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福晋之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福晋之死-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

……

赵云在那些皇家园林和行宫玩得很欢快。

这一看就花费了不少人的心血--有顺治的,康熙的,还有前明皇帝们的,现在都便宜了赵云了。

要感谢清朝人爱面子好名声的特点。

胤礽极度照顾他这个老父亲,好像他是天底下最最孝顺的人。

赵云:真不愧是爱新觉罗家的人。

赵云一边享受退休的美好生活,一边关注京城来的消息。

就算胤礽的人会有所隐瞒,她手里还有康熙的人呢。

京城很热闹。

好像是知道胤礽的疯狂本质,所有皇子阿哥都在夹着尾巴做人。

看在这么多年兄弟情谊份上,看在他们如今老老实实的份上,胤礽不会做的太难看吧……

老爷子还活着呢!

他们注定要失望了。

赵云并没特地交代胤礽什么事情。

没办法,胤礽受了那么大罪,还不许人家报复一下吗?

据京城传来的消息,赵云发现了有意思的事。

胤礽最恨的人,不是与他敌对多年还落井下石的大阿哥,不是后来居上给他找了无数麻烦的八阿哥,反而是表面看上去最最无辜的前太子党四阿哥。

赵云穿来的早,四阿哥的经营又多在暗处,还真没多少人发现他的野心。

如今胤礽知道了,赵云并不奇怪。

在这么多人的围攻下还能稳坐太子之位三十几年,胤礽的手段就算比不过康熙,也不会不如四阿哥的。

当初他是一叶障目,才被四阿哥挖了墙角,当了挡箭牌、踏脚石。

如今风水轮流转,他也该给四阿哥点颜色瞧瞧了。

赵云很期待。

胤礽对上四阿哥,就免不了要对上四阿哥后院的各路高人。

那会怎么样呢?

赵云:愿佛祖保佑胤礽吧。

赵云继续围观。

……

赵云再次听到京城的消息时,也忍不住震撼了--原来还可以这么来!

第12章 我是康熙(四)

胤礽果然不是什么有耐心的人。

赵云才离京不久,他就大刀阔斧地开始改革。

他先是颁布了一份诏令,大意就是朝中人浮于事,需要裁撤一些冗员,就把不听话的、听别人话的官员全部弄去养老了。

第二份诏书是撸了所有皇子的职务,连块遮羞布都没有,就用一些莫名其妙的罪名把他们全都圈禁在府里了。

然后他又命令诸皇子把他们所有的儿子都送进宫里来,不论年纪大小,包括那些还在襁褓里的婴儿。

他这就是在明晃晃地告诉众人:我就是要拿他们做人质,你们看着办吧!军队就在外面等着,你不听话,我就用强的。

如此种种。

一条比一条毒辣,一次比一次肆无忌惮。

所有人都被胤礽的大手笔搞懵了。

新皇上任三把火,把把都烧得极为猛烈。人们都知道胤礽是个疯狂起来没有限度,做事不管不顾的人,就连最最桀骜不驯的王公大臣都保持了沉默。他们不想撞到胤礽的枪口上,只盼着胤礽出了这口气之后就能消停下来。

他们打算静观其变。

他们并不相信胤礽敢挑衅整个贵族阶层。

他们到底猜错了。

让胤礽消停下来,这可能吗?

胤礽希望声势更大些才好呢。

速战速决,这才是胤礽最聪明的地方。

别的新皇登基都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唯独胤礽反其道而行之。

恶名,尤其是胤礽这种疯狂的恶名,不是只有坏处。某些情况下,应用得当,还能带来意外的好处。

现如今,胤礽的恶名震慑四方,所有的人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搞得满城风雨,没人敢轻举妄动--枪打出头鸟,他们无法承受胤礽的报复。

能身处高位的官员没有一个是傻子,王公贵族也极少有蠢货,他们都是聪明人。聪明人喜欢凡事尽在掌握之中,他们善于从体制内获取利益。见胤礽如此行事,他们都觉得新皇与诸皇子很可能会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到那时,就是他们渔翁得利的时候。

他们想的倒是很好。

胤礽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胤礽已经控制了所有能控制的军队,并把皇子大臣们的身家性命牢牢攥在了手里。

燎原之势已成,他已经不可能被任何人钳制住了。

……

确定没人反抗之后,胤礽继续自己的计划。

圈禁了皇子,他用前明养皇子的手方法把他们养了起来。

胤礽这是打算把他们都养废。

识时务的还可以保命,唧唧歪歪话太多的就永远闭上嘴巴好了。

也有人批判胤礽不守礼法,不守祖宗规,残害手足兄弟。

胤礽都无所谓。

太上皇都还没说什么呢,你管什么闲事!

他只是把兄弟们都好吃好喝地供了起来,没人受了罪,有的还长了肉呢。

残害?

