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龙夺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龙夺嫡-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着此等恶事再演,为此,本王决议成立八旗商号。”

八旗商号?这可是闻所未闻的事儿,一起子都统立时哄将起来,七嘴八舌地问个不停,场面一时又乱了起来。

第二百四十八章 牵牛

从古到今不爱财的人可是少得很,即便是君子也不能免俗,要不哪来的那句名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胤祚从没自认是君子,自然也是爱财的,一下子拿出如此巨额的财富,胤祚也很是心疼的,心都在滴血,可却没法子,不管是为了将来的大位,还是为了实现自个儿的理想,胤祚都得咬着牙做出重大的牺牲。

要想登上大位除了老爷子的圣心默定之外,也离不开八旗的支持,毕竟此时大部分的军权都在八旗手中,能将满、汉八旗的人心笼络起来,就算花再大的代价都值得。话虽是这么说,可笼络八旗却不能让康熙老爷子起疑心,唯有借着整顿好旗务的机会顺带收买一下人心方是上策。再者,胤祚想要实现自个儿的理想也得设法消除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而八旗商号正是胤祚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

一帮子八旗都统乱嚷嚷地想要问个究竟,声音噪杂得很,可胤祚却只是呵呵笑着,啥话都不说,大家伙嚷了一阵之后,也都静了下来,都拿眼看着胤祚,就等着胤祚发话了,老少爷们的眼中都露出了急切的目光,即便是原本还算是清醒的鄂山也懵住了,连屁股上火辣辣的疼都想不起来了,满眼疑惑地看着胤祚问道:“请问王爷,这八旗商号究竟是怎个说法,还请王爷训示。”

“好。”胤祚笑着挥了下手道:“此八旗商号为满、汉八旗所共有,本王捐出大型海船二百五十艘为运营之根本,国库拨出一千万两为启动资金,组建八旗商号,将股本分为公股和私股两部分,本王所捐之资、国库所拨之银为公股,所有公股占总股本的七成,所得红利按八旗子弟之衔位分等领取,三成私股分成一千万份,每份作价三两银子向全部八旗子弟募集,按衔职分等限额购买,商号每年所得红利除留三分之一为扩大再经营之母本之外,其余按旗人所拥有之股份数量分红。从商号成立时起,凡我八旗子弟男丁一满十六岁即可按月按职衔领取不等之红利,并可以按职衔购买一定数额的商号股份,所有股份均需按记名购买,不得转让,以防假冒。本王算了一下,若是经营得当,八旗商号一年之盈利当在二千万两以上,若是再进一步扩大规模,则其利润则远不止两千万两。”

胤祚画出了一副美妙的前景,可却隐瞒了不少事情:若是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则与英、荷等国的贸易战乃至大规模海战必然无可避免,此等事情胤祚心中是有数的,不过却没必要跟这帮子八旗权贵说明白,只要让他们看到富贵可期就成了。胤祚所言不过是后世的股份制公司的翻版罢了,原也没什么稀奇的地方,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可就是新颖得很了,海外贸易的巨额利润大家伙心中都是有数的,他们中不少人都从事过此等来钱的买卖,心中自然有一本帐在,各自低头盘算了起来。

“王爷,下官想请教一下:若是八旗商号成立,那王爷您要占多少股份?再者,王爷是否还从事海外贸易?还有,此商号由谁来负责运作?依我等的职衔又能占多少股份?”虽说一听有钱可赚大家伙都乐晕了头,可毕竟还是有很多的疑问的,鄂山作为众人之首,自然是将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抛了出来。

呵呵,都上钩了,爽啊!胤祚眼瞅着这帮子八旗权贵都上钩了,顿时笑了起来:“鄂大人问得好,只要八旗商号一成立,本王将不再从事海外贸易,至于本王能占多少股本全部按爵位来定,所有皇族也比照爵位限额购买,此商号之经营班底就以本王目前的商号人员来经营罢了。依照尔等的职衔而论,都统可购买两万私股,副都统可购买一万五私股,其余按职衔递减,若是普通旗民一时无法购买的,可以等到公股红利发放之后再行购买。本王这里有几分规划,各位大人若是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尽可以看看再说。”

众人一听胤祚的话,立刻毫不犹豫地接过清松发下来的商号章程,各自埋头苦读起来,有些个不识字的都统心中那个急就别提了,不住地围着旁人问东问西,一时间大家伙边看边议了起来。章程虽细,可也有看完的时候,这帮子都统议了好一阵子,自然是清楚自个儿能从中赚到多少钱的,加上自家儿子的份额,粗粗一算,大家伙最少的一年也能有个三、四万两银子的收入,多的话五、六万两也没有大碍,个个都怦然心动,而且这私股可是可以继承的,到了自家子孙后代,累加起来的股份可是惊人得很,保住自家后代继续富贵也算不得太难的事儿。

胤祚这份章程里头只给满、汉八旗留了份额,却从头到尾没有给蒙八旗留下一点儿的位置,大家伙心中虽有点奇怪,可没有人愿意自己少分一点利润,自然是装作不知,各自喜形于色地看着胤祚乱嚷嚷地道:“王爷英明,我等愿遵此章程行事。”

