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玉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崔氏玉华-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常来往的小娘子,除了勋贵里身份差不多的庶女,也有那四品以上官员家里的嫡出女儿,总的讲起来,都是比她身份略低,愿意听她差遣的。不过这些人的身份比起芸娘原来的身份,都不知道要高贵多少,芸娘虽是嫡出,却是个没了父亲又无名无分的商户女,如今虽打着崔府义女的名号,她心里却仍然没有什么底气,于是每次与这些贵女相处时,都难免低声下气的小意讨好。尤其那李琇珏,本就是个刻薄爱捉弄人的,芸娘每次被她顽笑贬损,不但不敢反驳,反要打起精神花言巧语的想办法逗她开心,如此两人这才慢慢的交好起来。
    这次众人才一见面,芸娘便被三三两两的小娘子围了起来,都是向她打听皇后省亲之事的,芸娘从未受过如此众星捧月般的待遇,一时间倒有些惊慌失措。
    “你们这些捉挟鬼,还让不让人家芸娘喘口气啊。”,此时李琇珏的声音在人群外响了起来,她分开众人,一把挽了芸娘的手,将她带到了自己身边,一直到诗会开始了,都始终亲亲热热的与她说话闲聊着,还将她的位置排在了紧挨着自己主位旁边。
    芸娘猜测这都是因为崔府如今声名日上的缘故,心里也是十分的舒畅,连日里在沁芳阁里积压的闷气顿时也消散的差不多了。
    和别的小娘子只好奇皇后省亲不同,李琇珏今日似乎待芸娘格外亲厚,诗会时还格外捧着芸娘好一通夸赞,连带着其他几个有眼色的小娘子也一起奉迎了起来,芸娘心中欢喜,面上倒是十分谦逊,又挖空心思的把李琇珏所作的几首小诗好好赞美了一番,一时间众人看着倒也其乐融融,诗会完了,李琇珏又请众人到她们家的松园里去消散消散,说那里面有一处飞瀑,可以请芸娘伴着那水流飞溅的声响,弹奏琵琶曲《落珠》与她们听,一定有意思,这琵琶如今于长安城虽然已经风靡了好几年,但程娘子所亲授的几个弟子,技艺仍是高出其他人一大截的,芸娘自然是十分愿意出这个风头。
    那松园处在会宁郡公府内院与外院之间,小娘子们沿着府里的廊道一直过去,沿路早有下人清理过了,倒也不会被人惊扰窥视。李琇珏将她们带到了一处几十丈见方的石林跟前,那石林嶙峋高耸,不知从哪里引了水源到最高处飞溅落下,形成了一处人工瀑布。
    石林前布置了桌椅绣墩,李琇珏便请芸娘在此为她们弹奏琵琶,芸娘先是心里暗自惊叹了一番这园林的技巧壮丽并不亚于永嘉坊外,便精心弹奏了起来。
    待她玉指上下飞舞,广袖轻扬的弹完了一曲清越响脆的《落珠》后,除了小娘子们尖细的叫好之声,突然从不远处的杏林之外传来一阵男人叫好击掌的声音,众小娘子皆是一惊,只有李琇珏笑嘻嘻的站起来说道:“姐妹们莫慌,听声音是我父兄他们,我倒忘了今日里他们要来察看那从西洋带回来的奈果树(注1),大家稍坐,珏娘去去就来。”
    一听是会宁郡公和府上的小郎君,众小娘子难免都有些羞涩中带着好奇,李琇珏去了一会儿,众人便见前方杏林后面绕出几个衣着华丽的长衫男子,一个身形高大,两个却是清瘦的少年,远远的向她们点头致意后,便改道离去了。
    过了一会儿,李琇珏才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两个捧着果盘的丫鬟,上面放着七八颗又圆又红的奈果,这奈果本是海外引回来的稀罕物,更少见品相如此好的,众小娘子见了便纷纷叽叽喳喳议论起来。
