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春-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裴杨氏闻言点点头,“管……就不必管了,他这个大才子,也算是一方名士了,好歹是块牌子,既然说了只留他一个月,那就还是不要惹他心中不快的好,只要他不纵火,也就是点些小锅温酒,还是别去管他了。”

阿锦闻言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点了点头,应了声是。

这时裴杨氏伏身把着小囡囡的手写了十几个字,便觉得身子发酸,便松开手伸了个懒腰,问:“让你去打听着城里买个好铺面,打听着了吗?”

阿锦闻言点头,“得了几处,我让人带我去看了,都是好铺子,位角也好,铺面也好,只是前面的人不善经营,所以才落得个关门大吉,不过何管家问过之后,人家都是只同意租,并不愿意卖掉,所以,如果非要买下来的话,怕是得多费些钱了。”

裴杨氏闻言点头,“嗯,这是肯定的,这些年风调雨顺的,朝廷上又政令清明,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手里也越来越有钱,而只要是手里有些钱的,要么就是城外买地,要么就是在城里买铺子买宅子,地是有限的,买的人多,价格当然飞涨,晋原县城就那么大,铺子和宅子也是有限的,大家都买,自然也就贵些,贵些就贵些吧,我们娘儿几个既然出来自立门户了,总不能没有个营生,那样就算是现在还有些钱,也难免要坐吃山空了,看个不错的,你就替我做主,买了吧!”

阿锦闻言应了声是,却又道:“买便买了,倒也没什么,只是这卖酒,是不是不太稳妥?”

裴杨氏闻言纳闷,“怎么不稳妥?”

阿锦想了想,道:“卖酒当然是一桩好生意,婢子找人打听过了,光是最近的这几年里,咱们晋原县城里已经又多了三处酒庄,新开了七八家酒铺,生意仍是好得紧,可见这个生意本身是好的,只是,这酒铺子历来就是多事之地,咱们家又没有个能在外头主事的,这将来万一要是有人找茬儿……”

她的话不敢说的太明白太直白,但裴杨氏还是立刻就听懂了。

当下她笑笑,“你放心,裴颂虽然蠢笨,但老爷子却是个聪明人,有些道理他会告诉裴颂的,越是咱们两家关系不睦,裴家就越是不可能欺上门来,要动手脚,也只能在背地里,至于那些背地里的事情,却是正好可以用到咱们的舅老爷,省得他每天什么事情不做,也一样的过来打秋风。”

阿锦闻言虽然仍是有些悬心,不过既然少夫人如此底定,她也只好点头应是。

聊完这些,裴杨氏便低下头继续陪着小囡囡练字,好容易娘俩儿又写了一个字,裴杨氏笑靥如花,没口子夸赞,搂着小囡囡又是亲又是疼的,不过这时她抬起头来,却发现阿锦还没走,非但没走,看她的模样欲言又止的,似乎是还有事要说。

挑眉看了她一眼,裴杨氏收起笑容,低下头低声地呵哄小囡囡,好说歹说哄走了,她也由两个丫鬟陪着,去跟弟弟一处捉蚂蚁了,裴杨氏这才理了理衣裳,淡淡地道:“还有什么事儿,说吧。”

阿锦犹豫了好大一会儿,才道:“小姐,外头那些传言您也听说了,要么,咱们还是把那个账房先生给……辞了吧。”

裴杨氏闻言点头,道:“说说原因。”

“第一,虽然他出面辩驳了,那个谣言的影响力已经大大下降,但是毕竟人言可畏,更何况咱们现在的处境本来就不好,所以婢子觉得,彼此还是撇清些好……”

“嗯,既有第一,那肯定有第二了,说。”

“第二则是,现如今的李曦,可不是什么蜀州第一才子了,婢子昨天出去看铺子还听见到处人们都在议论,说李曦此人无视文章道德,且毫无气节,纵有小才,亦是歪才,而且他前些天在小樊楼里夸下了海口,到现在整个蜀州几乎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呢,这样一个人留在咱们家里,只怕并不能添什么光彩了,因此婢子觉得,倒不如就借着让何管家管管的机会,妥帖的给些工钱,打发他走了算了。”

裴杨氏闻言再次点点头,却是陷入了深思。

良久之后,她微蹙着蛾眉,也不知是对阿锦说话还是自言自语地道:“说来也邪门,我怎么觉得这个李曦那么不对路子呢?好像他做什么事情都跟咱们普通人想的不一样,总是能做出些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来……奇也,怪哉!”

