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人幽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冰人幽灵-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己的下半生。他又活了六十多年,吃掉了飞船 上给养相当大的一部分,这些食物贮藏是为这些星际移民到达目的地后准备的,为此, 这名孤独的人在死前留下了一封道谦信。其实,这是没有这位苏醒者,飞船上的给养又 够这上百人维持多长时间?他们真的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那个陌生的行星变得适合人 类生存?这些作者并没有交待。所以,过去海上航船那种自带粮草的方式,可能只适合 于太阳系内的航行,在恒星际航行中,飞船必须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循环系统。 
       建造这样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需要极其复杂精致的技艺,鲁宾逊的《冰柱之迷》的开始 对此有生动的描写: 
       。。。。。。它是最精彩的智力游戏之一,在很多方面很像象棋。。。。。。我考虑得 越多,越来越多的小问题就越想越严重,所有这些问题纠缠在一起,交织成一张巨大的 、相互联系的因果网。。。。。。而这一次,人们玩游戏是为了生存。 
       事实上,人类已经进行过这样的尝试,这就是一九九一年的生物圈二号工程。但那个人 工生态系统不到一年时间就玩不转了,里面的科学家不得不走出来,由于过多地呼吸二 氧化碳,他们一个个头晕脑涨,病秧秧的像坐了一年地牢。更有甚者,后来还发现这项 实验有作弊行为。 
       生物圈二号的失败有多种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不够大。“。。。。。。只 有象地球这样规模的生态系统,这样气势磅簿的生态循环,才能使生命万代不息。”( 选自拙作《流浪地球》),这也就决定了未来的恒星际航行很可能是超大规模的。 
       提到超大规模宇宙航行,我们首先想到用整个行星做为宇宙飞船。这个想法固然宏伟, 但也是最笨拙的一个。因为按照这个方案,绝大部分的推进能量都消耗在加速巨量的几 乎是毫无用处的质量…………行星内部的质量上,这些质量的唯一意义就是产生引力,而在 薄壳容器状的飞船中,引力可以用旋转离心力来代替,即便捷又便宜,即使没有引力, 飞船中的空气也不会丧失。 
       第二个方案自然是建造超巨型宇宙飞船。我们可能会想像如上海或纽约那样大的飞船, 但考虑到飞船生态系统所需维持的漫长时间,肯定需要大量的植被和水体,这就意味着 飞船可能必须造得更大,像克拉克笔下的拉玛一样成为一个小世界。建造这样的飞船恐 怕又需要超技术了。我们知道,对于薄壳结构,体积越大就越脆弱。一个核桃是很结实 的,但如果把它的直径放大十万倍,即使把壳的厚度也按比例放大,它怕是也难以在地 球重力下保持完整。不错,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早就在认真地设计同样庞大的太空城了, 但飞船与太空城有一点很重要的不同:前者需要加速,这与那个大核桃需要承受重力是 一回事。不管推进力的分布如何均匀,超巨型飞船总会有相当多的部分产生极其巨大的 应力,在可能想像的技术范围里,这应力是任何材料都难以承受的。这个方案还犯了一 个从事理智的风险事业时最大的忌讳:把所有的鸡蛋都放进了一个篮子,一旦遇到什么不 可避免的灾难(这在太空中是很正常的),就全完了。 
       前一阵美国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出了一本书,描写作者在和平号空间站上的经历,这本 书是傲慢与偏见的范本,通篇充满了对俄罗斯宇航事业恶毒的抵毁和丑化,其中有这样 一段记述:当亚特兰蒂斯号航天与和平号对接后,航天飞机上优良的空气循环系统改善 了和平号上恶劣的空气环境。这本来不能成为利宁杰贬低和平号的证据,因为和平号毕 竟已经在太空独立运行了很长时间,航天飞机则刚升空几个小时。但由此受到启发,想 到了超大规模宇宙航行的第三个方案:银河列车方案。设想一只庞大的船队,由数量巨 大的常规尺寸的飞船组成,每艘飞船都有自己独立的生态循环系统和推进系统,可以独 自进行航行。当然,这些飞船上的小生态系统受其规模限制,不可能长期运行。但在航 行中,所有的飞船将组合为一个整体,飞船上的生态系统相互贯通,形成一个巨大的可 以长期运行的总生态系统,同时,每一艘飞船都可以快速脱离组合体而成为独立的飞船 ,并可与其它飞船随意组合成新的大小不同的组合体。这样一旦遇到灾难,也只能伤及 组合体的一小部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结构在星际战争中极为有利。