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投资人生-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还天天在外面跑,总该喘口气才是……”

话说的很实诚,好意也不容推却,陈远鸣这次倒是干脆的点了点头,应承了下来。又闲聊了几分钟,会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肖君毅带着两个秘书快步走了进来。

“小叔、远鸣,抱歉,整理资料来晚了。”潇洒的挥了挥手,肖君毅让人把东西放在了桌面上,冲陈远鸣微微一笑,“怎么,硅谷那边的人马刚到招到手,你就放不下心了?”

“只是突然想到了点东西,才劳烦你和肖大哥跑来一趟。”陈远鸣笑了笑,伸手指向桌子中间的那台机器,“这玩意就是原先Go公司生产的‘笔尖电脑’?”

桌面上放着的是一个电脑显示屏,比10寸屏还要小两圈,大概3厘米厚,看起来就像一个没有键盘的手提电脑屏幕。

“是啊。”肖君毅叹了口气,也坐在沙发上,“不得不说,这玩意神奇极了,没人敢相信这是90年初就已经研发出来的东西。安信那边的工程师简直惊为天人,都拆了不止多少台了,至今连自主模仿都有些困难。Go公司那边的工作人员也算是踏实敬业的典范,被那群大老爷们追着跑也没抱怨,弄得实验室里一片狼藉,天天都有人往上报研究用材料,发票都摞成山了。”

陈远鸣笑了笑,反问道,“那笔尖的功能如何呢?除了用电子笔输入这个功能外。”

“识别系统还不错,能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能把输入的图形还原成标准图形,能储存文档,还能做一些拼词的处理。据说这个识别系统对于中文很有效,中文字体往往棱角分明,而且偏旁差异性很大,按照五笔字根原则,能够很简单的作出一套新的系统,这个已经和王码那边的研究人员签了个合作协议,正在研究软件系统。”顿了顿,肖君毅微微皱起了眉头,“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这玩意没法小型化……”

伸手拎起了那台平板电脑,他轻轻颠了颠,“这玩意就有快3公斤重,还是只有一些简单的电脑功能,想要把手机集成进去,需要的改变也十分惊人。已经有人建议先别按照往手机里塞的思路进行,继续走完善笔尖系统的老路子,有些客观条件不是一家两家厂商就能解决的,推进科技的发展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这样产品需要太多硬件厂商的支持,不是咱们一家就能解决的……”

“已经有人这么建议了?”陈远鸣微微有些惊讶,反问了一句,“Go方面的还是安信方面的?”

“安信部门的一个老工程师,作军方通讯出身,对这方面的技术转变很有造诣。怎么,你认同他的看法?之前你不是说手机才是未来的关键……”肖君毅很敏锐的抓住了话里的重点。

“是啊,最近受了一些启迪,突然就发现之前的计划有些冒进了。”陈远鸣笑了笑,扭头看向身边坐着的肖云,“肖大哥,平常打电话时,你是怎么记号码的呢?”

肖云正听得起劲,冷不防被这么一问,有点纳闷的回答道,“当然是记住号码啊?还能怎么办,手机和小灵通里又没有办法存……”

“那如果是比较冷门,不太常联系的号码呢?”陈远鸣又追问了一句。

“呃……你是想说电话本吧?”这时已经有点明白了过来,肖云伸手往兜里一掏,还真摸出了一个小小的电话本,“现在电话用惯了,还真离不开这玩意,不带着本子出门心里都不踏实。”

看到那个电话本,陈远鸣笑了,“嚯,够旧啊,看来肖大哥也是经常打电话的人啊。”说着他转头又看向肖君毅,只见对方有些自得的晃了晃手里的一个小本子,看起来崭新锃亮,很是有几分气派。

“看来大家的习惯差不太多。”陈远鸣笑着摇了摇头,“没错,有了电话就该有电话本,就该有黄页或者名片之类的东西。谁都有忘事的时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尤其是这种事关社交的大事,现在能用起手机的那是普通人吗?丢一个号码,可能丢掉的就是一条联系方式,一笔天大的买卖。只是之前我们的思路倾向于,怎样把这些写在电话本里的东西统统塞进手机里面,而现在,却未必要这么复杂了。”

看着带着几分好奇的肖云,以及略有所悟的肖君毅,陈远鸣稍稍停顿了一下,摊开了自己的谜底。“其实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并不是笔尖那样高科技的产品,也不是违反常识的推进手机的研发,而是要取其中间值,作出一款简单实用的电子产品。说白了,就是一个更高科技的记事本,一个小型的掌上电话薄。笔尖对于我们而言,并非不够用,而是太先进了。”

这就是陈远鸣在PS1的提示下想起的另一件产品,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处理器,当然,也有不少人称呼它为“掌上电脑”。

