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理想年代- 第4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时,袁世凯愤怒地否决了这个防守的计划,他更加喜欢蒋百里那漂亮的进攻计划。

事实证明,蒋百里就是当代赵括。

但是袁世凯绝不会答应处理蒋百里,那不是在打他儿子的脸,更是在抽自个的脸。但是今天,怎么也得抽自己的脸了。不把这张老脸豁出去,接下来也没法打仗了。

“都给我住嘴!”袁世凯一发威,总算把场面给镇住了。在打自己脸之前,先把心里窝的邪火发了。

“回顾半年多的作战,不能令人满意,很不令人满意!”袁世凯是真的发怒,猛的一拍桌子。一杯刚刚满上的白开水,“啪啦!”一声摔在地上,震得人人心惊肉跳。

这也是袁世凯第一次承认战局向不利的方向转化,参加会议的人不知道他会把怒气撒在谁的身上,个个低眉敛目,大气也不敢出。

袁世凯扫视了一下众人的神情,更加光火了:“没有把匪军击败是失败,是极大的耻辱!……为什么没能实现预期计划?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对敌估计不足是酿成诸多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先是轻敌,受挫后又把敌人估计过高,由轻敌而惊慌失措。要知道,无论估计过低或过高,都要受到惩罚!”

说这番话时,袁世凯感到自己的心都在流血。曾几何时,他信誓旦旦三至六个月消灭匪军,他扑灭孙、黄这样的革命大咖领导的二次革命都不需要两个月,这已经是很看得起李疯子了。可是,三个月过去了,六个月过去了,八个月过去了,匪军非但没有消灭,反而越打越多,越打越强大了……

这次展开的“南浔大会战”,袁世凯是抱了很大期望的。

开战前,他传谕蒋百里:“南浔大会战不单单是一个地区之战。夺取九江,歼灭杨帆主力,切断李疯子主力‘回家’的通道,江西的问题便好解决了。不单江西问题,鄂区问题也解决了。这就可以把李疯子的主力关在鄱阳湖,会同南昌、安庆、南京五路大军于江西,先灭李疯子主力在鄱阳湖,大军西进,横扫内部空虚的武昌,那么孤悬于西北和西南的匪军也就到了末日。所以说,此战关系北洋命运,只准成功,不准失败!”

没想到,南浔会战的部署尚未展开,李疯子却抢先一步发起湖口登陆。

消息传来,北洋军界政界一片哗然,要求蒋百里引咎辞职。

袁世凯发了一通脾气,宣布了一堆任免命令。

“下面的仗该怎么打?”袁世凯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该骂的骂了,该免的免了,人人都松了一口气。尤其是袁世凯为扶植袁克定大爷上位,挂了空衔、丢了兵权的“国防部长”段祺瑞,看到最近倍受袁氏父子宠爱的蒋百里终于吃了亏,心头不免生出一些快意。

段祺瑞此时站起来说道:“我认为,目前首要的问题,是要重新估价敌军战力,从这个基点出发,评价我们全面进攻的战略是否现实,需不需要改变。”

段祺瑞一语惊人,把锋芒对准袁世凯制定的全面进攻战略,着实让参加会议的人出了一身冷汗。奇怪的是袁世凯并没有发火反而平静地问道:“芝泉,那么依你的意见呢?”

“做一些小的调整。”段祺瑞摸了一下小胡子,“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当然,全国有全国的重点,各大战区有各大战区的重点,不能笼而统之。”

段祺瑞卖了个关子,等待袁世凯的反应。

由全面进攻变为重点进攻,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小调整简直是在动大手术,袁世凯能接受吗?

袁世凯出奇地平静:“说下去。你认为全国的重点在哪里?”

段祺瑞把话拉开:“我认为,想依靠江西打开僵局,就已经进入了误区。江西离我们传统势力范围实在太远,有点伸手不及的感觉,导致李疯子登录湖口,我们一时的反应不过来,此其一。其二,自古以来,中原是兵家必争之地,即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所以,全国的重点应该在中原。”

段祺瑞是在为把他从信阳调回北京不平,袁世凯在中原战场接连失利,实在是失去了在中原寻找突破的信心,同时也对在中原大战的时候保存实力的段祺瑞生出警觉之心,开始杯酒释兵权,引得北洋旧人怨气冲天。袁世凯也知道这时候,该抚平一下北洋旧人的怨气了。

“好,好的。中原是我们争夺的重点,一点都不错的。”袁世凯不停地点头,却又话锋一转,“但是,我们马上进攻的重点却不是中原。南浔会战受挫,固然是江西离我们太远,鞭长莫及。反过来看,李疯子那点兵力能窜来窜去,又是因为完全没有后顾之忧。李疯子扫平西北西南之后,坐镇中南,进可攻,退可守,就如秦始皇和唐太宗,坐拥成王之地利。由此可见,剪掉江西之敌,直接威胁李疯子的心脏地带武昌,他就是想座也座不稳来了。因此,我们下一步进攻的重点应该是还是李疯子的侧后――南浔,目的是要摧毁国民党的神经中枢武昌!”