这很像想像 中的银河列车,区别在于每节车箱都可做车头,并且它也不是长条状,更有可能是球状 或环状的。对于超远程超长时间的世代航行,我们可以设想出一个“全息原则”,使得 每艘个体飞船都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承载所有的乘员,这就使安全系数达到最大。这 样的组合体有可能达到一个行星的体积,但由于其蜂巢状的结构,质量要小得多。这种 组合体的内部没有超巨型飞船那样广阔的空间,而是像一个庞大的迷宫。这些小生态系 统如何相连,这无数个体飞船上的推进系统如何联合发挥作用,都是很复杂也很有魅力 的技术课题,但从现有的技术方向看出去,这是最有可能实现的超大规模宇宙航行方案 。 
       以上的宇宙航行之所以被称为超大规模,还有一个时间上的含义。这些巨大的飞船,可 能要用上万年时间到达第一个恒星,而找到适合开发的带有行星的恒星,可能要几十万 甚至上百万年,这可能完全改变宇宙航行的概念。对于地球来说,一次宇宙航行已经不 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而成为漫长历史中始终存在的一个背景,那艘在太空深处跋涉 的飞船,已经和它出发的世界本身一样成为永久的存在,成为人类在宇宙中的一个永远 离去着的寄托。从飞船上说,经过漫长的岁月,宇航者们在与地球完全不同的环境中, 可能沿着一条完全不同的方向进化。与一些科幻小说中的描写不同,地球不可能被完全 遗忘,但在几百代人后,永恒的漂泊可能被认为是文明的一种最正常的状态,即使到达 了一个能够生存的星系,他们也不会停下来,远航将成为星舰文明的终极目标。每当到 达一个世界,他们就会利用那里的资源对船队进行修补和扩建,最后,这只船队可能达 到令人难以想像的规模。 
       说到这里,我们有了超大规模宇宙航行的第四个方案:雪球方案。以上的三种方案都要 消耗出发的世界中的巨量资源,对于那些一去不回的孩子,地球是否愿意付出那么多还 是个疑问。但我们可以先建造一艘中等规模的飞船,使其中的生态系统可以维持到到达 第一个较近的恒星,然后用那个星系的资源对船队进行补充和扩建,这个宇宙雪球就这 样一站一站地滚下去,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航行世界。。。。。。。打住吧,这又太科 幻了些,今天我们只谈最有可能实现的科幻。 
       最绚丽的梦是那些有可能成为现实的梦,科幻之梦就是这样,尽管它的想像只有万分之 一的可能变为现实,但比起魔幻的万分之零来还是无穷大。据现代物理学和生物学的推 测,我们人类在宇宙中出现的几率可只有几亿分之一,但我们还是出现了,并且把许多 看似飘渺的梦幻变成了现实。 
       并且,我们上面的梦想,实现的可能性远大于万分之一,它们所需技术的理论基础已经 具备,剩下的只是力气活儿而已。 
       “如果说那个原始人对宇宙的几分钟凝视是看到了一颗宝石,其后你们所谓的整个人类 文明,不过是弯腰去拾它罢了。”(选自《朝闻道》)
外篇 一个大学教授让人发冷汗的

           演讲人:浙大高分子物理郑强教授
       地点:浙江图书馆报告厅;时间:2002年x月x日
       精彩语录节选: 
       “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你能建10所世界一流大学;那美国有多少所?日本有多少
       所?现在的实际状况是:世界上前200所大学;中国一所都排不进!在亚洲能排出几所?我到国
       外去看了以后;感到要将浙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就像理想。“ 
       “以前说“无知无畏“;现在却是“无知才无畏“;许多企业把浙江省技术监督局
       、科委的人请来吃一顿饭;喝一点酒;他就给你签个字;再把我们这些教授胁迫到那里去;给
       你盖个章;然后就是“填补国内外空白“、“国际先进水平“;写论文则是“国际领先水平
       的研究成果“、“首次科学发现“等等;这都是目前非常严重的问题!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我
       深深地为此担忧!这不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领导无知;是他们倡导了这个主流。我知道在
       座的处长或老总日子很难过;因为你们不写这样的报表;就拿不到钱;项目就得不到批准。教
       授也同样如此;天天写报告;而不是在实验室静下心来好好搞研究;这是很严重的!“ 
       “我们国家的现实和发展就是这样:凡是依赖不成的;我们自己都能搞得像模像样
       ;比如二弹一星;凡是能够引进的;就都搞不成。。。。。。。现在很多合资企业就这样;卖点东西
       ;而没有去考虑这些深层次的东西。殊不知;这就是社会的恶性循环!“ 