(防抽分割,本章完)

=

作者有话要说:mP3播放器,1998年诞生,韩国三星公司首创,当时使用的还是闪存。到2001年iPod诞生时,使用的就是硬盘存储了。

关于PDA,1993年,苹果、HP、Go、Sharp、Toshiba等公司就陆续推出过PDA产品,但是统统都没有成功,1994年8月Palm才研发出了新一代PDA的雏形,1996年4月上市,当时内建四个应用,包括“时程管理”、“电话簿”、“待办管理”、 “记事本”等。

第一百章

陈远鸣自己并没有用过PDA;上辈子在家乡时,别说PDA;就连手机他都没接触过,后来到北京打工干得又是底层的体力劳动,等到终于在中关村立足时;已经是2002年前后的事情了,手机的储存功能不再像90年代那么不堪,自然也不会考虑PDA这样昂贵的奢侈品。

但是没用过,不代表他不知道PDA曾经的辉煌。在那个移动设备贫瘠的年代;作为过渡产品,PDA可以算是后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类数码产品的先驱。记得2003年左右美剧在中国兴起时;那部FoX电视台播放的《24小时》可让PDA大大出了一把风头,男主角杰克…鲍尔几乎每季都会换一套高科技通讯设备;PDA、手机、蓝牙耳机、笔记本电脑等等,其先进的功能让大多数从未接触过此类产品的国人大开了眼界,也让奔迈成为了国内最流行的PDA品牌之一。

如今,奔迈在美国还没有知名度,真正适用的PDA产品也未问世,相反Go公司生产的笔尖电脑曾经引来整个硅谷的目光,虽然最后功败垂成,但是Go在平板电脑以及触屏系统内的技术,是现今大多数公司都无法匹敌的,有了这样一个强援,不向PDA进军简直就是一种浪费。

更重要的是PDA可以成为一种有力的产品补充,尽快上市销售,回收一些科研成本,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只有进入市场流通的商品,才有挖掘潜力的价值。Go的失败也正在于此,它的技术含量超过了当时科技的平均水准,但是商业价值却无法达到理想状态,就导致了研发费用太高,无法投入销售的惨剧,让一个很有潜力的公司最终覆灭。

而安信虽然比Go要财大气粗很多,也有着整个小灵通产业的支撑,但是研发方向依旧不能草率,把力量用在刀刃上,在投入的时候逐步回收成本,才是科研转化为生产的唯一途径。

这番话说的干脆明晰,肖云却沉吟了片刻,“可是如果只是一个具备简单功能,能够代替电话薄的东西,会有人买账吗?这玩意的价格恐怕也不会便宜……”

“应该会的。”一旁的肖君毅相当自信的接口道,“只是看要怎么销售,采用何等方法推广。就像我们的小灵通,它目前的价位只有大哥大的1/5,在基站建设上也不逊于如今的移动通讯网,北方大部分城市都可以通用。但是这样的一件产品,依旧没能挤垮手机的销量。”

“我看不但没有挤垮手机,反而让手机的身家地位更高了啊。”肖云也苦笑着摇了摇头,“那些大老板们还是倾向于购买摩托罗拉或者爱立信,哪怕这些手机供不应求、根本买不到现货,哪怕它们的信号在短途通话上并不比小灵通强。小灵通这种东西,虽然物美价廉,但是正式场合拿不出手啊……”

是啊,这就是真正的国情所在。对于中国目前新富起来的一代而言,刚刚摆脱泥腿子、小市民的身份,他们还在寻求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的重新定位,还在为“如何花钱”发愁苦恼。对于这些人,好的,不一定是对的。而大哥大、高档电子产品,无疑是展现身价的一个标志,花上几倍的价格去消费那些高档货,才是他们的客观需求所在。就像在华尔街的上流社会,你可以去买那些物美价廉的国际知名品牌,但是在满眼定制西装的酒会上,你就必然是个异类。

“因此,只要操作恰当,那个电子记事本的点子很有可能掀起潮流。”双眼变得更加闪亮,肖君毅看向坐在身边的青年,“把产品的身价提高,让这个电子记事本成为一种风尚。当一圈老板都用着高科技产品时,我小叔手里这种破本子就拿不出手了。哎呦,小叔,我就是打个比方。”

看着打闹起来的叔侄俩,陈远鸣笑着放松了肩背,靠在了椅子上。跟聪明人说话,永远都更省力。轻轻咳了一声,他打断了两人的笑闹,“这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让这个电子记事本和真正的电脑联动起来,让那些空有金钱,却无甚科技理念的人慢慢接触电脑、习惯用电脑,也习惯于这种功能简单的电子科技。当这种理念慢慢在人群里流行开的时候,推广我们的后续产品,不论是电子记事本的升级版,还是更先进的手机,都会产生很大的便利。”

