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春-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玄宗闻言一愣,然后便紧紧皱眉。良久,他道:“以密间侦视臣子之事,自我大唐立国以来,除则天朝之外,历代圣主皆不屑为之,朕岂能兴此事,令先祖蒙羞乎?这个人,撤出来吧”

高力士闻言躬身应是,玄宗皇帝又叹息道:“朕命你派人侦视李曦,实在也是他的那份奏章太过古怪,除此之外,朕又对他一无所知,所以才权宜如此,不可为常例。”

“大家圣明。”高力士闻言先是赞了一句,想了想,却又道:“可是老奴以为,这以密探侦视大臣的办法,并非完全不可用啊。便是李曦他自己,不是也在奏章上提出来这条建议嘛。要想加强大家您对地方节度乃至朝堂大臣的掌控,密探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手法。老奴请陛下以李曦为例,试行之。”

玄宗皇帝闻言深思片刻,最终虽然眉头紧皱,却还是点了点头同意下来。

其实也不用李曦说,则天朝的时候,朝廷就用过密探打入各大高官家中,其时收效极好,这一点,从当时那个环境过来的玄宗皇帝自然深知。但是,他不想做那种窥探他人的事情。

在他看来,帝王之道,乃在于布张万里,运筹些微,这些爪牙之事,虽可为助,却到底是落了下乘,非圣主之所为也。

而且,更值得深思的是,这种密探一旦大量使用,必然直接导致一股介乎公开与半公开之间的庞大势力,而且因为手握各种机密,这种密探组织就会突然变得极为可怕,用好了,固然可以加强君权,加强帝王对天下的掌控,但是一个运用不当……则天朝的惨痛教训犹在眼前啊所以,为朝廷计,为子孙帝王计,他实在是不愿意为大唐制造出一颗这样的毒瘤来。

不过,若是只在李曦身上使用一下,作为权宜之计,倒也并非完全不可——他虽然骨子里就不喜欢这一套,却也不至于连这点儿变通都没有。

这时,高力士见玄宗皇帝同意下来,这才又继续道:“李曦被接到宅子里之后,便是一夜好睡,据说,连身子都不曾翻过一次……”

听到这里,玄宗皇帝摆摆手,不满地道:“你这老奴,何时学的如此琐碎他睡觉翻身与否,抑或夜驭几女,朕听来作甚?”

高力士闻言躬身应是,顿了一会儿,犹豫了一下,他才有继续道:“今日上午,李曦去东市上剑南烧春的酒铺,正好碰上了右散骑常侍王丘大人家的大公子带了人过去砸店。”

“砸店?为何?”玄宗皇帝闻言诧异地问道。

高力士缓缓地给他解释,“这剑南烧春最近月余卖的极好,势必影响到了其他酒铺的生意,据老奴所知,东西两市上不少大店家,都惯例会在朝中寻些官员为其屏蔽,年月间费些孝敬,却可以省了很多琐碎的麻烦,想来右散骑常侍王丘王大人家里也该是收过某家酒铺的礼吧,这时候便出面去找剑南烧春店的麻烦去了。”

“嗯,这就是了。”玄宗皇帝闻言点头,这些事情他倒是听说过的,丝毫都不以为意。只要官员们不至于为了得些好处便肆行不法,那就全做不知了。

这时高力士顿了顿,压低了一些声音,继续道:“据回报,那王殊彦过去砸店时,先前被太子殿下开革出府的成忆就在现场……”

“嗯?”听到这话,玄宗皇帝霍然转身,目光炯炯地看着高力士,“成忆?”

“回大家,是成忆。此人原任职于太子府家令寺,官从七品下家丞,据说其人颇有谋略,深得太子殿下重用,只是有些好色,家中广有姬妾。前些日子赵风凌私自离京一案,为了回护太子殿下,便把他的名字从中剔除了,不过事后太子殿下还是把他开革了,此事吏部有备文可查。”

自从听到成管家这三个字,玄宗皇帝便始终板着脸,这时候便冷冷地问道:“成忆,他怎么那么巧正好在那里?”

见玄宗陛下这么问,高力士就知道果然还是要出事,不过他对玄宗陛下忠心耿耿,虽然明知事涉太子,却宁可事后设法转圜劝解,也不愿意在事情本身上有所隐瞒,因此当下他便道:“据老奴所知,那成忆被开革出太子府之后,最近却仍是可以随意出入太子府的,他素来便负责代替太子殿下与城里的公子们联系,如今……仍是于各家走动甚密。”

听高力士这么一说,虽然意思隐晦,玄宗皇帝却还是立马就明白了。

显然嘛,这里头要说没有成忆使的力量,谁都不信。而成忆虽然名义上什么都不是了,被开革了,其实嘛……

于是玄宗皇帝立刻少见地咆哮道:“擅用私人,暗而不明,睚眦必报,小人行径……朕……朕不知其所终矣”

这个话可是说的极重,而且说的还是当今太子啊,以至于高力士闻言都吓得赶紧就跪了下来——这个话,可是他这个做奴才的不该与闻的。

听到外边对话声起的时候,里边惠妃的声音便已经没了,这时候听见玄宗皇帝勃然大怒,她却是突然挑开帘子出来,笑道:“三郎,你们说什么?有人要砸那个李曦的店么?”

