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室千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继室千金-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宫的话来,你是不是一个当娘的。”

桑姨娘扭开头,并不敢直视儿子的眼睛,过了好一会才道:“你这是在怨我。当初白氏主动请缨要抚养珑姐儿,你父亲亲自发话,我一个做姨娘的又能如何。若说这些年对她不闻不问,难道我去关心她对她有好处么,我多与她亲近一分,白氏便要多厌恶她一份,受苦的会是她。这个你小时候不是亲手实践过了吗。进宫是皇上的意思,难道是我主动想要送她进去那个地方的。为人臣子,哪里能违背皇上的意思。”

周世瑛道:“其他的我们先不说,就说当年珑姐儿被抱走的事,姨娘难道真的是没有办法吗?”

桑姨娘盯着几案上的一个青花瓶,半响没有说话。

周世瑛看着她继续道:“你明明知道父亲是在用这样的方式来逼你服软,你只要向父亲低个头,父亲便会让你继续养着珑姐儿。你将所有的傲气都用在与父亲赌气上了,何曾真的替珑姐儿打算过。”

周世瑛说完这几句话便离开了馥香院。

桑姨娘对着这空荡荡的屋子,好一会儿之后,才让自己的眼泪流出来。

当年怀第二个孩子时,是她和继远侯感情最好的时候。因为瑛哥儿被抱走,所以她无比期待着这个孩子降临。从知道怀他的那一刻开始她就在做小衣服,男的女的都有,做了那么多,她就等着孩子出生以后能穿上她亲手做的衣服。

但最终这个孩子还是没有保住,她那时候恨继远侯恨得要死,恨他害死了她的孩子。恨他恨得心痛,恨得绝望。

再后面她听到十堂姐告诉她,姨母一家被下罪了,姨父自杀,姨母殉死,表哥被发配千里,而动手的是继远侯。

她只觉得那些话像是噩梦一样,让她自责得恨不得自己就此死去。

从小到大,她无父母疼爱,族人依靠不得,是姨母和表哥给了她温暖。可是他们却因为她或死或被发配。她不明白前一刻还说会喜爱她一辈子的男人,怎么转眼之间就能这样来伤她的心,他还不如直接拿把刀将她杀死。

她觉得自己整颗心都死了,她再也不想见到那个男人。

珑姐儿的出生是意外,是她不期待的意外。

那次继远侯喝醉了酒,然后冲进她的院子来,像困兽一样强迫了她。那时候她听着外面磅礴的雨声,只觉得心和身体都这样痛这样痛。

等珑姐儿出生后,她明明知道自己这样不对,但没看见她一眼,都让她想起那令她痛苦的一夜。所以她并不怎么喜欢抱她,也不喜欢看见她。那时馥香院里的丫鬟和奶娘看她的眼神,她知道连她们都觉得她冷情冷心。

再后来白氏提出想将珑姐儿抱到身边抚养,她知道白氏以为她趁着她怀孕又引诱了继远侯,这才又怀了孕,所以恨她恨得要死。她想抱走她的孩子,令她母子分离,令她痛苦。

那时候她对自己说,这样也好,有一个在嫡母身边长大的名声,总比跟在她身边要强。她已失宠,跟着她也只会跟着受下人的冷落。白氏重名声,养在她身边,白氏或许不会对她多好,但至少不会有性命之忧,否则白氏自己也会脱不了关系。

但是她给自己找了再多的借口,也掩盖不了她愧对她的事实。

这些年来,她对珑姐儿不是不愧疚。失去她,她也心痛,也日夜想念。可是看到她,她又忍不住想起继远侯对她的坏。那样矛盾的感情折磨着她,让她将这个女儿推得越来越远。

瑛哥儿说她不配做母亲。

他说的一点没错,无论对瑛哥儿还是珑姐儿,她都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她只顾着恨那个男人,却将自己的一双儿女丢下不管,她的确不配做母亲。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最近投雷的亲们~~

小米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6…3023:49:14

小米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7…0313:29:06

小米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7…0313:29:05

春天来了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7…0521:36:11

小米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7…0600:24:48

小米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7…0700:39:43

第161章

顺王将王檀王楹和蒋氏三人送进花厅;再说过几句话之后,接着便回外院去了。

花厅中许多相熟的人家上前来打招呼;蒋氏王檀等人与她们见了一圈的礼,应酬了大半个时辰之后;这才有机会脱身找了个人少的角落里坐下。

丫鬟上了茶来,王楹往四周张望了一眼;看着这个能容下几百人的大花厅里挤挤满满的摆满了桌子;宾客亦是来了不少。王楹不由笑着道:“这满月礼办得倒是热闹。”

蒋氏撇了撇嘴;道:“她这是想告诉外面那些以为顺王要立长子的人;白侧妃生下的儿子再是得顺王和宁太妃的喜欢;但也比不上她抱养过来的孩子高贵呢。”顺王这几年落魄得很,加上封地贫瘠进项有限,不一定乐意拿大笔银子给一个庶子办这样盛大的满月礼。这满月礼,怕还是王桢掏自己的嫁妆给办的。

