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理想年代- 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获的日子,那他就无权指责社会怎样,因为他所寄生的社会财富还是他所仇视所嫉妒的人活着人家的父辈创造的。

※※※

下着小雪的午夜,江城这个中国中部的最繁华的城市已经沉睡,城市街道上空寂无人。市民对鄂州革命军队要到大西北去打仗这件事心态已经十分平静了。

最后一批西征的鄂州革命军,四列纵队走在积雪的街道上,雪中的街灯留下很长很长的摇摇晃晃的影子。

武昌北门的码头,走上开赴汉中的兵轮时,鄂州革命军官兵们的心跳声和脚步踏在桥架上的声音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清晰。

先头部队还没有走上兵轮,一辆奇怪的铁甲战车轰鸣着缓慢地超越长长的行军序列,士兵们在长官的指挥下为奇怪的铁甲战车让开通行的路。铁甲战车开向码头,越过特殊的桥架,开上一艘兵轮,兵轮迅速使离码头,消失在长江的夜色之中。

没有人给予这辆特色的铁甲战车过多的特别的注意,恐怕连曾高和李西屏都不知道这辆铁甲战车里坐的是李想。

第三百六十九章 逆势上扬

西安光复后,以陕甘总督长庚为代表的甘肃封建顽固势力,加强了对革命力量的镇压,以挽救苟延残喘的清王朝。长庚与新疆巡抚袁大化、伊犁将军志锐策划万一清廷危急,联络新、甘、内蒙为一气,拥宣统西迁,暂谋偏安,徐图恢复。为了实现这一宏图大业,阻止甘肃各地爆发革命,他们一面严令甘肃所属府州县严加戒备,加强镇压,一面组织反革命武装力量,分三路大举东进,向陕西进扑。由崔正午与张行志统带的壮凯军三营为第一路,会合升允直接统带的东路军陆洪涛率领的死鬼董福祥老甘军为第二路,以及马安良统带的号称最能战的回民武装精锐军为第三路,由此三路大军东进,共计两余万人,企图一举攻占咸阳,进而对西安实施联合反扑。

鄂州革命军西征战役开始以后,长庚这些满清余孽的东征计划即遭受惨烈打击,安西军一直避免同马家军交战,这倒使一向战绩辉煌、眼高于顶,没有受到什么损伤的马家军耐不住寂寞了,先奔袭光复区扫荡了陕西一些地方哥老会举义部队,后经长庚和升允许以甘肃巡府的官位鼓动其反攻咸阳,马安良立即出动精锐军(俗称西军)武装集团,组织了一支有步兵5000、骑兵1000,共24个营旗的队伍,由其三子马廷勷任分统带领下,浩浩荡荡杀向咸阳。

马安良疯狂叫嚣要反攻咸阳,收复西安,杀出潼关,横扫中原,摆出一副不可一世、志在必得的样子。

大战之前,马步芳第三子,窜扰咸阳的步骑统领马廷勷动员所部,大言不惭地说道:“夺取咸阳,直下西安是马大帅和总督大人坚定不移的主张,我们要不惜一切牺牲在明天早晨将西军旗插在咸阳城楼上,那时候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直入西安了。”

“国军边抵近郊,西安指日可下,咸阳亦即日可克……”底下的西军将领们更是不遗余力地为其摇唇鼓舌,叫嚣这些耸人听闻的大言不惭:“……攻西北策应中原,战略系围魏救赵!”

“夺取咸阳!”

“直入西安!”

马家军娃儿们齐声呐喊。

随军阿訇用白布将《古兰经》悬挂在一木架上,随即开始念诵,西军娃儿们都摊开双手,向真主和天神祈祷。随后,西军娃儿们争先恐后用头去挨《古兰经》,以求平安。

阿訇举行了宗教仪式后,坐在河西骏马背上的马廷勷上衣一脱,寒风呼啸中,朵朵雪花粘在浓密的胸毛上,他未觉丝毫寒冷,大吼一声:“杀!”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彪悍的如骑在赤兔马上的战神吕布!

娃儿们立刻有样学样,雄赳赳,气昂昂的甩掉上衣,光着膀子,提着枪、举着寒光闪闪的马刀、高喊着:“天门开了!”

就这样,冒着咸阳革命军猛烈炮火漫山遍野的冲过来,以整连整营的密集队形一次一次地发起冲锋。

那场景想来很恐怖。浓厚的宗教观念意识也是整个马家精锐军强大的维系力量。

咸阳的战斗拉开序幕。

此前,长庚慑于全国战场形势和鄂州革命军奔西北而来,已离安西革命军远远的。但是马家父子在长庚委以高官的刺激下,也不管升允和崔正午是否能兑现给予配合的承诺,孤军进击咸阳,想夺取西安,马家西军出动步兵5000、骑兵1000,共24个营旗的队伍已经是马家这些年积累的全部家当,从西、北、东三面围攻咸阳。