       “我认为:语言、计算机就是工具。中国的外语教授讲英语还不如美国卖菜的农民
       !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日本博士、德国教授说不出英语的多得是!我们怎么能说一个人不会说
       英语就是文盲呢?语言就是一个工具!你没有那个环境;他怎么能讲这个语言呢?。。。。。。如果
       我是教育部长;我要改革二件事:第一;取消六级考试;你一个研究生连中文一级都不及格;你
       英文考六级干什么呢?看看研究生写得论文;自己的民族文化都没有学好;天天考英语——打
       勾:托福打勾;GRE打勾;英文考出很高的分;可哪个写的英文论文在我面前过得了关呢?过
       不了关!这样培养出来的人能干什么?自己搞的专业一点都没学好!。。。。。。说不会计算机就是
       文盲;这又是一个误区!我现在是教授,我顾不上搞计算机!“ 
       “你看我;从高中开始学英语;大学学;硕士学;博士学;花了我多少精力!你说中国
       人怎么做得出高科技的研究成果?我这几天就教训我手下的几位女学生;问她们在干什么;看
       不到人影;一天到晚考这样、考那样的;到美国去干什么?在国内要干的事多着呢!你整天考
       英语;美国人连报个名都要收你们的钱;日本人也是如此;中国学生到日本去要交手续费;到
       日本留学是为日本人打工;好不容易挣点钱交了学费;读完博士在日本的公司就职;当劳动力
       ;挣了一笔钱后要回国了就买了家电;把钱全给了日本人。你们都没有注意这件事;这里面都
       是经济问题。这就是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 
       “中小学的教育就是听话;老师管干部;干部管同学;孩子们都学会了成年化的处世
       方式;这是害人啊!这样强迫性地做了一些好事后;没有把做好事与做人准则结合起来去培养
       ;而只学会了拍马屁、讨老师喜欢、说成人话。上次电视上就曾经播出;一个小孩得了个奖;
       主诗人问他最愿意说什么;他说:“我最愿意跟江爷爷说:我向你报告!““江爷爷“是谁?
       还不是老师教的!孩子们在中小学活得很累;到了大学就没人管了;所以就要玩、就要谈恋爱
       。“ 
       “我们有很多同学成绩好;却什么都做不了。在我们大学像我这种程度的人;招博士
       生是从来不看成绩的;成绩算什么!现在我从事的这个领域在中国有叁个杰出的人才;当初在
       读研究生时都补考过;而成绩考得好的几个人却都跑到美国去卖中药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作老板的可不能这样啊!。。。。。。人才的梯队一定要合理;而不要认为教授就是万能的、博士
       就是万能的。中国的教育体系就是让每一个老百姓都充满希望和理想;教育孩子们要树立远
       大的理想。实际上;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扫地能扫好;也应该受到尊重;打扫厕所能打扫干
       净;也应该受到尊重;不能动不动就要高学历。我要提醒的是:在国外可不是这样;美国、日本
       的博士就很难找到工作;为什么?因为老板心疼钱;招了博士要给他高工资;而他能做什么用
       呢?这是个具体问题。“ 
       “科技到底该干什么?高科技到底该干什么?如果我是科技部长;该玩的就玩;就像
       陈景润;他就是玩!陈景润如果是处在今天的中国;他绝对是要去讨饭的;因为他不会去搞产
       业化;他的英语也不好;他说话都不流利;中文都讲不好;按现在“标准“;他是个文盲;还谈
       什么教授!日本人就是喜欢美国人;我跟日本人说:你们这个民族爱谁;谁就要向你们扔原子
       弹。日本人就是喜欢黑人也不喜欢中国人。。。。。。。我特别对我们的女教授、女同学说:在日本
       人面前一句日文都不要讲;会也不要讲;日本人一听说你讲英文;特别是看到中国女孩讲英
       文;腿都要发软;这是真的!“ 
       “中国人为什么这些年都往外跑;最重要的是要让国民自己爱自己国家。。。。。。。如
       果我是杭州的市长;我绝对不是狭隘的民族自尊心——如果杭州有什么灾难;我就首先把杭
       州的老百姓安排在香格里拉;让外国人在外面排队!(掌声!)这样;你才会让你的国民爱自己
       的国家!一个日本的农民跑到峨嵋山去玩;骨头摔断了;你就用中国空军的直升飞机去救他;
       而在日本大学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宿舍里死了7天才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