    李琇珏一回来便走到芸娘身边,搂了她的肩头,冲着众人眨了眨眼笑着说道:“今日你们有口福吃上这奈果,可都是托了咱们芸娘的福呢,我那三弟本来将这奈果树看到犹如眼珠子一般宝贝,连我都不肯给,刚才是再三赞赏了芸娘所作的琵琶曲,才舍得拿了这么几颗给咱们吃呢。”
    芸娘自从听到来的是那会宁郡公和他家的两位庶出的小郎君后,便一直面酣心跳,现下再一听李琇珏这话,脸上再也遮掩不住了,烧成了一片红霞。
    作者有话要说:如果芸娘能心想事成,倒比其他人都要好些。。。。。。。。。
    注:这里的奈果,就是指苹果了

  ☆、第81章 心结

芸娘临走前;从手里褪下了顾氏所赐的一个翡翠镯子套在了李琇珏手上,略红了脸说:“珏娘姐姐;这镯子是宫里娘娘赐给我们母亲的,是一对儿,母亲前两天给了我,芸娘以往没少从姐姐这里得了各色稀罕物去,自己却实在没什么好东西能拿的出手;既得了这个,便想要和姐姐一人一个戴着,也算一个念想;还请珏姐姐别嫌弃。。。。。。”
    珏娘瞟了一眼那镯子;见芸娘手腕上确实也戴了一个类似的,而且两个镯子水色都是上佳的;倒真是绝品;心中虽然不屑;脸上却堆起一个笑来;亲热握了芸娘的手说道:“姐姐怎么会嫌弃,这皇后娘娘亲赏的好东西,珏娘自己手里也没有几件呢,难为妹妹惦记我。”
    因这珏娘十分不好相与,之前有时候芸娘明明是想恭维她,却也会莫名被她挖苦一顿,她今日送出镯子前,难免心里还七上八下的,如今见她这么给面子,心下顿时一松,不由仔细回想着这珏娘今日里的一言一行,看她的样子,好像对自己的事情颇有些心知肚明的意思,想来也是啊,那三爷和她本是一母所出,会宁郡公的嫡妻又已经去世两年了,这三爷的亲事,恐怕这李琇珏也能做点主的。
    想明白了这点,芸娘一颗心简直飘到了空中,晃晃悠悠的让她有些发晕。
    回到了永嘉坊,顾氏抽空还将饶嬷嬷叫过来问了问今日的情形,见一切都如之前所料,便又派人去请了芸娘过来,陪着自己和七娘一起用了晚膳,言语行动间待她都十分温和亲切,芸娘越发安心起来,再回到沁芳阁的时候,经过四娘与琪娘二人的房间,心中便不由嗤的一声冷哼,暗想着白费了这许多功夫,说不定两个都选不上也不一定呢。
    如今永嘉坊里,除了沁芳阁还颇为安静外,其他人都已经是忙的前脚打后脚了,虽说圣上与娘娘都再三吩咐了要简朴些,但皇后省亲这样的大事,哪里能轻省的了啊,因提倡节俭,永嘉坊无需新建那省亲别墅,但那凤翎苑是肯定要重新修整一番的,现在凤翎苑里,到处都是乱哄哄的,亭榭楼阁、林木花草都有匠人在翻新整理,除了凤翎苑,从永嘉坊正门进来的青石路也还要加宽一半,而且所有娘娘到时要经过的廊道,都要重新上漆描画,还有当日所要用到的杯盏器皿等,也统统都要准备起来了,库房是前所未有的热闹起来,每日都有人拿着签子进进出出的。
    顾氏命崔军特意从东门到凤翎苑单辟了一条通道出来,给外面进来的匠人、户部官员等出入,省的一不小心冲撞了内院的女眷,府里下人们值守的规矩空前严厉了起来,开始几日里还出过几场乱子,不是丢了东西,就是有外男走错了地方,顾氏辣手打死了两个值夜的家奴后,院内才慢慢的井井有条起来,沁芳阁所在的西苑也加了人严加看管着,轻易不让几位小娘子出去走动。
    除了永嘉坊,宫里自然也要有人张罗这崔皇后省亲的事情,这差事,责无旁贷的便落到了太子李济民的身上。