奶奶的,一帮子有奶便是娘的家伙,这就想坐着分钱啦,美了你们了,不帮着咱做事门都没有。胤祚看着面前这帮子乐晕了头的老少爷们突然叹了口气道:“本王虽是有心让大家伙过上好日子,可这折子毕竟还没通过朝议,也就是本王的一点儿想头而已。再者本王领旨整顿旗务,若是……”

胤祚故意将话说了半截,急得那帮子早已想钱想晕了头的都统们都跳了起来,大嚷嚷大叫着要即刻去面圣,要联合上本,无论如何要将此折通过,谁要是敢阻挡就跟谁拼了云云,一时间大有谁敢不同意此折就跟谁玩命的气概,至于旗务嘛,一个个都拍着胸脯喊得山响,言明谁敢不听话就砍了谁。

呵呵,成了,娘的,这帮子狗才总算都闹将起来了,嘿嘿,让他们出面去跟咱家老爷子闹、去跟朝臣们吵比啥都强。胤祚心头暗爽不已,不过脸上却是一副平静得很得样子,挥手示意众人安静,接着说道:“各位都是我八旗的统领之人,当知现如今我八旗人口渐长,可官职却有限得很,不可能人人都有个位置,一大帮老少爷们总闲着也不是个事儿,个个遛鸟斗狗不成个体统,好端端的八旗子弟都被磨成了纨绔,这事儿怕是有些子不妥。”

胤祚这话说的是实情,这帮子都统心中都是有数的,别说一般的旗民,就是他们家中的儿子们也不是个个成器的,大家伙也都知道这样下去不成,可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却谁也没招,眼见胤祚冷不丁地抛出这么个问题,顿时都傻了眼,也不知道该说些啥才好。

胤祚突地话锋又是一转,面色沉痛地道:“诸位该都清楚倭国屡犯我大清天威,去年初夏甚至胆敢冒天下之大不讳,血洗我大清船队,好在十四贝勒率军出征总算是将长崎给占了下来,不过若是大军撤回,难保倭国不再犯浑,再说了长崎乃是商贸重地,那关税收入可是不小,啊,本王算了一下,一年下来少说也能有五、六百万两收入的,若是没了岂不是可惜。”

帐人人会算,五、六百万两银子当然不是小数目,可那是国库所得,跟大家伙又没啥子关系,心不心疼的,还不是那么回事儿,可又不晓得胤祚突然说起此事究竟是何意思,只得各自陪着小心地随便附和了几声,表示惋惜而已。

“诸位大人,本王有个小小的提议:现如今长崎算是我大清的飞地了,又有如此多的收入,这银子与其便宜了外人,何不便宜了我八旗子弟,本王以为我八旗京中闲散兵员太多,何不索性组建一批人马去占了长崎,就以长崎的关税当成该军的额外军饷好了,诸位以为如何?”

胤祚这话说得大家伙都愣住了,五、六百万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啊,若是谁能领军去占领长崎,那银子岂不是白花花地到了手——一帮子统领谁没领过军,自然是明白克扣军饷的路子,这么多的银子还是额外军饷,这一过手少说也能捞它个五、六万两出来的,哪能不心动,再说他们可都是打老了仗的,又怎会将倭国那些豆腐兵放在眼里头,此时个个眼睛都亮得发红,恨不得立刻将此职位拽到自个儿的旗里头,好大发一笔,各自叫嚣了起来,气氛之热烈,让胤祚都有些子始料不及……

第二百四十九章 八旗提案

这帮子都统听到组建人马去占据长崎能有如此大的额外收入,个个眼都红了,跳着脚争执了起来,个个争先恐后,拍着胸脯作保证,抢着要去东瀛。鄂山虽刚被打了军棍,可到了这会儿浑然忘了屁股上的伤痛,仗着是上三旗之首,大着嗓门吼道:“老子是正黄旗,旗中个个都是好汉子,这事儿就该归我正黄旗。”

赫塔可就不干了,好歹他也是上三旗都统,这等好事哪能不往自个儿怀里捞,也可着劲叫到:“我正白旗可不是吃素的,哪回打仗不是冲在最前头,不像有些人,尽在圣上身边看着热闹,捡便宜。要我说,这事儿就该归我正白旗。”

鄂山的正黄旗向来是康熙老爷子的中军护军,既然是护军,出战的时机总是等到仗打得差不多了才会上,赫塔这话暗地里就刺着了鄂山,顿时把鄂山气得跳脚,指着赫塔便骂了起来,赫塔当然不甘示弱,双方若不是进衙门时佩刀被胤祚的亲卫收缴了,这会儿一准能打起来。这哥俩个闹得不可开交,一帮子都统也各不相让,谁也不想让这么块大肥肉从自家的嘴边漏过去,那吵闹声之大,简直就像一群乡村农妇在骂大街,瞧得胤祚的眼都直了。

