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之民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警戒之民国- 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里就是审判犯人的地方。

台北市民一大早变早早的来到这里,开放了八个检查门票的岗位。市民们依次通过检查,走入了广场。那些没有领到票的,或许是领到其他日期门票的市民,就无法在今天进场。

八点时,整个广场上,已经坐满了人,里面已经为他们准备了椅子,因为这场审判会持续一整天。不过说是审判,其实很多也只是判决而已。确定他们的罪名,按照法律判给他们什么罪行。

来这里观看的,不单单有华人,还有一些受到邀请的外国公正人员,当然,这个地方是专门审理日本人的,根据合约,日本方面也要派人过来参加。本来日本方面根本不想派人过来,看到自己的国民在他国接受审判,实在是太丢脸了,大耳贴子啪啪的。但是在中华要求对方履行合约后,才最终派出了许多的队伍,分别到各个审判点,参加这场举世大审判。

主审是由华人担任,但陪审中都有一个日本人。他们会见证审判是否公正,最少看看有没有冤枉这些战犯。

至于审判方式,陈绍按照西方的方法来,虽然中华是帝制,但西方一些好的理念,陈绍也不介意去使用。至少以前的那些衙门的办事效率,陈绍看了就不爽。

主审陪审都落座后,第一个犯人被带了上来。走过一条长长的通道,第一个犯人被押上了高台。在审判席的对面,围起一个小空间,这里就是犯人接受审判的位置。

台下的群众看到第一个犯人后,一时间都愤怒无比,就算犯人的头发微微的遮挡了面容,但还是直接被认了出来。

“这不是那只摇尾巴狗,人称的李狗蛋吗?现如今看起来,人了,还知道把头低下去。你在做别人在看,都一笔笔给你记着,今天就是跟你算账的时候。”

“就是这个家伙,化成灰我都认得他,当初我的商品就是他带着一群狗腿子去封的,就因为我不交孝敬。我的这条腿就是在封店时,被他给打瘸的。”一个中年人死死盯着走上审判台的犯人,摸了摸瘸腿,恨声说道。

“这回看你怎么嚣张,当日本人的狗,现在是该他倒霉了。也不知道要判个什么罪。”

“台湾最大的败类,比日本人还坏,除了会欺压同胞,你他娘的还会干些什么?”

“渣滓中的渣滓,日本人在垃圾,也比不上你可恶。你他吗的根本不是人,把你比成狗都侮辱狗了。最少狗还知道忠诚。”

“肃静!”主审率先站起来对麦克风说道:“今天奉中华帝国皇帝陛下的谕令,开始审判那些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种种罪行的战犯、外籍侨民和华人败类,本着公正、公开的准则,我们保证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审判中将以帝国宪法为依据,公正有效。本次审判为最高审判,审判后,不能上诉。”

之后是一个华人陪审拿起一份资料对着麦克风念了起来:“犯人李金龙,于1920年担任台北华裔警察以来,利用职务之便,仗着日本人的撑腰。欺压同胞,犯下了滔天罪行。八年内,共迫害了357名台湾华人,致伤致残者更是达到了千人。敲诈勒索华人财产,利用职务之便,常常欺压华人合法商家,以牟取暴利,种种行径令人发指。被告是否承认以上所述的罪行?”

“我认罪。”站在被告台上的李金龙有气无力的说道。

经过麦克风,他们的声音远远的传出去,整个广场上都能很清楚的听到。就是周围那些居民也都能听得很清楚,现在广场四周,很多人都站在楼顶看着远处广场,他们都没有领到门票,或者门票的时间还没有到。就算看得不是很清楚,但光看那场面,他们就已经很满意了。

“根据中华帝国宪法第……规定,现在判处李金龙死刑、缓刑五年执行,缓刑期间李金龙必须用劳动来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赎罪。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终身剥夺帝国公民的任何权利。对上述判决犯人李金龙可有异议?”

“没有。”还是有气无力的回答,这个答案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接到那份通知书时,他就知道了这个结果。

得到判决,地下的观看人群都议论了起来。

“你小子就是该死,只干了五年的活,照我说,应该直接让干活干到死。才五年而已,这样还是不太解气。”

“要死也要他活活累死,什么脏活和累活都应该交给他。民族的败类,死不足惜。”

“这家伙就是一个吃人饭不干人事的狗东西,在我们面前是整天耀武扬威,鼻孔朝天。在日本人面前就变成了一只哈巴狗,尾巴摇得飞快。估计他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人是狗了。”