    崔皇后当年因为操办太子大婚而病倒了,之后竟然缠绵病榻了快半年的时间,太子李济民心中羞惭,与太子妃二人轮流在皇后娘娘跟前伺疾,不假他人之手,两人俱是不分黑天白日,竭心尽力的尽孝,并无丝毫怨言,待崔皇后身子复原了,太子夫妇二人也都是累瘦了一圈。
    那崔泽芳崔皇后似乎因感念太子妃车氏的孝心,好像对她改观了不少,等她病好了,仍是隔三差五的召那太子妃车芷兰到含凉殿去陪自己坐着说话,在太子妃大婚一年后仍无孕的情况下,也没急着往东宫塞人,直到了第二年,等那车芷兰自己再三主动进言要为太子扩充内院后,才定下了要为太子选纳侧妃的事情,对车芷兰这个儿媳妇可谓十分关怀体贴,似乎之前让嬷嬷去为难她的事情完全未曾发生过一样,李盛见他三人关系和睦,心中十分喜悦安泰,越发专注于制琴之术来,倒是时常召了同样痴迷音律的四皇子李德昌到钟鸣殿来小聚倾谈。
    这一日,太子李济民正在东宫宣肃殿核对崔皇后出宫时所要用的凤辇和舆车,他身边的大内监刘准脚下无声的走了进来,停在案几前十来步的地方,俯身说道:“殿下,太子妃娘娘吩咐人送点心来了。”
    李济民专心看着手中的册子,并没有抬头,略微顿了顿,才说道:“先放在一边吧,孤还不觉的腹饥。”
    刘准是从小看顾李济民长大的,于他跟前颇有几分面子,此时便没有马上应声退下,反倒是又向前凑了两步,轻声劝说道:“殿下已经办公快一个时辰了,也该起来松散松散筋骨了,太子妃娘娘今日送进来的,是娘娘亲自嘱咐御膳房做的杏子糕呢。”
    李济民喜酸,这杏子糕本是他颇为偏爱的点心,此时李济民却只略抬了抬眉毛,语调不快的说道:“等会儿再说吧。”
    刘准见状也不敢多说,俯身一躬,便又悄然无声的退了出去,待刘准退出了殿外,李济民手下越发快速的翻看着案几上的册子,却半天也没能看进去一个字,又过了半响,干脆烦躁的将面前的奏章册子一把推到了边上,蹙着眉发起呆来,当日晚上,太子李济民又没有回东宫正殿,仍是直接歇在了宣肃殿里,也未召宫人进来侍寝。
    第二日,李济民正忙着与太子詹事狄成查看跟随皇后沿途护卫的名单,含凉殿那边却突然派人来召唤他过去,待李济民匆匆赶到了含凉殿偏殿里,远远便看到太子妃车芷兰正侧坐在崔皇后身边,她们面前的案几上堆着一卷一卷各色的锦缎丝帛,两人并头细语,似乎正在挑选什么,李济民眉心不由一紧。
    车芷兰看到李济民进来似乎也有些吃惊,连忙起身见礼告罪,李济民嘴里连说着免礼,又命宫人赶紧扶了太子妃起来,自己又向崔皇后行礼问安。
    崔泽芳脸上笑盈盈的,似乎心情正好,先招呼了李济民坐下,便启唇一笑说道:“民儿,你也来帮我们娘俩参详参详,这次安南王送来的彩锦格外细密绚烂,待我和兰儿先挑了以后,也留些给那些参选的贵女们做常服,要不是兰儿提醒,我倒要把这茬都给忘了,是要把她们打扮的漂亮些才好,才不会埋没了人才呢。”
    李济民脸上有些发僵,却仍是很捧场的上来陪着崔皇后挑选布料,三人又说了好一阵子闲话,他却始终没看太子妃车芷兰一眼,车芷兰也仿佛浑然未觉的样子,只专心帮崔皇后挑着彩锦,崔泽芳谈笑间,却已经把两人的情状都看了个清清楚楚,待把所有彩锦都细细挑拣了一番后,崔皇后便笑着说道:“兰儿把这些料子叫人拿去分头抓紧做了,还有等秀女们进来住宿教导的其他琐事,都要靠你去操劳了,你先去忙吧,我再和民儿说说省亲的事情。”
    车芷兰应诺准备退下时,又问李济民晚膳在哪儿用,李济民略微迟疑了下,便说道:“这两日手头事情实在太多,孤今日还是在宣肃殿用吧,太子妃只管忙你的吧,不用挂念我。”
    等车芷兰出了殿门,李济民便问道:“请问母后有何事要吩咐济民的?”
