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往事三部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球往事三部曲-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程心和AA转过身,发现眼前的视野再次开阔起来。这不是陈列厅而是存放仓库,文物都装在整齐码放的大小相同的金属箱里,每只箱子上都贴着详细的标签。

罗辑用拐杖敲了敲旁边的一只金属箱说:“我说过,这里不是主要的部分。这些东西嘛,大部分的保存年限都在五万年以内,那些雕像据说能保存上百万年,不过我不建议你们搬雕像,虽然在这里搬起来不费劲,但太占地方……好了,你们随便拿吧,挑喜欢的拿。”

AA很兴奋地看着周围的箱子,“我建议咱们多拿些画儿,少拿古籍手稿什么的,反正以后谁也看不懂那些东西了。”她走到一只金属箱前,在上面一处像按钮的地方按了一下,箱子没有自动打开,也没有信息提示。程心走过来,很吃力地掀起箱盖,AA从里面拿出了一幅油画。

“原来画也很占地方。”AA说。

罗辑从扔在一只箱子上的一件工作服中拿出一把小刀和一个改锥,递给她们,“主要是画框大,把框拆了。”

从拿起改锥正要撬画框,程心却低低地惊叫一声,“啊,不。”她们看到,这幅画竟是凡·高的《星空J>;o程心吃惊并不仅仅因为画的珍贵,她曾经看过这幅画。那是在四个世纪前,她刚去PIA报到不久。在一个周末,她去了曼哈顿的纽约现代艺术馆,就在那里看到了凡·高的几幅画。她印象最深的是凡·高对空间的表现,在他的潜意识中,空间肯定是有结构的。程心当时对理论物理知道得不多,但知道按照弦论,空间与实体一样,也是由无数振动着的微弦构成的,而凡·高画出了这些弦。在他的画中,空间与山、麦田、房屋和树一样,也充满了细微的躁动,给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星空》,没想到她竟在四个世纪后的冥王星上看见了它。

“拆吧拆吧,这样可以多拿些。”罗辑不以为然地挥挥拐杖说,”你们还以为这些玩意儿价值连城啊?现在连城本身都一钱不值了。”

于是,她们把画从那个可能有五个世纪历史的画框上拆下来,但仍保留着硬衬底,以免画布弯折后弄坏画面。然后她们继续拆别的油画,很快空画框就堆了一地。罗辑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把手放到一幅不大的油画上。

“这幅给我留下吧。”

程心和从把那幅画搬到一旁,在一只靠墙的箱子上放好,她们离开时回头扫了一眼,又小小地吃了一惊。

那幅画是《蒙娜丽莎》。

程心和AA继续埋头拆画,AA低声说:“这老家伙很精,留下了最贵的一幅。”

“应该不是这个原因。”‘也许他爱过一个叫蒙娜丽莎的女人?”罗辑坐在《蒙娜丽莎》旁边,一只老手抚摸着古老的画框,喃喃自语:“我不知道你在这儿,知道的话我会常来看你的。”听到声音程心抬起头来,看到老罗辑并没有看《蒙娜丽莎》,他的双眼平视着前方,像是看着时光的深处。不知是不是错觉,程心竟看到那双深陷的老眼中有了泪光。

在冥王星地下的宏伟墓室中,在昏暗的能亮十万年的灯光中,蒙娜丽莎的微笑若隐若现,这微笑使人们困惑了九个世纪,现在则显得更加神秘诡异,似乎包容一切,又似乎一无所有,像正在逼近的死神。

掩体纪元67年,二维太阳系

程心和AA把第一批文物向地面运送,除了拆去画框的十多幅油画,还有两尊西周时期的青铜鼎和一批古籍,如果在1G的正常重力下,她们是肯定搬不动这些东西的,但在冥王星的弱重力一下,搬运起来并不费劲。在通过过渡段时,她们按罗辑的叮嘱,先关上里面的门,再打开通向外界的门,否则她们会同文物一起被涌出的空气吹到半空中。在打开外侧门时,过渡段中的一点空气立刻在冥王星的严寒中被冻成一片飞舞闪亮的冰晶。她们开始以为照亮冰晶的是“星环”号上的探照灯,但当冰晶飞散后,她们发现远处“星环”号上的探照灯已经关闭了,来自太空的光芒照耀着冥王星的大地。使“星环”号和黑色方碑在白色的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她们抬头仰望,立刻在惊骇中后退了两步。

