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桥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绿水桥平-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饶是杜林,这时候好像也稍稍打了一个寒颤,面上仍是温和笑着,“大人?”

杜玖不语,凤眸微眯。

店侍一定是察觉出了这一间雅座内的气温下降异常,很快将汤菜摆放好,躬身退了出去。

杜林抬手一拍脑门,有些尴尬,道,“大人,抱歉。下次一定记得敲门。”

杜玖这才收回了目光,走到桌边坐下了,接过杜林倒的满满一碗药汁,一饮而尽了,表情淡漠,一丝变化没有。

我也过去坐下了,瞥一眼杜玖,心下嘀咕,原来他生气的是这一点么。倒是比想象的还要可爱几分。

用过饭后,才出酒家,杜玖就对杜林道:“你,先回船上。傍晚就要出发,将行装备好。”

杜林有些犹豫,还是应下了,先行离开——我知道他担心的是什么。毕竟杜玖现在的状况不比以前了,凡事总怕万一……不过,在这闹市,光天化日,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事吧。

上一次来新水镇,发和了不少事。第一次见到杜文,被火烧船不得已跳河,被忽然掉入房间的死人吓得乱跑,在“幽苑”遇到十四王爷穆念,后来又是杜玖,都是在这里。

现在走在这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那时候发生的一切事,想起来都好像很模糊,不过只是脑内的一些印象罢了。

身边杜玖不知为何停了脚步,转身道,嗓音低沉,“眉头。”

“……哦?”我一怔,才理解了他是在说我又皱眉了吧。

抬手一揉,然后对着他嘿嘿一笑,先走了出去。

难得他会想着一起逛街,自然不可以想得太多,要专心逛街才行。

……于是半个时辰之后,杜玖两手都提满了包裹,才返回了船上。

郭锦带着几个侍从去镇上采办东西还未回来,迎接出来的杜林,很明显嘴角绷得极不自然,像是忍笑忍得极辛苦。

其实这一路,看一眼杜玖,然后每每背过身去偷笑,结果路人都以一种“你神经么”的目光瞥过来。

傍晚时候,外边郭锦驾着一辆马车,侍从左右骑马,回来了。出发时,仍是之前的队形,小七也仍随在马车旁边,自己走着,看样子心情还不错,掀帘去看它,它也不时转眸望我,乌黑圆眼十分的灵动可爱。

其实这一趟坐船南下,才亲眼见到了真的有晕船的马——而且竟然就是杜玖的那匹枣红骏马,不过状况并不严重,休息了一个下午,出发时又是精神抖擞的了。

今晚时出城,才出城没走几步,掀帘往回一望,见城门已是徐徐关上。也不知杜玖他们是不是故意卡在这个点出的城门,实在是太刚好了,晚一点都可能出不来。

马车渐渐驶上山道,路边树木变了高大密集。又过大约一个多时辰,见外边的景色已经完全是山间荒芜了,却不想弯道尽头远远有灯光,几乎照亮小半个山头。

再靠近一些,见竟是一座三层客栈,规模相当的大,甚至远远望去,院子时似乎还有假山一类。

绿水桥平 第170章 玉常(1)

“夫人在奇怪什么?”坐在车前驾车的杜林见我望着那边一动不动,便问道。

“这里明明很偏僻,为什么,会有客栈。”

那个,应该是客栈吧?若是单独的山庄,布局应该稍有不同。

看样子,晚上应该是住在那里的了。可不知为什么,心下感觉很怪。明知道跟着杜玖的人都不会弱的,却还是不安。

杜林侧头向山里的方向瞥了一眼,笑道:“山里边有一座寺庙,传说极为灵验,信众甚多,香火极旺。因而每日都有不少人进出山中,晚了、早了,自然要有个地方投宿。”

“大人他……你们,以前来过这儿?”

杜林点头。

这样,应该是没问题了吧。

将帘子放下之前,转眸向骑马稍在前方的杜玖望去。也不知是不是感应到了还是怎样,杜玖竟也在那一瞬回过头来,凤眸深处映了月色浅光流泛。

才觉心安,不禁微微一笑,这才放了帘子,坐了回去。

这客栈果然住客很多,不过店侍带着,绕到了后院,花园游廊走了一段,到了靠东边的一个单独小院,院内种了一圃花草,围着一个小池子,甚至池子中还有奇石垒成的假山一座。

不禁心下感慨,不管怎样,杜玖大概还是个非常有钱的主儿,这样单独的小院子,要价一定不菲。

入住之后,洗澡水很快备好,于是随队的唯一一个侍女在帘外侍奉着,简单泡了个澡,便先回房睡了。

只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到杜玖也沐浴过后,回了房内,听声音是在窗前的一方卧榻上歇下了,这才心神稍宁,渐渐地才睡着了。

