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春- 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问题,自然无人敢答。

这时,玄宗皇帝缓缓地坐回宝座,摆摆手,道:“众卿都坐吧,坐吧。”

然后他目视韩休,问:“韩卿,你可有话要说?”

韩休闻言刚坐下便又站起来,手持笏板,道:“臣以为。。。。。。赵风凌此人不告而私自离京,宜重重责罚,然而,赵风凌乃是我大唐官员,他不告离京,固然也是他自己狂妄无知,却也是御史台有所失察,因此臣以为,陛下也应下诏申斥之。至于赵元礼与赵常奴父子,臣却以为他们并无过错。”

“哦?”玄宗皇帝闻言先是有些失望,不过听他最后一句话说的怪异,便忍不住问:“那爱卿且说说看,为何赵家父子竟是没有过错的?难道管教不严,不是一桩大罪?”

韩休当然知道其实这时候皇帝陛下突然喊起自己来问话,其实是希望自己会帮他把太子扯出来的,只是他却觉得此事若一旦牵涉到太子,便未免会变得太过复杂,甚至有可能会引起一场朝中的大地震,因此即便他出任宰相以来便一直都是以敢于任事敢于说话而著称,临到这种事情,却还是不得不慎之又慎。

他是有胆魄,是敢于任事敢于说话,但那并不代表他鲁莽。若抡起政治智慧,他却也是丝毫都不比其他人差的,不然以他那副刚胆,如何还能做到宰相之位呢!

这个时候,太子不能提,但皇帝陛下又问道自己了,其他方面都是不妨说一说。

因此当下他便躬身道:“臣斗胆,敢问陛下,赵风凌是我大唐之官员否?”

玄宗皇帝听他这话问得稀奇,心想若不是官员,哪里会有什么私自出京的罪名呢?正因为是官员,所以才要问他这个罪名嘛。

不过他情知韩休这话虽然问的突兀,却肯定自有缘故,因此便回答道:“没错呀,赵风凌是我大唐的官员。”

韩休闻言点头,又道:“那么,臣斗胆再问,赵风凌既是我大唐官员了,那么对于他来说,第一个身份是大唐官员,还是赵氏之子?”

“呃。。。。。。”玄宗皇帝闻言不由微愕,这个问题还真是把他给问住了。

他当然明白韩休的意思,他是在说,着赵风凌既然已经是大唐的官员了,那么管教他、使用他和监察他的事情,自然是应该由大唐的朝廷,具体来说,就是礼部、吏部、御史台等等衙门来负责的,总不成一个大唐官员出了事,不怪朝廷上自己没管好没使用好,反而要去埋怨人家父祖管教不严的。如此一来,难道说赵风凌首先是人子,其实才是朝臣么?

这个道理。。。。。倒也并不是说不通。

因此玄宗皇帝犹豫片刻,想要反驳,却思及这韩休想来便是个口舌不挫的,这一辩论起来,怕是干脆就把话题扯远了,便干脆摆了摆手,“卿言甚是,如此,来人呐,去宫外去告诉那赵家父子去,叫他们起来自去吧,就说是朕说的,此事与他们无干。”

当下他话音方落,自有殿值小太监领命去了。

韩休满心的等着要与皇帝陛下就是这个赵氏父子是有罪还是无罪的问题辩论一番的,却不想皇帝陛下竟是将这个问题给轻轻放过了,当下便知道,(W//RS//HU)只怕太子是逃不过这一劫了。

因此只是略犹豫了一下,他便道了一句“陛下英明,臣敬佩不已!”,然后便转身退回原处坐了下来,再也不肯说话。

而这个时候,政治嗅觉比他还要灵敏了许多的萧蒿自然已经闻出了一些味道,只是他素来便与太子那边关系不过,在眼下皇帝陛下并没有明言此事要追究太子李鸿的责任的时候,他倒是不必主动开口说什么,因此,便也聪明的选择了沉默。

两个宰相一起选择沉默,其他人就更不会有什么话说,因此,这南熏殿内一时间竟是安静的可怕。

良久之后,玄宗皇帝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一遍,心里微微叹了口气,做以手支额状,道:“朕也乏了众卿且退下吧,此事。。。。。。容后再议!”

众人闻言齐刷刷的站起身来恭声唱诺,然后便鱼贯而出。

当然,萧蒿和韩休还是各走一边,彼此连看一眼都懒得看。

看着众多大臣们鱼贯出殿,玄宗皇帝便连刚才那一丝掩饰的意思都丢开了,这脸上便顿时是阴沉的厉害。

“啪”的一声,他再次拍案。

高力士忍不住进言道:“陛下,既然诸位大人们都不敢就此事波及太子,想来太子殿下还是极得民心的,陛下是不是。。。。。。”

玄宗皇帝不等他摆摆手,便立刻打断了他。然后便起身再次在殿内来回踱起了步子。

太子若是不得民心,他反倒不怕,他怕的就是太子太得民心了!

