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 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姑娘。”
  把这几幅人物画当成给靳莲过寿的礼物送进宫去,靳莲看到之后,肯定会有反映。即使靳莲全身上下都是阴谋,或者她只是别人手里的一把刀,但她对自己的身世不会无动于衷。根据她的反映,仔细查探,肯定能收获一些有价值的消息。
  吃完早饭,她让丫头端着银子跟她一起回了院子,要跟那浑身都是心眼儿的沈荣瑜密谈一番。沈荣瑜心眼儿再多她也不怕,因为她无害人之心,而是各取所需。若沈荣瑜能为她所用且有用,她花点银子、费些心思都不算什么。
  出乎她的意料,沈荣瑜给她的密信价值太大,大到都令她惶恐不安了。
  这封密信是沈贤妃写给万姨娘的,信的内容是关于科考的,写信的日期是四年前的七月,那时候沈阁老还在世。沈贤妃在信里让万姨娘替她做一件事,具体是什么事,上面没写,万姨娘一定知道。若这件事做成,沈贤妃保证万姨娘的弟弟万永玮高中,就算进不了前三甲,也能金榜提名,再给万永玮谋一份肥差。
  万永玮到死连个秀才都没混上,这样的人沈贤妃就敢保他金榜提名,口气也太大了。大概是怕万姨娘不信,而沈贤妃又急需万姨娘帮她,她就把如何操作这件事写得很清楚,还提出了四个官员的名字,声明他们都是沈阁老的心腹故交。
  这四名官员沈荣华只认识一个,其他三个只是听说名字。她认识的那位就是几年前被她靠御状扳倒的朱阁老,另外三位分别是礼部尚书周大人,华南省总督郑大人,还有国子监祭酒陈大人。除了陈大人,其他两个都位极人臣,他们都是沈阁老提拔的。明面上,他们都以纯臣自居,其实都是五皇子一派的中坚力量。
  科考是普通学子晋身的阶梯,十年寒窗,只要高中,就能改变命运,光宗耀祖。就因为关系到诸多学子的利益,科考舞弊是学子们最痛恨的事,一经发现必严查。考场作弊还不如买官鬻爵来得磊落,也一向被卫道士所不容。
  “七妹妹,我想问你几件事。”
  沈荣瑜看了看那一堆白晃晃的银锭,点头道:“只要我知道,就不隐瞒。”
  沈荣华笑了笑,问:“你为什么要一千两银子?”
  “我……”沈荣瑜以为沈荣华会问那封密信的事,没想到沈荣华问的是她个人的事,“我的四表兄妹被大哥哥,不,是沈谦昊逼着签了卖身契,他说他们既然要靠沈家养活,不如卖身不奴。签卖身契时一文银子也没给,我找他要卖身契,他却说让我替他们赎身,要八百两银子。府里没了我和四哥的月银,多余的二百两,我们也要花用。现在府里是四太太当家,她心最黑,往死里治我们。我还想跟二姐姐借一座小宅子,为他们赎身之后,就让他们搬过去,自己过日子。”
  沈荣华点点头,又问:“我让晨哥儿带给我的话,你都仔细想了没有?”
  沈荣瑜比晨哥儿小几个月,还不满十二岁,没了万姨娘和沈荣瑶,她就成了他们这些人的当家人。即使是赶鸭子上架,也说明她有威信和能力,将来也是个能成事的。她心机很深,也有手段,受点磨难挫折对她也有好处。
  “我想过了,二姐姐说得对,是我不切实际,心太高了,没的害了自己。”
  “你能明白就好。”沈荣华想了想,说:“给你的表兄妹赎身的事你就不用管了,一文银子也不用给,这一千两银子你们拿去用。你的表兄妹最大的也不过十五岁,他们年纪不大,在京城花费太高不说,还容易学坏,被人欺负。与其让他们住在京城,不如给他们一座庄子自己经营,也省得你为他们操心。”
  “好是好,我就怕他们不适应。”
  “出身不高、父母双亡、亲人失散、身无余财的孩子有什么不适应的?你现在事事为他们打算,以后还要照顾他们一辈子吗?你成家嫁人怎么办?”
  沈荣瑜点点头,“我去跟他们说说,二姐姐还有话要问我吗?”
  沈荣华微微一笑,转头对山竹说:“跟真月乡君说说沈谦昊逼万家几个表兄妹签卖身契的事,要去顺天府衙门找大老爷,说明情况,问他管不管。他要是敢有半点含糊,你就说我会带万家四个表兄妹到衙门告状,让全京城的人都知道这件事。沈谦昊都这么大了,还没说上亲事,大老爷能不担心他的名声坏吗?”
  “是,姑娘。”
  沈荣瑜心里有了底,长舒一口气,夸赞道:“二姐姐真是厉害。”
  沈荣华轻哼一声,扬了扬手中的信,“沈贤妃让万姨娘给她做作什么事?”
