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理想年代- 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难,大军不便行动,给养供应麻烦比较多;二、民族问题复杂,尤其是在受宗教控制的地区……不应操之过急。”

两人点头称善,全面了解西藏的情况,是很难做到的。

李想沉吟道:“由青海去西藏的道路据有些人说平坦好走,班禅及其一群又在青海。出兵当然不只有西北一路,还要有西南一路。可就现在的情况看来,想从川西入藏也不是不可能,因为四川虽然不是我们的地盘,都是革命阵营,也可以假道征藏。故先让林铁长派人调查了解自青海、新疆入藏的情况,咱们在做定夺。”

第四百三十五章 入藏准备

接到武昌的电报,林铁长随即派人调查了解自青海、新疆入藏的情况,结果是从青海、新疆入藏困难甚大,难以克服。

这其实也有内在的原因。当前的新疆局势非常不稳定。

在北疆,随着乌梁海地区金、煤、盐等矿藏的发现,以贪婪闻名于世的老毛子像闻到血腥的苍蝇蜂拥而入,在老毛子军方主持下,各种“考察队”、“探险队”纷至沓来。在辛亥革命这场动乱之中,老毛子私自毁坏界牌,并拒绝新成立的新疆都督府查勘界线和重立界牌。

沙俄老毛子已经把侵略魔爪伸向阿尔泰地区。这一地区包括阿尔泰乌梁海、新土尔扈特、新和硕特三部。

老毛子策划外蒙库伦无知无识的瞎子活佛宣布“独立”后,又主使外蒙伪军进入乌梁海地区,强迫当地各旗追随库伦当局“独立”,被当地驻军击退。

为此老毛子亲自出马,调集炮、步、骑兵一千三百余人,强行占领承化寺等地,胁迫阿尔泰长官与外蒙军签订《临时停战条约》,将阿尔泰的大批土地划归库伦当局。

在南疆,老毛子同样不消停。俄军出动步、骑兵近千人,进军南疆喀什噶尔,遭革命军坚决抵抗后退却。又在和阗挑起了轰动一时的“策勒村事件”。

策勒村是和阗的重要市镇,老毛子势力早已深入该地。辛亥革命后,在该地的老毛子商人和私自加入老毛子国籍的地痞汉奸乘机大造谣言,诱迫该地居民加入老毛子国籍。当他们聚众煽惑与居民发生冲突时,竟开枪打死居民两人,打伤两人,于是民情激愤,在冲突中,有一名老毛子商人和二十七名非法加入老毛子国籍的汉奸被打死(汉奸总比敌人更加招恨——笔者按)。

老毛子借此扩大事态,提出要求处死一百八十名中国人,赔偿白银八十八万两等许多无理要求。

自新疆都督府建立后,特别是安西军入疆之后,沙俄仍不断在新疆挑起事端。

林铁长正在布置南疆防御,准备在北疆和老毛子一战,收复承化寺。

所以林铁长认为,如要从新疆和青海入藏,仅完成入藏准备,就需要两年。

林铁长鉴于新疆和西藏的地理状况及军事需要,向李想建议:“新藏间,横隔昆仑高原,均高六千四百米有余,进军阿里,不宜大量出兵,应先派出一连左右之兵力先行进藏,担负侦察、设站等任务。”

看到林铁长的电报,李西屏不由得失声说道:“大帅,照老李的办法,要什么时候才能平得了藏,乱?”

“入藏不难,”李想说道:“经营西域和西藏,非十年不足以收功。”

“十年?”旁边的曾高也吓了一跳,“那得……”

他虽住口不语,李想也知道,说的是要费多少饷?笑笑说道:“征西征藏是长治久安之计。就象搞经济建设一样,不能急切图利;可是一旦见效,你就知道我的打算不错了。”

“是!”

曾高和李西屏低着头沉思。

“你们在想什么?”

“我想得很远。”曾高答说。

李西屏道:“我也是想到十年八年以后。”

“着!”李想拊掌欣然,“你们的意思与我不谋而合;我们要好好打算……先研究一下藏军的特点。”

“大帅,”曾高问道:“达頼是在英属印度总督支持下入藏,我们是否要做好英军入藏的准备?”