成群的马家西军娃儿们挺着明晃晃的马刀,硬是顶着革命军疯狂的火力向前进攻。

马家西军士兵凶悍顽强。除武器比较差,不如北洋军,但马家西军的内聚力和士兵的战斗精神弥补了装备上的缺陷,因此在战场上屡屡获胜,打陕西哥老会的革命军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马家西军士兵在战斗中敢于和善于近战格斗,其利器就是马刀。此外,马家西军士兵后面亦有严酷的督战队督战。

整条咸阳的战线上到处都燃烧着激烈的厮杀,双方士兵短兵相接,喊杀声连天。到处都是冲天地火光和震天的喊杀之声。

在炮火地掩护下,成群地革命军士兵一次次的发起反击,一批批倒下,又一批批冲上去。就这样,咸阳城地所有兵力向正面的马家西军压了过去,白刃战使部队的伤亡极大,但这倒也着实压制住了马家西军的进攻。

“马克沁机枪,给我顶上去!”站在一条沟渠旁的林铁长大叫到。他已经不是第一次顶上战线,虽然作为一师之长,他完全可以不用来到一线,但是靠前指挥是鄂州革命军的传统。

一串子弹纷飞着从耳边嗖嗖而过,到处都是被枪弹扬溅起的灰土。

马家西军除了武器装备差以外,士兵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同北洋军是等同的,很难对付。李想曾经拍电报来说过:要象打北洋军一样打西军,马家西军仍是全国有数的顽敌。

林铁长今天算是见识了马家西军的彪悍了。西征军正追击升允和崔正午两路,想不到西安城的空虚就被马安良抓住了。对战这些疯狂的西军,若对方火力弱,工事不坚是很难对付马家西军的。陕西哥老会革命军吃亏就是这样,他们火力弱,难以阻挡马家西军的死命冲锋,而且往往是行动迅速的骑兵,最后在白刃格斗中被优势敌人消耗。现在镇守咸阳城鄂州革命军,也有被这样消耗的危险。

紫禁城,养心殿。

隆裕召开第一次御前会议,有请皇族王公赴会。醇、庆诸王及蒙古王均到。袁世凯以疾辞,遣赵秉钧、梁士诒为代表。

同盟会刺客三人,刺袁未中,三人皆殉,袁世凯遂以在丁字街被刺为借口,称病不朝,所有面奏及请旨事件,都托赵秉钩、梁士诒、胡惟德传述。又扬言即将辞职,北京恐有动乱,劝外国人迁入东交民巷,以防意外。从表面看,他好像心灰意懒,将要退出政治舞台,其实这是他采取新攻势之前故意放出来的烟幕,暗中他正和心腹爪牙联络布置,推行共和不独立之计划,掀起请愿共和的风潮。

袁世凯又密奏太后:“人心涣散,如决江河,莫之能御,爵禄已不足以怀,刀兵莫知所畏,似此亿万之所趋,岂一二党人所能煽惑。民军所争者政权,而非君位,所欲者共和,而非宗社。我皇太后皇上,何忍久庙之震惊,何忍乘舆之出狩?必能俯鉴大事,以顺民心,赞成共和,以免乘舆出狩。”

袁世凯的大意是,国内人心涣散,朝廷的功名,老百姓不稀罕了。朝廷的大炮,老百姓不害怕了!民国夺的是国家政权,推翻清朝的制度,建立一个共和国,而不是要杀皇族,灭皇室的身家性命。现在,朝廷打不过革命党,顽抗到底,是死路一条。无计可施,无路可退,请皇上退位,顺应民心。

隆裕太后展开奏折,看完了,放声大哭。

特别是袁世凯在丁字街遭到革命党人暗杀,险些丧命。一弹可抵百万兵,这一刺杀,让皇族上下极为恐慌,革命党在北京城已经横行无阻了!同时也让隆裕觉着,袁世凯还是忠于满廷的,没有出卖他们,不然革命党人为什么要刺杀他?

隆裕太后带着这样的想法,看着鱼惯入养心殿的群臣按班站定,抱着小皇帝,容色凄凉,擦着未干的眼泪问道:“你们看是怎么个了好?”

隆裕太后完全给袁世凯吓昏了,这样连忙召集御前会议,把宗室亲贵叫来就是要问个主意。

王公们听到了密奏的内容和袁世凯的危言,首先感到震动的倒不是法兰西的故事,而是袁世凯急转直下的变化。本来在民、清两军的议和谈判中,袁世凯一直反对实行共和,坚决主张君主立宪。他曾在致梁鼎芬的一封信中,表示了自己对清室的耿耿忠心,说“决不辜负孤儿寡妇”,在他刚到北京不久,发布准许百姓自由剪辫的上谕的那天,在散朝外出路上,世续指着自己脑后的辫子笑着问道:“大哥,您对这个打算怎么办?”他还肃然回答:“大哥您放心,我还很爱惜他,总要设法保全它!”因此一些对袁世凯表示不信任的人很为高兴,说“袁宫保决不会当曹操!”民清双方的谈判,达成了把国体问题交临时国会表决的原则协议,国会的成员、时间和地点问题,则因清方的坚持而未决。正争执中,南京成立了临时政府,选了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第二天,袁世凯忽然撤去唐绍仪代表的资格,改由他自己直接和民军代表用电报交涉。国体问题还未解决,忽然出现了袁内阁要求清帝退位的问题,自然使皇室大为震骇。

变化尽管是变化,如果想从影帝袁世凯脸上,直接看到凶象,是办不到的。他最后和隆裕太后见了那次面,在东华门碰上了一个冒失的革命党人的炸弹,给了他一个借口,从此不再进宫,而由他的助手赵秉钧、胡惟德等人出面对付皇室。他自己不便于扮演的角色就由他们来扮演。

但是变化终归是变化。那些相信过袁世凯的人,又改变了看法。

“谁说袁世凯不是曹操?”