当然,这个道理高力士也知道。

只不过他毕竟不是皇帝,根本就无法感触到一个帝王对自己皇位的战战兢兢,也无法体会到一个帝王在面对一个有可能会危及到自己权力的儿子时,那种复杂的心态。

因此,他本来是想开解几句,却没有料到,反而是惹起了玄宗皇帝内心更大的猜忌。

在殿内来回踱了也不知道多长时间的步子之后,玄宗皇帝突然停下脚步,似乎心气儿平顺了很多,便脸色也是好看了不少,他看着高力士,问:“将军,据奏折上说,这赵风凌此次潜去剑南道想要图谋不轨,却是叫那个李曦给发现的,你可知道,这赵风凌为何会突然去找李曦的麻烦?李曦又是为什么,非要得罪赵风凌,甚至不惜把他翻出来做成大案呢?”

高力士闻言犹豫了片刻,道:“这个,老奴不只。”

玄宗皇帝闻言皱皱眉头,沉吟了片刻,道:“既然如此,那就把这个李曦调到长安来,朕要亲自问问他。”

高力士闻言躬身称是。

这时,玄宗皇帝叹了口气,才又道:“你跟萧蒿打个招呼,命他上奏折吧,这个赵风凌,必须死!”

高力士闻言心神一颤,然后才回过神来,却是顿时就明白,关键时刻,陛下还是心疼自己儿子的,即便他老是搞一些不该有的小动作。

遇事他躬身应道:“老奴,遵旨。”

第三卷 风风火火闯长安 第九章天子使臣

第九章天子使臣

进入七月,即便是以蜀中之溽热,此时也不知不觉的就开始凉爽起来,等到过了七夕,虽然白天的日头还是一样毒辣,晚上的天气却开始一日更比一日凉爽了起来。

这段时间里,李曦倒是不怎么忙,衙门里只需每日过去点个卯,然后便也学了郑爽裴俊一样躲回家里去,即便有事,也不过就是一个上午的功夫就处理完了。

而除此之外,不管是那三十万亩的蔬菜,还是各地的蔬菜市场,乃至于剑南烧春的酿造和销售,其实都已经形成了以柳家兄弟、三叔李肱和阿锦、杨钊他们几个为首的管理集团,因此,李曦这个幕后最大的老板倒是不需要负责什么具体的细务,只是有些事情当他们感觉不好决断的时候,才会聚集起来商讨一下,最后请李曦给拿个主意。

当然,在这期间,倒也不是一点事情没有,比如说在六月末的时候,就闹出来一次杨钊贪墨公款的事情。

李曦只知道历史上的杨国忠是个大奸臣,而在他想来,奸臣嘛,哪有不贪污的,所以一等各项事情都安置下来,他想到这件事,就命三叔李肱额外的留了心,果然,李肱这一留心之下,还真的是就给查出点什么来了。

贪得也不多,才九万钱多一点,当然,他私底下收的那些经销商们的钱,肯定要数倍于此,可即便如此,这个数目在剑南烧春这样庞大的销售额面前,也根本就算不得什么,而且据李肱讲,这杨钊虽然贪了些,其实平日里处理事情却很有大将之风,自己不在的时候,销售这一块只需要他一个人便可以运转自如。

甚至于在眼下李肱已经要分出很大心神来负责照顾蔬菜这一块,并且还要跟成都府的一些大商家打交道的时候,他已经成了剑南烧春销售这一块的顶梁柱式人物,因此,李肱的意见很明白,为了这点小钱,不值得乱了军心,也就是小小的警告一下就是。

但是在李曦看来,这却是一个不好的苗头。

因此,虽然李曦也采纳了李肱的建议,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往大了处理,仅仅是罚没了他的贪墨所得,那些收礼的收入,李曦就全当是没看见了,但是却直接取消了他在销售这一块儿的管辖权,直接把他打发到蜀州的蔬菜市场里,别的不管,只负责管辖这个市场的治安以及卫生清理等等,算是一份苦差。

不过呢,在得知杨钊贪墨以及收礼来的钱,倒有不少都是拿出去贴了一个本地的名ji之后,李曦就又动起了脑筋,根据柳荣的提议,他直接出钱买下了那个叫做裴柔的女子,然后便把她干脆送给了杨钊。

如此一来,有心从良的裴柔固然是感激得什么似的,便是刚刚才被李曦给打入冷宫的杨钊,也是感激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要知道,这裴柔乃是本地官ji,又颇有名气,要想把她买下来,可不是光有钱就行的,偏偏他又爱煞了这女子,李曦此举,倒是很有些雪中送炭的意思了,对比之下,他此前把自己打入冷宫,倒还是小事一件了。

因为通过这件事,杨钊知道,李曦虽然暂时把自己打入冷宫了,但是显然,自己的这位东家雇主,却还是准备要继续用自己的,眼下这番先是敲打后是施恩的,其实只是为了以后重用自己做准备罢了,而对此,杨钊内里感激之余,却也忍不住颇有了些期待,连带着原本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蔬菜市场那边,他也用心起来。