“那手写板方面呢?”肖君毅一挑眉,“是不是也按这样的思路进行,刨除那些复杂的功能,把用途锁定在文字输入和简单绘图上。”

“没错。”陈远鸣赞赏的点了点头,“而且手写板还可以往更深的方向研究,现在它只能代替键盘,将来总会代替鼠标,代替扫描机,代替一切外界设备,成为手和电脑真正沟通的媒介。这是个大趋势,不能有半点松懈。”

“这算是一份为三了吧。”肖云叹了口气,“电子记事本、手写板、手机,一口气就要多出了好几个部门呢……”

“也许还有更多的衍生产品。”陈远鸣笃定的答道,“在美国,我刚刚整合了自己手下的几家公司,让他们朝着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努力跟上世界的潮流。但是在中国,却未必要这么赶,我们的发展还很落后,这种落后不仅是国情上的,也是心态上的。所以替代性产品不但有研发的价值,甚至还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市场。而领先占据了这个次级市场,等到我们推出更高端的产品时,市场份额和消费习惯也会站在我们身边。”

这其实也是在中国发展高科技的关键难点所在。需求没那么高,研发力度自然就会松懈,抄袭国外产品就已经足够应付国人的需求。但是当走出国门时,这些产品就成了毫无竞争力的废品,或者被专利权死死卡住脖子,缺乏核心竞争力。电子市场并非只有中国一隅,国际才是各家公司厮杀的战场,而中国站上这个市场,成为和日美一样的电子产品消费大国,估计还需要十几、二十年之久。

这种复杂的局势就要求那些科技公司们有着双重的目光,有着割裂的布局。研发永远不能停,必须努力跟上国际潮流的趋势,想尽一切办法来接近或者占领国际市场。但是同时,国内的布局也不能松懈,就像VCD这样的过度产品,欧美根本就没有上市,但是中国,六七年内估计都还是主流播放器,这在电子时代是一段无法想象的漫长时光,也是一个庞大到让人无法放弃的市场。

因此,保持竞争力和尽快占据国内市场一样关键,创新才是一切的根本。那些简单易行的山寨模式只是在饮鸩止渴,当这种模仿成为潮流,研发能力被彻底剥夺后,中国想要重新崛起,就需要花上更大的代价、更长的时间。

而现在,他们有了反盗版联盟的存在,有了慢慢建立起来的专利权保护系统,有了让那些天才们一展身手的天使投资,也有了飞燕、安信这样成功的先例。中国人在创造力上从来不输给任何人,就像硅谷未来的两大显卡品牌,ATI和nVIDIA的两位创始人恰恰都是华裔,如果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孰胜孰负还难说的很呢。

“哦?飞燕已经改变了战略模式了。”敏锐的听出了陈远鸣话中隐藏的含义,肖君毅微微一笑,“那看来以后我们向你取经的机会就更多了,我们是不是最好也在硅谷建立一个工作室呢?”

“这个挺难说……”陈远鸣微微思考了一下,无奈的摇了摇头,“安信的背景太敏感,美国方面的态度还很难预测。不过和飞燕的技术交流却没有大碍,有封锁线,就该有同样的突破点。只是目前还是先把目光放在新产品研制上吧……”

“电子记事本这种名字是不是有点落伍呢?”肖云摸了摸下巴,“既然针对的消费群体是那些大老板,就该有个更上档次的名字嘛。”

“产品大类就叫掌上电脑吧,当然这也是它未来发展的方向。至于品牌名称嘛……”陈远鸣笑了笑,“最好取个商务通之类的名字,突显它的商务价值。还有笔输入功能,这玩意现在国内能模仿的厂家都不多,回头再出个英文、日文系统,远销海外也不是问题。”

三人越说越起劲,最终围绕着这个掌上电脑的功能做出了一个大体规划,加载计算器、通讯录、跟日历合成的日程管理、通过笔输入操作的笔记本,以及录音设备。终端可以连接电脑,尽量拓展储存空间,基本就能满足商务上的大多数应用。至于游戏和其他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由于讨论的内容颇为繁琐,又折腾了大半个小时,才商议好掌上电脑的前期规划,肖云刚想再说点什么,肖君毅剑眉一挑,“小叔,生意是一天能谈完的吗,先歇歇吧,下面养那么大一票人,也不是让他们放牛吃草的。”

肖云一愣,旋即笑了出来,“怎么,累着三少爷你了?行啊,反正一天也搞不定,回头再慢慢谈,咱们先去吃个饭。今天我请,远鸣这次你可不能再推了啊!”

陈远鸣刚想说什么,肖君毅先一撇嘴,“就您那种吃法,今天还是别折腾了吧,估计远鸣到现在还没睡呢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