这他妈的是哪跟哪的事啊,咱原本以为出兵的事儿是最难的,可没想到这帮家伙竟然争着要去,这到底是血性未泯,还是见钱眼开还真是说不准的事儿,可不管怎么说,争着要去总比争着不去强得多,有这帮子家伙出面,咱家老爷子那儿也好说话不是?胤祚眼瞅着一帮子老少爷们有些闹得不成体统了——鄂山那老小子连屁股上的痛都忘记了,正挽着袖子准备跟赫塔来个肉搏呢,忙高声道:“都静一下,闹腾个啥子,本王的话都还没说完呢,再闹,军法侍候。”

得,胤祚发话了,大家伙可不想挨军棍,鄂山的前车之鉴还摆在那儿呢,谁都知道胤祚手黑,压根儿就不会管你是不是都统,那军棍还是不挨的好。一帮子正吵闹着的老少爷们立马静了下来,个个眼巴巴地看着胤祚,就指望着胤祚能偏向自个儿一边。

我靠,这帮家伙的眼神也太难看了吧?娘的,咋一个个都像思春的寡妇一般。饶是胤祚向来脸皮厚,也被这帮子想钱想昏了的老少爷们看得极为不自在,鸡皮疙瘩都出了一身,忙假咳了一声道:“诸位大人都是响当当的好汉子,本王深为钦佩,组建兵马之事,各位也都是行家里手了,此等事情也无须本王过问,但有一条,此举实为我大清练兵之所需,也为的是整顿旗务,现如今各旗人口虽多,但一旗中原也出不了太多的兵马,本王以为此军以五千人为限,两旗各出一半人马共建此军,按两年一轮换,八旗均能轮上,却也无须争执,正黄旗、镶黄旗既为上三旗之首,就从此二旗开始好了,以当地岁入及关税为养军之所需,轮换回来之军士可以编成一军,其中伤残退役之兵丁可以到八旗商号供职,如此可好?”

按八旗旧例,八旗之兵丁是不能从事其它营生的,可现如今八旗商号已然是八旗共产,八旗子弟入职八旗商号自然是没有任何疑问的。胤祚名下那支船队的经营状况之好、员工待遇之高原本就很是吸引人,别说退役之兵丁,就连在职之军人若是听说能进那只船队供职只怕跑得比谁都快。一帮子都统听胤祚这么一说,倒也觉得合理,大家伙也没有什么二话好说,各自猛拍着胤祚的马屁,直把胤祚拍得云里雾里,心中直感叹:有钱能使鬼推磨,古人诚不我欺也。

眼瞅着一帮子老少爷们都没了意见,胤祚挥手制止了大家伙的吹捧,笑着拿起一本折子道:“各位既然没有异议,本王这里有本折子,各位不妨看看,若是无误的话,就大家伙联名上书好了,算是八旗提案罢了。”

胤祚的这份折子也就是刚才所议的那些事儿,倒也没有什么增减,表面上看起来,这份折子一清二白,很是可人,不过其中却暗藏着不少的玄机——股份不能买卖,这规定虽死,其实胤祚可以料定到了末了必然会出现买卖,光靠规定压根儿阻止不了太长的时间,到了真儿个流通起来的时候,就是胤祚下手缝合满汉分化的时机,当然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此为其一;八旗商号成立了,可其中员工原本都属于胤祚的手下,绝大部分都是汉人,而八旗子弟进入商号之人必然会越来越多,如此一来就为胤祚弥合满、汉之差提供了一个契机,此为其二;八旗商号成立之后,所有八旗子弟都能从此商号中得利,而这八旗商号原本就是胤祚的,如此一来八旗之心必然倾向于胤祚,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儿,对胤祚夺嫡之大计有利无弊,此为其三;整顿好旗务,显示能力,得到康熙老爷子的圣心,此为其四;之所以将蒙古八旗排除在外,其实胤祚是在投合康熙老爷子的脾性——有清一代防蒙古人甚于防汉人,对于康熙老爷子来说,真正的威胁来自大草原上的蒙古人,而不是汉人,正因为此,每当蒙古有异动之时,康熙老爷子立刻就是毫不犹疑地出兵打击。胤祚不过是投老爷子之所好罢了,却也不足为外人道哉。

折子不算长,可也不短,若是每个都统都看一遍也得好长时间,大家伙都不想多耽搁,公推赫塔宣读了事。一帮子老少爷们听得热血沸腾,好不容易等到折子念完了,大家伙也没见有什么不妥之处,该盘算的早就盘算过了,能有大把银子进帐,还能福及子孙的事儿哪有不做的理儿,个个都没客气,忙不迭地签上自己的大名,叫嚷着要即刻入宫面圣,其情之急迫让胤祚着实汗颜了一把——一大早开始议事,到了这会儿都已是下午未时二刻了,连午饭都还没用呢,这帮家伙竟然连用午膳的时间都不肯耽搁,更可笑的是鄂山被打了军棍,屁股上还是血淋淋的,连伤口都不管了,也叫嚷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