蒋氏有时候挺看不上这个继女的行为,若是她,嫁妆她只会留给自己的亲生儿女,死也不会为了个庶子掏出嫁妆来。

她们两人向来是相看两厌,加上王桢与娘家的关系也早就淡薄得只剩一张遮羞纸了,若是平时,她干脆称病不来。只是王清极有可能将要入阁,在这个节骨眼上,王家实在不好传出什么家宅不宁,家人不睦的闲话来。

想到丈夫,蒋氏又不由露出慢慢的骄傲。王清如今还不满四十岁,能在四十岁之前入阁的,上下几朝细细数来,他不说是第一人,却也是能排得上号的人物了。她自小便知,王清以后是会有大出息的,哪怕以前她为他受了再多的委屈,但她仍知道,这个丈夫她没有选错。

王楹和王檀知道只要一谈到王桢,蒋氏的心情总要有些不好,便也不再在这个话题上说下去,只是端起茶碗静静的喝茶。

过了一会,王檀放下茶碗时,突然看到顺王府的管事麼麼领着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少妇从花厅外面进来。

那少妇穿着一身五彩刺绣镶边粉红撒花对襟褙子,从门外面面带着微笑走进来,带眉黛唇朱,面容白皙美艳,一双眼睛看人时跟会勾人似的,令人看着十分移不开眼。

王檀见她容貌出众,不由有些好奇的问道:“那进来的女子是谁,我好似不曾见过?”

王楹循着她手指的方向望过去,开口道:“你不知道?那是陶家陶二爷的平夫人。”

王檀道:“原来那就是陶二爷的二夫人,长得真是漂亮。”难怪连当初陶先生都对她倾心。

王楹笑着道:“这位陶二爷的平夫人可是位奇人,她前头的姐姐虽然比她早进门,但如今在陶家跟陶二爷一起掌家的却是这位平夫人。听闻陶二爷极为信任她,陶二爷的两位夫人是一起上京的,她未育子嗣,她前面的嫡夫人却已生下了一子一女,但如今在外交际的却是这位平夫人。”

王檀问道:“陶家虽是大商贾,但士农工商最末一等,陶家说不上有什么身份的人家,顺王府怎么会请陶家的人?”

王楹笑了笑,意有所指的道:“听说这位陶二爷想拉顺王一起做生意呢。”

蒋氏十分看不上这些喜欢上下蹦跶的人家,不屑道:“什么一起做生意,不过是陶家的人想攀附权贵想出来的招罢了。”顺王府便是再式微,对商贾出身的陶家来说,那也只能让他们高高仰望。

王楹喝了一口茶,则接着道:“听说陶二爷想将自己的一个妹子送进宫里,最近都在寻门路,频繁的在权贵之家里走动。而这位平夫人则是频频出门应酬,想跟权贵官宦府第的女眷结交”说着又看向王檀,问道:“怎么,她不曾去过你们继远侯府吗?”

王檀摇摇头道:“倒是不曾听说她来过。”

王楹道:“前几日她倒是来过威北侯府,只是被外祖母打发出去了,不曾见她。”

说起陶家想送妹子入宫,王楹又想起一件事来,开口问道:“对了,你家中怕也会有一位小姑子要入宫吧。”

王檀道:“只怕是的。”

王楹又问道:“是准备让哪一位进去?”

王檀道:“二爷是想让二妹进去。”

蒋氏道:“周二小姐?我记得她是白氏生的吧。她若进宫去,怎么能跟你们一心,别到时候她出息了反倒帮着亲娘和亲弟弟来对你们。周家不是还有一位三小姐吗,你们还不如让她进宫去。”

王檀提醒道:“三妹可是二爷的同胞妹妹。”

蒋氏听着便不再说话,她自然知道这位周三小姐是女婿的亲妹子,周世瑛怕会不舍得送她进宫去。只是蒋氏到底是更关心女儿,只从女儿的角度出发觉得送周三小姐进宫去会更好。

王楹道:“因为宫里要小选的事,京里最近可是好一阵热闹。不知多少人家想将姑娘送进那个地方去博前程呢。”

王檀默默然,家里若有姑娘能在宫里得宠,确实能极大程度抬举娘家,只是用牺牲女人博来的前程,根基能有多稳呢。

若是可以,她想周世瑛怕是宁愿不送家里的人进宫的。只是侯府得皇上亲口示意过,而侯府一身荣辱富贵全仰仗皇上,却不能违背皇上的意思。

王楹继续道:“听说应家也得皇上示意,怕有一对姐妹花也要进宫了。”

王檀奇道:“一对?”皇上想让应家的姑娘进宫她能理解,应家和康国公府一向同声说话,皇上想分化康国公府和应家,让应家的姑娘进宫与康国公府出来的皇后同台竞争,是最快也最容易见效的方式。倘若皇后和出自应家的妃子一同生下皇子,应家的人可不一定甘心再辅佐皇后和其所出的皇子。到时候同盟自然破裂。

