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龙夺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龙夺嫡- 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清明的雨总是不停,虽说不大,可绵绵不绝却也烦人得紧,即便是皇宫内院的太监、宫女们已经是尽力打理了,可还是到处湿漉漉地,叫人无法舒坦,假使遇上心里头还担着心事,碰上这等鬼天气,那就更是让人烦得想抓狂,当然想归想罢了,天家子弟的脸面还是要的,谁也不会真儿个因为心里头有事就迁怒于老天爷。弘扬一向就沉默寡言,脸上总是淡淡地没有表情,尽管此刻他心中乱成了一团麻,可依旧没有人能看得出他有心事儿,即便是打小了起就服侍他的小太监李晓全也同样做不到。

“主子,您不多用点?”李晓全见弘扬停了著,放下了碗,紧赶着走上前去,边递上了搽脸的白绢子,边用讨好的口气问道。

“不了,嗯,剩下菜收好罢,回头爷若是饿了就当成宵夜好了。”弘扬小脸上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吩咐了一句。

“是,奴才这就先收拾了。”李晓全忙招手叫过侍候在门外的两个小宫女一道收拾碗筷,完了事,轻手轻脚地退出了书房,弘扬在书房内踱了阵步,舒散了一下胃肠,慢慢地走到了书橱边,随意地拿起一本 《史记》 便坐(文*冇*人-冇…书-屋-W-Γ-S-H-U)在书桌前看了起来,即便是李晓全进来点灯也没让弘扬分心抬一下头的。

“主子,大阿哥来了,您瞧……”正当弘扬正看得入神的时候,李晓全恭敬地躬着身子,低声请示道。

“哦?”弘扬从书本里抬起了头,不经意地皱了下眉头,也不开口,只是挥了一下手,自个儿起了身,大步向院子外行去。

弘历十三岁,弘扬小了一岁,可同样都是高大的身材,也都是自幼文武兼修,所不同的是弘历飘逸俊秀,举手投足间总给人一种亲近感;弘扬沉默寡言,行动沉稳,给人以一种威严不可侵犯的印象。作为胤祚身前年岁最长的两位阿哥,自打进了皇宫便都独立地住在了阿哥所里,只是弘历在西一所,弘扬在西五所,中间隔了老远,平日里除了进上书房进学之外,一向都不怎么往来——这哥俩个幼年时感情倒也很好,可自打弘扬成了王世子之后,这哥俩个就几乎不怎么说话了,或许这就是身为天家子弟所背负的重压所致罢了。

“大哥,您来了,屋里坐。”迎出了院门外的弘扬很是恭敬地躬了下身,拱着手道。

“好,二弟请。”弘历脸上露出了招牌式的微笑,同样客气地还了个礼,兄弟俩各自点了下头,都不再开口说话,并着肩走入了厅堂,自有宫女们端上沏好的新茶。

“二弟,怕是要打大仗了,看这架势皇阿玛该是会亲征的了。”弘历放下手中的折扇,端起桌子上的茶碗,浅浅地品了一小口,淡淡地说了一句。

“嗯,应该是这样的。”弘扬没有迟疑,点了下头应道。

弘历也没放下茶碗,只是看了弘扬一眼,幽幽地说道:“这场仗打起来怕不是一、两个月的事儿,皇阿玛若是在外头,这里要是闹出什么妖蛾子怕也不是不可能,哥哥知道你心里头也明白得很,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该怎么做,哥哥想听听你的看法。”

弘扬飞快地皱了下眉头,想了想道:“大哥,皇阿玛深谋远虑,自会清楚其中的关窍,我等做儿子的,原也无须多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想必皇阿玛会有所交待的,我等兄弟照着去做便是了。”

“哦?”弘历瞅了一眼弘扬,哈哈一笑道:“也是,皇阿玛之能非我等所能及,是大哥多嘴了。不过万事总得想得周全一点才是,二弟以为如何?”

“嗯,大哥所言极是,小弟心中会有数的。”弘扬的脸色始终没变,只是很客气地回了一句套话。

“那就好,天色不早了,哥哥就先告辞了罢,二弟留步。”弘历也很是干脆地放下了茶碗,拿起桌上的折扇,抖了一下,将扇子唰地展了开来,起了身,对弘扬点了下头,自顾自地出门而去。

“大哥慢走。”弘扬将弘历送到了大门外,回转身进了书房,也没看书,自顾自地坐在灯前呆呆地想着心事儿,脸上虽是平静,可眼神却一闪一闪地透着亮儿……

阴雨的天气,夜幕总是降临得早,不过才是酉时二刻而已,天色早就黑得透了,皇宫内院里各处的灯火都亮了起来,虽是夜晚,可依旧是金碧辉煌的一大片。养心殿内,忙完了祭祖、英雄碑揭幕之后,又批了大半天折子的胤祚总算是停下了手中的朱笔,摔了摔早已写得有些子麻木的手腕,起了身,踱了几步,挥了下手道:“传膳,哦,不用了,传旨,让清松备件便衣来,朕要出宫一躺。”

