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理想年代- 第4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进藏的鄂军却是一个麻烦。”麦克马洪沉吟说道:“如果我们不展示震服鄂军的实力,不能像鸦片战争那样震慑李疯子,我们的条件也只是一张废纸。”

“必须说服议会出兵西藏!”

“对!必须狠狠的教训一下这些黄皮猴子!他们似乎已经忘记了白种人的可怕,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罗斯和贝尔义愤填膺的时候,麦克马洪却沉默的轻轻揉着太阳穴,他是知道国内情况的,伦敦的议会全部的目光都放在了动荡的巴尔干半岛,哪来的精力管西藏达乃的这点破事?

第五百一十五章 阔论

从屋子里往窗外看去,抱冰堂前那几树枫树树叶红了,如火焰腾越,极其绚丽。

谈判桌前,双方却争论得异常激烈。

在双方之间,摊开一幅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绘制的三百八十万分之一的西藏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图上。

“红蓝线标出的是内藏、外藏界限。红线在东,蓝线在西,红蓝线之间为内藏,蓝线以西为外藏。内藏线自昆仑山起,至察隅附近的梯拉拉止,青海、西康的绝大部分都在内藏;外藏线也自昆仑山起至梯拉拉止,德格、甘孜、瞻对以西地方全部是外藏……”英国代表麦克马洪以调停人的身份侃侃而谈。

麦克马洪又正式提出“调停”约稿一份:“此约稿共十一款,主要内容有:第一款,附表所列之条约,除为本约所更改,或与本约有相异或相背之处外,继续有效;第二款,中英两国政府既认西藏为非属于中国统治权,乃属于中国宗主权之国,并认外藏有自治权。所有外藏内政应由拉萨政府掌理,中英政府均不加干涉。中国政府不改西藏为行省,英国政府不并据西藏任何部分;第三款,中国于外藏不派军队,不驻文武官员,不办殖民。英国政府亦不在西藏派驻文武官员,除商务委员卫队外,不派军队,并不于该国办理殖民事宜;第四款,不阻止中国代表带有相当卫队驻扎西藏;第五款,中藏政府订定彼此不以藏务议约;第六款,1906年《中英条约》 第三款作废;第七款,1893年、1908年《印藏通商章程》作废,由藏英政府另订新章程;第八款,驻于商埠的英国委员,必须前往拉萨与西藏政府商议者,无论何时,可随带卫队前往;第九款,所有西藏境界与内、外藏之分界以红蓝线绘明于所附地图之中;第十款,在西藏之廓尔喀、拉达克人,因驱赶川军事件受有损失者,由中国政府赔偿424;840卢比……另,附表列明的条约计有:1890年的《中英藏印条约》、1904年的《英藏条约》和1906年的《中英续订藏印条约》三种。”

这一约稿的主要内容与北京与沙俄正在谈判的《中俄声明》几乎雷同,体现了英俄之间的默契,英国要求在瓜分中国领土的斗争中与俄国完全处于对等的地位,比照俄国在外蒙所作所为,英国也要在西藏如法炮制。在中国承认外藏自治的名义下,把外藏当作一个国家,否定中国在外藏的主权,而只拥有宗主权等等。至于内藏、外藏的说法是袭取内、外蒙古的现成模式,这是英国政府预先拟就的条约草案中所没有的,是麦克马洪在武昌会议期间的独创。内、外蒙古的划分是中国原有的制度,俄国使用偷梁换柱的手段,强迫北京政府承认外蒙“自治”,承认俄国在外蒙的特殊地位,但表面上仍然承认外蒙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清代在外蒙原有制度保留不变,这样就给袁世凯留下一块卖国的遮羞布。而麦克马洪杜撰的内藏、外藏的办法则完全不同,它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的,特别是内藏、外藏的范围,全凭麦克马洪在地图上任意勾画。

李想冷笑道:“麦克马洪编造内藏、外藏的说法,任意歪曲中国的历史,不顾中国的现状,只是从英国帝国主义立场出发的痴心妄想。”

麦克马洪洋洋得意的说道:“承认外西藏业已成立的自治权,而中国于内西藏仍有若干权利。这是全藏自可以复返太平,最合理的解决办法。”

约稿将青海的大部分及四川西部均划入西藏界内,其中再划为内藏与外藏,即使外藏亦包括青海及川边的部分地区。这个“调停”约稿表面上使中国对西藏保留了某些权利,如可派代表驻藏等,但约稿的其它条文,又使这些权利的作用几近于零。约稿只允许中国在西藏有卫队一百名,除了能起些驻藏代表的警卫作用外,对控制藏局没有任何影响。约稿的实际作用是让西藏以自治之名,行独立之实。而这种所谓“独立”,无非是由英帝国主义控制,使西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这从约稿中规定给予英国的种种特权中清楚地表现出来。

李想看了一眼在这次和谈中忽然变成泥菩萨的达乃佛的大内总管司伦夏扎大人,好像明白了什么,也不再和麦克马洪废话,干脆闭目养神。他一点都不急,时间多走一分钟,他的部队离拉萨就多近一步,该几的不是他。

