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求生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朝求生记-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云锦想总不能这些人吃正餐,让老太太吃咸菜啊,于是就在脑中想一些个清淡的菜式,看能不能引出太后的胃口来,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

“太后,咱今儿个打饭包吃好不好?”

“打饭包?”太后有些心动,“不过那是绝粮日吃的啊。”

“谁也没规定平时不准吃啊。”云锦不以为然,“云锦亲手做,保证您进得香。”

“嗯,听你这么一说,我也想吃了,可是巴巴的叫胤禛和胤祥来,就给他们吃这个,不太好吧?”太后还有些犹豫。

“太后,您就放心吧,他们二位爷这几日忙得天昏地暗的,想来也是没什么胃口的,吃这个正合适。”云锦打着保票。

“照你这么说,那皇上自然肯定也是爱吃的,把他也叫来吧。”太后听云锦这么一说,又想起康熙来了。

“太后与皇上真是母子情深。”

云锦正和太后聊着呢,下人来报

到了。

“云锦,你来太后这儿也不叫上我。”十格格给太后请完安之后,对云锦有些埋怨的说道。

“云锦不是想让你多歇歇嘛。”云锦笑笑回答。

“也真是,跟着皇阿玛这几天,可是把我累坏了,”十格格撒娇的跟太后说,“太后,您不知道,这一站就是一天哪,如月的腿都肿了。”

“可这不是你自己想去的吗?”太后微笑着看她。

“太后,如月还不是为了云锦,想着她第一年在宫中过年,得多感受些,”十格格嘟着嘴,“谁成想会这么累啊。”

“十格格,正好您来了,就在这儿陪太后说会儿话吧,”云锦起身对十格格说,“太后准备一会儿请皇上和四爷、十三爷来用晚膳,云锦要去厨房看看。”

“行,你去吧,太后这儿有我呢。”十格格笑着点头。

***********************************************************************

太后所说的“绝粮日”的习俗来源于太祖皇帝参加的一场战争,那一仗打得太过艰苦,军中都断粮了,将士们只能以树皮充饥,附近的百姓知道这个消息后,就将家中所有的存粮打扫出来,送到战场。太祖命人将这各种粮食焖成杂米饭,又因为战场上没有碗筷,就用山野的野苏子叶包着吃。因为那天是八月二十六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满人们要穿戴简朴,吃打饭包,吃的时候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用以警示人们不可忘记先祖创业的艰难。

这个打饭包做起来也简单,就是用白菜叶包上米饭、鸡蛋酱、香菜、小葱、土豆泥就可以吃了,不过这天并不是“绝粮日”,所以也不用弄得那么简陋,云锦让宁寿宫的御厨用大米和小米焖出二米饭,又嫩嫩的炒了些肉丝,再摆上些香茹末、火腿丝什么的,凡是她觉得可以放进饭包里的,都弄了一份。

等康熙他们过来之后,已经是吃饭的时间了,宫女们要上茶,让云锦阻止了。

“皇上,马上就用膳了,还是不要用茶吧,不如先喝点汤,暖暖身,也开开胃,您看如何?”云锦向康熙请示着。

“行,到皇额娘这儿,就听你们安排。”康熙点点头。

云锦已经做好酸辣汤了,一直在火上煨着,嘱咐御厨在上汤之前再甩上蛋花。

“朕这一天忙得,都忘了饿了,亏得皇额娘惦记着,可是有什么好吃的吗?”康熙喝了汤之后,舒了一口气,笑着问太后。

“我这两天没什么胃口,是云锦想出了一个吃食,我想想都有些馋,皇帝这些日子怕也是忙得没有胃口,所以叫你过来同吃。”太后慈祥的看着康熙,又对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说,“听云锦说,你们这几日办差也是忙得够呛,所以也叫你们过来,换个口味。”

“胤禛谢太后挂念。”四阿哥起身行礼,一本正经的回话。

“这是太后心疼我们呢,说实话,这些日子真是忙得不轻,”十三阿哥笑着说道,“总是这事儿那事儿的,弄得人着急上火的,真是看着饭都不想吃了。”

“事儿办得怎么样了?”康熙问四阿哥。

“回皇阿玛,已经都准备好了,这两天就可以设棚往外发放了。”四阿哥回道。

“嗯,你们也辛苦了。”康熙点点头。

“这是儿臣应该做的。”四阿哥、十三阿哥同时起身行礼。

“皇上,可以用膳了。”云锦看那边的宫女冲自己做了手势,于是对康熙说道。

“走,朕要看看皇额娘到底准备了什么。”康熙领头往摆饭的厅堂中去了。

“饭包,”十三阿哥看到餐桌上的东西,眼前一亮,随即有些懊恼,“唉,我怎么早没想起吃这个呢。”

“亏你想得到这个,”康熙也笑着看了看云锦,“不过倒是个好主意,朕看着也有食欲了呢。”

