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理想年代- 第4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又令御用报纸大造国民党内部倾轧的谣言,以图转移视线。

袁世凯的命令一个个传下去。

“父亲,”袁克定一瘸一拐的走进来,喜笑颜开的说道:“您看看谁来了?”

跟着袁克定身后的是东郊民巷外交使团的总领事!

“我的朋友,你做得好!”朱而典开口就夸:“你做得真漂亮!”

“你来得好。”

袁世凯被朱而典夸得心乱跳。立刻把朱而典拉到他总统府的小密室,清清静静密谈,问道:“宋教仁在上海车站被刺,你可听到什么没有?”

“谁看不出来是你干的?”朱而典笑道:“我所接触的德国人、俄国人、日本人,东郊民巷的公使们统统说你能干,到底同国民党闹翻了。”【wWw。Zei8。Com电子书】

袁世凯脸色有点难看了,他自认为做得绝密的事情,想不到全天下人都知道了。因说道:“你竟然知道了,也因该知道这件事的后果。如果你们不给我撑腰,这件事情有点糟糕。”

“安心吧。”朱而典拍拍袁世凯的肩膀,说道:“我就为这件事来找你的,袁,你真是平地一声雷,眼看着要大大地得发啦!我告诉你,”他放低声音:“这一次来,我是来告诉你,国际银行团的代表于伦敦开会,已经拟定善后大借款的条件。这次伦敦会议的参加者除英、美、法、德四国财团的代表外,还有俄、日两国银行的代表。这些情况表明,以前对善后大借款反对剧烈的俄、日对四国银行团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它们的金融资本正在走上与四国银行团合作的道路……”

“监督问题?”袁世凯开口就问在关键处。

“可以稍稍放宽……成立一个独立的审计处以监督国家的支出;在审计处、国家银行、盐务署、财政、交通等部门聘请外国顾问。”

“条件还可以!要知道,我并不完全反对外国对借款的用途等等进行监督,只是不同意监督权完全由外国人掌握;我愿意在允许外国人参与监督的基础上与六国银行团谋取协议。”袁世凯这时急需六国银行团的资助,恳求道:“能不能尽快垫款五百万镑,以后每月垫款三百万镑。”

“数目如此巨大,这当然是六国银行团不可能答应的。”朱而典哈哈大笑:“袁,这么大的一个数目,你能拿出多少东西来做抵押?”

袁世凯失望的倒在沙发里喃喃说道:“那什么做抵押?那你们又能拿出多少钱?”

“当然是你抵押能力范围之内的数目,”朱而典笑咪咪走过去:“六国财团代表在伦敦开会,考虑了一项向中国提供善后借款的协定草案,借款总额确定为二千五百万英镑。六国银行团提出可于本月的下半月向中国支付二百万镑垫款,条件是在此之前必须取消克利斯浦借款并签订善后借款合同。”

“能不能再快一点?”袁世凯更渴望尽快定议。

“这样要不是不可以,条件会更加苛刻。”朱而典低声笑道。

“说说看。”袁世凯急需借款已经是不管不顾了。

“借款利率由五厘提高为五厘半。”朱而典轻描淡写的说道。

袁世凯倒吸一口凉气。良久,透口气说道:“没问题!”

“有气魄!”朱而典大笑,突地面孔一板:“袁,现在,你该证明作为列强代言人,我们没有选错你。”

“杀了宋教仁,还不够证明么?”

“当然,”朱而典正色道:“要不,二千五百万英镑,怎会乖乖地送上门来?他们的确已经看出,你这一次是赚够了本,要有所作为了,以前清王朝是眼看扶不起了,为了找一个中国的代言人,你假装共和,这一点他们都能理解,所以今天是大总统!我们是绝不允许革命党党政的,我们就应该进行南伐,条件是反革命灭革命,毫无还价!”

“那当然,”袁世凯道:“国民党如果当政,对我也是末日。当然,对于和中国有密切商务关系的英国亦极不利。因为国民党可是反对帝国主义的,这是很值得列强各国注意的,尤其是英国。”

“这也不待解说的!”朱而典敞开心扉的大笑道:“我个人看法和你完全一致。不过您应该知道,列强对中国的政策有两点:一是不愿中国被一个或两个有野心的国家所并吞,所以必须在中国维持均势;另一是不愿见中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希望中国维持现状。自中国革命成功,我欧洲各国都有戒心,深恐中国扩充国权,因此希望通过大借款维持各国均势,同时监督中国财政。我们不愿中国借了我们的钱来培植力量,驱逐我们,所以借款用途必需详细规定,加以监督,而南方革命党人必须剿灭。哈哈……”

……

袁世凯做梦也想不到这件刺宋案只是三四天就被破获。

暗杀宋教仁的地点,袁世凯特地选在“十里洋场”的上海,这里又是国民党的大本营,袁世凯满以为经过如此一番布置,宋案查不出结果,国民党领导人之间将互相猜疑,陷于分裂。不仅政党内阁将化为乌有,从此国民党也会一蹶不振,不能再和自己为敌了。