袁世凯盯着地图那醒目的红叉,疯狂的心还不死。

……

德安前指里,孙传芳坐在自己宽大的皮椅上,盯着墙上的地图,半天呆呆地没动弹。

图上的攻击箭头,是10天前标绘上去的。可10天了,这箭头就没前进过。可前线部队每天惊人的伤亡报告,却从不间阶,按时送到。

孙传芳南征北战数年,从未像今天这样焦躁、困惑过。

午后,大总统袁世凯最高统率部来电,催促孙传芳军加紧进攻。

这已是2天内的第3封电报了。袁世凯虽没指责他什么,但他还是感到了不安和羞愧,孙传芳一向刚毅、凶狠,他最受不了的就是这种无言的指责,不管这指责是来自上级还是下属。他咬着牙投入了手中5个师中的第4个师。而他的最后1个师,此刻还在通往麒麟山的路上。

国民革命军的数十艘战舰和运兵船载着第9团一部驰向瑞昌江面。同时,第9团主力沿江西进,直扑北洋军孙传芳瑞昌一线阵地。

在这支新军中,以郭甫臣第6团行动迅速,向孟昭月从麒麟山退守的岷山阵地突然进攻。

孟昭月军猝不及防,加上装备低劣,连失鲤鱼山、笔架山、新塘铺诸要地,制高点转眼落入日军之手,后方要地失守,使南浔线北洋军守军阵地全线动摇。

孙传芳见状大叫不好,急调其最后的精锐74师一部阻挡郭甫臣迂回岷山、向南浔线渗透,以掩护金官桥一线北洋军守军左侧背。

但74师师长俞基石只派1个团搜索前进,被郭甫臣击溃。

孙传芳令74师再派第2批增援部队急赴岷山。

但俞基石自视袁世凯嫡系,拥兵自重,仍未派出主力,结果又被打垮。

此时,近卫军2师主力全力扑向岷山及金官桥一线,大有切断金官桥一线数军北洋军主力后路之势。

形势急转直下,危急万分。

孙传芳不由火冒三丈。他一面令金官桥一线守军向岷山――黄老门――庐山西麓后防线转移,一面连呼俞基石的74师。

电话要通后,孙传芳声色俱厉地吼道:“俞师长,你部屡屡增援不利,是何道理?我现在命令74师全军开往岷山,一个不留。听着,你要是再往后退,使前方部队撤不下来,就军法从事。”

俞基石思前想后,有些害怕了。过去,他仗着自己是袁世凯的同乡,又给袁世凯当过侍卫官,深得袁世凯宠信,因而常常对自己上级的命令软磨硬顶。但今天若是增援不利,使几个主力军被“匪军”吃掉,失掉整个南浔战事,那袁世凯无论如何也不会给他这个面子的。迫于无奈,他悻悻地丢掉电话,骂了孙传芳几句,便亲率全军急赴岷山。

郭甫臣急忙调整部署,以2个营正面佯攻,主力则绕至侧翼,全线开始进击。

从清晨战至傍晚,郭甫臣连饭也没顾得上吃,接连组织了5次大规模猛烈冲锋,终于被匆匆赶来的俞基石顶住了。

从清晨战至傍晚,郭甫臣连饭也没顾得上吃,接连组织了5次大规模猛烈冲锋,终于被匆匆赶来的俞基石顶住了。

郭甫臣焦虑不安,坐卧不宁。

激烈的战火烧红了满地的焦土。国民革命军不顾伤亡,跨过遍野的死尸,一浪一浪地向上冲来。战斗中,北洋军终于顶不住国民革命军的猛攻,还是丢了阵地。

郭甫臣终于长舒一口气。他匆匆吃了点冷炒饭,喝了几口烈酒,又率部扑向东孤岭。

第六百零五章 疯狂过后(三)

炮声隆隆的在庐山上响。

从早上起,国民革命军已发起了近10次冲击。

俞基石觉得自己像是被三峡的激流冲撞,顶不住了呀。他望着手下越来越少的官兵,他的心直往下沉。

俞基石没法再坐得下去了。徘徊犹豫半晌,他还是抓起了电话,直接要了孙传芳,请求增援。

孙传芳此时自身难保,手中已无一兵一卒可调,不然也不会得罪他俞基石。面对陷入困境的俞基石,他叹了口气,说了最后一句话:“俞师长,军团已无能为力了,你好自为之吧。我只希望你不要辱没了大总统对予的你厚望。王占元和蒋百里是怎么被撤职的,你要知道。”