太空中有一双大眼睛在盯着她们。

那是两个发光的椭圆形,其结构像极了眼睛,都有白色或淡黄色的眼白和深色的眼球。

“那个是海王星,那个是天……哦不,是土星!”AA指着天空说。

两颗类木巨行星已经被二维化。天王星的轨道在土星之外,但由于前者目前正处于太阳的另一侧,首先跌落到二维的是土星。二维化后的巨行星应该是圆形,只是从冥王星上看,视线与二维空间平面有一个角度,于是它们在视野中变成了椭圆。两颗二维行星呈现出清晰的环层结构。二维海王星主要有三个环区,最外层是蓝色的环,看上去十分艳丽,像这只眼睛的睫毛和眼影,那是由氢气和氦气构成的大气层;中部是白色环,这是海王星厚达两万千米的地慢,曾被行星天文学家称为水…氨大洋;中心的深色区是行星核,由岩石和冰组成,质量相当于一个地球。二维土星的结构类似,只是外侧没有蓝色环。每个大环区中还有无数更细小的环区,构成精细的结构。细看时,这两只巨眼变得像两个年轮,刚刚锯断的大树露出的那种崭新的年轮。每颗二维行星的附近都有十几个小圆形,那是它们被二维化的卫星。土星外侧还有淡淡的一个大圆,是二维化的土星环。太空中仍能够找到太阳,仍然是一个刚能看出形状的小圆盘,发出无力的黄光;而两颗行星远在太阳的另一侧,可见它们二维化后面积的巨大。

但两颗二维行星没有体积,它们厚度为零。

在两颗二维行星发出的光芒中,程心和AA搬着文物穿过白色的降落场,走向“星环”号。飞船流线型的光洁机体像一面大哈哈镜,把二维行星的映像拉成流畅的长条,这个外形本身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水滴,呈现出一种令人宽慰的坚固和轻捷感。在来冥王星的航程中,AA就曾对程心说过,她猜测“星环”号的船体中可能有一定比例的强互作用力材料。当她们走近时,飞船底部的舱门无声地滑开,她们沿着舷梯把文物搬进舱里,然后摘下头盔,在这温馨的小天地中长出了一口气,感到一阵归来的慰藉,不知不觉中,她们已经把这里当成家了。

程心问飞船A。I。;是否能收到海王星和土星方面的信息。她的话音刚落,信息窗口就铺天盖地涌出来,像一场要把她们埋葬的彩色雪崩。这情景让她们想起了一百一十八年前的第一次误报警,不过那一次涌现的信息画面大部分是媒体有组织的报道,而现在,新闻媒体似乎完全消失了,大部分画面没有具体内容,有的一片模糊,有的剧烈晃动,更多的是各种毫无意义的近景;但也有一部分画面被斑斓的色彩所充满,那些色彩都在变幻流动中,呈现出精细复杂的结构,有可能拍摄的是二维平面。

AA请求A。I。筛选出一些有内容的画面,A。I。问她们想要哪方面的信息,程心说要太空城方面的。泛滥的窗口被瞬间清空,很快出现了有序排列的十几个窗口,其中的一个窗口放大到最前方,A。I。介绍说这是十二小时前海王星群落中欧洲六号太空城的画面,该太空城原属于一个城市组合体,打击警报公布后组合体解体。

这个画面很稳定,视野也很广阔,拍摄的位置可能是在太空城的一个极点附近,展现的几乎是城市的全景。

欧洲六号太空城已经停电,只有几束探照灯把晃动的光圈投射到对面的城区,悬浮在城市中轴线上的三个核聚变太阳都变成了月亮,发出银色的冷光,显然只是为了照明而不再发出热量了。这是一个标准的椭球构型的大型太空城,城市中的建筑已与程心在半个世纪前看到的有了很大变化。掩体世界显然处于繁荣时代中,城市建筑不再整齐划一,而是形态各异,高度也增加了许多,有很多建筑的顶端已经接近城市的中轴线。树形建筑也出现了,看上去规模与地球上的差不多,只是挂在树上的建筑叶子更为密集。可以想象城市灯海亮起时的壮丽与辉煌,但现在,照耀这一切的只有冰冷的月光,在这种月光中,树形建筑更像巨树了,投下大片的阴影,城市的其余部分则像是巨树森林中华丽的废墟。

太空城已经停止自转,一切都处于失重状态,城市的空间中飘浮着无数没有固定的物体,除了大量的杂物和车辆外,还有整幢的建筑。

城市的中轴线上有一条黑色的云带,连绵在整条中轴线上,连接着两极。飞船A。1。在画面上划出一个小方框进行局部放大,生成了一个新的窗口画面,程心和AA震惊地发现,那黑色的云带竟是悬浮在中轴线上的人海!失重中的人们有的联结成一团,有的手拉手连成一列长队,更多的人则单独浮在空中。人们都戴着头盔,身上的衣服也都很密实,应该是太空服——在程心上次苏醒的时代,轻便宇宙服从外观上就已经很难同普通服装区分开了。每个人都有一个好像是生命维持系统的小背包,或背在背上或提在手中。不过,大部分人的头盔面罩是打开的,也能看出空中有微风吹过,说明城市中仍保留着正常的大气。聚变太阳此时发出的确实是冷光,因为在太阳周围聚集了更多的人,也许是为了得到光明和一丝温暖。已变成月光的银色阳光从密集人海的缝隙中透出,在周围的城市中洒下斑驳的光影。据飞船A。I。介绍,欧洲六号中的六百多万人口已经有一半乘飞船或太空艇撤离城市,剩下的三百万人中,一部分是因为没有条件撤离,而大多数人是因为明白任何形式的逃离都没有成功的希望。退一万步说,即使真的成功脱离二维跌落区逃到外太空,以现有的大多数飞船上的生态条件而言,生存也维持不了多久,能够在外太空长期生存的恒星际飞船仍然是极少数人的专利。人们选择在自己熟悉的地方等待最后的时刻。

