到如今还高不成低不就的……

王娴尖尖的瓜子脸上红晕更盛。这样精致的首饰和昂贵的脂粉她都是喜欢的,纵然在晋王府里,这些东西也不是常常都能有的。侧妃有侧妃的定例,额外的东西就得自己出银子,而她嫁妆不多,实在舍不得自己贴补。

“娴姐儿,”王夫人将目光从这些东西上拉开,含笑道,“进了东宫,家里人再要见面就不如在王府方便,若是有进宫的机会,别忘了家里人,也免得我们总在外头悬着心。听说太子入主东宫之后,就有饮宴庆贺,到时候我便带着姝姐儿去看你。”

自打那次在宫中,景泰公主用核舟来诬赖平南侯夫人却未成功之后,王姝就再未进过宫。景泰公主丢了脸面,却并不觉得是自己的主意出得拙劣,反怨恨王姝笨手笨脚不会做事,从此就疏远了她。正好年纪也大了,不再用伴读,自是将王姝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几年王姝的亲事挑来挑去,上门的都是书香之家,子弟也是有功名的,无奈王夫人总嫌人家家底薄,怕王姝过去吃苦——实在是她自己的嫁妆就不多,纵然想厚厚陪送女儿也是不能,只得把眼睛放在男方的家业上挑拣。

在王夫人想来,上门求亲的这些人都不成,必定是看着王姝失了景泰公主的心,跟着拜高踩低罢了。如今虽没了公主伴读的身份,可王娴又成了太子良娣,王姝若能时常到宫里走动,身价照样还会上去。今日她送出了这许多银钱首饰,自是要趁机提一提这事了,以免到时候东宫贺宴,没有王姝的座位。

王娴合上首饰匣子,递给了身后的丫鬟,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王夫人:“王妃身子还弱,饮宴这事儿怕还要往后拖拖呢。”直到今日,她才觉得她不必再靠着娘家了,送了这些东西来,就要叫她带王姝进东宫?这算盘打得好生容易。

王夫人怎能看不出她的意思,略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道:“这也有理。总要等王妃——如今该叫太子妃了——身子好了才是。”

王姝实在忍不住了,转头看看屋里:“铭哥儿呢?父亲在家里总念叨他,怕他又生病,还叫母亲特地去宝光寺求了保佑小儿的药师符来,今日正好送过来。”

王娴最怕听有人提到铭哥儿的身体,嘴唇抿了抿,没了笑容:“铭哥儿刚睡下。如今天气暖和了,他也不怎么生病。”铭哥儿爱着凉,爱咳嗽,御医来诊了脉,说有咳喘之症,要好生将养着。如今说不怎么生病,其实就是咳得不厉害,但三不五时的,还要咳几声。

王姝一脸关切的模样:“从前那也是因为请的大夫不好。如今晋王爷立了太子,铭哥儿就是太子长子,什么样的御医没有?别看那钊哥儿身子结实,这还得看将来长大呢。说起来,铭哥儿也快三岁了,姐姐该再怀一胎才好。到底是有个兄弟,铭哥儿才不孤单。”

王娴嘴唇抿得更紧。王姝这些话听起来好,其实一字字都是往她心上戳呢。是要看将来长大,可是她的铭哥儿只怕长大了身子也不好,那时候怎么办?又说让她再怀一胎,如今王爷都不怎么来她院子里,让她怎么怀?

说来说去,都是那个孟瑾!王娴咬着嘴唇看向窗外,望着孟瑾的院子所在的方向。若是没有孟瑾,没有钊哥儿,那该多好……

138第一百一十四章

与晋王府门前的热闹相比,如今茂乡侯府可算得上门前冷落车马稀。

陆镇坐在书房里;勉强抑制着自己不要砸东西。但胸口那股火气无论如何也压不下去;还是忍不住要去瞪对面的齐王。

他怎么就有这么愚蠢的一个外甥!那谢氏是他千辛万苦才找到的;原本只是凭着周二太太一点疑心;万幸将人找到;那事儿居然是真的!这简直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只要揭出周鸿匿藏蔡家血脉,有欺君之罪;那么牵连上许家,就能将晋王拉下马。可是结果呢?

“谢氏确实已死?”这几个字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陆镇觉得自己牙根都咬得发疼。

齐王干咳了一声,涩然道:“委实已经死了……”说是赐白绫;其实是被内监们用弓弦勒死的,脖子都被绞断了,拖出来的时候头古怪地垂在一边,□裙子也被湿透,有临死前的失禁,也有腹中胎儿小产流出来的血,他只看了一眼就觉得要作呕,就是如今想起来,仍觉得胸口翻腾。

啪!陆镇终于忍不住摔了手边的茶盅:“究竟殿下是如何教导那谢氏的?如何连这样十拿九稳的事都会砸了锅?谢氏有孕又如何?并非被关在青云庵又如何?要紧的是她所生的是蔡氏血脉!只要讲清这一条,不就什么事都完了?”

他虽然还叫一声“殿下”,齐王却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打了一巴掌,勉强道:“只因周家孟家庄子上全查过了,并不曾查出蔡氏余孽……又被那顾氏揪住谢氏有孕之事,教父皇再不信谢氏所说的话……”

“蠢货,蠢货!”陆镇也不知是在骂谁,只气得胸口起伏。这个外甥要来何用?只会嫌弃他在西北自作主张,怎不看看他自己办成了什么事?好歹他陆镇的功劳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是用血搏出来的。他呢?说起一个被绞死的妇人,都是一脸虚弱欲呕的模样,哪里像个男人!

齐王紧紧地握着椅子的扶手。此刻书房之内不只有他与陆镇二人。因太子之位已定,这是件天大的事,故而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