“圣上,这多半会了,您还是用了膳再……”李德全试图劝谏一声,可偷眼看了一下胤祚的脸色,话说了半截便又收了回去,低着头应了声“是。”紧赶着跑了出去,自去传旨不提。

这人老了嘴就碎,老李头岁数大了,嘿,看样子咱得开始物色新人了。胤祚素来不许太监过问自个儿的事,虽明知李德全是好意,可心中也不怎么受用,边想着边拿起桌子上那碟子未用尽的点心,随意地往自个儿嘴里头塞,将就着就算将晚膳对付了过去,一待清松赶到,胤祚也没多废话,换了身便衣便匆匆地从边门出了宫,径自往小串子胡同赶去。

正端坐在书房内推演着各种可能情况的邬、林二人突地见到胤祚的到来,忙停了下来,各自口称:“万岁。”紧赶着要给胤祚见礼。

“罢了,都落了座罢,朕就知道二位先生一准在这儿,呵呵,还真被朕给猜着了,想必二位先生都已知道朕的来意了,朕也就不多废话了,烦请二位先生给朕一个准信就成。”胤祚摆了摆手,笑呵呵地落了座,一张口就是要准信儿,还真有些子让邬、林两大谋士皱眉头的。

“皇上,不必设什么圈套,只要圣上一走,前头一打响,八爷自己就会跳出来的。”林轩毅字斟句酌地说道。

“嗯,这一点朕也想明白了,嘿,老八要最后一个机会,朕给他一个最后的疯狂便是了,这混球好大的狗胆,手都伸到朕的家里头去了。”胤祚眼中闪过一丝杀机,恨恨地说道。

廉亲王允禩跟弘历、弘扬两兄弟都有来往,这一点却是瞒不住“鸿鹄”的,不但胤祚心里头有数,邬、林二人也清楚,只是不知道这两兄弟到底跟允禩是个什么关系罢了。林轩毅现如今有官身在,不敢在这方面多说些什么,邬思道却无此顾虑,瞅了一眼胤祚道:“二位阿哥都是明白人,自然晓得该怎么做,皇上过虑了。”

奶奶的,儿子大了就不由爹了,这两混球连咱这个老子的话都不怎么听了,真他妈的气死老子了!胤祚黑着脸没吭气。邬思道一眼就看穿了胤祚的心思,淡淡地说了一句:“先皇在时也没少操心,可该怎样还不是怎样。”

厄,妈的,老邬这话也说得太露骨了吧?嘿,貌似咱当初也是个不听话的孩子,唉,这真他妈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轮到咱来受这份折磨了。胤祚一想到自个儿也是个“不听话”的孩子,顿时苦笑了起来,使劲地摇了摇头,将这事儿先都抛到了脑后,双眼锐利如刀般盯着邬、林二人道:“老八蹦出来朕早就心里有数,老四、老十四会如何?”

邬思道皱着眉头道:“以四爷的个性而论,除非是八爷得了手,而且元气大伤,否则他是不会动的,至于十四爷嘛,他不会动的,即便要动,他也只会站在圣上这一边。”

“哦。”胤祚点了下头,没吭气,似乎有些失望的样子。

“皇上,臣以为值此关键时刻,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四爷善忍,就让他接着忍好了,左右是跳不出皇上的手掌心的,即便是八爷,能不杀,还是不杀的好,沾了血就不好洗清了,臣以为不若还是照老规矩将九爷、十爷都先遣出京去,一来动静可以小一些,即便事有不谐,血能少流便少流一些好了。此臣之愚见耳,请圣上明鉴。”林轩毅如今是宰相了,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是从朝局的角度来的,这一番话对于一个宰相来说已经说得很露骨了,那是在劝说胤祚别戴上杀弟之暴君的帽子。

说实在的,胤祚并不在乎杀人,若是可能的话,就算是当场击杀自个儿那帮子狗屁兄弟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可问题是如今他已是皇帝,一言一行都事关朝廷,或者换句话说他所有明面上的举止都将记入史册,暴君这帽子戴起来确实滋味不好受,这一点作为穿越者胤祚可是清楚的,再想起康熙老爷子死前的重托,心中不禁一软,叹了口气道:“厉河的苦心朕能理解,只是……嗯,若是将老九、老十都踢出京去,老八还会不会动?”

邬思道笑了起来,一拈胸前的长须道:“圣上来前,我等已经推演了数日了,答案是会,因为八爷没得选择,他跟四爷不同,圣上想革新就一定会拔掉八爷这颗钉子,一旦圣上大胜而归,八爷的王爷也就该当到头了,所以八爷不得不拼一把,争取将白字加在王上头,殊不知这不过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罢了,只是圣上也不可大意。”邬思道半转过身去,拿起搁在身边几子上的笔,沾了墨,在白纸上写下了几个人名,递给了胤祚道:“我等推演的结果就是如此,八爷要想有胜算,这几个人是关键。”

胤祚接过那张纸,飞快地扫了一眼,突地停在了一个人名上,皱着眉头道:“不会吧?朕待他不薄,此人如何会背叛朕?”

