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理想年代- 第4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了掩护新4军主力向西转移,向北洋动的十二师相机攻占了乐安县城。

这下,段芝贵、李纯更以为这一支确是新4军主力,并错误地判断新4军主力将进攻临川,急令第十师由黄陂速回临川,又令第六师、第十一师、第十四师等部由黄陂、君埠地区向北追击新4军十二师,准备决战。

新4军十二师趁此紧紧地牵住敌军主力,专走险路。

新4军携带的是轻武器,行动起来非常灵活。

北洋军军队携带了许多重武器,行动十分不便,被拖了半个月,弄得饥疲不堪,士气沮丧,最后还是没能找到新4军主力决战。

段芝贵和李纯发现又中了新4军的调虎离山计,急令“进剿”军主力掉头向西,再到兴国北部地区寻找新4军主力决战。

这时,北洋军军队已陷入饥饿疲惫的困境,新4军却已养精蓄锐,休整了半个月。

为了继续调动敌军西进,进一步疲劳他们,寻找更加有利的战机,林动率领新4军主力再向西转移到兴国、赣县、泰和、万安之间的山区,隐蔽集结。

北洋军“迸剿”军主力回头开到兴国北部时,又扑了个空。

由于李想的巧妙指挥,进入革命根据地已两个月的几十万北洋军军队东碰西撞,多次扑空,始终没有找到新4军主力实行决战,陷入进退维谷之中。再加上根据地的坚壁清野,游击队、赤卫队的随处袭击,把进犯军搞得精疲力竭,士气低落,已无力再同新4军作战。

南昌,李纯和段芝贵本来是为了江西的权柄矛盾重重的,此时也忍不住碰碰头,交换一下意见。

李纯叹息道:“北洋处处黑暗,匪军处处明亮。这仗,打不下去了。再磨下去,我们就危险了。”

段芝贵摸了满脸的汗水,南方闷热的天气叫他受不了,闻言也叹息一声,说道:“必须收军了,我军磨得锐气全无,只怕李想从湖北湖南派出随便的一支武装,江西的局势就全部翻转了!”

李想的“十六字诀”把他们北洋硬汉也磨的没了脾气,现在这“十六字诀”后面就右加了八个字,“肥的拖瘦,瘦的拖死”!他们现在只要想起这几个字就心惊胆颤的。

段芝贵南下之前,那是一个雄心万丈啊!对那些躲在赣南山区的泥腿子,都不希拿眼皮夹一下,北洋大军一到,还不平腿了?很是看不起李纯在江西“剿匪”也是娘们绣花一样小心翼翼,坐下大将张敬尧还被“匪军”活捉砍了脑袋,李疯子还写了一首《渔家傲》耀武扬威,搞得北洋军好无能的样子。

现在段芝贵自己也搅进这个“剿匪”的泥潭里,才算是体会李纯的苦难之处。

李纯听着这话,咽了口气说道:“只怕现在大总统听不这种意见……”

两个相视一眼,又唉声叹气起来。

“我刚刚收到情报,鄂军主力在将在赣北有行动,就在湖北入赣的军事要地田家镇活动的频繁呢。”段芝贵脸上气色平和了些,不过这个消息叫听了心里也会不平衡。

李纯皱着眉头道:“李疯子的下一个目标是夺取重镇湖口和九江?”

段芝贵苦笑一下,说道:“湖北方面的调动引起了英国方面的注意,作为大总统的盟友,他们已经向北京方面发出了警告,指出李疯子将可能在赣北一线发动一次大的战役,这场战役的胜负可能会改变现下中国的时局。不过从目前的架势看来,英国把宝还是押在我们北洋政府身上。”

李纯吃了一惊,许久没说话。段芝贵随便一句话,对他来说便如醍醐灌顶。是呀,洋大人是支持北洋的!

李纯其实也察觉到了,江西打的都沸腾起来了,湖北方向却是那么的安静,他们好像在准备什么,是的,他有这种感觉。

但是,革命军要在江西大反攻,有洋大人支持,他们也是撑不住呀!

这样想着,段芝贵和李纯脸上同时露出苦涩的笑容。

第五百八十九章 肥的拖瘦(二)

武昌,骄阳似火,热得人无处躲无处藏,只有那些不知疲倦的蝉仍在讨厌地鸣叫着。

军委会会议室里,在汉的高级军事将领以及高级文官,都齐集军委会作战室,讨论江西反攻的战略。

“你是说我们占领九江,接着占领南昌?”

在参谋陈述整个作战计划时,汤化龙站了起来。这个计划实在是太疯狂了。

迸射着火星的气息从一开始就紧紧地笼罩着会场。赴会的武昌系统的文武大员都清楚,今天的会议将决定今后在中国的命运。转攻江西,如能一战扭转僵持的这个糟糕的局势,继而彻底打垮北洋现政权,他们就将成为新中国的主人。

混乱的中国也能从战争当中解脱出来,在列强忙于刚刚爆发的欧战中奋勇的摆脱枷锁,埋头国家的建设。

但这一仗如果仍不能打垮江西的北洋军,瓦解北洋阵线,就是占领了南昌,他们也将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祖国将陷入漫漫无期的长久消耗战中——军阀混战!那么到头来失败的还将是他们,遭殃的还是自己的祖国。

这抉择太难了!