那是什么。

对不听话的人,胤礽就用了一招,他们就都老实了。

杀!

杀无赦!

反正他的名声已经够坏的了,这有他自己的原因,也有有心人推动的缘故,如今再加上一条暴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清朝最重孝悌,看,太上皇不是过得很好么,诸皇子不也是舒舒服服的么,他还真是个孝顺儿子,友善兄长呢。

只要将该做的面子工程都做足,他照样是懂得孝悌的好皇帝。

……

胤礽的行事看起来疯狂,其实步步踩在人们心坎上,人们都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一点点蚕食旧的规矩体系,建立起属于他自己的规则。

风卷残云,势若雷霆。

在别人还在观望的时候一击即中。

一个月,京城尽在手中。

赵云从没发现,胤礽有这么聪明。

他是一个疯子,这很可怕,但真正可怕的还不是这些。

他是一个冷静的疯子。

依照旧的规则行事并取得成功,并不算什么本事。真正的本事是破坏旧秩序,建立新规则,把其他人都纳入你的掌控之中,你还能玩得风生水起。

赵云从来不知道胤礽是个有如此胆识、如此魄力的人物。

虽然有运气的原因,但更多还是胤礽多方谋划的结果。

干脆利落,气势恢宏。

赢得漂亮。

与他相比,雍正那苦逼的皇帝生涯是如此的憋屈。

这难道就是嫡庶之差?

胤礽身为元后嫡子,自小就是太子,自然有一番气度,他行事更趋于阳谋;雍正城府极深,深谙隐忍之道,行事偏于阴诡--粘杆处和血滴子就是证明。

很难说哪种性格更有优势,时势造英雄罢了。

胤礽太子即位,光明正大,自不惧闲言碎语。

雍正出身不正,最怕有人提及身份,他曾亲自上阵与人争论,最终只是惹人嗤笑。

单论为帝风度,雍正不及胤礽多矣。

哦,对了。

雍正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只有先帝四阿哥允禛。

没有其他头衔。

赵云:胤礽把皇子们的爵位都撸了个干净,真省钱。果然好孩子!

……

胤礽把皇子们都关照了一遍。

成绩斐然。

就在赵云以为他要收手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

赵云无比肯定那也是胤礽的手笔。

他还真是个记仇的孩子。

在圈禁了四阿哥之后,他还没消气。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烦闷的先帝四阿哥在府里遛马,马突然惊了,四阿哥很不幸地摔下了马,更不幸的是他伤到了要害。

就在四阿哥被自己的要害问题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时候,胤礽很有兄弟爱地广召天下名医,严令他们一定要治好四阿哥的隐疾。与此同时,他还悬赏千金,大张旗鼓地为四阿哥寻找治病良方。

于是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继而全天下都知道了。

四阿哥他,不行了。

赵云:……

这还不算完,四阿哥的病被定性为无药可医。

四阿哥还没有儿子。

四阿哥无嗣。

赵云:四阿哥的孩子都栽在宅斗大军手上了。

对古人,无嗣是一件很大的罪过。

善良的新皇胤礽大度地表示:没关系,你没有,朕有啊,朕可以过继一个儿子给你嘛,朕不会看着四弟你绝后的。

四阿哥吐血。

与胤礽的交锋,四阿哥惨败而归。

……

赵云真的没想到胤礽会用这个办法。

不过对于四阿哥,还有比这更残忍的么?

自己半生努力的成果都要被‘仇敌的儿子’接手了,自己的半生经营付之流水。

机关算尽,到头来为他人作嫁衣裳。

不止如此。

胤礽不会让他死的,还会让他好好活着,死就便宜他了。

赵云觉得有一句话很是合适--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雍正过继了弘时给廉亲王,雍正的儿子乾隆又过继了好几个儿子给王爷们,先不论政治原因,这种宿命循环的感觉就已经让人唏嘘了。