玄宗皇帝黑着脸不吱声,惠妃却是继续笑着道:“有人要砸那李曦的店,臣妾可是第一个就不答应,听说外间那些大臣们经常有家中夫人出去店铺里入了股吃息的,臣妾不才,这些年陛下赏赐颇多,倒也略有积余,便也想到那李曦的店里入了股吃息,好歹也给清儿留些家产下来,将来也好叫他宽些用度。”

玄宗皇帝听了这话,不由错愕。

高力士却是深深地埋下身子,不敢稍有抬头。

惠妃娘娘口中的清儿,自然是寿王李清了,他贵为皇子,封为寿王,惠妃娘娘却说害怕他将来受穷,要为他留些积财,这个……非家奴所可与闻矣

补上欠下的577张月票加更

现在屈指算来,距离本月结束,只剩下两天时间了,手里还有月票的兄弟们,投给俺吧,再不投可就快浪费了。

诚心正意为大家码字讲故事的早肥,也应该可以对得起兄弟们投出的月票了

时间还剩下两天,而且月票榜的形势还极端危险,随时都有可能让人家挤下去,而且很有可能被挤下去了还没有机会再杀回来了……这就是月底的残酷,这个时候,你们的每一张月票,对我来说都是一颗定心丸,让早肥可以松口气,静下心来认真的给你们码字

拜求

第三卷 风风火火闯长安 第二十三章王佐之才

第二十三章王佐之才

皇子会缺钱花么?

这是个很诡异,也很没有标准,以至于无法回答的问题。

按照普通人的思维,皇子嘛,皇帝的儿子,即便是将来不能当皇帝,那也几乎是无一例外都要封王的,先是老爹是皇帝,然后是哥哥或者弟弟是皇帝,再然后呢,侄子是皇帝……你想,这种地位之下,那家里的财货还不得山堆海积的,哪里会短了用度?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别的不说,便当今陛下的几位兄弟,如薛王、岐王等,哪个不是家中盈财?要有人说薛王岐王的日子过得很穷,谁信?

但是呢,事情有正例,自然也就有反例,远了不必说,就在本朝,李建成与李元吉,那可都是高祖皇帝的儿子,而且还是太宗皇帝的同母兄弟啊,结果如何?

别说富贵了,连小命儿都没了。

所以当下里惠妃娘娘这个话说出来,若是外人不懂的,许是可能会要疑惑一下,然后就以为惠妃娘娘这是管皇上要钱呢。但是知情如高力士者,却绝对不会作如是观。

从本意上来理解,惠妃娘娘这自然是哭穷呢,不过高力士却是知道,近些年来,随着寿王李清逐渐长大成人,惠妃娘娘的心思却是开始活络起来。

陛下爱屋及乌,因为宠爱惠妃娘娘的缘故,所以对于寿王李清的宠爱也是冠绝诸王及太子,而与此同时,太子李鸿的地位自然不免的就有些尴尬。

但是仅仅如此,显然还不足以让惠妃娘娘满意。最近几年来,不管是在宫内宫外,或是向陛下说些枕头话,或是使动外间的大臣们偶尔进些小谏,总之她一直都在不遗余力的打击着太子李鸿在当今陛下心中那本来就已经不怎么多的好感……

随着近来陛下对太子李鸿的嫌恶日增,尤其是又有了刚才陛下的那一番话,她这显然是憋不住了,终于又一次站出来提醒陛下——

您若是继续让李鸿做太子,日后他继承了皇位,你我的宠儿李清却不知道要落个什么下场哇所以,这太子之位,事关百年后子孙福祉,您可一定要三思

所以,他这个话看似如话家常,甚至带着点玩笑的口气来说——堂堂的惠妃娘娘,宫中礼秩一如皇后,号为“娘子”,却居然要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攒点钱而去入股做生意,这说出来怕不要滑天下之大稽,但事实上呢,这个话题可敏感着呢,也严重着呢。

当下里高力士伏地不敢起身,惠妃娘娘说完之后便只是笑意盈盈地看着玄宗皇帝,见他久久不肯说话,便又笑问:“三郎,你意下如何?”

她说这个话,自然是恃宠生娇之下,想要逼着玄宗皇帝做出抉择。

但是太子废立,国之大事也,眼下的玄宗皇帝固然对太子李鸿有着种种的不满,但那毕竟也是自己的儿子,而且立他为太子也已逾二十载,他甚至已经成为了文武百官乃至朝野上下一致公认的未来皇位继承人,岂能因了一个妇人的几句话就轻言废立?