“这,你就不懂了。”李想说。

曾高脸一红,却很诚恳地说:“是!我确是不大懂,请大帅明言。”

“印度英军如果入藏,老毛子第一个去印度找英国佬的场子。英国对西藏和新疆的野心,就是为了得到防御老毛子南下的一个缓冲地带。”李想口沐横飞的说了一番英俄之间的龌龊秘闻以后,转入正题;“按我们的算法,藏伪军原有大约十个团。英属印度总督怂恿藏达頼入藏,帮助藏伪军扩军,并向其售给武器以对抗驻藏汉军。藏伪军大概扩编了大个新团,使总数增至十六个团。西藏教主达頼学蒙古活佛之独立的架势明显。”

“达頼的藏伪军其中五个团与驻拉萨、日喀则、山南泽当和藏北地区汉军交战。”李西屏拉开地图,说道,“仅一个团配置在靠近藏边防线上的定日;却将金沙江一线和昌都地区靠近四川处称为‘边防’,将藏伪军主力近七个团并有力之‘民兵’一部置于昌都地区;另有一个半团从前藏开赴昌都途中,但大部分士兵开小差逃跑,仅少部到达。昌都地区的藏伪军和‘民兵’统归达頼政府昌都总管指挥。达頼政府驻山南、藏北、后藏、阿里等地区之总管均系四品官,唯独驻昌都这一‘边防’地区之总管加强为三品官。藏伪军和‘民兵’在昌都地区的具体部署是:第十团位于江达至岗拖一线;第九团位于芒康、盐井;第三团之牟霞代本部五百人和第六炮兵团一个连位于以生达为中心的西邓柯地区;第三团之噶炯代本部五百人位于卡松渡;第七团位于恩来、类乌齐、甲桑卡等地;第四团位于丁青及以西之色扎;第八团及第二团之一个连位于昌都;‘民兵’主力‘硕达海松’部五百人随第三团牟霞代本部行动;另有‘民兵’两千余人分散置于盐井、门工、波密等地。藏军的部特点是:南轻北重,前轻后重,梯次配置,分区布防。藏军扼守隘口要道,企图依托金沙江、澜沧江及横断山脉之天险,企图阻止任何汉军西进。”

“一点不错!”李想说,“藏伪军的团长、营长、连长分别称代本、如本、甲本。代本均由贵族担任,虽多受过英国教官简单的军事训练,但实战经验少,指挥能力差。士兵系支差服役,年龄大,家累多。藏伪军内部等级森严,官兵关系紧张,滋扰欺压民众,军民关系恶劣,是一支非常封建腐朽的军队。其装备多为印度英军军队淘汰的枪炮,火力不强,通信手段落后,整个昌都地区只有两部电台。但藏伪军射击技术较好,善单兵作战,适应高原环境,生活简便,机动较快,马匹较多,在分散游击时能起到袭扰作用。”

“大帅,”曾高道,“我可没有高原作战经验,进军准备不知道怎么办?”

“是的。先从高原特种作战训练开始准备。”李想答说,“同时交通困难,大军不便行动,给养供应麻烦也较多,是安西军光复西藏问题之一。进军准备,包括高原训练,思想动员、公路建设、物资供应等。”

“训练从何处着手?”

在个时代,可能还没有高原作战的慨念。

李想想起去青藏徒步旅行的经历。

高原空手行走相当于内地负重二十公斤,加上高原反应,走三步就得喘一喘,以往五分钟就能搭好一顶帐篷,那上面二十分钟也难完成!初来乍到,即便他们准备充分,服用了抗高原反应药品,90%以同学还是不同程度出现了头痛、嘴裂、呕吐、失眠等症状。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做出了第一顿饭,却由于气压低,水烧不开、饭煮有高压锅还好说,但是菜炒一点都不香,肉怎么炒都有一股腥味,许多同学吃了几口就要放碗筷。

非常不好的回忆。

“我想,”李想收起回忆,“在雪山之巅,主要锤炼走、打、吃、住、藏的能力。”

李西屏问第二问:“思想方面到不用担心,就是修路可是大工程?”

“再大的工程也要做,”李想道,“修通公路是进军的重要环节。从武昌抽调了六个工兵团,投入施工。修路部队要做好克服高山缺氧,施工条件极差的困难准备,用四个月时间,借到四川,从大渡河修桥,打通了海拔三千六百多米的二郎山和海拔四千二百多米的折多山,在今年夏季到来之前必须通车甘孜。

与此同时,新疆安西军派出一个独立骑兵师一个骆驼团,给我在海拔四千五百米的地方修筑从于田经普络入藏的公路两百公里。必须在夏季大部队入藏前完成。青海第一军修筑自西宁到黄河沿的公路近五百公里。同样必须在夏季大部队入藏之前完成。”

“还有,进军西藏,不吃地方,进军西藏部队所需的物资得自己想办法保障。”曾高道。

“那就至少要有抽调汽车八百辆,骡马三千匹,组成四个汽车团、四个瑙重团,在川藏线上接力运输。”李西屏说,“马倒是现成的,在新疆甘肃有很多。就是汽车能生产多少?”

