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娇女-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媛的四个表哥见他们的小表妹不仅长得这般可爱讨喜,连声音都这般好听,喊起“舅舅”来分外动人立时也心痒痒了。表妹,初次见面,来,赏个脸,喊声表哥听听!四个人与王齐一起团团围住了林夫人和林媛。

他们很顺利的听到了林媛喊的甜糯糯的“表哥”,一人一句就得喊上四句,喊完四句又得喊“舅舅”,等喊完“舅舅”么,四个表哥又要轮着来了。

林煊、林烨、林熠三个亲哥哥见状,恨不得立刻撸袖子上去干一架!她才两岁,你们真舍得啊!喊一句不够,喊两句又喊三句四句、喊完了还带循环的?这么变着法欺负他们的妹妹,坚决不干!

不说林煊等人,就连林海也不肯干了。媛姐儿才两岁,你们就这么折腾人?做父亲的能忍?林海心里愤愤又心疼,却是保持着风度,翩翩有礼与王齐等人说,“时辰已是不早,弟弟,咱们可是先进城再说?”

经过林海的“提醒”,王齐终于醒悟到他们在这里呆的时间过长,府里边老太太还正着急的在等着他们回去呢。他目光凌厉地扫了自己的两个侄子、两个儿子一眼,训斥,“你们表妹才这么一点点大,怎的不知道疼惜呢?”

林媛的四位表哥默默无语,林媛的三位亲哥哥也一样默默无语,就连林海,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刚才逗表妹(妹妹,媛姐儿)最凶的,不就是您么?一众人齐齐在心底暗暗想道。

训斥完后,王齐又态度很好的对自己的二姐、二姐夫道,“姐姐、姐夫,这里不是叙旧的好地方,咱们先进城回府坐下来慢慢聊。”

等林海众人皆上了马车,王齐再斜一眼两个侄子、两个儿子,板着脸转身翻身上马。等调转了马头,王齐想起刚刚林媛一句又一句的“舅舅”,与形象气质很不相符的嘿嘿一笑。

众人都坐稳当了,王齐喜滋滋策起马,在前头领着众人进城,往侯府去了。

·

从城外到英武侯侯府花不去多少的时间,很快,林海等一众人就到了侯府门外。管事早早的侯在了府门口,见二爷和二小姐、二姑爷等人回来了,立刻迎了出去。

他与众人见过礼,而后才与三位大人说道,“二爷,二小姐、二姑爷,奋勇侯府的侯夫人临时前来拜访,老夫人这会正在见客。”

“老夫人交待下来,若是二小姐和二姑爷们到了,先到偏房梳洗而后带着表小姐和三位表少爷到宁心院去。”

王氏只消一听这话,便已明白她母亲的心思。

她离京足有九年,和京城内的众贵妇们早已生疏。奋勇侯侯府是在她离开之后崛起的新贵,算起来,奋勇侯现年应不过三十五、六,他的夫人要更小些,应是三十左右,比自己还小上几岁。

她虽不在京城内,但是关于奋勇侯府的事情还是听说了一些的。

原因么,主要还是奋勇侯与他的父亲一样,是靠着以性命为赌注靠着立战功,才在京城内站稳脚根的。最重要的是当时他很年轻,便为人所津津乐道,因而她难免能知道一些。

再则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的父亲和这位奋勇侯有过不少一起浴血奋战的经历。又兼之他的父亲曾救过奋勇侯一命,他的父亲很是欣赏奋勇侯此人,因此两人便成了忘年交,两侯府之间的关系跟着也很不错。

其实,若要再论起来,这位奋勇侯侯夫人来头也不能算小。她虽没有显贵的娘家,但是与奋勇侯的这门亲事,是太后亲下的懿旨。奋勇侯侯夫人在出嫁之前,曾是太后娘娘身边最得喜爱的女官,出嫁的时候年龄其实很不小了,可奋勇侯愣是一个侍妾都没有。

这位奋勇侯侯夫人朱碧葱,绝对不可小觑。

王氏心中心思稍转了转,便含笑应下了管家的话,而后由着丫鬟仆从领着去了偏房梳洗。等到收拾妥当之后,王氏牵着林媛,与三个儿子一起,命了丫鬟领路去往宁心院。

宁心院的正厅内。

王老夫人坐在上边,正乐呵呵地与下边的奋勇侯侯夫人朱氏谈笑。朱氏来的时间有些巧,没赶在王齐把人接回来多早。王老夫人想着,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让朱氏与自己的二女儿见上一面。

二女儿回来了,往后必定得和贵妇们打交道,多有两个相熟的,总是好事情。二女儿家的老大到现在也有十七岁了,婚事差不多也该打算了。

朱氏这次前来英武侯侯府,是亲自来为她五天后的赏花宴与英武侯侯府递送请帖。出门前三岁的女儿黏着她不肯放,留儿子一个在府里又不大好,她最后干脆把儿子女儿一起给带出来了。因为没有提前打过招呼,来之前并不知道侯府的二小姐会回府之事。

来之后,老夫人与她提了提,又隐晦的说了一下自己的目的,她便没有立刻告辞而留了下来。人情往来,这些事情都没什么,何况对方是恩公的女儿?