雍正过继弘时绝对是心怀恶意的,乾隆过继儿子也不见得就没有占住别人爵位的想法。

如今胤礽玩了同样一手。

报应来了,四阿哥不认也得认了。

更让赵云感到好笑的是,胤礽连四阿哥的家财都没打算放过。

四阿哥非常富有。

因为他然竟然破格允许了一个小妾帮他经营产业。

那小妾十分擅长商贾之事,这么多年,明里暗里,四阿哥积累了好大一笔财富。

胤礽对四阿哥府非常了解。

在赵云提醒了胤礽穿越者的事情后,胤礽在这方面下了大力气。

他刚出毓庆宫就着手调查了。

四阿哥后院诡异的情况进入了他的视线。

抽丝剥茧,胤礽终有所获。

赵云不知道胤礽知道了什么,她只记得那几天胤礽精神恍惚,整个人都不好了。

然后他就和四阿哥到了有你没我的地步。

赵云:胤礽展露獠牙,四阿哥还是自求多福吧。

……

京城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传来,赵云一边喝茶一边听戏。

四阿哥的病治不好了。

新皇终于开口放先帝皇子们出府。

识时务的阿哥们,如五阿哥、七阿哥、十二阿哥,经过这段时间的静养,变成了沉迷声色的‘好阿哥’。

其他阿哥也各有所得--大阿哥喜欢上算账经商,三阿哥喜欢上骑马打猎,八阿哥打算开始编书,九阿哥开始好男色……

赵云:真识时务。

新皇大度地恢复了他们的爵位。

包括爵位传不到自己儿子身上的四阿哥。

四阿哥的后院沉寂下来。

四阿哥打了瓜尔佳福晋,据说是因为她善妒,没管好后院,致使子女夭折。

四阿哥后院陆续有人失踪,新皇那几天心情很好,时时带着诡异的微笑。

各种猜测如同雨后春笋。

四阿哥真的不行了吧,那些小妾都跑了……

赵云喝茶看戏,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了很久。

康熙底子好,保养得也好,现在一点也不显老。赵云又游遍了名山大川,这才回了一趟京城。

胤礽的皇帝当得好好的。

没出现有什么人忍无可忍举旗造反的情况。

大概是因为赵云退位退的太早了,皇子们的势力还没有后来那么大的缘故,胤礽连消带打震慑了一番,他们就熄了上进的心思,安分守己地呆在府里养花养草了。

之前声势浩大的皇子党们被胤礽拆得一干二净,京城一派平静。

瓜尔佳氏病逝了。

暗中有人传言说,她是被四阿哥生生打死的。

赵云不置可否。

胤礽经常来看她,一直很孝顺,赵云已经很满意了。

……

赵云又离开了。

她觉得时间快到了。

赵云:下次千万不要是清朝了……

第13章 我是乾隆他娘(一)

赵云这次已经不想再抱怨了。

一句话反反复复说得多了,就显得矫情了。

她又穿到了清朝。

这次是一个女人。

赵云:哎,我不当女人很多年……

又当回女人,赵云还是很开心的,即使这具身体己经是个老太太了。

没错,老太太。

这个老太太是乾隆他老娘--崇庆皇太后,好吧,就是那个和小燕子紫薇斗法的‘老佛爷’。

赵云:千万不要有还珠格格、福大爷、五阿哥什么的啊,老骨头真心伤不起……

赵云仔仔细细翻了一遍记忆,舒了口气。

没有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混进来,这里就是真真正正的乾隆王朝。

……

现在已经是乾隆十几年了。

富二代乾隆已经露出了他的坑爹本质,花钱花的如流水一般。

崇庆太后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乾隆对她极其孝顺,简直到了‘集天下奉养一人’的地步。

乾隆搜罗了无数珍宝孝敬她,将来还要修‘颐和园’这座世界级园林送给她。

穷奢极欲。

她们母子一个比一个会花,雍正留下的家底很快就要被败光了。

对于这样的乾隆,赵云不知说什么才好了。

为人子,他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好儿子。

为人君,他确实是好大喜功、自以为是、贪图享乐、鼠目寸光。

是啊,鼠目寸光。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得轰轰烈烈,资本主义浪潮即将席卷整个世界的时候,他还沉醉在‘乾隆盛世’的虚景之中,扼杀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有人说‘中华之败,始于乾隆’,这不是没有道理。

乾隆在位时间太长了,长到整个民族的思想都僵化了,乾隆盛世的繁华景象太过美好,后人不敢轻易改弦更张,清朝就只能朝着闭关锁国的方向一条路走到黑了。

无药可救了。

……

国家兴亡,朝代更替。

这都与赵云没什么关系。

她又不是拯救世界的圣斗士。

赵云:咦?圣斗士是拯救世界的么?我没记错吧……

世界用不着她来拯救,她也救不了。

乾隆能这么孝顺自己,那就足够了。

还能强求什么呢?

当了几年‘老佛爷’,赵云这才明白,怎样的女人才是有福的女人。

就是有一个好儿子。

好儿子比好丈夫顶用的多。

你比我身份高,这算不了什么,有本事你比我活得长啊?

你比我受宠爱,这也算不了什么,有本事你也生一个好儿子啊?

乌拉那拉氏,李氏,武氏,年氏……她们都曾经压在崇庆太后的头上作威作福。

真是好不得意呢。

现如今呢?

还不是化为灰灰了。

崇庆太后只用了一条,就碾压了雍亲王府所有的女人。

那就是有福气。

崇庆太后积攒了几世的德行才生出乾隆这么好的儿子啊……

任你万般尊荣,任你貌美如花,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