“加班加点,还是可以完成。不然再购买一条生产线。”李想说道。“最后就是对进藏路线问题。”

林铁长已经否定藏北和青海两天路线,剩下就是借道四川,经康进藏。

曾高指出:“经康进藏,通常走的路线有三条:

一是由打箭炉经甘孜、德格、昌都、嘉黎至拉萨。此为满清时赵尔丰进藏旧路,有驿站。但山多且陡险,昌都至嘉黎间有东西两大雪山,均在海拔五六千公尺以上,终年积雪,最难走。

二是由昌都至恩达西北行,经类乌齐、德庆、萨尔松多、索克宗至黑河,再折向拉萨。

三是由甘孜至玉树西行,经布母拉,沿格尔吉河上行,至唐古拉、黑河,这一条路是高原的脊背。”

曾高在地图上指指点点的说道:“最终选择走哪条路,还需进一步研究。但无论走哪条路,均需以甘孜为补给站。”

第四百三十六章 先遣连

江南的初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一泓春水,烟波渺渺,岸边杨柳,柔条飘飘。那绵绵不尽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遥远的天涯。但塞北天高气冷,依旧寒气难当。白毛风裹着雪粒、雪片,时而如骤沙狂奔,时而如玉龙柱天。

寒风如刀,一队骑兵在戈壁滩上疾驰。

两个小时前,林丹突然接到命令,要他火速赶往师部,接受任命。最近老毛子在南疆北疆不断生事,师部这边,还不知有什么重要的变化?林丹火急火撩的往师部赶。

林丹刚进师部,就听到一个消息,等待他的,将是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

为配合李想入藏的计划,新疆军区司令员井勿幕向鄂州国民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上报关于新疆部队入藏路线及组建进藏独立骑兵师的报告,报告说:由新疆军区第二军组建独立骑兵师,进驻南疆于阗地区,进行修路、侦察等进军准备,入藏后首先占领阿里首府噶大克。

同时李想也正式批准之前林铁长提议先遣连入藏的计划。

独立骑兵师第一团第一连为“进藏先遣连”。考虑到先遣连将长途征战,远离部队,单独执行任务,又将遇到意料不到的情况和困难,独立骑兵师党委研究决定,任命林丹任先遣连总指挥。组成团机关进藏前线指挥所,随先遣连进军阿里。同时,抽调部分通信、医务力量并加强武器装备。

“考虑来考虑去,还是你最合适。”兵团司令井勿幕说。

安西军总司令林铁长考虑到此次任命的艰苦和复杂,先让井勿幕私下跟他的王牌刀客林丹做做工作,把他思想上有可能出现的疙瘩先给消灭掉。

听完井勿幕的话,林丹低头不语。这决定太意外,这可是一个比战争时期冲锋陷阵还要难的角色啊。

“司令,”想了半天,林丹吞吞吐吐道。“能不能……?”

“怎么,胆小了?你林丹可是走西口游侠里最有胆量的刀客,在一路西征,你的本家林总司令员还夸你是永远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尖刀呢。不会也是让这戈壁滩的风把心吹得动摇了吧?”

井勿幕比林丹大不了几岁,两人又同是走西口在刀客游侠混江湖的交情,说起话来,自然就多了几份平和。

“我是想……”林丹还是犹豫着,不知该怎么向井勿幕解释。

“想什么,不会真是舍不得那个在你挂彩的时候照顾你的小护士了吧?我可告诉你,生为军人,决不能让女同志牵住心,那个小护士虽是年轻漂亮,但你是军人,第一要服从的,先是军命。如果真要看上她,组织上可以出面,让她留下来,我甚至可以安排她入先遣连的医护队。不过,要是因她拖了工作的后腿,我可饶不了你。”

“不,不,”林丹紧忙摇头,他的犹豫跟那个小护士江如梦无关,“人家才多大,你可别往这事上想。”

“不是我想,你林丹啥时犹豫过,怎么才出现一个江如梦,你就变得婆婆妈妈了。我只问你一句,服从还是不服从?”

让井勿幕这么一逼,林丹便没了退路,身子一挺,很是坚定地回答:“服从!”

“好!”井勿幕笑笑,目光里露出几份赞许,“我就知道,你林丹不会让我失望!”

进藏先遣连全连官兵共136人,分别由汉、蒙、回、藏、维吾尔、哈萨克、锡伯等7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全连总人数的40%。

“这次安西军总司令部把组建进藏先遣连的神圣使命交付给我们师,是对我兵团的高度信任啊。”井勿幕富有激情地说。

林丹的心,忽一下沉重起来,组建进藏先遣连,到最前沿去,考验的,将不再是一个人的智慧和胆略,而是恶劣残酷的自然环境中,能否光复西藏的伟大理想变为现实。

阿里地处西藏西部,是青藏高原海拔最高、高原形态最完整的地理单元。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等众多大山,把这块雪域高原托举到了世界最高处,被西方的那些探险家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这里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600米到5100米之间,空气含氧量不到海平面的一半,不适宜植物生长、动物生存和人类生活,也被西方探险家们称为“生命禁区”。尤其是阿里北部昆仑山南部高原,海拔更高,人迹罕至。

这些资料,他也是在入疆之前,看了从抓获日本大谷探险队获得的资料,其中也包括新疆和西藏的地图。

但是西藏地图部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