一直坚持这个说法的是恭王溥伟、肃王善耆和载泽等人,还有醇王周围的年轻的贝勒们。

民政大臣满人桂春宣称:“臣为了回答外地对满人仇杀的行为,已组织了满族警察和贵胄学堂的学生,对北京城的汉人实行报复。远在甘肃的总督升允和前总督长庚,他们可是咱满人三大柱石之二,这时已带兵勤王,正大举反攻西安,以良弼为首的一些贵族组织了宗社党,宗社党在必要的时候将采取报复革命党人的恐怖行动!”

一些满蒙王公大臣,已经做出了要拼命的姿态。

不过,就是个姿态而已。

还有,一些满蒙王公大臣表示了不一样的态度。

“段祺瑞都被李疯子打惨了,升允和长庚能打过李疯子?良弼也想玩和革命党人恐怖?他能玩得过玩命玩了这么多年的革命党人?玩火者必自焚,他如果还这样死硬,迟早会死在革命党人的锡纸鸭蛋下。”溥伦听完桂春放下狠话,就不阴不阳的嘲讽。他又道:“臣建议,我们皇室还是可以自行宣布共和,这样做,第一,不是向乱党投降,第二,我们自组政府,可以保证社稷千秋万代。”

“伦贝子的观点,我非常赞成!”奕劻附和道。

听罢,隆裕太后抱着身边的宣统小皇帝,痛哭起来。因为,溥伦的主意和革命党的主张完全一样,皇室革了自己的命。其实,一旦建立共和,爱新觉罗的社稷根本不可能万世永存,溥伦自己把自己也绕进去了。

恭亲王溥伟、载泽当然强烈反对,和溥伦当场大吵,谁也说服不了对方,会议不欢而散。

第三百七十章 天门开了

茫茫雪原,远远的便可见到那些拉展成散兵线的西军回民士兵们所带的白色帽子,从那结冰的河岸之边缓缓压迫过来,马家西军的进攻开始了。

一时间枪林弹雨、弹片横飞。战斗从一开始就是异常激烈的,面对着马家西军铺天盖地的疯狂进攻,鄂州革命军毫不示弱,顽强抵抗。

攻守双方形成脆弱的对峙,鏖战不休。双方士兵都有钢铁般的意志,都竭力在此拼命厮杀,几乎是在用血肉和钢铁来为咸阳铺就一张焦黑暗红的地毯。每分钟、每一秒都有人死去,整个咸阳,到处都是一片烟火。

咸阳城楼革命军指挥所内,满身硝烟的林铁长眉头紧锁,西军的又一次进攻被击退了,可是革命军又损失了一批官兵。也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抵抗着西军的疯狂进攻,无数的热血男儿就这样的血洒在疆场之上。整个守卫咸阳的革命军两个团都在这一次鏖战厮杀之中,付出了极大的伤亡。战况的进展几乎是反复拉锯样的厮杀一般,惨烈之极。

虽然西军的进攻又一次被打了下去,可是整个阵地上的死伤者也越来越多了,难以想象,咸阳城的防线还能够抵挡住西军几次这样疯狂的进攻。

林铁长回头看了一眼东方,那里是西安。李帅率领的最后一批安西军应该就是今天到达,现在只希望李帅加紧时间部西安防御,在咸阳城破之后只要还能守住西安,安西军在解决另外两路清军威胁之后,返过身就可以吃了马家西军。现在他只有在咸阳坚持越久,李帅在西安就有更多时间部署防御。

同一时刻,李想亲自率领的最后一批安西军刚进入西安,尚未部署好,闻咸阳警迅之后,并没有如林铁长希望的那样坚守西安,而是开着铁甲战车,率领一支骑兵直奔咸阳。

用李想的话说:“作战指导的根本目的,在于采取攻势迅歼灭敌人。进攻是摧毁敌战斗力、压倒歼灭敌人的唯一手段,除迫不得已的场合外,均应果敢实施进攻,即使主动机一时为放所掌握,也应尽一切手段,断然采取进攻行动,挽回战局。”

“攻势、进攻至上”的理论观点和倾向是整个鄂州革命军的共同认识。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湖北战场上,虽然鄂州革命军在兵员数量甚至武器上处于劣势,而竭力组织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的原因所在。

李想在组建鄂州革命军的时候就一直着重强调精神因素的无形威力,认为精神因素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只有官兵团结一致,扬以身殉国的气节,士气高昂至极点,以致使敌人产生溃灭的畏惧心理时,才能达到战斗的最终目地。所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