“老夫人,二小姐和表小姐以及三位表少爷来了。”一名俏丽的丫鬟走了进来,与王老夫人禀报。

听是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外孙女来了,王老夫人脸上的笑容更足,一迭声命丫鬟将人给请进来。

听到一阵脚步声时,朱氏站起来,左右牵着三岁的女儿和六岁的儿子,略略偏过头,只见一名妇人牵着一名小少女,后面则跟着三名一样俊秀挺拔、面冠如玉的少年。

王老夫人见到二女儿和外孙们,差点没激动得站起来去迎。听到几人的问好,又是一迭声的应了下来。小外孙女长得讨人喜欢得紧,老太太便把人抱到了怀里面来,再为王氏介绍了朱氏。

林媛被王老夫人抱在了怀里,十分安分,半点都不吵闹,只一双大眼睛滴溜溜的转着看着正厅内的众人。林媛看到在朱氏,又看到朱氏旁边的小少爷和与她差不多大的小少女,忽而拍掌大乐起来,很兴奋的样子。

王老夫人看着小外孙女突然间就高兴成这样,不免莫名其妙,十分好奇的轻声问道,“媛姐儿,怎么了?怎么忽然就这么高兴了?”

林媛好似听懂了王老夫人的话,小巴掌拍得更乐,奶声奶气却拔高了声音,掩不住兴奋地回答道,“好看!好看!”

☆、第3章 欢迎

一左一右站在奋勇侯侯夫人朱氏的两个小娃娃,便是奋勇侯齐铭晟和朱氏的两个嫡出孩子。大的是哥哥,名为齐浩然;小的是妹妹,名为齐莺语。

朱氏本身就长得很美,能入宫做太后身边的女官,首先就必须容貌不俗。齐浩然和齐莺语都承传了朱氏的美,而小娃娃本身就惹人喜欢,六岁的齐浩然和三岁的齐莺语站在一起,俨然是金童玉女的最佳解释。

虽然事实如此,但是“好看”的夸赞话从林媛的嘴巴里面说出来,难免逗得众人大乐了起来。宁心院正厅内本来不算冷也不算热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热闹了起来。

林夫人和齐夫人聊得颇为开心,齐夫人也顺势邀请林夫人届时赏脸参加奋勇侯府的赏花会,林夫人笑着答应。两人相约好后,齐夫人便借口府中仍有事情,先一步告辞,带着一双儿女回府去了。

林媛看着“好看”要走,既觉得舍不得,又不愿闹,只能眼巴巴看着齐浩然和齐莺语被朱氏牵走了。等到“好看”真的走掉了,林媛变得泪眼汪汪,惹得王老夫人一口一个“心肝”又一口一个“宝贝”的哄她,心疼得不行。

客人走了后,很快林海并着王氏的嫂嫂、弟弟和弟妹还有侄子、侄女们都来了宁心院,聚在一起准备好好的叙叙旧。

两岁的林媛还不知道什么是烦恼,看到了表哥、表姐们,稍一被逗弄,很快就开心了起来,把刚才的伤心事彻底地忘在了脑后。

久违的重逢处处透着欢喜,宁心院的正厅内,洋溢着的是无限欢笑。

·

早在林海高中探花之时,林家便在京城置了宅院。林老夫人仙去,林海等人回祖籍守孝,宅院仍旧留着并没有卖出去,只安排了可信仆人仔细看守。

如今,林海携着妻子、儿女归来,并不须愁住的地方。林海等人还未回京前,仆从们已将宅子给彻彻底底清扫过了一遍,把该收拾的全部都收拾好了。

王老夫人因不放心,还特地差了婆子过来瞧过好几遍,直到确定自己的女儿女婿和外孙们回来了就能够直接入住才肯罢休。

在英武侯府一直待到用过晚膳,满肚子的话似乎才刚刚说了个头,但转眼已是天色微黑,时辰很不早了。在英武侯府众人的不舍中,林海带着妻儿回家了。

王老夫人很贴心的从侯府拨了一批得力仆从,命女儿女婿带回去使唤美名曰,“你们委屈些,倒无妨,外孙们可一个都不能委屈了。”

林夫人装作委屈的样子,连声嗔怪王老夫人已半点都不心疼她,心里却大为感动,没有和自己娘亲客气,把仆从们收下了。

玩闹了一整天,困倦的林媛在马车上就睡着了。林海和林夫人凑在一处看着女儿熟睡的甜蜜样子,都微笑起来。

想起在英武侯府众人抢着要抱林媛的场景,林海忍不住与王氏感慨了一句:“夫人,媛姐儿初来乍到,便大受欢迎啊!”