一种“望尽天涯路”的困惑、苦痛感充斥在每个人心头。

如单说军事上夺取九江、南昌,那问题就简单了,别说军部那些手握重兵的战争狂人们,就是对战争一窍不通的那些个文职人员们,也自认有九成以上的把握。但要使北京城的那个胖子完全屈服,想都不用想,不可能!那剩下的就只有一口气打到北京去,这谁也没有把握。

李想闷热的拉开衣领,道:“只要我们在江西战场打赢了,才能有和平。”

“什么?……”汤化龙问道。

“我们不在江西战场狠狠教训一下北洋军,那什么去和袁世凯和谈?袁世凯在中原战场奈何不了我们,所以转而全力出击江西,那就是还不肯认输呀。所以,我们只有在江西战场狠狠的挫败袁世凯,我们才有和袁世凯谈判的本钱!袁世凯吃不下我们,也只有回到谈判桌上来!”

……

李想作梦也没想到,此举竟收到出北洋军不意之奇效。

袁世凯与南昌成立的段芝贵和李纯的表现完全不一样,他不是惊慌,而是兴奋,很兴奋!他终于盼到了决战,是真正的决战!

在赣南,围着大山转呀转的,真的是被那些匪军把“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北洋军粘上一根尾巴,都变成一条狗了。那样当初两个月不到平定李烈钧的威风。北洋军在外人眼里,就是机械呆扳、只靠匹夫之勇强攻,都变成北洋军的招牌了。

袁世凯对此更有切身之感,剿匪之初,他满怀信心地把北洋主力部署在江西剿匪,但如今外围战已越来越清晰地展示,匪军战役部署就是“拖”,北洋军未战已处于被动。还未交手,袁大总统就先输了一招,不由大惊失色。

在江西剿匪,几十万大军南北大调动绝非易事。且不说天气炎热、道路少且泥泞,单就两大战场间的南岭、赣江赣南闽西粤北等地无数山川河流就够受的。更何况战前仓促,基本上没在后方修多少战备通路。这残破的公路如何承受这数十万车马人流的压力。

那些日子,北洋的参谋部一时陷入紧张、忙乱之中。各部、室匆匆忙忙进出的人们,脸上早已没了轻松、自在,甚至出现了慌张。那位眼高于顶的蒋百里都在参谋部急得团团转,拿不出一个快速有效的破解李疯子“十六字诀”的办法。

袁世凯表面上虽故作镇静,但心里也如百爪抓挠。他不声不响地在参谋部扎下了根。

好在李疯子终于拉开了江西决战的架势,袁世凯透过英国盟友的友情提示,早就开始了准备。当李想在田家镇调兵遣将,一副攻击九江的做派,准备发起大规模攻势时,北洋军数十万守军南北大调整已基本完毕。

决战了!北洋军和李疯子交战以来,一直被李疯子的非常规战打法所困恼,北洋参谋部上下连着蒋百里这位日本士官学校的状元郎都抓狂了,终于等到了一个堂堂正正的决战时刻!

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袁世凯表面上虽然还是那么平静,但却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参谋部的作战室里。袁世凯像躲过一场大难一般,心情轻松地。

主持着江西战区高级将领齐集的军事会议。

自从李想开飞机作为交通工具之先河后,中外的豪门巨富,政府机关都有样学样,袁世凯也从法国订购了一架沙麦式飞机,从德国订购一架高德降飞机。其实,汉口造的大黄蜂式飞机便宜很多,不过袁世凯不敢去买,他怕李想在上面动手脚。

一架作为袁世凯自己的座驾,用来摆谱,一架就是专门给北洋将领作为公务之用。

别说,有了飞机之后还真方便了,比如说现在,一个招呼,段芝贵和李纯就飞到北京。

这是江西大战前前线将领齐集的最后一次会议,所以袁世凯十分重视。

眼望众将,他是欣喜多于忧虑。

蒋百里一扫前段时间的颓废,依旧是那么风劲十足。眼下,他基本已丢开了保定陆军学校的教学事务,一门心思扑在了江西战区战事上。蒋百里苦心孤诣,一天一夜,他的作战计划终于令袁世凯露出一丝笑容,光光的脑袋频频点动。

“……我江西战区30万大军拟分为两大作战兵团。段芝贵总司令率第1兵团配置于赣南一线,及其两侧地区,力争以外线之势击破北上匪军,屏障南昌。

而段芝贵总司令第2兵团作为防御主力,将全力扼守九江至瑞昌线正面,将匪军主力阻于阵前,在李纯兵团配合下,各个击破匪军各师团。”