麦克马洪见状,说道:“李帅如果对条约不满意,咱们可以修改嘛。青海湖、金川、打箭炉、阿墩子等处不划入内藏也可以;不过,必须将瞻对、德格从外藏划出,划入内藏,作为交换。”

李想都不屑那眼皮夹他。

“唔?”麦克马洪知道中国人好面子,只要有一个宗主国的虚名,可以不要任何的利益,甚至倒贴都可以,因此又说道:“第二款可以删去‘为非属于中国统治权’一句;第四款中国驻藏‘代表’可以改称‘简任大员’,随带卫队一百人改为三百人;第十款取消旧稿规定的由中国政府给予廓尔喀、拉达克人以赔偿费的内容,改用藏方代表提出的‘如有中藏因照本约发生问题,彼此意见不合,当由英政府调停’……此外附表之后,另加声明七款,其中两款系自旧稿正文中抽出,改为声明;新增内容主要有承认西藏为中国领土之一部分;达乃喇嘛选举受职后依旧可以由中国政府颁给相当封号……”

麦克马洪耍弄手段,当场改画条约附图中红线东北角的走向,看到李想还是油盐不进的样子,先与泥菩萨一样的夏扎先将约稿草签,然后威胁李想说道:“凡白康普陀岭,阿美马顷岭东北之地,统划归青海,所拟约稿业与藏员画行,如果李帅不于今日草签,则将约稿中第二、第四两款全部删去,即与西藏正式订约,不再与中国商议!”

“我能认为,这是在威胁你老子吗?”李想终于抬起眼皮扫了麦克马洪一眼。

麦克马洪心里一颤,这只是一瞬间的事情,立刻又恢复强硬蛮横,说道:“倘李帅不肯附合,不肯将了结此项会议之约签押,则中国自不能享三面条约内所思及之利益。倘李帅不将约稿签押,本政府只得自由单独订约。如此则三方面所订约稿内载中国应得特权与利益自然全行失却。且本政府拟极力助藏以御中国侵伐!”

“狂妄!中国的内政还容不得你们指手画脚!”李想拍桌子打板凳,怒火终于爆发了。“来人!把几个洋鬼子拖出去!”

早就看这些大鼻子鬼佬不顺眼的几个膀大腰圆的革命军战士一拥而上,架着几个洋鬼子往门外拖。

“我们是英国人!大英帝国的公民!你敢!你敢!”被架着往门外拖的麦克马洪愤怒得涨红了脸,两腿乱踢:“如此行为,简直是……”

那些杀人无数的金鹰卫战士如刀的目光,使他竭力控制着自己,咽下了最后两个字。

“野蛮!”李想冷冷地替他说了出来。

夏扎眼皮乱跳,就这样看着麦克马洪被拖出去。

“大帅,怎么对外交代……”曾高侧过身子问道。

李想瞪着眼睛说道:“对外公布就说,中国人最亲爱的国际友人:英国人麦克马洪先生,在和谈期间,任劳任怨,终因积劳成疾,倒在了工作岗位,经武汉各界友人劝说,前往武当山疗养。”

夏扎的心又颤抖了一下。

……

黎明前,疾风继续在刮,大雪继续在飘,辨不清前方的道路,革命军的队伍只是踏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进,每迈一步,都要喘息不已,还有少数同志得了雪盲。战士们用绳子缠着鞋底走路,以防滑倒。有的战士一连滑倒几次,最后干脆用手扒着雪往山上爬。

长途行军引起的疲劳,加上我们粮食困难,只吃极少的粮食和一些园根,缺乏油盐菜蔬,而且晚上休息不好,指战员们大都脸色铁青,眼圈发黑,爬山腿软。

在千难万险在天路征途中,革命军来到了终点站拉萨的最后一座雪山——海拔5000米的鹿马岭,千余里的山河不得不低头向革命军屈服,被甩在革命军的后边了。

战士们攀登上鹿马岭,远远望着通往拉萨的河谷地带,都兴奋得欢呼起来:“2000多里的雪山、恶水过去了,我们眼看就要胜利地到达拉萨了!”

是的,胜利了!然而,当革命军战士们站在鹿马岭回头眺望时,雪山恶水的日日夜夜又一幕一幕的展现在眼前。

在这漫长的征途上,有多少强健的战友,一闪身就摔下万丈悬崖,有多少生龙活虎的好同志,在高原上长眠不起。连数以千计的牦牛也经不起长途跋涉,蹄子磨得鲜血淋漓,纷纷倒卧在雪地里。这2000余里的险山、恶水,一路洒了多少殷红的热血,一路掩埋多少赤胆忠心!这条先遣进藏的胜利之路,是无数先烈用热血和生命铺筑而成的。