“皇上喜欢,就是云锦的福气了。”云锦恭敬的回答。

“皇帝既是饿了,那就赶紧吃吧。”太后笑着说道。

“好,皇额娘请。”康熙先请太后入坐,然后自己也坐下。

这些人用膳,云锦自然是要在一旁侍候的,她先是为太后打了个饭包,双手递了过去,又为康熙打了一个。

“好了,你忙了这半天了,想是也饿了,这个我们自己动手吃才有乐趣,你快去吃你的吧。”太后冲云锦笑着说。

云锦见康熙也点头同意,于是就走到四阿哥他们那一桌,还要动手再为他们打饭包。

“行了,坐下吃你的吧,没听太后说,这个要自己动手才有乐趣。”四阿哥淡淡的说了一句。

“四爷说的是,是云锦多事了,”云锦手中一滞,但还是接着把手中的那个打完,双手递给四阿哥,“不过这都已经打好了,就请四爷赏个脸,接了这个如何?”

通过那个手笼子的事儿,云锦觉得四阿哥这个人也就是表面上别扭,其实心意还是好的,他这么说可能只是想让自己好好的吃顿饭,可是好好的话,他却不会好好说,倒显得自己是闲着没事儿,就喜欢侍候人似的,算了,看在他一直还算护着自己的情份上,就不跟他计较了。

四阿哥瞅了云锦一眼,还是将那个饭包接了过去,一口一口细嚼慢咽的吃着。十格格这时也亲自动手打了个饭包,递给了十三阿哥,十三阿哥含笑接了过去,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云锦看十格格打包完全是按着自己给四阿哥打包时的选材,而不是按十三阿哥的口味,联想起刚才自己打包时,她盯着看的样子,心里有些个明白,估计她是没吃过也没见过打饭包吧?

不管她吃没吃过,这个东西学起来也很容易,所以接下来的时间,大伙都是各自选取自己喜欢的配菜,亲手打饭包,吃得是不亦乐乎,那叫一个香,米饭的用量比平时多了一倍还有余。

这爷仨儿因为还有事情要办,所以吃饱之后,也不多耽搁,就向太后告辞离去,太后知道他们忙,也没留人,只嘱咐他们要多注意身子。不过老康临走前倒是给十格格和云锦撂下话了,说是明天就封玺了,她们两个以后也不用到他那儿去了,听了这话,不只云锦暗暗窃喜,就是十格格也是喜上眉梢,看来这些日子也确实是累着她了。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贯的具有乡土气息

二月二十六日不止是皇上封玺放假的日子,也是宫中7子,那些个小阿哥们从百官封印时起就放假了,在这天早早的来到了延禧宫,跟贵妃娘娘说,知道云锦不用跟在皇阿玛身边了,所以想找云锦一起到宫中各处去看看热闹。

“你就跟着他们去吧,”贵妃娘娘笑着对云锦说,“前几天你在皇上那儿也拘得狠了,这几天就且玩些吧,到了除夕又得忙了。”

“谢娘娘。”云锦正好也想着在宫里四处走走看看,感受一下年味呢,所以也不装假,向娘娘行了一礼就跟着他们出去了。

过年的时候,孩子们是最快乐的,看着那小十六和小十七带着小十八,在前面跑跑跳跳的,云锦心中也跟着兴奋起来,不过,云锦打量着身边的十五阿哥,却怎么觉得他好象是有话要对自己说呢。

“十五爷,您是不是有事要对云锦说?”云锦停下脚步,小心的问道。

“嗯,”十五阿哥未曾开口,脸先红了,“是这样的,上次演长生殿之后,皇阿玛很是欢喜,对额娘也多有赏赐,所以”

“所以您就想着这次过年时也来上一出?”云锦一听就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

“不是我想的,是小十六小十七的主意。”十五阿哥冲口说道。

“十五哥,你怎么把我们说出来了。”

不知什么时候,小十六和小十七他们已经跑回来了,正躲在一旁偷听,十五阿哥这么一说,小十六和小十七立时就急了,十五阿哥一看他们也在呢,脸就更红了。

“这是好事啊,是几位爷对皇上和娘娘们的孝心,有什么不好承认的?”云锦笑着为十五阿哥解围,又请几位阿哥到旁边的亭台上坐下来说话。

“那就这么说定了。你再帮我们弄一个贺新年地戏。”小十七倒真是会顺杆爬。

“几位爷。您可是瞧瞧还剩几天了啊?云锦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来不及啊。”云锦啼笑皆非。

“谁让你前些天跑皇阿玛那里去了?”小十六埋怨着。

“十六爷。这事能怨我吗?”云锦苦笑了一下。对这个话题也不好多说。只好转了口风。“这样吧。戏是弄不出来了。曲儿倒是有几首。不知几位爷可能将就?”