  “我听四姐姐说就是陷害母亲的事,我姨娘也是……”沈荣瑜是一个聪明且知道低头的人,她现在称林氏为母亲,也就承认了自己的身份,“我姨娘本打算等我舅舅中了秀才再谋划这件事,是贤妃娘娘等不及了,祖父两个月后又死了。”
  万姨娘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她跟沈贤妃做了太多的交易,知道沈贤妃的品性。她留下这封信是想为万永玮谋前途,没想到却帮上了沈荣华。
  “知道了。”沈荣华停顿片刻,又说:“你回去替你的表兄妹准备吧!他们离开沈家正常,但你和四弟不能离开,就住二房的房子,那是你们的家。”
  “我明白。”
  送走沈荣瑜,沈荣华收好那封密信,又去外书房看装裱匠裱画。感觉自己理清了头绪,她心里就放松了,就感觉浑身疲惫,睡意也袭来了。她回到卧房休息补觉,一觉睡到午后,还是被丫头急急慌慌叫醒的。
  方逸在殿试时主张与北狄一战到底触怒了仁和帝,从金殿上被直接关入了大牢。初霜知道之后,哭告无门,就同水姨娘一起来找沈荣华了。
  沈荣华听初霜讲述了经过,笑了,也为方逸的笃直率真感叹。朝野上下都知道仁和帝倾向于主和派,被洪涛和五皇子游说吹捧,就主张跟北狄讲和。方逸非揭仁和帝的逆鳞,被关进大牢还是轻的,要是被一刀咔嚓了,不冤透才怪。
  水姨娘问沈荣华,“你是不是有主意了?唉!我们先前的计策用不上了。”
  当然用不上了。
  她们的计策都是围绕着怎么阻止端淑公主看中方逸、怎么拒绝仁和帝指婚展开的,没想到方逸会因主战而被抓。不向北狄国求和是每一个有血性的盛月皇朝子民的心愿,方逸也不过是表达了那部分人的心声,顺便阻止了仁和帝指婚。
  “主意是有,不过,还要让方逸在牢里呆一段时间。”沈荣华冲初霜投去安慰的眼神,“皇上只把方逸关入大牢,又没说他犯了什么罪,怎么判他的罪,他暂时无大碍。我找到了一些证据,但我们人微言轻,需要一个有声望身份的人来主持局面。谨亲王和裕郡王都被皇上疏远冷落了,找谁,我一时还没想好。”
  “找璃王殿下。”初霜赶紧推出了二皇子。
  “璃王殿下远在西南省,给他送信过去,他得到消息立即赶过来,一路平安顺遂也需要半个多月。”沈荣华前天给沈恺写了信,顺便也给二皇子这个朋友写了一封信,昨天就让人送走了,可那封信里并没有提到科考之事。
  水姨娘想了想,说:“还是给璃王殿下写封信,我找人尽快送到西南省。”
  初霜自视身份低微,不敢给二皇子写信,这事就要沈荣华来做。沈荣华给沈恺和江阳县主各写了一封,主要说的是家事,又给二皇子写了信,把朝堂的形势和漠北局面都写清楚了。水姨娘赶紧找人连夜出城,昼夜兼程,把信尽快送过去。
  方逸作为学子中的佼佼者,满腹才华,竟然因主战在殿试时锒铛入狱。这就表明了仁和帝要与北狄讲和的决心,也给了主战派一个莫大的打击。
  主战派里的中心人物谨亲王病倒了,被主和派气的。裕郡王被调到礼部,负责皇族中人娶妃纳侧下嫁之事,早已大权旁落。文武百官有少一半主战,都被降职训斥,有的甚至被打压入狱,臣子中最强硬的主战派都消停了。
  就在方逸下狱的第四天,仁和帝在早朝上摒弃一切反对的声音,颁下两份圣旨,又给北狄国发了一份求和的国书。第一份圣旨是给萧冶的,责令他撤除第一道隐秘防线,马上带兵返京,兵马归入北郊大营,而他要吏部述职。
  第二份圣旨是给连成骏,仁和帝在圣旨上又一次阐明永不启用他。还说若不是看大长公主的情面,他私自指挥兵马就是死罪,连家人也一并获罪。
  连成骏看透了,也不那么气愤了,他没回京,只给沈荣华写了一封信,就带连轩和岳小虎等人去了北平王朝。他满心郁结,需要白魅影开解他,也需要一个驰骋疆场、纵情厮杀的机会。只是离开沈荣华和他的家,他满心不舍。
  圣旨和谨亲王的亲笔信一起送到了萧冶手里,他接到圣旨,就骂娘痛哭,看到谨亲王的信就平静了。他给小韩将军写了一封血书,又亲自指挥将士毁掉辛苦设置的阵法。之后,他又下令所有将士原地修整三天,他需要在这里平复心痛。
  就在萧冶撤掉防线的第二天,狄武赫亲自率领五万骑兵长驱直入,仅一天时间,就又占领了盛月皇朝三百里的土地,离盛月皇朝京城只有五百里了。若不是萧冶用阵法保护了他的两万兵马,那些忠心为国的将士将被他们泄愤屠杀。
  北狄兵马所过之处,百姓被杀,家园被毁,财物粮食被抢劫一空。这三百里的土地上血流成河、尸集如山,茫茫原野,死气沉沉。