第五百一十六章 走向光明

北京。

铁狮子胡同的大总统府内,更深漏残。灯光将两个几乎是一动不动的身影投在墙壁上。

半晌,袁世凯才深深叹口气,说道:“洋人这次又治不住李疯子,西藏又成为他的囊中之物。李疯子在对外交涉中屡屡得手,俨然就是一个民族英雄,声望是眼看压不下去了。北京与武昌争夺声誉民心,必须要把外蒙的事情办的比西藏更加漂亮……”

端坐在袁世凯对面的袁克定身子不安地动了动,开口道:“陆徵祥复任外交总长后,即电告俄外交部,通告再任外交总长,并希望彼此在睦邻敦谊互相尊重的基础下,开始商谈两国有关问题。俄国外交部立即复电,表示两国友谊素睦,最近虽有蒙古问题发生,但其事甚小,不难在友好空气中谈判解决。陆徵祥乃亲赴俄使馆,要求开始谈判,同时电告俄外交部,表示既然俄政府愿意在友好空气中恢复谈判,则希望俄方先将《俄库条约》取消。之后俄方却对此没有了答复……”

袁世凯“哼”了一声,把胡子都吹了起来,冷笑道:“老毛子穷凶极恶,又怎肯这么容易答应?”

“那该怎么办?”袁克定完全不知所措了。

“要办的比西藏的事情更加漂亮是不可能了,”袁世凯又哀叹一声,“但至少要争取取消外蒙之独立,这是我的最低底线了。”

说完,袁世凯变的从未有过的颓然。

陆徵祥接到袁世凯的“圣旨”,立刻行动起来。首先在北京召开一个中外记者会,一谈外交形势,刺探一下列强对外蒙事件的态度。

陆徵祥完全是西化的作风,他给各报记者发出这样一封信:

“……祥以孱躯,重膺繁剧,日与外交团会晤及赴国务会议等处,几无片晷之暇得以从容谈话。兹内人拟于星期日五点钟在寓接见宾客,倘承惠顾,即请驾临,是所企盼。

此颂台祺。陆徵祥启。”

这样一封约会信,在一百年前北京那个半新半旧的社会中,实在是很特殊的。

陆徵祥的夫人是法国人,且为出名的“外交界之花”。约会的一天,陆夫人在客厅正中一张楠木雕花椅上坐着,陆总长把客人介绍给她,她用纯粹的巴黎话与来宾寒暄。然后记者们围了陆徵祥大谈外交情势。

陆徵祥微微一笑,说道:“到任后已和俄使晤谈四次,正谈双方撤兵事,其他谈判无进展。”

陆徵祥所谓已和俄使谈判四次,据新闻记者从侧面探悉四次谈判情形为:第一次乃系陆徵祥要求俄国取消俄蒙条约,而俄使则要求中国承认俄蒙条约;第二次是俄使谓俄于蒙古已得有实权,并无中国承认之必要,不过俄方尊崇睦谊所以才和中国谈商;第三次是陆徵祥表示中俄谈判须以不损害中国之领土权及主权为范围,俄使则谓中国承认蒙古之自治权,俄国愿承认中国之领土权;第四次是俄使据科布多领事来电谓中国进兵科城,于是双方乃决定谈判如何撤兵。

其实,国际情势因巴尔干风云紧急,故外国记者们注意力多集中欧洲,对外蒙和西藏的纠纷并不认真关注,当然,对中国野心最大,紧邻中国的日本除外。

……

武昌。

抱冰堂前空地上的那几树枫树在哨风中抖索,红叶飘零。

屋内的谈判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

李想将和约草稿推至夏扎面前,不容置疑地说道:“我这是最后的表态了。在鄂州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西藏人民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力;对西藏现行的政治制度,鄂州承诺,不予变更;有关西藏的各项改革事宜,鄂州不加强迫,西藏地方政府应自动进行改革,人民提出改革要求时,得采取与西藏领导人员协商的办法解决之。至于其它条款,断不能更改!”

夏扎的胡子微微颤抖,说道:“我们西藏方面承认它是中国领土,但不赞成革命军进去。理由是:西藏的东面、北面都与内地相连,只有西南面与印度毗邻,印度没有侵略西藏的意图,如果边境有事,再请革命军进去多还可以把藏军扩大并编成革命军的一部分,对外讲西藏已经有革命军了。”

夏扎还想做最后的挣扎。

“西藏是祖国的一部分,为保卫国防安全,防止帝国主义侵略,革命军进驻西藏是必须的。”参谋部的最高长官曾高说道:“帝国主义侵略西藏是不可否认的,印度是无力侵略西藏,但是他们的主子英帝国主义呢?西藏地方政府过去没有国防(藏军是向着内地部署的),现在要建设国防也不容易。西藏交通不便,一旦有事,军队很难及时开进去。至于藏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那是不成问题的。谁都知道,藏军战斗力不强,既然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又不欢迎强有力的国民革命军去保卫国防,这岂不是个矛盾!”

“进军西藏是军事委员会既定方针,”李西屏的话硬棒棒的,很直接表达着鄂军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