然而,事出袁世凯的意料,一个买卖古董字画的河南人王阿发眼红巨额的悬赏,前往四马路中央捕房报案,遂使这一骇人的政治谋杀案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王阿发在捕房说道:“十天前我在文元坊应桂馨的家里兜卖古董,因为应是我的老主顾,平素很熟,应这天拿了一张照片叫我在某时某地把这个人暗杀掉,许以事成之后给我一千元作报酬,我因为只懂得作买卖,从没杀过人,因此不肯承担这件事。当时我并不知道照片上的人是谁?今天我在报上看见宋先生的照片,正是应桂馨叫我去暗杀的人,我相信如果找到了应,便可找到凶手。”

晚间,上海租界中,正在热闹的时候,灯光荧荧,车声辘辘,除行人旅客外,所有阔大少红倌人等,正在此大出风头,往来不绝,清和坊、迎春坊一带尤觉得车马盈途,众声聒耳。这一家是名娼接客,卖笑逞娇,那一家是狎客登堂,腾欢喝采。还有几家是贵人早降,绮席已开,不是猜拳喝酒,就是弹唱侑宾,管弦杂沓,履舄纷纭。

突然来了红头巡捕数名,把迎春坊三四弄口,统行堵住。旋见总巡卜罗斯,与西探总目安姆斯脱郎,带着巡士等步入弄中,到了李桂玉妓馆门首,一齐站住。

又有一个西装人物,径入妓馆,朗声呼问。当由龟奴接着,但听得“夔丞兄”三字。

龟奴道:“莫非来看应大老么?”

那人向他点头,龟奴又道:“应老爷在楼上饮酒。”

那人不待说毕,便大踏步上楼,连声道:“应夔丞君!楼下有人,请你谈话。”

座上即有一人起立,年约四十余岁,面带酒容,隐含杀气,便答言:“什么人看我?”

那人道:“请君下楼,自知分晓。”

应夔丞于是联步下楼,才走到门首,即由卜总巡启口道:“你是应夔丞么?去!去!去!”

旁边走过巡士,即将应夔丞牵扯出来,一同至总巡房去了。

“什么情况?”应夔丞惶恐的大吼大叫:“到底是什么情况?”

……

第二天继续搜查文元坊的应宅,又在宅内捉到了正凶武士英,就是他在车站开枪狙击宋教仁的,同时又搜出应桂馨和内务部秘书洪述祖往来的密电本及函电多起,五响手枪一支,还有其他证据多件。

第五百二十五章 心照不能不宣

北京,大总统府。

北京的初春还是寒气逼人。

袁世凯拉着赵秉钧进屋,自己爬上炕盘膝而坐,又请义结金兰的把兄弟赵秉钧坐在对面。

袁世凯早已经不是小站练兵时的袁世凯了,赵秉钧见他如此礼仪隆重相待,越发局蹐不安,逊谢良久,才斜签着身子坐在侧面,闪着两只贼亮的小眼睛打量袁世凯。他深知袁世凯脾性,不用问,袁世凯自己就会开口的。

“智庵,”果然,过了一会,袁世凯开口说道,“你知道我今天为什么召你进来?”

“智庵不知道。”

“你知道。”袁世凯黑瞋瞋的瞳仁逼视着赵秉钧,缓缓说道,“如果你不知道,就不至于拖延着称病不肯来了。”

赵秉钧目光一跳,躬身刚要答话,袁世凯摆手止住了,又道:“其中原故,目下只能心照不宣,所以我不怪罪你,也不要你谢罪。我想说的头一条,我们结拜兄弟,以前怎么待你,今后也会怎么待。你不要心里存个‘伴君如伴虎’的念头,那就失了我的望了,寒了兄弟之间的感情!”

赵秉钧仿佛被电击了,浑身震颤了一下,感动的痛哭流泪,说道:“智庵焉能?智庵焉敢?智庵落魄江湖不得志之人,大总统与练兵小站简拔在侧不次重用,言必听,计必从,恩遇古今无对——士大夫答君恩当以身许国,岂敢以利害祸福避趋之!况大总统在小站练兵之时,智庵已深知宽典仁厚、善恶泾渭,感佩服膺铭于心中。智庵何人,身受大总统之恩,敢以非礼之心事大总统?!”

“智庵起来。”袁世凯淡淡一笑,说道,“我要的就是这个心,这个话!你是我的‘智多星’,借你才力,佐我有今日成功。今后,我们一样要君臣不疑,共创民国盛世。我为一代令主,你为千古名相,你可明白?”

赵秉钧惊愕地望了望袁世凯,又低下了头,说道:“大总统请明训!”

袁世凯一笑,说道:“这也心照了,但不能不宣。克定叫你物色一个可靠的人去杀‘梁山宋江’,你找的人是不是洪杀胚?”说罢含笑不语。

赵秉钧一下子愣怔了,他怎么也弄不明白,他并没有向袁世凯报告物色到的人选,而且他和洪杀胚一直有单独的密码本联系,两个人的电报往来,法不传六耳的机密,怎会传入袁世凯耳中!