“儿啊!你在天上有没有看到,天杀的已经开始遭报应了,你现在也可以瞑目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一个中年妇女陪同下坐在观礼席上,此时两人已经泪流满面,三年前,看到自己的儿子,看到自己的丈夫被人抬回来,没有多久便咽气了。她们知道,正是台上这个华人败类叫人将他活活打死的,她们始终没有忘记临死时那双睁得大大的眼睛。现如今看到如此大快人心的场面,心中那种仇恨演化成了喜悦,她们是喜极而泣。

“人渣的下场,实在是太便宜他了,要是我来审,就判他个天天挨鞭子抽,也不抽死他,直到抽断一百根鞭子,再直接送人渣去见阎王,不过也不知道这样的人渣,阎王爷会收吗?”一个年轻人摸了摸脸上的疤痕,死死的盯着李金龙,眼里的怒火仿佛要燃烧一切。

像李金龙这样的人还有很多,除了那些在登台之战中被打死的之外,接下来还会出场很多。他们每一个人出现都会引起百姓愤怒的议论声,要不是武警和警察在那里维持秩序,很有可能已经被愤怒的群众活活撕碎。不过每次审判过后,人群都会想起鼓掌声和欢呼声,议论声和声讨声也会再次响起来。

审判的规律是先审理华人,然后才是日本人,最后是英法侨民。而且都是从重到轻,由罪名最重的先来。审判的速度很快,基本上审理一个人连十分钟都不到。就算是那些不认罪的,也不需要多久,马上就可以拿出一大堆证据,摆在他们面前,直接让他们无法再狡辩。证据很多都是证人的口述,这些证据都经过了其他国家的检验,也都具有合法性。

一天的时间过去,一个审判点最少审判了三十几个犯人,快点的,基本上都是四十个以上。不过比起那庞大的数量,这个工作还任重而道远。这件事也绝对会成为今年最热门的话题,或许还可以长久的流传下去,毕竟这也算是开了先例了。如果这时候有世界记录的话,这个记录绝对很难打破。

第二百三十三章 国民教育

中华帝国教育部。

陈绍正在听取新一年帝国教育部的计划表,当初粉笔并不是说缺少,而已经停止了生产,一款无尘粉笔正在试产中,以前的粉笔全部停止了生产。所使用的都是库存中的粉笔,所以才会出现粉笔方面的缺口,不过这个问题已经完美的解决了,无尘粉笔试产已经结束,正式大规模的投产,以后只要不浪费,要多少粉笔就可以有多少粉笔。

新的一年,需要加大对教育部门资金的投入,这笔费用一直都是由皇室支付,现在也不例外。龙腾集团皇家所持有的30%股份(改下数据)一部分都要用来支付教育费用。中华帝国成立之初,陈绍就规定下来,教育和军事全由皇家负责。军费是由国防部和财务部支出,但教育费用很多都是皇家来支付,帝国财务部也只是支出其中部分。

修建新的学校等一些工程问题,都是由帝国财务部负责。而图书和教学设施以及教师的工资都由皇家支付,由于是实行免费教育制度,学生的日常费用,也由皇家来支付。好在有个勤工俭学能缓解下教育经费,不然靠着每年不断增多的教育费用,也够陈绍头疼的。

“陛下,帝国目前正有23所大学在建造,高中和初级学校也不停的在建设,全国各地的村庄学校也在陆续开学。百姓们对免费读书的政策呼吁很高,今年全国的学生数量很有可能会翻一倍。只是还有一些个体,还没有认识到读书的好处,这方面我们积极寻找劝说的方法,争取所有孩子都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

“学生多了是好事,今年我会拨下更多的教育专款。你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宣传读书的好处,我相信到时候会有更多的孩子走进教室。告诉他们,读书是免费的,勤工俭学也不是在压迫孩子,也不需要孩子们去干什么活。一定要把这点向百姓们说清楚,省得他们还以为帝国要将那些孩子招来干活,对这点的宣传一定要到位。同时你们也可以叫学生们帮忙宣传宣传,告诉其他人,他们在学校是怎么生活的。”陈绍在听完了所有的报告后,最后总结道。

对国民,有时候陈绍真的很无奈,总有那么一小撮的人整天疑神疑鬼的。以前是读不起书,现在有了免费教育,还不敢不学生送进学校,他们还秉承天上没有掉馅饼的这种理论。一听到勤工俭学,那一小撮人以为是叫孩子去工作,赚自己学习的费用。每次想到这里,陈绍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勤工俭学虽然能缓解下教育经费,但都是一些小事,比如去帮忙打扫打扫马路,或者到农田去帮忙除草,都是一些很普通的活。可有时候人云亦云的,很多东西都会变质。