王楹道:“其实应家近年来内部也有些不睦,大房和三房仗着有从龙之功,行事上显得有些跋扈了,而二房和四房却觉得越是位高权重,越该行事低调,两边因此便有了分歧。所以这次要进宫的,是大房应老爷最小的一个庶女和四房应八老爷的嫡次女。”

应老爷的庶女王檀不曾见过,而应八老爷的嫡次女倖姐儿王檀却是自小相识。倖姐儿比她小了一岁,今年十四,其母是皇上的亲姨母小陈氏,所以倖姐儿是皇上的亲表妹。

王檀没想到会是她进宫,不由叹道:“真是没想到。”但接着想想又觉得是意料之中。

皇上将两个应家姑娘选入宫中,怕是为了继续分化应家几房。应家二房和四房一派让倖姐儿进宫,一方面是知道皇上哪怕对这个表妹没有男女之情,但也绝对不会委屈了她,有她在,二房和四房的富贵有保证,但另外一方面,送个能令皇帝放心的表妹进宫,也是为了向皇上表明,他们没有染指权利之心。而应家大房和三房则纯粹是权利之争了。

蒋氏与王清做夫妻久了,又是从小在威北侯府长大的,自然也能看懂一些皇上最近行事的弯弯道道,知道皇上这是准备削弱康国公府和应家的权势了。想到自小抚养皇上,辅佐其登上帝位的太后也是出自康国公府,蒋氏多少觉得皇帝有些不仁道了。便不由叹了叹,低声道:“都说飞鸟尽良弓藏,不知太后如今有没有后悔当初养育了皇上。”

王檀笑了笑,道:“这可不一定。能连续捧出了两朝皇后的人家可不多,上下几个朝代细数下来也不超过三个,康国公府如今的权势可非同小可。太后就算希望娘家权高势重,那也不希望它大过了皇权。”谁能保证康国公府的权势比皇权还大的时候,不会对皇位产生觊觎。万一皇后再生下嫡子,比起皇上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皇外甥,康国公府一定更喜欢留着姜家血液的新皇子,到时候康国公府再辅佐拥立一位新君都是有可能的。

而比起被捧起来供着颐养天年的太皇太后,太后一定更喜欢现在皇太后的职位。

任何人都是有私心的,不可能会一心一意的对待家族。从当年太后抱养皇上便可以看出,太后固然希望娘家好,但也防着娘家。若不然,当年她就该是让娘家姐妹进宫生下皇子,而不是抱养陈贵太妃所出的皇上。没看见皇上想选名门贵女入宫的时候,太后可没有一点的不满。

而在康国公府的事情上,也不能说皇上是“飞鸟尽良弓藏”,皇上没有想要康国公府一蹶不振,只是想要制衡,以稳固自己的权利而已。

蒋氏并没有看明白下面这一层,还想要再说。但刚张口,却被王楹打断道:“好了,这些都是男人们的事情,我们女人管这么多做什么。我们难得坐在一起,聊绣花聊衣裳也比聊这个强。”

王檀有些不好意思的耸耸肩。她倒是忘记了,这里人多嘴杂的,倒实在是真的不适合谈这些事情。

她笑了笑,正要顺着王楹的话岔开话题,离她们不远的地方,陶二爷的平夫人跟彭安侯夫人走到了一起,正缓缓的向她们走来。

她们来时,并没有看见过彭安侯,而刚刚这位陶二夫人,却是正忙着跟一堆的贵妇人打招呼应酬。

彭安侯夫人,陶二夫人,看着像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却不知怎么的会走到了一起。

王檀不由望向了彭安侯夫人。自从成亲以来,王檀倒是不曾见过彭安侯夫人了,此次一见,彭安侯夫人看着像是突然间老了好几岁,哪怕脸上有再多的脂粉遮着,也难掩其中的憔悴。

她听闻,彭安侯夫人跟那位她亲自选的儿媳妇,相处得并不是很愉快。

第162章

王檀看着彭安侯夫人和那位陶二夫人一起向她们走来;然后听到彭安侯夫人笑着与她们打招呼道:“三夫人,五小姐,八小姐,好久不见。”

蒋氏自来率性;因为当初她嫌弃王檀的事情又对她十分看不上加厌恶;撇了撇嘴,也不站起来见礼,就坐在椅子上不动。

王檀和王楹是小辈;却是不好这样无礼的;便一同站了起来给彭安侯夫人见礼。

彭安侯夫人仿佛一点都感受不出自己不受欢迎;继续看着蒋氏笑着道:“三夫人最近倒是少出来走动了;若不是今日在这里碰上你;还不知何时能见上三夫人一面。”说着顿了顿,又继续道:“说起来我们两家也是通家之好,臻哥儿还要称你一声师母,两家原该常走动的。等下次,我请你到府里喝茶。”

蒋氏在心里骂道,通什么通,我宁愿跟外面的贩夫走卒做通家之好,也不愿意和你做通家之好。

她真不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