画面的声音播放开着,却没有听到什么声音,人海和城市都处于寂静中。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城市的一个方向,那一带现在仍同城市的其他区域一样,布满鳞次栉比的建筑和纵横交错的街道,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人们都在等待着。在太阳或月亮如水的冷光中,人们的脸色都如鬼魅般苍白,这使得程心想起一百二十六年前在澳大利亚大陆上的那个血色黎明。像那时一样,程心又出现了居高临下看蚁穴的感觉,那黑压压的人海像极了飘浮的蚁群。

人海中突然响起一阵惊叫,在太空城赤道上的一点,就是人们目光聚焦的那个地方,突然出现了一个亮点,像是黑屋屋顶出现一个小破口透进阳光一样。

那是欧洲六号最先与二维空间平面接触的位置。

亮点迅速扩大,成为一个椭圆形的发光平面,这就是二维空间平面。

它发出的光芒被周围高大的建筑群切割成许多条光柱,也照亮了中轴线上的人海。这时,太空城像一艘底部破口的巨轮,在二维平面海洋上沉下去。二维平面像船内的水面,迅速上升,与平面接触的一切都在瞬间二维化。建筑群被上升的二维平面齐齐切割,它们的二维形体在平面上扩展开来,由于城内的平面只是二维化后的太空城很小的一部分,二维化的建筑大部分都扩展到太空城的范围之外。在升起和扩大中的二维平面上,斑斓的色彩和复杂的结构闪电般地向各个方向奔流飞散,仿佛二维平面是一个透镜,正管窥着从下面飞奔而过的色彩斑斓的巨兽。由于太空城中仍有空气,这时可以听到三维世界跌人二维时的声音——一种清脆尖锐的碎裂声,仿佛建筑群和太空城本体都是玲珑剔透的玻璃制品,一个巨型碾滚正在轧过这个玻璃城。

随着二维平面的上升,中轴线上的人海开始向与平面相反的方向扩散,就像一道被无形的手缓缓提起的帷慢。这情景让程心想到她曾见过的由几百万只鸟组成的鸟群的图像,那巨大的鸟群像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在黄昏的天空中变换着形状。

很快,太空城的三分之一被二维平而吞没,平面疯狂地闪耀着,不可阻挡地上升,逼近中轴线。这时已经开始有人跌入平面,他们或者是因为宇宙服上推进器的故障落在后面,或者放弃了逃跑。他们就像落在水上的一滴滴彩色墨水,瞬间在平面扩展开来,展现出形态各异的二维人体。在飞船A。I。拉出的一个放大画面上,可以看到一对情侣拥抱着跌入平面,二维化后的两个人体在平面上并行排列,仍能看出拥抱的样子,但姿态很奇怪,像一个不懂透视原理的孩童笨拙地画出来的。还有一位母亲,高举着自己还是婴儿的孩子跌入平面,那孩子也只比她在三维世界多活了0。1秒,他们的形体也生动地印在这幅巨画上。随着平面的上升,落在上面的“人雨”渐渐密集起来,被定格的二维人体成群地涌现在平面上,随后大部分移出了太空城的边界。

当二维平面接近中轴线时,人海已经大部分降落到对面的城市中。此时,太空城的一半已经消失在二维空间中,二维平面的可见面积达到最大,人们抬头已经看不到昔日对面的城市,只见到一片迷乱的二维天空,向着欧洲六号仍处在三维世界的部分压下来。现在,从北极的主要出口逃离已经不可能,人群聚集在赤道附近,这里有三个紧急出口,失重中的人群在出口附近拥挤成高高的人山。

二维平面通过了中轴线,吞没了空中的三个聚变太阳,但在二维化过程发出的光芒中,剩下的世界变得更亮了。

一阵低沉的呼啸声响起,这是太空城中的空气泄入太空时发出的声音,这时,赤道上的三个紧急出口已全部敞开,每个出口都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直接通向仍然是三维的太空。

飞船A。I。把另一个窗口推到最前面,这是从外部太空中拍摄的欧洲六号的画面。已经二维化的太空城沿着一个无形的平面广阔地铺展开来,太空城仍处于三维的部分在中央显得很小,且正在迅速向平面沉下去,像一头巨鲸的脊背。在三维部分的太空城上,有三团黑烟一样的东西在扩散,那是被泄漏的空气形成的狂风吹出来的人群。二维海洋中的这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