放下电话,俞基石觉得天旋地转。北洋现几方势力正在暗流涌动,只要有人做错事,立刻就要承受一方雷霆万钧的攻击。

这时,一股火从心底窜起,他解开衣襟,“咣啷”一声抽出战刀,发了疯似地亲率三四百人的残部向山上冲去。

一阵密集的枪声中,俞基石身中数弹倒在血泊中……

郭甫臣的进攻势头被挡住了。金官桥一线北洋军守军终于仓皇的撤了下来。

孙传芳虽然没有完成袁世凯进攻的命令,失了坚守金官桥阵地,但见部队并无大碍,这才松了口气,开始在新的阵地上布防。毕竟,保存了枪杆子,他的腰杆子才硬得起来。

和昨天一样,李大帅的心情很好。

“今天我想去视察前线。”

正在帮李大帅扣脖子上风纪扣的管家小妹手颤抖了一下。

“你不能消停一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知不知道你现在肩负多少人的希望?……看到朱孝先将军的表妹顾欣小妹的伤,我就害怕。你还往前线凑……”

李想握了一下她温润如玉的手,笑道:“安啦。安啦。”

这天早上,北洋军的反击仍然是消极的。第5团和第1团陆续开始向内陆挺进。

李大帅于上午九点三十分登陆仁川,视察前线。随行的有汤乡茗、朱孝先、梅迪等人,随军记者团也跟来了。

一行人的越野车队有14辆之多,静静的行驶着,车上的人不时向路上目瞪口呆的陆战队士兵挥挥手。

当头车遇到沟堑停下时,李大帅就会跳下越野车,在周围视察一番,记者们也跟下下车,对着李大帅一阵狂拍。

一行人在陆战1师指挥部听取了状况说明,随后在朱孝先师长的指引下来到了第1团团部。

“报告大帅,我们希望能尽早夺回南昌,并希望你继续使用我们海军陆战队。”1团长士气高昂的请战。

“荣耀属于勇敢的海军陆战队!”李大帅点点头,对朱孝先和第1团团长说道:“我给你们颁发一等功勋章……”

李大帅把手插进的口袋掏了半天,表情有些尴尬,似乎是忘记带来了。

“小妹,把证书先写好颁发给他们。”

丢下这句话,逃也似的就上车滑脚了。

李大帅的视察太早了。第5团在歼灭了北洋军无力的一次小进攻后,从俘虏嘴中了解到他们属于第18师22团2营,第18师本来正在南下,已到了南昌北方约80公里的赵村附近,因国民革命军登陆湖口被急令掉头增援的。由此可以推测,北洋军第18师主力正在接近中,何时发动攻击还无法预知。

“那支部队是先锋,其他部队说不定已潜伏在附近了。”朱孝先皱着眉头对李大帅一行说道。

“没什么好怕的。枪林弹雨我也不是第一次闯。”李大帅没放在心上的说道。

汤乡茗心里紧张的东张西望,一帮没有任何战斗力的记者,肯定不能指望在遭到袭击后能迅速反应,换句话说,就成了“有手有脚的行李”,而且还有一个女人。

“真是麻烦啊!”汤乡茗在心里说,或许是因为自己的侄女,他特别看管家小妹不顺眼。

“女性到底是女性。”

歧视女人的不止汤乡茗一个人。

“问题是厕所,对士兵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但她是女性,肯定不能当做士兵来看,好在街上有房子,但还得派人守卫,士兵们都争着做志愿者,还要选拔。如果是前线视察,还得派专人处理她的个人问题……”

“我自主解决。”管家小妹圆瞪着杏目,“这样好了吧!”

“好啦,”李大帅说道:“现在你们没意见了吧。”

李大帅一行来到第5团的战斗区域,看了看前天和几小时前击毁的山炮残骸。

“太棒了!”汤乡茗的惊叹声传来,李大帅点了点头,摸了摸山炮的炮管。

一行人边说边走,朱孝先接到了部下的报告,吓了一跳。

“警戒!”朱孝先大喊。

警卫排挡在这群高官的面前。

“怎么回事?”李想左右看看,没有看到敌人。

朱孝先说道。“大帅,在附近警戒的排长马云在那边的沟中发现了隐藏的北洋军士兵。”

“有多少?”李大帅问。

“有多少?”朱孝先转身问道。

“有好几个呢,长官。”排长马云回答道。

“瞧把你们吓成这样。我还已经北洋军大军来袭。”李想冷笑一声,又转过身斩钉截铁的命令道:“开枪警告,不投降就炸死他们。”

哒哒哒,在开枪警告后,马云在那里喊道:“你们已经被被包围了,马上放下武器,双手抱着头,慢慢走出来。我再重复一遍。放下武器,双手抱着头,慢慢走出来。”

他们隐藏的沟就在李大帅停车的前方。只见从沟里陆续走出7个人,每个人比犀利哥还凄惨。

……

李大帅一行人望着数英里外的硝烟,来到了第5团团部。

李大帅向团长马兰和第1陆战旅旅长古准颁发了一等功勋章的证书。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李大帅又剽窃伟人的名言激励刚刚受勋的将士们。

然后,一行人又回到湖口市内,视察了收容了671名俘虏的收容所和石钟山。

下午一点多,前线视察结束。

“陆战队第5团和第1团当天的进展很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