“嗯。也行。云锦地曲儿也是有名地。那就这样吧。你快些教我们。离除夕宴可是没几天了。”小十六急着催促。

“好哇。”云锦冲他们斜睨了他一眼。“云锦还以为十六爷好心来找云锦瞧热闹地。却原来是另有所图啊。”

说完这话之后,小十六和小十七是厚脸皮惯了,嘻嘻一笑也就过去,倒是十五阿哥在一边又红了脸。

“要弄曲儿也不难,可你们却是要回答上云锦几个问题。”云锦见十五阿哥如此,也觉得话说造次了,忙用话岔开了。

“你想问什么?”小十七有些警惕的看着云锦。

“放心,云锦不会难为几位爷的,”云锦笑了笑,“今儿宫里不是要贴春联吗?云锦就问与这个有关的。”

“行,你问吧。”小十六和小十七互相看了看,又看看十五阿哥,点头表示同意了。

“那云锦就放肆了,”云锦清清嗓子,拿出老夫子的样子来,引得那几个阿哥们浅笑不已。

“几位爷先说说这贴春联的习俗最初是起源于什么?”云锦开始问了。

“这个我知道,是桃符。”小十六抢着答道。

“嗯,不错,”云锦点点头,接着往下问,“这桃符是作什么用的?上面写的什么?”

“是用来驱鬼压邪的,上面书有神荼、郁垒二神。”这回换小十七答了。

“几位爷可能背上一首与桃符有关的诗吗?”云锦再问。

这回小十六和小十七则是答不上来了,于是他们就把眼光放在了十五阿哥身上。

“爆竹声中一岁除,

曈曈桃换旧符。”十五阿哥也不负他俩的期望,想了一想就背出来了。

说实话,这首诗中只有“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句,云锦还算是有些印象,其他的可是耳生的很,会问这个问题也只是想难为一下他们,至于十五阿哥背的对与错,她可是不知道的,不过想来应该是不会错的。

“那么最早出现的春联是由谁所写,内容为何?”云锦又接着问了下去。

这下可是连十五阿哥都不知道了,他们面面相觑,都没有开口。

“云锦问的这些个问题,是在某一年的春节前夕,一个群里的朋友向大家发问的,本来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桃符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叫春联的,不过因为这个答案关系到明朝皇帝朱元章,所以云锦想想还是没有问出来。

十八爷,”云锦蹲在十八阿哥面前,柔声的对他说,“云锦告诉您,您可要记住了,那是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写的,内容是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马上到新年了,北京的天气当然是很冷的,云锦这一行人又是坐在外面,所以小十八的脸蛋冻得红通通的,可他却是不叫苦,只是用那双大大的眼睛盯着云锦,跟着她念了几遍,然后冲她展颜一笑,表示自已记住了。云锦见他如此乖巧可爱,再想想他岁不长久的命运,不禁有些个心酸,伸手将他搂在怀里,小十八先是一愣,随后也伸手抱住云锦。

这还是云锦第一次如此亲近小十八,之前她总是觉得小十八虽小总也是个阿哥,自己不好越了礼数,现在这个时候却是突然有种感觉,小十八在人间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还是应该多给他些温暖,反正旁边也没外人,就让她抱一小会儿吧,

“云锦,你现在能教我们曲儿了吧?”刚才那道题他们明明没答上,可小十六却是压根不管这茬儿了,只是催着云锦赶紧教他们唱歌。

“好我的十六爷,您也得容云锦想想啊。”云锦笑着放开了小十八,站起身来,心里还有些不舍,你还别说,这小正太的身子软软的,抱起来真是舒服。

云锦出那些个题的目的,本来也不是专为整治他们的,所以小十六要赖帐,云锦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那你快想。”小十七也在那儿催。

“十七爷,哪有这么快的,且让云锦一天,明儿个给您成不成啊?”云锦摇摇头笑了,“几位爷,咱们坐这儿也有时候了

是可以起身了,十八爷已经冻坏了呢。再说,难不+L云锦瞧热闹真就是一句虚话?”

这话说得不只是十五阿哥,连小十六和小十七也有些不好意思了,他们忙站起身来,继续前行,不过也没忘了一再叮嘱云锦,明天一定要弄出来,他们还会一早就去找她的。云锦点头答应了,这才能消消停停的好好看看宫中过年的情形。

一路上不时能看到那些太监们在挂春联。没错,是挂。宫中的春联和福字一样,是挂而不是贴,这与民间不同,要按现代的说法,也更环保一些,上面的字是满文,可是,云锦看了这个春联却是大吃了一惊。

云锦吃惊不在于联上的字满文还是汉字,也不在于它是挂还是贴,她吃惊的是,这些人挂的联居然是白色的,难不成是近日有什么重要的人物去世了嘛?可昨天自己还在康熙那儿,没听说什么啊,难道说是今天去世的,唉,这大年下的,日子口赶得可是有些不好。

可是,也不对啊,这些个挂联的人,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