说着,扫了眼袁世凯,又神秘却不无得意地补充道:“至于王占元军团,我区拟编为战区突击军,使用于战场最为关键之处。在这座严密的大墙面前,李疯子不垫上老本,是难以越过这数道防线的。”

袁世凯频频颌首,左边扫扫,右边看看,兴奋地在椅子上挪动着,似乎已有些坐不住了。【wWw。Zei8。Com电子书】

但坐在一旁的陆军总长段祺瑞扯着肌肉,露出了冷冷的一笑。这一笑,没能逃过精明干练的冯国璋那一双犀利的眼睛。

曹琨比较而言,似乎更老道些,并不像段祺瑞那么锋芒毕露。

北洋三杰,刀光剑影斗了10来年,他早已学会把棱角夹进软骨里。

曹琨是个内秀的人,内心其实精明过人。自袁世凯在总统府内设立军事处以控制全国军事,他就把参谋总长一职抛到了脑后。

北洋系的基础,建立在小站练兵时期,那时,袁把全部心力都用在建军工作上,他躬亲部署一切,如:军队的编制和调遣,将领的选拔和补充等。其后政治上袁的地位日高,北洋军的发展也日大,袁自然不能兼顾北洋军,于是冯段诸将的权力因之逐渐提高。袁当总统后,精力分散到外交、财政、政党方面,军事就付托给北洋系的大将手中。这时,“北洋三杰”的情况是:冯国璋外调南京,主持长江一带的军事;段祺瑞在中央统理全国军事;王士珍却退隐正定。段以陆军总长身份,不但对北洋军系独揽大权,即对于全国军事亦有统筹之权。段倚赖徐树铮,徐有才气,可是和北洋系的渊源不深。北洋军的新生力量,多数是由段所培养和提拔,不过袁对军事并不放松,所以便在总统府内设立军事处以控制全国军事。

段有段的个性,民国以后,袁段之间总有点心事,北洋系里相传有这么一段故事:

袁世凯把总统改为终身制以后,小站旧人早已恢复了跪拜礼,段祺瑞独不肯,他对于其他问题倒无所谓,就反对在民国时代还要曲膝。

冯国璋劝他说:“芝泉,你别任性吧,皇帝和终身总统有何区别?跪拜礼和脱帽鞠躬礼又何尝不是一样?”

冯拉了段一齐到袁那儿去拜年,自己先跪下去,段见冯下跪,没有办法,只得依样画葫芦了。袁见了这两员大将跪在自己面前,倒有点不好意思,慌忙站起身来,呵着腰说:“不敢当,不敢当!”

冯、段坐了一会,再至袁克定处,也行跪拜大礼,心中当然是十二万分委曲,怎知这位大少爷却端坐不动,受之泰然。

段一肚子冤气,怒冲冲地跑出来,埋怨冯说:“你看,老头子倒还谦逊不遑,大少爷却架子十足,哪里拿我们当人!我们做了上一辈子的狗,还要做下一辈子的狗!”

冯亦连连摇头说:“芝泉,莫说你发怒,我亦忍耐不住,今后我跟着你走,我们不能再当一辈子狗了!”

冯、段的不满,后来有人传给克定,埋怨他不该摆架子激怒了北洋的两大将,怎知克定却淡淡地说:“这正是我的安排,这两个人都是老头子养大的,现在他们都有点尾大不掉,我若不折折他们的骄气,将来他们更不得了,难免不爬到我的头上呢!”

北洋军人那一年都向袁行跪拜礼,袁在接受他们大礼时,总是喊着自己儿子的名字说:“你们快来还礼呀!”

袁克定从不答应,俨然以未来储君自任。

这是小过节,却使北洋系的将领对袁离心;不过这还不是致命伤,最致命的,是他们逐渐感觉到袁不肯向他们说真话,又想解除他们的兵柄,他们觉得:“鸟还未尽而弓已藏,狡兔未死而走狗将烹!既然老头子已不把我们当作人了,我们又何必对他忠心呢!”

在“北洋三杰”中,王士珍比较最随和,没有个性,因此袁对王特别放心。民国成立后,王士珍就回到正定原籍,不问民国政治。由于袁对段的倔强深感不满,有意要排斥段,因此便有借重王的必要。民国3年春天,袁派长子克定乘专车到正定去迎王进京,王表示无意于再参加政治活动,袁克定说:“参不参加政治是一件事,父亲邀请你去京谈谈又是一件事,如果你一天不启程,我也只好留在正定促驾,无颜面回北京了。”王被大公子这么一逼,终于情不可却地随同袁克定来到民国时代的北京。袁立刻颁授王为陆军上将,并且派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坐办。

统率办事处是民国3年5月9日成立的,由陆军总长、海军总长、参谋总长及大元帅特派的高级将领组织之。陆、海、参三部总长是当然办事员,第一批所派的办事员,只有荫昌、王士珍、萨镇冰三人,其后加了二次革命后来北京的蔡锷等。

这是袁把全国兵权从陆军部抓回自己手里的一项具体措施。自从统率办事处成立以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