袁世凯见这个才智如鬼的“智多星”被自己摆弄得如此惶恐,满意地微笑了一下,从案头匣子里取出一本白皮面小册子,翻到一页展开,看了看,一边递过来,口中苦笑道:“这是程德全送来抄本。”

赵秉钧抖着手接过来,不知怎的,他的心扑扑直跳,目光也有点迟钝,定住神看时,果见册子函电全是谋刺宋教仁相关,也与他相关:

1913年1月14日,赵秉钧致应桂馨函中有:“密码送请验收,以后有电直寄国务院可也”等语,外附密码1本,上注“国务院‘应’密”。

1月25日应致赵秉钧电:“国会盲争,真相已得,洪(指洪述祖)回面详。”

2月1日,洪述祖致应桂馨函:“大题目总以做一篇激烈文章,方有价值也。”

2章2日,应致赵秉钧电:“孙、黄、黎、宋运动激烈,民党忽主宋任总理。已由日本购孙、黄、宋劣史,……用照辑印10万册,拟从横滨发行。”

同日,洪致应桂馨函:“紧要文章已略露一句,说必有激烈举动。弟(指应)须于题前经电老赵,索一数目。”

2月4日,洪致应函:“冬电到赵处,即交兄手面呈,总统阅后颇色喜,说弟颇有本事,既有把握,即望进行。”

2月8日,洪致应函:“宋辈有无觅处,中央对此似颇注意。”

2月12日,洪致应电:“来函已面呈总统、总理阅过,以后勿通电国务院,因智(赵秉钧字智庵)已将应密本交来,恐程君不机密,纯令兄(洪自称)一手经理。”

3月10日,应桂馨致洪述祖电:“八厘公债,在上海指定银行,交足六六二折,买350万,请转呈,当日复。”

3月13日,应桂馨致洪述祖函:“《民立》记遁初在宁之演说词,读之即知近来势力及趋向所在矣。事关大局,欲为釜底抽薪法,若不去宋,非特生出无穷是非,恐大局必为扰乱。”

同日,洪述祖致应桂馨电:“‘川’密‘蒸’电已交财政总长核办,债止六厘,恐折扣大,通不过。毁宋酬勋,相度机宜,妥筹办理。”

3月14日,应桂馨致洪述祖电:“梁山匪魁(指宋教仁),四出扰乱,危险实甚,已发紧急命令,设法剿捕之,转呈候示。”

3月18日,洪复应电:“寒电立即照办。”次日又电:“事速照行。”

3月21日凌晨2时,武士英刺杀宋教仁后不到4小时,应致洪述祖电:“24分钟所发急令已达,请先呈报。”同日又电:“号电谅急,匪魁已灭,我军无一伤亡堪慰,望转呈。”

3月23日,洪述祖致应函:“号、个两电悉,不再另复。鄙人于4月7日到沪。”

赵秉钧看着这熟悉的电报,惊诧的脸色煞白,不能说话。

“我也是为难呐!”袁世凯挪身下炕,脚步橐橐地踱着,似乎不胜感慨,倏然间回身说道,“这里虽没有明说,但也足以证明你与宋案有关。这件事,克定办得鲁莽了,我是一直反对以此激烈手段对付宋教仁的。只是克定行事鲁莽,你也跟着他鲁莽行事?闹出这么一个全国震动的大案,连列国都关注了,你叫我怎么收拾这件事?”

赵秉钧一边听一边想,袁世凯的话有真有假——其实刺宋之事,袁大公子说得很明白了,都是袁世凯的意思——但他如今要撇清,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赵秉钧想甩袖子走人,又不敢,这个黑锅他也不愿背,可又能怎么办?

赵秉钧思量再三,相处一计,起身肃立,擦擦冷汗,说道:“大总统如此推诚相见,智庵虽驽钝之材,也不敢叫大总统为难。今有一计,可以移尸嫁祸!”

“说来听听?”

“以国务院名义通电各省,发一篇文章。”赵秉钧念起文章来:“据应夔丞23日函称,上海发现一种监督政府裁判机关,其宣告文内列有宋教仁、梁启超、袁世凯、赵秉钧、汪荣宝等罪状,特先判处宋以死刑,即时执行……”

赵秉钧文采飞扬,立刻做出一篇遮盖文章。这篇文章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篇倒乱千秋的手笔,赵秉钧想以此转移国人视线,把梁启超、汪荣宝等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列为陪客,并且把杀人主使犯也摆在一起,以为这样就能混淆事实,就能使人相信上海真有这样一个暗杀组织,这个组织不但要暗杀国民党领袖,也要暗杀其他政党领袖,甚至还要暗杀北京政府的首脑。

在真相未明,这些证据未曾公布之前,他们先下手为强,把水给搅混了再说。

赵秉钧还建议道:“刘揆一乃在北京,乃命其为工商总长,着其以吊丧为名,到上海来疏通黄兴。”

袁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