清晨醒来时,天才大亮,不过他们倒是都已经起来了,不见杜玖,问端了一个彩漆食盒进来的杜林,说是在后山练剑。

玉颜说毒淤积经脉,但若非过度,一定程度下的经脉活动,还是可以的。

再一问,杜林回说大人已经用了早膳,也就独自吃了些粥菜,去马厩那里找小七去了。

小七在最里边的隔间,看装修,大概是VIP等级,不觉一笑。

牵它出来,沿着客栈外的院墙走了走,待清晨山间的薄雾散得差不多了,一回头,见杜玖不知何时从墙角走出。

“玥。”他走近了,道,转眸向山间更深处望去,“今日,要先去‘怀玉寺’,之后,再往山内寻。”

客栈的住客们陆陆续续地也都出来了,从这边望去,进山的蜿蜒山道上,不时能见人马过去。虽远算不上络绎不绝,但在这偏僻郊外,也算是很多伯 了。

“这‘怀宇’,是八十年前,景帝所建。”他道,漆瞳淡淡,“景帝临终遗诏,于玉常建‘怀宇寺’,以作供奉。”

脑中闪过什么,是曾经穆念说过的,“……‘怀宇’,是不是,当时的年号?”

杜玖轻点头,一时眸光远放,神情几分意味不明。

这时候,杜林过来禀说可以出发了,谈话便没有继续。

上了马车,再往山深处去的道路比了昨日的还要蜿蜒几倍,即使这马车大概有“加固减震”的改装,但不到半个时辰,头还是变得晕沉沉的了。

到了的时候,因为脑袋晕晕的,连带着浑身也是发软,对时间的估计早已模糊,抬头望,虽不是阴天,光线甚亮,但云彩甚多,看不清太阳的位置。

下了马车,一手扶着车板,站了一会儿,才觉得好了些,再一睁眼,才惊觉不知什么时候杜玖在了身边,伸手轻揽过我的肩头。

深深吸气,向他笑道:“大人,我没事了。”

明明现在,我应该变得更强一些才行。

汉白玉雕筑的山门高耸,长阶踏到尽头,却不是往主殿,而是往殿房右侧的一条青石小道直接绕到后边去了。

这一路幽僻,两侧茂林修竹,一直走到最深处一个有着莲花池子的院子,一路上,碰到的僧人师父,才不过五个。

莲花池子边,有一个看上去阶位很高的中年僧人迎了上来,相施礼毕,直道:“师父在后边等着几位。”

接下来的路,由这位自称“了悟”的师父在前边带着,本来随着上到山寺之中的侍从不过两个,这会儿连同郭锦也留在外边等了,只杜林跟着杜玖和我继续往内。

又是一段向上的青石小道,在山林间绕弯,走到尽头时,已有些气喘。回头向下看,倒是更觉山寺建筑恢弘。

青石小道尽头,竹篱内,是一座只一层的青竹小楼,连同中间的主屋,左右不过三间,极为简朴。

到了院内,才见小池边已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僧人,从他身上所着袈裟来看,应该就是这里的住持无疑了。

相与叙礼,住持“无了”大师只先邀杜玖与杜林二人入内,只道我可以在院子内随便逛逛,左屋内也有些佛像挂画,可以观瞻,不过待会儿还有些事,需要单独与说。

住持“无了”,弟子去是“了悟”,说起来还挺有趣的。想笑,不过也只好压在心底笑了。

见杜玖并没有什么表示,神情淡然不变,也就点头应了,看他三人走入了右面的那一间屋,便在院子内随意走走闲逛。

走近一看,才发现池子内的沙子十分特别,水极清透,池底细沙几乎粒粒可见,白而通莹,简直如同玉水一般。

在池子边盯着这白沙盯了半天,脑中一闪,才想起来,此前遇见豫洵亲王的那个溪渡口,有一条山间小溪汇入其中,那小溪很特别,因为溪底的沙子,多呈白色,通莹若玉沙一般。

不知这里的沙子会不会是从那里运过来的?毕竟一路过来,不见有这般特别的河沙、溪沙。

院子不大,池边所种一株梨树,花开最盛的时候已过了,枝上白花已多衰败之色,但也不见一地残花碎瓣,想是住持或是这寺里的其他僧人清扫过了。

又想起适才住持说的,左屋内有一些佛像挂画,一时也找不到其他事做,也就推开门进去了。

一踏入内,凉气扑面,不过两面高低窗户设置巧妙,光线倒是很足的。在外边看时感觉屋子不大,里边儿却是柜子、书案相倚,大小方位都布置紧密,一眼望去,至少是个五十平米的房间,因为正中还有一道大的水墨紫檀屏风隔着,也不知后边还有多少空间。

挨着主屋的墙上挂了不少佛像,其余柜子、书案上搁了不少古香古色的玩意儿,心下不禁有些担忧——毕竟就算不是战乱时候,地处偏僻的山寺,应该也怕万一有劫匪吧?