因此,当下玄宗皇帝闻言先是微微蹙眉,继而这心里便不由得生出一丝不悦来,当下他闷声不语地坐回书案后,沉思片刻,淡淡地道:“堂堂惠妃去做生意,徒惹人笑柄尔。”

想了想,他看着伏在地上不敢起身的高力士,道:“将军且起身。”

等到高力士从地方爬起来了,他这才道:“稍晚时候,你去宗正寺传朕的旨意,诸位皇子已成年未开府者,着他们一一拟好封号,旬月之内,朕要昭告天下封他们为王。”

说到这里,他看了武惠妃一眼,道:“其余各王,也要各有封赏。”

高力士闻言眼神一亮,心中忍不住就是赞了一句,然后便忙不迭地应旨道:“喏。老奴回头就去知会宗正寺。”

听到这个结果,武惠妃便也是满意地一笑。她当然知道太子李鸿立储多年,自然不可能是那么容易就把他扳倒的,刚才那番话能换来这么个结果,便也已经是不错了。最关键的是,她已经成功的在陛下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这才是最最要紧的。至于眼下,反倒是不适合逼得太紧,以免惹恼了陛下,反倒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因此当下里武惠妃闻言之后便笑着盈盈浅拜,道:“臣妾代清儿谢陛下封赏。”

见武惠妃露出一副满意的神态,玄宗皇帝脸上这才露出一丝笑意,摆摆手,道:“爱妃且先回宫吧,朕还要处理些政事,非你等妇人辈该知。”

武惠妃闻言盈盈施礼告退,然后便带着几个宫女转身出了南熏殿。

一直到她下了殿身影消失不见了,玄宗皇帝这才收回目光,却是叹了口气,脸上也不知是怅惘还是迷恋。话说今年惠妃已经三十有六,却仍是美艳之极,更加之她善解人意温柔体贴,而且雅善音律,颇能起舞,是以玄宗皇帝对她可是宠爱十分的。

要说对她唯一有所担心的,那便是这女子到底是出身武氏,玄宗皇帝幼年时曾饱尝自己祖母则天皇帝治政的苦难,因此他骨子里便对姓武的女子有所警惕,即便恩宠再隆,也决计不肯封她为皇后,至于太子废立之事,就更是绝对不准许她参与进来。

幸好,眼下看来,她虽然很希望寿王李清能做太子,但也只是希望而已,她毕竟还是那个容易满足的小妇人,只是想给寿王争取一些更好的封赏罢了,而这一点,玄宗皇帝是完全可以不当回事的,只要不干政,想要什么封赏都好说。

事实上,又有哪个妃子嫔妾不希望自己生的儿子做皇太子的?毕竟母凭子贵嘛,自己大行之后,皇帝只能在他们兄弟之中选一个,得者自然地位尊隆,得不到则要差了许多。所以有这个心思并不为过,只要别太过分就好了。

当下目送惠妃离开,玄宗皇帝就觉得惠妃还是此前那个惠妃,这心里不免就又爽利起来,心情一愉悦,脸上也就重新又有了笑容,当下里他看看高力士,笑道:“将军,你继续说,那王丘的儿子叫什么的,王殊彦?他去砸店了,结果如何?”

高力士始终都在关注着玄宗皇帝脸上的神色,当下见他语气轻快,这里说话便放心了许多,当下里见问便只是照实答道:“那王殊彦去了之后是要砸店的,据说架势摆得极足,不过那李曦却是丝毫不怕他,当场便敢与他针锋相对,两人差点儿就当场打起来呢。”

“哦?哈哈哈……”玄宗皇帝闻言大笑,听到这里,就无关大政,他就只当是散闷的八卦消息来听了,当下里甚至饶有趣味地评价道:“李曦这小子,胆子倒是够大,他可知道要砸他店的,是右散骑常侍王丘家的儿子?”

高力士见玄宗皇帝听了高兴,便也把所知道的拿来凑趣,道:“怎么不知道,那位王家公子刚一进门就说了身份,否则哪里敢硬要砸人家店呢”

“哦?知道?知道了……他也不怕?敢惹?”

高力士闻言笑笑,“这个李曦的胆子,可是向来很大的”

玄宗皇帝闻言略一回味,便笑着点头,“是很大”又问:“最后呢?打起来没有?”

“王家公子和李曦之间,倒是没有打起来,只是那李曦却是使坏,差了人挤到人群里,诬赖成忆偷东西,把他好揍了一顿。”

“哦?打了那个成忆?”玄宗又是吃惊又是高兴地问,在得到高力士肯定的答复之后,他忍不住得意地捋了捋颌下胡须,赞道:“打得好打得快意呀”

高力士闻言笑着点头称是,然后才道:“后来,就在双方冲突的最厉害的时候,说来也是巧了,朝中贺知章、贾曾、苏晋、李适之,以及张旭等诸位大人恰好过去找那李曦,他们一到,首先就把那王家公子王殊彦给喝斥了一通,然后……”

“然后如何?”

“然后当李适之大人问到现场是怎么回事的时候,那李曦倒是并没有说王殊彦是来砸店的,只是说他们是来买酒的,是定了一百坛极品剑南烧春,而那王殊彦虽然明知道这一百坛酒就是价值八九十万钱,当时却是不得不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