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君主论-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着他个人的主观经验束缚与强烈的政治激情影响。上面说的就是一个例子。但是他的建设国民军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排除外国的干涉与侵略,维护独立。这些主张是符合新兴阶级和人民的利益的,因此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在作者去世后四百年,意大利在法西斯统治下,曾经隆重重印《君主论》,献给墨索里尼,这是对热切谋求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与自由的佛罗伦萨爱国者的侮辱。

    ②F。卡博德:《君主论》导论,1924年,都灵版;《马基雅维里与文艺复兴》(文集),1958年,伦敦版,第16页。

    二、国民军的创建与胜利:1505年9月,佛罗伦萨为收复比萨而发动进攻,再次失利,使马基雅维里更加坚信军事制度必须彻底改革。①1505年,他写了:《论佛罗伦萨臣民军队组织化》,他的主张遭到一些贵族们的反对,但是获得索代里尼的重视。1505年12月30日马基雅维里受命亲自招募志愿参军的人。1506年2月15日,新军队由仿照瑞士式训练的约四百名新兵组成,在政府广场以分列式行进,引起了人民的欢呼,贵族的非难。最后在1506年12月6日最高会议批准马基雅维里拟定的提案,设置一名新官员专门负责监管军队重建工作,马基雅维里担任“佛罗伦萨国民军军令局”局长。参军的人来自佛罗伦萨共和国的领土(但已合并而尚未正式成为共和国的一部分除外)。每二十名军人设军官一人,必须是佛罗伦萨市的市民,而不是农村的人。骑兵必须限于佛罗伦萨市市民;步兵则来自乡村,给养全部由乡村负担,①在军事组织和军需供给上的城乡差别反映了马基雅维里的军事建设的阶级性。

    ①参阅:日本佐佐木毅:《马基雅维里》,《人类知识遗产》丛书,第24卷,第96页。

    ①参阅F。卡博德:《马基雅维里》,载《意大利科学文学艺术百科全书》第21卷,第780页,罗马,1951年版。

    马基雅维里亲自向各地招募志愿参军的人作为常备军(步兵)。半年间自动应募请求审查的不下一万二千人,但是只招收了五千人,依规定,到1507年步兵至少一万名。马基雅维里选择了曾经为博尔贾效劳以凶残著名的西班牙人唐·未凯莱托作为首领,负责训练国民军,这正是马基雅维里强调“能力”,轻视伦理道德的反映。他在1506年和1507年大部时间从事新国民军的组织工作,并负责监督新军三营围困皮萨。至1509年5月24日皮萨由于粮绝遣使求和,5月31日投降,6月8日马基雅维里率佛罗伦萨军入城。于是结束了十四、五年的不断纷争,重新拥有皮萨。佛罗伦萨举国欢庆,祝贺马基雅维里是胜利的真正组织者。这是共和国和马基雅维里政治生涯最辉煌的一刻。

    三、国民军失败与共和国瓦解:马基雅维里在1509年胜利后又奉派出使,对法、德、瑞士各国政治军事制度的优劣以及意大利积弱原因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瑞士尤其赞赏,在日后《君主论》中对国民军和雇佣军的评论得力于此甚多。马基雅维里已察觉到佛罗伦萨厕身于法国同西班牙、教廷等国结成的神圣联盟的尖锐对立之间的危机,于是致力加强防务。在侵略的威胁下,1512年3月23日通过了《骑兵军需条例》。马基雅维里曾巧妙地动员了一万二千国民军进行防卫。但是,这些军队于1512年8月在普拉托被神圣联盟军击溃。出走在外的梅迪奇家族以一万金币对联盟进行贿赂,并且答应对帮助他回国的人以后还要重酬。于是在西班牙军威胁下,佛罗伦萨投降。1512年9月1日正义旗手索代里尼宣告辞职后出走,共和国由是瓦解,梅迪奇家族的首领朱利亚诺及小洛伦佐①回到佛罗伦萨。马基雅维里从此陷入深渊。

    ①1494年出走的皮埃罗已故,他的二弟朱利亚诺(Giuliano)、三弟焦瓦尼(Giuvanni)和皮埃罗之子小洛伦佐(Lorenzode’Medici,1492—      1519)成为梅迪奇家族首领。

    '罢官以后'

    一、从冤狱到放逐:马基雅维里没有跟随首脑出走,留在佛罗伦萨迎接梅迪奇家族归国,并且企求——至死不渝地企求为祖国效命,但是事与愿违。在西班牙武力的支撑下,1512年9月14日枢机主教焦瓦尼·德·梅迪奇进入佛罗伦萨,重新建立委任独裁制:恢复了1494年梅迪奇家族统治下的机构和制度。“国民军军令局”被解散了,马基雅维里一手创建的国民军当然也解散了。11月9日新政府正式罢免他的一切职务,驱逐出佛罗伦萨一年,禁止离开国境,并勒令提供巨额保证金。事不止此,随后在1513年2月以莫须有的罪名——参加反梅迪奇家族的阴谋罪嫌把他逮捕入狱,刑讯逼供,①但马基雅维里不为所屈,力辩无辜。后经多方营救,于1513年3月出狱。②他写信给他的朋友,驻罗马教廷的大使弗朗切斯科·韦托里表示,他只是把它归诸命运,相信不幸已成过去,他将会更加审慎;而且时代比过去宽大,更少猜疑,他要求帮助出来工作。这是著名的“佛罗伦萨公民和秘书”在政治生命尽头执着的表现。