·

林海被召回京城之后,果然得到了皇帝陛下的提拔。他丁忧后重新被启用,就被分配到刘太守的手下做事情,现在重新回到京城,林海又一次被分到了刘太守的手下。只不过,昔日的刘太守如今已经是的户部刘尚书了,而林海的职位则是户部尚书侍郎。

本朝共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的最高长官是尚书,为正三品;尚书侍郎在六部当中皆是辅佐尚书办事,只设一名,为正四品。尚书侍郎在辅佐各部尚书办事之余,亦是各项事务的实际执行者,因而在各部中权利很大,也是十分重要的位置。

重又到了刘尚书手下办事,无论皇帝是有意还是无意,林海都不能不感慨一句缘分。刘尚书本就很欣赏林海,现下林海又与他共事,他亦十分高兴。本就共事过三年、又处得愉快的两人重新凑在一处办事,亦是十分默契和谐。

林海回京之后,并没有遇到什么挫折,反而因为有刘尚书的照顾加上他本身性格不错,很快和同僚们打好了关系。

有众多人在一旁帮扶着,林家一家子迅速在京城安定了下来。

数天后,林夫人如约参加了英武侯侯夫人朱碧葱在侯府内举办的赏花会。京城贵妇们大半都被邀请了。

王氏离京多年,只不过是与贵妇们疏远了不代表互相都不认识了。有女主人朱碧葱和她的嫂嫂、弟妹们的介绍,再加上丈夫林海官途明亮,长袖善舞惯了的贵妇们待林夫人很和气,王氏也很快就和众人变得熟络起来。

大儿子林煊到今年已经有十七岁了,亲事上也该上心起来了。王氏对京城内的贵女们不怎么熟悉,只能更加谨慎。娶一个好的儿媳妇,必须很重要啊。

林煊对自己的亲事倒没有怎么上心的样子,王氏并不想逼迫他,便询问了他的想法。在林煊表明了自己暂时没有娶妻的意愿以及准备先考取功名的想法后,王氏跟着把事情暂时搁下了。

却不知道,林煊将自己的亲事一拖就拖了三年之久。

第一年,林煊称自己要准备乡试,须安心看书,无暇顾及其他,于是就这么把一年给拖了过去。不过,他并不是空口白话,而是真的考中了。

林夫人高兴之至,把亲事给拖出来提了一提,林煊义正言辞的拒绝,“娘,乡试过了,还有会试啊。”

偏偏丈夫林海支持自己的大儿子,林夫人没有了法子,便又搁下此事,却不知自己的儿子早与其父串通在一起。

林煊在家安安分分的看书到第二年的春天,林煊又参加了会试。被录取的消息传回林府的时候,林夫人笑得见眉不见眼。这一下进士也中了,等到殿试过后,自己的大儿子可以郑重考虑亲事了吧?

同年,林煊参加了殿试,有了重大收获——林海林老爷当年参加殿试时,便是摘了个探花,如今他的大儿子林煊,同样高中探花。

林煊不过十九岁便高中探花,入了翰林院任编修之职,众人皆道其较之其父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博得了一片称赞。与此同时,媒人们也纷纷上门说媒。

林夫人瞧着倒是有几家的姑娘还是不错的,在询问过夫君的意见后,又很开明的去询问大儿子的意见。可是,林煊仍旧拒绝,并持续与林夫人提出“容后再议”的意见。

在林夫人的“逼问”下,林煊只得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我还没有心仪的姑娘,并不想成婚,我想娶个心仪的姑娘回家。

林夫人与夫君恩爱,日子过得顺遂,自然希望儿子们等娶了媳妇之后也可以甜蜜恩爱的,家和万事兴。

大儿子给出这么个理由来,林夫人便不好逼迫了。是以,第三年,很快也跟着过去了。

嘉庆十五年。

林府的大少爷林煊已是弱冠之年,尚未娶亲;二少爷林烨,已是二九年华,尚未娶亲;三少爷林熠,才十六岁,还没到娶亲的年纪;而林府唯一的千金林媛,已经五岁了。

五岁,可以上学,去书院里边学习了。

这一天,风和日丽,万里晴空一碧如洗,恰好是京城内唯一的女书院,南溪书院开学的日子。

本朝的大环境虽对女子读书不读书没有要求,可一些富贵人家仍是愿意或者说很乐意让自己的女儿读书识字。南溪书院,应运而生。

在南溪书院里边上学的都是京城的贵女们,书院根据不同的年龄断分设不同的班级,而教书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女先生。

书院的环境幽雅清丽,十分不错,每天学习的时间并不怎么长,便不用担心女儿会劳累。在书院学习期间,女儿又是与贵女们玩在一处,因此大多数的富贵人家都乐意把女儿送来。

已经五岁了的林媛也爹爹娘亲被送到了南溪书院学习,而今天,正是她上学的第一天。

妹妹第一天上学,即便有可靠的丫鬟、乳母们陪着,三个哥哥仍是十分不放心,全都跟着妹妹林媛到了南溪书院。

林府的马车稳稳当当停在了书院大门口,大哥林煊首先下了马车,而后是二哥林烨、再是三个林熠,最后由林煊将林媛从马车上抱了下来。丫鬟乳母们则悉数从另一辆马车上下来了,她们快步走了过来,立在马车旁等候。

“妹妹,在书院里边有什么就和丫鬟、乳母们说,不管是渴了饿了想方便了,都要说,知道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