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之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篮球之神-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着电脑上精彩的比赛和一个个惊世骇俗的数据,易海洋的斗志前所未有地燃烧起来。他的脸上泛起一丝有点坏坏的微笑,口中喃喃道:事情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既然对手很强,那么我们就应当更强才是!如若不然,我易海洋怎么对得起你们!

※ ※ ※ ※ ※ ※

被世人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境内,又名太和山、玄岳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也是武当武术的发源地。

武当名胜区面积甚广,有众多的自然胜景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三潭、九泉、九井、九台、十池、十石、十一洞、二十四洞、三十六崖和七十二峰等。这些景观与庞大的道教建筑群和谐一体,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瑰丽无比的丹青画卷,

几百年来,武当山迎来无数的朝圣者和游客,虽然历尽沧桑,但是香火依旧。武当功夫举世闻名,与嵩山少林寺并称中原两大武学圣地。弟子和信徒不仅广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而且远及台湾、香港和东南亚,人数之多绝对不在少林派之下。

武当山地势雄奇,道路曲折。极目望去,数千级石阶逶迤盘旋,直插云端。体力不足或偷懒怕累之人可以乘缆车直达金顶,但大多数虔诚的游客依然选择步行而上。虽说两者殊途同归,但其中的心意却是大不相同。

这一日,武当山脚下出现了一个身材高大、眉清目秀的年轻人,稚气尚未脱去的面庞上是一双灵动而睿智的眸子,让人不禁印象深刻。

当他看到耸入云端的天柱峰,眼中露出兴奋的目光。“武当山,我来了!”年轻人朗声大笑,浑然不顾惊世骇俗。这个放荡不羁的异常举动,顿时引来无数游客惊异的目光。

话音刚落,年轻人脚下快速启动,沿着石阶向上飞奔起来。虽然身后背着一个大包,却依然箭步如飞。别人是一步一级,他却是一步三级,迅如流星地快速飞奔,丝毫没有担心自己体力的打算。在人们惊异的目光中,他的身影如星丸跳动,渐渐的变得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云雾之中。

这个年轻人正是易海洋。当他得知全国大赛中即将面对众多强大对手的消息后,好胜之心空前高涨。虽然他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不输给任何一个对手,但是铭扬队要想夺取冠军,作为队长和主力核心的他,就必须具备一人独力击败对方整支球队的实力。虽然阿杰、齐海他们都在不断努力,进步极快,但是时间却实在太短,真是远远不够。

思前想后之下,易海洋倏然生出到武当山一行的念头。这个念头刚在脑海中升起,立刻象春雨过后被滋润的嫩苗,不可遏止地疯长起来。于是,在征得教练和家人(当然包括孟思雅)的同意后,他只身一人前往武当。除去来回以及前往上海所需之外,中间的时间不到十天。

易海洋多年的苦练果然不虚,体力比常人好得太多!别人需要三个多小时才能登上山顶,可是他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如果有人见到他轻松之极的模样,除了在心中大叫“怪物”之外,又还能说些什么?

一路上,易海洋顾不得欣赏周围的绝美景色,只是埋头飞奔,半刻也不停留。当他登上天柱峰南峰的时候,一片占地颇广的古建筑群霍然出现在眼前。

这莫非就是武当山有名的太和宫金顶吗?易海洋只不过看过一遍旅游地图,便一眼认出面前的建筑。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至极的云板声悠然响起。紧接着,从面前这座金色大殿中并排走出两名年约十七八岁的青年道人。他俩走到易海洋的面前,躬身祈首道:“小施主请进,主持掌门在里面等候多时了!”

易海洋闻听,不禁心中大讶。对方果然不愧为得道高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却依然能够未卜先知,专门在这里等候。想到这里,他那好看的剑眉微微一皱,神色之间不禁有些迟疑。

左边的道人似乎对易海洋的举动早已了如指掌,立刻说道:“小施主莫要见疑!主持掌门刚才说过,你与本派渊源极深,只是心存迷津,急需开解而已。个中一切因由,待到相见之后自会明白。”

“小施主,请跟我来!”他的眼中泛起一丝不经意的笑意,仿佛已经成竹在胸。话刚说完,立刻和他的同门一起返身向里走去。

“既来之则安之!”易海洋暗自忖道,顿时心胸释然,当即昂首阔步地跟着两人向前走去。

易海洋一边漫步向前,一边细细打量周围的景物,不禁为古代工匠出神入化的杰出技艺而暗自惊叹。见惯了城市钢筋水泥的建筑,这些中国传统风格的古老建筑使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眼前这座大殿四周立柱,柱上叠架、额、枋及重翘重昂与单翘重昂斗拱,分别承托上、下檐部,构成重檐底殿式屋顶。殿外檐际,悬着龙斗边馏金牌额,上面铸有“金殿”二字。