“玉露也不敢保证此人是否会动,只是从八爷的实力上来分析,八爷若是要获胜,就必须取得上述数人中一个或是几个的配合,否则根本就不足以撼动圣上的根基。”邬思道淡淡地说了一句。

“这个……”胤祚原本就皱着的眉头紧锁了起来,默默不语了良久,长出了一口气道:“罢了,朕知道尔等的苦心,嘿,朕倒要看看他敢不敢辜负朕的厚望,朕的刀虽不快,杀个人还是办得到的,传旨下去,让‘鸿鹄’密切监视名单上的人,朕虽不信他敢背叛朕,可该防的也绝不能松了。”

“臣遵旨。”林轩毅忙跪下领了旨。

“罢了,议一下老十四好了。”胤祚手虚虚一抬,示意林轩毅平身,口气淡淡地道:“邬先生的判断朕信得过,老十四既然不会动,朕索性让他走得再远一些,就不让他参与到其中好了,二位先生以为如何?”

胤祚口中是说信得过邬思道的判断,实际上对老十四还是有些子不放心,毕竟老十四管兵部日久,又曾当过大将军,在军中势力不小,胤祚这是要彻底断绝老十四参与的所有可能。尽管胤祚没明说,可邬、林二人都是智者,一听便明白其中的意思,也没点破,各自点了下头,表示赞同之意。

“那好,这事儿就这么定了,离朕亲征还有大半年的时间,二位先生就加紧部署好了,有了章程随时给朕,天色不早了,朕得回宫去了。”胤祚心情沉重地起了身,一摆手示意邬、林二人不必多礼,自顾自地大步出了房,没入了黑夜之中……

第三百八十八章 难题

书上得来总是浅,换句话说就是实践出真知,这话说得一点都没错,面对着火器营改制的难题,胤祚正发着愁呢,恨不得将时空钻出个虫洞来,跑回原时空绑架几个军官来帮着自个儿整编军队,当然只能是个美好的幻想罢了。想可以瞎想,可事情却不能瞎做,火器部队的指挥与冷兵器时代可是完全不同两个体系,尽管胤祚脑海里有的是各种的条例、指挥艺术之类的东东,可当胤祚想将这些玩意儿往扩大之后的火器营身上套的时候,才发现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儿。

人有了,从丰台大营、西山健锐营、山东提督衙门等多处部队调集来万余精挑细选出来的军人自然个个都是身强体壮的好手;枪、弹也有了,可着劲生产的天津枪炮局除了源源不绝地往火器营运送枪弹之外,还有不少枪、炮、炸药等富余物质不断地调集到西安前进补给基地;马也不缺,一整支三千人的骑兵大队是从各旗营调集来的精壮骑兵;火器使用的基本训练也问题不大,有一大帮子集训过近一年的老兵带着,勉强也能凑合;各级军官奇缺,这个就没办法了,只能是矮子里头拔将军,就让廖化充一回先锋也就算了;政委?嘿,胤祚最不缺的就是这个玩意儿,手中还有一大把的“暗箭”人员等着上岗呢。如此一算,整编个近代军队出来应该问题不大了吧?可惜事实上正好相反,问题实在是太大了!

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前装枪还是更为先进的后装枪,其射速都不够快,就以胤祚搞出的后装针击枪来说好了,一个训练有素的射手,每分钟能射击十五到二十发子弹已经算是名合格的士兵了,若是不能形成有效的连续火力,如何能挡住冷兵器骑兵的冲击,若是发生近战的话,那把加装了刺刀的长枪并不比烧火棍好上多少。壹千人的小队伍好解决,大不了像当初演习一般分成十来个方阵,由鼓声统一指挥也就是了,可到了万人规模的时候又该如何呢?分成百余个方阵?嘿,那当然是瞎扯淡了!实际上越是现代化的军队越讲求协调性,火力强大固然是件好事,可若是没协调好,必然会发生自家的大炮轰击自家的步兵,自家步兵射击的目标却是自家的骑兵这等乌龙事儿。

很显然,冷兵器时代的指挥机制到了这会儿已经是完全不适用了,以十人、百人、千人编制的旧指挥机制必须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三、三编制,班、排、连、营、团、师、军这一系列的编制自然就必须出台了,尽管还缺少大量的参谋人员,也缺乏质量过硬的高级指挥员,可总得先将架子搭起来再说罢,如此一来,问题就出现了——军制改革并不是皇帝一人说了就能算的事儿,那是要通过朝议,还得通过八旗那帮子都统们点头才行,祖制摆在那儿呢。

这回麻烦大了不是?大战就要展开了,留给胤祚训练军队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只有半年左右的时间,到了十月中旬,无论谢廖夫出动了没有,胤祚都得率军出发了,训练新兵需要时间,步、骑、炮协同演练需要时间,培训军官需要时间,尽管那帮子“暗箭”人员很是尽心尽力,可问题是他们自己都是新手,训练中遇到的麻烦事儿能少得了吗?而这时代也就只有胤祚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