毕竟不是专业赏玩,也就是看着觉得精巧好看,或是浑然天成,看着看着,不觉绕过了屏风后边。

屏风后,只一张香案在南向的主位上,上面挂一张长轴画像,线条、色彩十分生动,人物栩栩如生。

可目光落到那画上女子的面容时,一阵寒意窜过脊背。

并非光线阴暗,屏风后的采光和外边的一样好,甚至站在屏风前,看那画像,也看得十分清晰,清晰到甚至空气间浮动的细小尘埃也看得一清二楚。

目光像是被什么黏住了一般,紧紧锁在那女子的面上……很熟悉,很像……却又说不出的怪异……

那个人……并非是淡夫人,而是,真的,“我”吧?

简直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才会心跳个不停,感觉十分怪异……僵了的身体,过了许久,才恢复了些知觉,走上前去,看那画的落款。

“怀宇元年二月”,落款只有时间,没有画者的名字称号。

身后有脚步声,猛回头,见是住持无了大师从屏风后走来,慈眉善笑,不语,像是等着我先发问。

“这……是谁?”我问。

“平文皇后。”住持道,“薨逝时为贵妃,后景帝于怀宇元年追封为‘平文皇后’。”

……平文皇后?

脑中一阵晕眩,所幸并不厉害,倒是心下所猜,让自己吓了一跳,但又不得不问,“所以,其实,景帝遗诏,供奉的……供奉的……是这位‘平文皇后’?”

绿水桥平 第171章 玉常(2)

住持点头,转过来望我,摸了摸花白的胡子,道:“看起来,倒是和施主有七、八分像。”

我一惊,才想起来,原来自己今天还是化了装的状态——不知道为什么到了今天,杜玖还是让我打扮成一个书生模样。

“您刚才说,有什么事要单独相谈?”

住持点点头,笑道:“已说过了。”

“说过了?”

住持点头,又道:“敢问施主何姓?”

“……‘淡’。”

住持眯了眼,似在沉思,片刻,才道:“施主可是那位淡医女的女儿?”

我止不住惊讶,点头,问道,“您认识家母?她到过这里?”

住持摇头,“是老衲十七前,在京城时见过。”

“这样……”不免有一点失望,“您要单独说的,是适才平文皇后”的那一段话么?

住持点点头,慈眉善笑这时看来却颇有些意味深刻不明。

“敢问详细?”

住持呵呵一笑,道:“怀宇寺历代主持,都在等候一个有缘之人。若是等到了,便要引那有缘人到此。至于其他因素,老衲也不知。”

“……敢问,您是如何知道,我就是那个,有缘人?”

住持又呵呵一笑,道,“老衲昨日夜观星象,才知有缘人将至。”

……也不知是否真的如此。

又或者,可能他之前见过我——既然他在十七年前,见过我的母亲,淡夫人。至于说什么昨日夜观星象,也可能,是昨天晚上收到了什么消息罢……

杜玖与杜林已等候在外,见住持出来,便即告辞,了悟师父送我们下山。住却是住在怀宇寺脚下的一处小客栈,属于怀宇寺的一部分。

杜玖又与了悟师父出去了,往山上寺庙建筑而去,大概是还有些细节要商量罢。

因斋饭是寺里提供的,所以杜林也只借了小药炉在廊下煮药,正好有些问题问他。

“寺里有些武僧。”杜林道:“不过,这‘怀宇寺,’没人敢动。”

解释了寺里守卫看似薄弱的问题。

“为什么?”

杜林温和淡笑,道,“景帝所建,是为皇家之寺,若谁人敢动,可是以谋反罪论处。”

说罢,将小药炉的火吹得旺了些。

山寺脚下,隔了路的正对面是山背阴的一面,即使正午时候,远远望着也似依稀有些薄雾。

“这里,八十多年前,是问云阁的地方。”杜林忽然道。

“……问云阁?”

杜林点头,“当时江湖上远近闻名的问云阁,‘问无不知’。不过,后来整个地方都毁于一场大火,问云阁阁主,自此消失匿迹,再无消息。”

重复着他的话,在时间点上来看,八十多年前,问云阁毁于大火,然后没过几年,这时又建了“怀宇寺”,供奉的是“平文皇后”。

“是。”杜林点头,“而且,就在问云阁的遗址上。”

“……为什么?”

“其实,江湖上有一种说法,不知夫人是否听过。”杜林说着,在一侧小案上的青瓷碗上放了一层滤纱,一手以长木筷夹起药锅,将药汁从药锅中稳稳倾出,“将问云阁烧毁夷为平地的,是平宫卫。”

“是……景帝的旨意?”

杜林笑了笑,没有回答,也没有点头或摇头。

这段往事,大概能说的就这么多了罢。

那位也无住持的话,说什么等“有缘人”,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么……

“今天,就会进山去找那位前辈么?”我问。

杜林点点头,却又道:“今晚,夫人大概还是要在这里歇息的。”

“……不带着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