殿体各部件遍体馏金,无论瓦作,还是木作构件,无不结构严谨,合缝精密。正脊两端铸龙对峙,四壁于立柱之间装有四抹头格扇门。殿内顶部作平棋天花,铸有浅雕流云纹样,线条柔和而流畅。地面以紫色石纹铺地,经过无数人的踩踏,早已洗磨光洁。殿内于后壁屏风前设有神坛,正中供奉着“真武祖师大帝”的鎏金铜像,左侍金童捧册,右侍玉女端宝,水火二将,执旗捧剑拱卫两厢。坛下玄武一尊,坛前设香案,置供器。神坛上方高悬馏金匠额,上铸“金光妙相”四字。

“好字!”正当易海洋细心品味着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这四个笔力遒劲的大字的时候,身旁倏然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小施主,别来无恙否?”

易海洋闻声回头一看,不禁大吃一惊。说话的不是别人,竟是于已有授艺之恩的清风道长。而他的真正身份居然是武当派的现任掌门!

第二卷 天翼横空 第049章 … 山中七日

清晨五点三十分,易海洋和往常一样准时醒来。这个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使他的生物钟变得异常准确。

睁开双眼,青瓦铺就的重檐屋顶映入眼帘。一缕晨光透过窗棂射入屋里,使得虚室皆白,暗处生幽。屋外传来阵阵清悠的晨钟雅乐,让人感到心境平和,明镜无波。

易海洋渐渐清醒过来。这里不是自己的家,也不是学校的寝室,而是武当太和宫内的一间客房。昨晚,他和清风道长畅谈太极之道,不知不觉过了凌晨一点方才就寝入睡。没想到,今天早上他还是精神饱满的准时醒来,甚至没有半点困顿之意。

他穿好衣服,走出大门,一股清新的晨风立刻扑面而来,带着若有若无的淡淡清香。与污染严重的城市相比,这里的空气简直纯净得令人陶醉。若非他身在红尘,心有所恋,能有机会在这里住上一阵子确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就在这时,易海洋的耳中隐隐听到阵阵细微的声响,不禁心生好奇,循声而去。

这些声响虽然清晰可辩,可是易海洋走了很远却依然没有找到来源。穿过照壁、梵帛炉、龙虎殿,最后在大殿和太子殿之间的平地上,易海洋终于看到一群道士正在整齐划一地打着太极拳。他站在一旁静静观瞧,发现这些道士所练的拳法竟与清风道长传授给自己的大不相同,虽然不凡空灵飘逸之感,但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又过了一会儿,易海洋终于发现,道士们所练的拳招只有十六式,较之清风道长赐予的《太极拳谱》上的招式少了许多。其中一些精妙部分更是半招也没有,让他觉得好生奇怪。

“小施主,你是否发现有什么不妥?”清风道长不知何时来到易海洋的身旁,一双历尽沧桑的眼睛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对于易海洋,他的心中实有一种说不出的喜爱。头角峥嵘的额头,睿智灵动的眼睛,棱角分明的面部轮廓,挺拔修长的身姿,无处不显示着这个少年的与众不同。

清风道长的性情本如闲云野鹤,但是作为一派掌门却有一个最大的烦恼。武当派流传至今已有五百多年,虽说弟子众多,但是真正能够传承衣钵并发扬光大的,却是万中无一,天下难寻。就连清风道长自己也不过勉力为之,总算不负先师之望。然而所收几个徒弟却都是中人之资,一旦自己百年之后,又如何能够放心交待?

为此,他不惜混迹于红尘之中,遍访全国,走遍天下,却始终一无所获。没想到踏遍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在他快要丧失信心的时候,突然意外地遇到了易海洋。虽然与对方只不过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清风道长立刻看出这个少年的不凡。于是将《太极拳谱》慨然相赠。在暗中观察一段时间后,又将三丰祖师的《太极拳经要释义》和太极灵球再次相赠于他。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清风道长对易海洋的一番爱惜,居然在数年之后成就一代篮球之神,更使太极之道在另外一个领域发挥光大。

听到清风道长的声音,易海洋转过头来,面带疑惑地问道:“道长,这是怎么回事?”

虽然易海洋的问话有些不明不白,但是清风道长却灵感通天,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他伸手捋了捋长须,轻“哦”一声道:“这些弟子练的只是武当派的入门功夫——简化十六式太极拳。主旨是强身健体,舒活筋骨,自然与秘传之法有所不同。”

说到这里,他不禁微微一笑道:“你可千万不要小看了他们。单是这几式拳法,已不是现在的你所能应付的。”

“是吗?那我可要试试!”易海洋毕竟少年心性,不禁跃跃欲试。

“好吧!”清风道长带有深意地看了易海洋一眼,转身对一个年纪与易海洋看似相仿的道士说道:“无尘,你与这位小施主过上几招,手下注意一些分寸。”

“是,掌门师祖。”那个道号无尘的道士躬身应道。

眼见掌门发令,其余二十余名道士立刻向两旁让开,露出中间一片空地。易海洋走上前去,依照道家规矩单掌施礼,对天尘道人说道:“末学易海洋向道长领教了!”