而且为了表示对李曦的忠诚,他特意隆而重之的请了柳蓝做媒人,李肱和李曦叔侄两个做证婚,在七月三日这一天,正式娶了那裴柔过门。

这个年头,纳名ji为妾,乃是红袖添香的风流雅事,但是娶一个ji女出身的人为正妻,却多多少少的会让人有些不耻,但是在杨国忠眼里,只要藉此能够博得李曦的信赖和亲近,那自然便是值得的,更何况他本来就爱煞了这裴柔,立志就是要娶她为妻的。

如此一来,这件事情就算是圆满的结束,李曦也就重新把他从蔬菜市场那边调过来,因为想到杨国忠在本来的历史上是肯定可以做到大官的,那么不管他是奸臣也罢,名臣也罢,肯定是一把做官的好手,所以李曦便干脆也不再让他主管什么生意上的事情,只是跟晋原县县令郑爽略商议了一下,便抬举他进县衙门里做了一个小小吏员。

他这个吏员,是专门跟着李曦的,有了他在县衙里盯着,一来可以帮着李曦监督下面蔬菜种植的事情不要出了纰漏,二来有些公务,也直接就可以拿回家来让李曦办理了,自然是省事许多也放心许多。甚至于才不过十来天的功夫,李曦就已经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杨钊此人,若说缺点,那肯定是一大堆,但是他的优点也不容抹杀。

首先,他这个人很机灵,做事情愿意动脑子,很多事情只需要李曦略一提点,他立马就可以上道了。其次呢,他此前曾经在街头厮混过多年,县城里三教九流都无比熟悉,于人情世故上也是熟谂,所以把他放到衙门里,简直就是一个多面手,不管什么事情把他放过去,那都是立刻就可以给你做出点成绩来。

如此一来,李曦自然加倍看重他。

当然,出于“奸相”这个说法实在是太让人心里不踏实,李曦对他的防备也是无人能及的高,也就算是一边大用一边重防。

就在这种情况下,七月十日,李曦和李朌李肱一起,送走了小胖子李早。

其实说到底,李曦之所以着急着想把自己这个弟弟送进军营,倒不单纯是为了促使他尽快成熟起来,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只是有点害怕那一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到来的大动乱。

李早善武,那么在这场大动乱之前,他如果能够尽快成长起来,不但可以为自己以及整个李氏家族觅得一份难得的安全保障,而且在李曦看来,如果运作得好,说不定可以让李早在这场迟早都会到来的战争中突然崛起。

要知道,即便是他对历史没什么了解,也知道诸如郭子仪李光弼之类的名字。

如果阿早能够成为这种可以留名千古的名将……只要是想想,李曦就兴奋,因为那是自己的弟弟呀

当然,他也知道,要成为名将,要想借机在那场残酷的战争中崛起,绝对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甚至于还要冒着丢掉性命的危险,但是他觉得,既然自己已经知道了历史上肯定会有这么一场灾难和机遇并存的大事要发生,难道能因为可以因为要冒一些风险,就那么轻易地放弃了吗?

他的答案显然是不可以。

才十二岁,就把李早这只小雏虎送进军营,按照李曦的说法,这叫逼虎长大。

把李早送走之后,这才刚刚消停了没几天,李曦正在准备着要请老师周邛替自己上门求亲下聘,然后还策划着等婠儿过门之后,自己就正式的纳了杨花花,但是还没等他的计划开始落实,晋原县衙内,就已经迎来了天子使臣。

李曦的品阶,自然够不着给他下圣旨的程度,按说即便有事,充其量吏部下一纸公文足矣,但奇怪的是,这一次来到晋原县衙的,居然是一位宫里的小黄门,偏偏这小黄门此来,竟然只是传达口谕,并没有任何调令。

口谕有三,第一,着免去李曦从九品上晋原县主簿一职,并无其他任命;第二,着李曦由晋原县县学生员,改入长安国子学生员;接到口谕之后,五日内必须动身。

就这么一道口谕,简单干净。

宣谕完毕,那小黄门被人带下去休息了,这里李曦和杨钊面面相觑,而裴俊和江安则毫不掩饰欣喜之情,与他们相比,郑爽脸上的阴晴不定反而算是不错了。

一道口谕,直接把李曦的官儿给罢免了,虽然他身上的散官之阶还在,但是毫无疑问,散官是无权的,充其量就是每个月支领一些俸禄罢了,几乎没什么太大的用处。

反倒是李曦居然莫名其妙给“转学”去了长安国子学,在他们这些不知情的人眼中,很是有些诡异。

而这个时候,尽管把他们的反应一一记入心中,但是李曦显然还没有什么心思去管他们,尽管当初他心里早就已经做好了有可能会面对这种非但不升官反而会被罢官夺爵的准备,但是当这个结果突如其来,李曦还是不由得有些举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