阿锦闻言默然。

※※※

不管外头传言如何,李曦这段时间的日子过得倒是挺逍遥。

账房先生的活计很轻松,其实上辈子李曦虽然不是做财务的,但是报表啊什么的,还是经常会接触到,而且他还去朋友的公司里帮过几天忙,小公司人少,所以他也管过账本,跟上一世那种发达的商业社会的账本相比,毫无疑问当下这样一份家庭账本简直是太简单了,他应付起来毫不费力。

其实李曦当初之所以一眼就相中了这个活计,除了他从三叔李肱嘴里得知了这个裴杨府目前正在准备买铺面开酒庄,觉得这个契机不错之外,最重要就是他想熟悉一下这个年代的账本了,别说他也知道人家不可能长期雇用他这种连字都写不端正的账房先生,就是他们想雇,李曦还不干呢,他只是在为自己未来的道路做准备。

有了这个态度打底子,这工作自然就轻松愉快了。

何管家怒目而视,李曦就抬起头冲他笑笑,路上碰见个下人对他指指点点,他也傻呵呵的笑脸以待,总之是不管看见谁他都乐呵呵的。

可一等回到分给他的那间小“办公室”里,他却会突然一下子收起笑脸,俯下身子认真地捣鼓自己的“实验”。

嗯,应该被称作是实验吧,因为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这种东西和这种思路。

一个小铁鼎,一个李曦设计出来之后让匠人给打造的酒甑,一小包袱高品质的木炭,以及其他辅助工具若干,当然,最重要的东西是原料——崇义坊狗肉娘子那里买来的上好美酒。

穿越过来之后,根据李曦的了解,这个年代造酒其实还简陋的很,人们所谓的酿酒其实就是把酒带着酵母之类的一起放在坛中,让它一边发酵酿造一边贮存,但是喝的时候打开酒坛之后,却必须要先筛除掉酵母和渣滓,然后才能饮用。所以在眼下的大唐,人们除了说“吃酒”之外,也管喝酒叫做“筛酒”,就是指的这个筛除的过程。

前些天到处逛,李曦跑遍了城中所有的酒铺,而且还找了不少人打听,其中就包括三叔李肱,所以他确信,至少是一直到现在,大唐境内还没有出现过蒸馏酒。

虽然上辈子不是玩技术的,也不是学化学的,但毕竟是理科生,化学实验不太陌生,对付这种层次的实验,李曦可是一点儿都不怵,更何况就算是发怵也得壮着胆子上啊,这种仿佛天生就是留给穿越者发财的机会,李曦怎肯错过。

不光是他,在前几天的酒楼里跟很多人发生了那场争执之后,李曦回头把自己可以造出一种高浓度酒的事儿跟三叔一提,就连他听了也是立刻就两眼放光。

虽然他并不太相信李曦的说法,认为酒还可以提纯,但毕竟出于对自家侄子的信赖,他最终还是点头,好歹算是允准了李曦要实验的想法。

当然,以他的聪明,在假定李曦能够成功“研究”出这种酒的情况下,他自然是很快就明白了李曦之所以选择裴杨氏这样一户人家去做账房的用心之所在。

简而言之,分摊风险。

首先,酿酒这个行业虽然利润不小,但也是烧钱的大户。而且李曦如果真的能弄出一种新酒来,那就是属于一件新东西,这个世界上没人喝过这种东西,更是无从预测它的销路如何,这一点甚至连李曦都拿不准,因为先进的东西,未必就是合适的东西,事实上就只是李曦知道的就已经有无数的事例都证明了,超前的,甚至不如落伍的。

而偏偏裴杨府最近一段时间正在张罗着要开酒庄子,根据他们家的情况,稍微推测一下就可以猜到,他们新立门户,正在无比焦急的寻找立身的财路,所以,双方很有可能会一拍即合,到时候借助她们的力量先来试验一下,一旦发现这种酒是有销路的,三叔可以顺势加入,自然也就是最妥帖不过的路子了。

当然,其实以三叔李肱的财力,完全能够支撑得起这种小规模的实验,所以李曦其实完全可以不必借助裴杨氏,但是话又说回来,虽然是自己的三叔,是对自己很好的三叔,但是李曦却还是不想把自己的路子完全都交给他去做。

他时刻都告诉自己,我是个穿越者,对于整个的大唐时代,对于整个天下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外来户。

所以,可以借助,但绝不依靠,更不能全盘托付。

无论对谁,都是如此。

李曦小心翼翼地调控着火候,凭借着感觉大体的把酒液的温度控制在合适的程度之内,然后几乎是屏息地等待着结果。

蒸馏的技术说起来一点都不复杂,因为中学那会子就学过了,酒精的沸点和水的沸点是不同的,如果李曦没记错的话,酒精应该是在七十八摄氏度多一点,而水则是一百度,所以,只需要始终把酒液的温度控制在这两个数值之间,酒精就会一点一点的从酒液中蒸发出来,从而达到与水分离的目的。

道理说起来简单,但是真做起来却远远不是那么简单。

一是酒温不好掌控,而且连个精确的测温工具都没,只能凭借感觉和目测,二是工具也不趁手的紧,至于第三么,在李曦出生和读书的那座小县城里的中学里,就算是最好的学校里的化学课,也是基本上不做什么实验的,老师说过,只需要把课本上的实验过程背过去,就能考大学了,要做实验,去大学里做去,咱们学校花不起那个材料费,而李曦大学学的又不是化学——所以,他的动手能力实在不是一般的差。