还有一种人陈绍也是十分的无奈,教育全靠自愿,不会去强求规定你一定要把小孩送到学校读书。可有一些有家传手艺的百姓,他们都没有认识到都市的好处,反正有了手艺,也饿不死人。对他们来说,有时间去读书,还不如来帮忙,多赚点钱。这种人比之前那种还难搞定,至少前一种只要认识到学校的真实情况,要改变态度会很快。可后面这种让不少官员耗费了许多的精力,可结果也不是很好。

对这些问题,陈绍虽说很无奈,但都不是新问题了。从广西发家,这种事情就普遍存在,不过经过了十几年的熏陶,那里的百姓也都认识到读书的好处,和政府的政策。现在这些问题在西南已经消失了,但广大的新土地,这种问题再一次浮现出来。不过陈绍也有了心里准备,国家大了,什么人都有,这是避免不了的。有些东西也只能靠着时间来磨合,强求是没有办法的。

就在陈绍走出教育部的会议室时,迎面走了来一个让陈绍愣住了。

刘菲雅也停下了脚步,看到眼前的男子,哦不,是帝国的皇帝。虽然眼前的他和那天完全不一样的装扮,也没有戴眼镜。但刘菲雅第一时间就认出来,他就是陈韵的父亲,帝国的皇帝陛下。

两人都没有说话,互相看着。这时候王杰走了过来,并没有注意到两人的神情,而是直接对陈绍说道:“陛下,我们该走了,龙腾集团新一年的发展会议就要召开了。”

“王杰,会议推迟半个小时,你先到楼下等着。”陈绍看了一眼没有走开的刘菲雅,心知对方已经认出了自己。

王杰虽然有些诧异,但也不问什么,点了点头。在他离开之时,才看到有个女子一直盯着陈绍看,这下王杰心中微微有些明了了。不过他并没有停下脚步,反而还稍微走快了一点。

会议室里面的人都已经离开了,陈绍打开会议室的大门,对刘菲雅说道:“你那天也差不多把我认出来了吧!”

说完后,示意刘菲雅到会议室里面说话。

后者也没有犹豫,在陈绍走进会议室时,也跟了进去。

“心中一直在怀疑,只是还不敢相信堂堂帝国公主回到如此普通的学校读书。”看到陈绍把会议室大门关起来,里面只剩下孤男寡女,心中怪怪的,不过还是很镇定的回答了陈绍的问题。

刚刚看到陈绍时,刘菲雅出奇的没有惊讶,或许在心中已经差不多确认了陈绍的身份,只是还差那最好一点证据。而且在她看来,陈绍就算不是皇帝,身份也非同一般。

“我也猜到了,只不过看到你还能如此自然的面对我,说实话,你不惊讶,反而我很吃惊。”陈绍很平静的说道,当初谢雨欣说要把刘菲雅请到皇宫里,陈绍也算是默认了自己对刘菲雅的好感。

“我是很吃惊,不过不是吃惊您的身份,而是惊讶为什么帝国的皇帝要把自己的女儿送到普通小学就读?”刘菲雅笑了笑说道。这个问题在看到陈绍时,就一直浮现在她的脑海中。

“帝国皇帝也是人,他的女儿也是人。在我看来,皇帝是责任,并不比其他人高贵,自然帝国皇帝的女儿也一样,特权这种东西是我最厌恶的东西。生命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陈绍很严肃的说道。

“说真的,您能说出这样的话,我感到很震惊。”在刘菲雅看来,陈绍的话实在是太震撼了,颠覆了华夏几千年来对皇权的认知。

“这没有什么可震惊,把心放平就可以了。只有心和百姓在一起,才能更好的服务百姓。再者说,你自己都认为处处高人一等,那怎么去体会百姓们需要什么?对子女教育这方面,也必须和百姓的女儿一样,这样他们才理解民间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如果连百姓的生活面貌都不清楚,那以后怎么去治理一个国家。”陈绍第一次对一个非政府高官说这些,以前他这些话经常对帝国的官员说。

刘菲雅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上次的接触还觉得他的知识很渊博,第二次接触,她才真正去了解他。

“你今天来教育部做什么?如果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和我说。”陈绍这才想起这里是教育部,刘菲雅来这里肯定是有什么事情。

陈绍的话让刘菲雅清醒过来,刚刚她想着想着,就想到其他方面了。被陈绍打断了思绪,感到有些不好意思,脸上悄悄爬上了红晕。

“我是来这里申请下学期教学用具的,我们校长身体不是很好,就委托我来了。”刘菲雅开口道。

“如果是这件事,你就不用申请了,以后也不用申请了。以后都会定时发下去,省得你们还要跑来跑去。以后你们只要把数目上报就可以了。”陈绍开口道。

“嗯,这样一来我们就方便了很多。”刘菲雅说得有些兴奋。

“方便别人本来就是政府的宗旨。”陈绍看了下手表又开口说道:“既然这样,我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