天尘道长双手一摆,口中朗声道:“无尘失礼了!”

这个道号无尘的小道士,年纪不过与易海洋相仿,可是拳式展开之后,身法架式浑身天成,竟然毫无半点破绽,全身上下气势惊人,竟与刚才判若两人。

眼见对方如此情形,易海洋不禁心中微懔,立刻将自己的高傲轻轻放下,决定先行主攻,看对方如何应对?

虽然易海洋练过几天太极拳,却颇有自知之明,所以干脆弃拳不用,以免殆笑大方。从昨晚的谈论中,他已清楚地知道清风道长的全部心意。所谓“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既然自己来到武当,岂能入宝山空手而归!不过在这短短几天里,究竟能有多大收获,就完全靠自己的造化了。

“我来了!”对手虽强,但以易海洋好强的个性,岂能就此认输。

他的口中朗笑一声,脚下微一用力,便已来到天尘道长的近前。只见他使出一个向左飘移的假动作,可是重心却挪向了右方,然后双脚一错,飞速地做了两个左右侧步,双眼紧盯对方,准备寻机突破。

易海洋这个突破动作,在篮球场上屡试不爽,就连叶鹰也曾上过几次当。可是眼前这位天尘道长却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双臂似张不张,似合不合,竟然没有半点特别的反应。

看到对方眼中似有一丝嘲弄之意,易海洋不由心中微怒。以他目前的体能状况和力量极限,就算面对又高又壮的霍英杰,他也敢以力相拼,更何况面前这个看似单薄,年纪并不比自己大的小道士。

易海洋的身影化作一片虚影,正要从对方的左侧冲过。可是,天尘道长的身影竟然不偏不倚地挡在他的面前。一次,两次,三次……,无论易海洋采取怎样的突破动作,对方就象棉花糖一样,不及不离,始终无法摆脱。

正当易海洋心中懊恼的时候,天尘道长突然将身形一挫,飘然后退一步。却听清风道长在一旁微然笑道:“小施主,你明白了吧!”

易海洋闻听,不禁微微一愣。却听对方朗声漫吟道:“盈虚有象,出入无方, 神以知来,智以藏往;一夫当关,万夫失勇,沾连粘随,会神聚精;运我虚灵,弥加慎重,细腻熨帖,中权后劲;虚笼诈诱,只为一转,来脉得势,转关何难?”

易海洋听出对方所念的正是太经拳谱中的口诀,再与刚才无尘道长的动作逐一对映,顿时心中恍然。他的记忆力极强,虽然刚才两人交手时间不长,但是其中的奥妙只要略一回想,便能领悟几分。

心念至此,易海洋向无尘道长拱手施礼道:“多谢道长授道,小可受教了!”

话毕,竟然没有和清风道长再打招呼,就此返身而走。看着易海洋离去的背影,清风道长手捋长须,颔首而笑。

※ ※ ※ ※ ※ ※

第二日清晨,易海洋再度回到原地。清风道长依旧让无尘道长与他交手。可是这一次,易海洋的应对竟与昨日大不相同。他的动作虽快,但是其中少了几分锐气与阳刚,却多了几分绵软与柔劲。两人纠缠了好一会儿,无尘道长用太极柔力已然制不住他。只好使出“四两拨千斤”的借力化劲之法,方才再次将易海洋击败。

第三日清晨,易海洋卷土重来,竟然与无尘道长以太极推手相较,虽然最后依然落败,但与第一日相比,时间又长了许多,已不可同日而语。

这一次,清风道长出声叫住了易海洋,示意他跟自己到另一个地方。易海洋也不多问,随着对方快步前行。

两人在山道上走了一会儿,清风道长发现易海洋竟然跟得上自己的脚步,不禁心中讶异。登上一段长长的陡梯之后,他在一处平地停下身来,对易海洋说道:“小施主,你是否练过轻身功夫?”

易海洋将头摇了摇,却又点了点。他忽然想起自己自小腿绑铅块练习腿力,于是向清风道长坦白因由。

清风道长闻听,心中略一沉吟,突然急声道:“莫非你现在腿上的铅条仍然绑着铅块?”

易海洋当下点头应是。及至发觉他的腿上所绑铅块竟有十公斤之重,清风道长不禁长叹一声,满脸笑意地说道:“此乃天意造化,小施主轻身之法可通,真是可喜可贺!”

“敢问道长喜从何来?”易海洋不禁奇声问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