  撤掉第一道隐秘防线是朝廷的诚意,而这民不聊生的惨像正是诚意的后果。
  听说五百里处还有一道隐秘防线,狄武赫恨得咬牙切齿,不敢强攻,呵令兵马原地休息。紧接着,他又调三十万兵马在第一道防线处安营扎寨,听候号令。
  洪涛的意思是让他在这里等待盛月皇朝求和,这不过是用来麻痹仁和帝等人的诡计。等把粮草筹集充足,积聚了力量和士气,洪涛会再劝仁和帝撤掉第二道隐秘防线。只要第二道防线移除,北狄兵马拿下京城,攻入中原,易如反掌。
  得知仁和帝下时撤掉了第一道防线,小韩将军及心腹将士跪地抚土大哭。有将士气愤之下就赌气要撤掉他们守卫的第二道防线,被小韩将军声泪俱下,连说带骂折腾了一场。不管朝廷为什么撤第一道防线,第二道无论如何也要守住。
  北狄国的几十万兵马距离京城还有五百里,而且都是精兵强将。这几年跟北狄交战,盛月皇朝的兵马连伤被俘无数,现在连巡城卫和御林军都加上,也不足二十万。从临近省份调兵,定能集聚威武之师,可皇上主和,不盲从的臣子倍受打压。朝中实力最大的五皇子一派都主和,其他人也只能少数服从多数了。
  这几天,沈荣华很忙,连成骏去找白魅影了,她也只能用忙碌打发寂寞。沈谦昊交出了万家四兄妹的卖身契,还被狠打了一顿,一文银子也没捞到,臭名却人尽皆知。沈荣华又安排管事把万家四兄妹带到庄子上安顿好,完成了与沈荣瑜的交易。沈谦景和沈荣瑜在沈家的处境更加艰难,对沈荣华更是言听计从了。
  给靳莲的画送出去好几天了,靳莲没给她反馈,连一点暗示都没有。听宫里的暗线说,靳莲让把人们送的礼物都堆进库房,直接上锁,连礼单她都没一眼。
  沈荣华手头上的事告一段落,正当她琢磨如何走稳下一步时,林楠来了。
  “有的人穿上龙袍都不象太子,我舅舅别说一身布衣,就是这袍子上下打满补丁,这一看也是皇帝。”沈荣华扯着林楠的衣袖,恭维奉承之词接连不断。
  “有什么事需要舅舅帮忙。”林楠非常淡定,成堆的好话好像跟他无关一样。
  我是这样的人吗?沈荣华很想郑重其事问林楠,可因为底气不足,只好默默表达自己的不满。说实话,她今天还真没事求林楠,但不代表明天没有。
  沐川槿说林楠是真小人,她很认同这个评价,她又何尝不是真小人呢?所以她在林楠面前从不遮遮掩掩,在不违背人性良心时顾全大局,利益最大。
  沈荣华把她从南安国回来这几个月发生的事跟林楠大概说了一遍,她已经说得很简单了,可还是耗时两个时辰,她一个人足足喝了三壶茶。
  “舅舅,你在想什么?”沈荣华见林楠听得很认真,可心思却没在她的事上。
  “我在想我该怎么助狄武赫一臂之力,帮他毁掉第二道防线。”
  “那、那狄武赫岂不是轻轻松松就逼近京城了?又会有很多百姓遭殃的。”
  “置于死地而后生。”林楠沉思半晌,叹气道:“当兵,你外祖父不支持我跟他结交,说他被吴太后养得太小家子气,心胸不够开阔。活在太平盛世还好,若遇动荡战乱,他难当大任。我觉得他品性不错,跟他相处也和气,即使跟他绝交也认为他还不错。作为一个皇帝,他懂得权衡利弊,不自负偏激,不刚愎自用就好。我没想到他现在会变得这么绵软昏庸,脾气也不象从前了。”
  沈荣华无心听林楠评价仁和帝,“舅舅真想让狄武赫兵临城下?”
  “等我去趟北平国,见了成骏和白魅影等人,商量之后再说。让狄武赫攻到京城的时机还未到,我想看看他们如何议和,也总结一些经验。”
  “舅舅此行不是因那六座岛屿来跟朝廷谈判吗?”
  “我来之前抱的是这个目的,可刚在津州登陆,就接到了白魅影一封信,被她骂了个狗血淋头,肯定是成骏把我要向盛月皇朝买六座岛屿的事告诉她了。”
  “白岛主怎么说?”
  林楠摇了摇头,没回答,只说:“我做事还真不如她灵活善变。”
  “那你还见皇上吗?”沈荣华想问他还见见端宁公主,怕尴尬,没问出来。
  “不光明正大见了,今晚去宫里看看他,遇合适的机会,跟他直接摊牌。我后天起程北行,要跟你娘见一面,你的事还有生意上的事,我都要交待下去。”
  “那好,你下午去蒲园和我娘见面吧!我来之前没跟她说你来京城了。”
  跟在林楠受教了一两日,沈荣华就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眼下的事也都理出了头绪。林楠帮她铺好了路,她做事更加顺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