过去的这些天,他已经失败了无数次了。

虽然有些时候也能蒸馏出一些酒精,但要么是火没控制好,水汽也蒸馏了很多进去,要么就是特意订做来的那个酒甑实在是有些不靠谱,因为正在蒸馏的过程中,酒精的温度很高,所以只要酒甑有一丁点儿扣不紧,一个不注意的情况下,好不容易才蒸馏出来的酒精就能飞走大半,……总之就是什么稀奇古怪的状况都出过。

眼看就蒸馏的差不多,李曦的手一个不注意被盛着酒液的铁鼎给烫了一下子,他一哆嗦,坏了,酒鼎微微一个倾斜,顿时蒸馏好的部分酒精就不翼而飞,而且酒鼎一歪,火头就突然的大了起来,就这一下,眼看着鼎内的酒液就有些小滚……

李曦不由得叹了口气,又废了。

不过还好,总算还略有成果,虽然只剩下大概几滴。

李曦颓然起身,熄了火,等铁鼎的温度降下去之后把东西收拾起来,把剩下的酒液和蒸馏所得的酒精都小心翼翼的重新分开装好,这才收拾一下自己的书案,把账簿再次整理一遍,然后看看天色不早,估计今天自己呆在府里也不会有什么其他事情了,就干脆动身回家。

当然,回家之前除了跟何管家打个招呼之外,就是还得顺路再买点酒回家。

***

新书榜岌岌可危,求推荐票!

第一卷 春来剑南 第十五章 静女

崇义坊,文君酒垆。

看见李曦进门,酒铺里的声音突然就小了很多。

按说这家文君酒垆铺面很小,只能算是一间小酒铺,但是因为此间狗肉炖得极佳,故而生意素来不错,在这晋原县城里的几十家酒铺之中,也算是颇有盛名了。

当然,它最大的名声不是来自酒,也不是来自狗肉,而是来自它的主人,一个被人们称为“狗肉娘子”的年轻少妇。

据说这狗肉娘子的娘家姓林,父母都只是普普通通的老农而已,两年前,只因为她长得漂亮,被县城里的皇甫家给看中了,便请了媒人上门给自家的儿子提亲,这农村的丫头片子能嫁到城里去,对方还是有钱的人家,那自然是盼都盼不来的美事,因此她娘家收下了厚厚的彩礼之后,自然也就准了。

只可惜这姑娘却不是什么有福的,就在新婚大喜的那天,新郎因为喝多了酒,走路时一个不慎跌倒,脑袋居然撞到台阶的石头棱上,还没来得及入洞房呢,就一命呜呼了。

于是转眼之间,喜事变成了丧事。这新娘子自然就成了家里最不受待见的一个,新郎的父母虽不曾把她怎么样,但背地里还是不免有'天煞星'、'克夫'之类的说法传了出来,以至于一家人都避着她走,但即便如此,她还是心甘情愿的呆在婆家,说是愿意替自己的丈夫给父母尽孝,但是人家父母嫌她晦气,压根儿不敢留。

到后来过了三个月孝期之后,那家人便干脆说,虽然已经成了亲,但是毕竟儿子已经没了,也没有留下她守活寡的道理,让她这就可以回家,愿意嫁人还是如何,都听其自便,只是不要继续留在家里了,于是只给了一笔钱,就把她赶出了府来。

按说这本该是一个新婚寡妇想都想不到的好事儿了,哪有那么年纪轻轻还没来及真正嫁人就愿意为别人守一辈子活寡的?但偏偏这狗肉娘子是个死心眼儿的,他甚至连那男的长什么样子都没见到,就坚持要为对方守寡,说是烈女不侍二夫,因此回到娘家之后,不管家中父母兄嫂怎么劝,她都坚持绝不再嫁。

但是吃了上回的甜头之后,她兄嫂已经明白,嫁一回女儿就是一回的好彩礼,更何况自家妹子还生得这么漂亮,不嫁出去养在家里岂不是赔本的紧,因此她的兄嫂是断断不同意她守寡的,她不同意,就先是找了亲戚邻居无数人轮流劝说,然后甚至干脆威胁说,她要是不肯嫁,那就要赶她出门,总之不许她继续住在娘家,为此她哥哥还打了她一巴掌。

最后被迫无奈,她便干脆到这县城里来租了一间铺面,又雇了些伙计婆子,开了这家文君酒垆。一两年间,倒也颇有了些气象,成了晋原县城里有名的一家小酒铺。

并且离开家的那时候起,她就彻底断了跟家里的关系,后来更是干脆连林这个姓氏都一起都给舍了,改姓自己亡夫的姓,给自己起名字叫皇甫静女。此事曾一度在晋原县城内传为美谈,时下大唐虽然不限改嫁,但是对于有气节,能为亡夫守寡的妇人,毕竟还是赞赏的,因此从那之后,她这里倒是多了不少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