    崔泽芳却没有马上答话,只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不吭气,李济民被她看的有些莫名,又有些发慌,便挤出一个笑来问道:“母后怎么了?民儿脸上有花不成?”
    “怎么了?你问我怎么了?我还要问你怎么了呢?为何几个月都不肯与太子妃同床?也不肯去临幸其他宫人?”,等崔泽芳开口时,脸上已经没了笑意,面色一片肃然。
    李济民再没想到崔皇后会突然问起这个,饶是两人关系一贯亲近,饶他是被崔泽芳亲手带大的,此时仍是一下涨红了脸,吭哧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来。
    崔泽芳见他这个样子,越发生气,厉声说道:“你这是怎么回事,当初是你自己一意孤行一定要迎娶她的,我和你父皇当时虽然不满,但这几年看下来,她竟是个十分好的,不论是东宫内外,还是在我和你父皇跟前尽孝,都处理的很是周全妥当,对你也一样,没一处不照顾到的,我听说只要你在宫里办公事,她每日午后都会派人送点心汤水过去,全都是合着你的口味做的,这次贵女们参选的事情,也都是她亲自上下打点的,累的人都瘦了一圈,你又是为了什么要给她脸色看?虽然如今已在着手为你选纳侧妃了,但你若能顺利先诞下嫡长子,那才是大道正统,这是事关我李氏宗族千秋万代的大事,你究竟在胡闹什么?”
    李济民被崔泽芳问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些道理他又何尝不懂,只是。。。。。。
    见他不吭气,崔泽芳冷冷哼了一声,继续说道:“民儿,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你是不是在恼恨太子妃多次主动上书给我,要为你纳选侧妃?你是不是在恼恨自己对她动了真心,她却只是在敷衍于你,是不是?!”
    崔泽芳一下提高了声音,李济民骤然被人点破了埋藏已久的、甚至自己也还没想清楚的隐秘心思,面上顿是一僵,而后便有些恼羞成怒起来,他俯身一礼后,沉声说道:“母后多虑了,民儿并无这样荒谬的心思,这些日子,一是因为孩儿实在太忙,二也是不想惊扰太子妃,想让她好好将养将养身子,所以才常常不回正殿歇息的。”
    崔泽芳深知他的脾气,见他犯了犟劲,便慢慢舒缓了脸色,先长叹了一口气,才又低声说道:“民儿,你虽是我带大的,但你的脾气有五分像你父皇,有三分像先皇后,最多也只有两分像我,你心软多情,正是和你父皇一模一样的,太子妃身世艰难,为人却自强刚正,确实是惹人怜爱、让人敬佩的,你心中爱惜她,本没有任何的不对,若你们只是这世上任何一对普通夫妇,无论你要怎样,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可是民儿啊,你如今是我大唐太子,今后就是那万人之上的一国君主,你的事,没有私事,没有家事,只有国事啊,民儿,我想这些道理,你心里也一定都很清楚。。。。。。”
    崔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