    ①据说,有人在索代里尼亲戚家中捡到一名叫做保罗·博斯科利(P。PaoloBoscoli)从口袋里丢下的一张单子,上面有十多个人名包括马基        雅维里的名字在内,于是向公安委员会报告,博斯科利及其亲友(另一青年)被捕入狱,随后多人相继株连。参阅E。米尔:《马基雅维里        及其时代》第104页以下,1936年纽约版。佐佐木毅:《马基雅维利》123页以下,1978讲谈社版。

    ②见1513年3月13日马基雅维里致友人弗朗切斯科·韦托里信。但是另一种说法是在1514年4月4日在枢机主教焦瓦尼·德·梅迪奇升任教皇       称为利奥十世时宣告大赦令获释。见《意大利科学、文学与艺术百科全书》第21卷,第781页,罗马1951年版。

二、村夫生活与学术创建:1513年3月出狱后,马基雅维里变成村夫,在乡下过着贫困的农民生活。但是他仍然没有忘记经国治世的理想,坚持从实践到理论进行探索,他写出了四部学术名著,成为政治学家、史学家、军事著作家、剧作家,为人类积累精神财富作出贡献,这是他所没有想到的。

    马基雅维里被罢官后,全家迁到佛罗伦萨城附近的桑·卡希亚诺小村,住在他父亲遗下的小小农庄里。他和妻子玛丽埃达以及四子一女一家七口,生活拮据勉强度日。他曾经因为欠税被传讯,又由他的朋友F。韦托里证明“确实一贫如洗,并且子女多负担过重”以至无力纳税。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曾经哀叹:“我不如死了好些,我的家庭如果没有我会较好些,因为我只是家庭的一项负担”。但是他还是顽强地生活下去,他把生活分为两截:白天在农民当中劳动和生活;黑夜单独“与古人晤对”,探索治国之道。《君主论》就是这样完成的第一部著作。

    三、《君主论》的诞生:《君主论》的思想资料是共和国时代马基雅维里在政治、外交、军事实践中早已积累起来的,其创作则在放逐后,大约从1513年6、7月开始,在年底以前写出,修改定稿当在1515年以后。①关于他在农村的生活与学术探索情况及他的愿望,在1513年12月10日的一封著名的信中作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他告诉他的朋友说:“我生活在我的农家里,自从遭遇不幸之后,我在佛罗伦萨总共没有呆上二十天,直到现在我一直用我自己的双手诱捕画眉鸟,……整个九月份我就这样过去了,这种消遣,实在可怜而且荒唐,现在终止了。”1513年12月以后,他又过着伐木卖柴的樵夫生活。

    ①见1513年12月10马基雅维里给F。弗朗切斯科信。同时《君主论》第三章提到法国路易十二在世时,含有路易十二已故之意。路易十二是      在1515年死去的,因此《君主论》的最后定稿时期当在1515年以后。有不少的著作把他完成期确定为1513年似嫌过早。

    但是,马基雅维里在晚上却过着一种严肃而愉快的精神生活,他写道:“黄昏时分,我就回家,回到我的书斋。在房门口,我脱下了沾满尘土的白天工作服,换上朝服,整我威仪,进入古人所在的往昔的宫廷。……在四个小时里,我毫不感到疲倦,我忘记了一切烦恼,我不怕穷,也不怕死,我完全被古人迷住了。”

    马基雅维里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献给统治者,他说:“正如但丁说过的:‘如果不把已经见闻的事情记下来,就不成其为知识了’。我已经把我同古人谈话所学到的东西记下来,而且写成一本小册子,题为《君主论》,在这部书里,我竭力深入探索这个课题,讨论君主国是什么,它有什么种类,怎样获得,怎样维持,以及为什么会丧失。……此书一定会获得君主,特别是一位新君主的欢迎。因此我要把它献给朱利亚诺殿下。菲利波·卡萨韦基亚已经看过它;他能够同你谈谈这部书的内容和我同他讨论的情况,虽然我仍然在把它扩充和修改中”。

    四、《君主论》与自我鉴定:马基雅维里十分重视这本书,他写完后继续把它完善。他在信中还说,他考虑是否亲自送给朱利亚诺,或者托自己信赖的朋友送去,因为他恐怕朱利亚诺看不到它,而他们的朋友阿尔丁杰利(Ardinghelli,教皇利奥十世的秘书)会从这部最近的著作中捞取荣誉。(恐怕他人盗取《君主论》的思想作为己有献给统治者)其所以献书,马基雅维里坦白告诉他的朋友,这是由于贫困的驱使,害怕由于贫困被人蔑视,而且他希望当权的梅迪奇家族会使用他。他自信自己研究经国治世的成就能够获得使用。他说:“假如他们读到这部书,他们会看到,在十五年间我一直在研究治国之术,我没有睡大觉也没有玩乐。谁都会乐于使用一个从他人的牺牲中获得大量经验的人。”他以忠诚老实自矢说:“关于我的忠诚老实,应该没有疑问,因为我一直保持忠诚老实,我现在不会改变它。象我这样一个四十三年来一向是忠诚老实和善良的人,是不能够改变他的性质的;而且我贫穷,就是我为人忠诚老实和善良的证据”。

    马基雅维里写信向其倾诉的人是从前在外交活动中曾经共事的同僚,当时担任梅迪奇政府驻罗马的大使弗·韦托里。这也是马基雅维里关于自己人格的自我鉴定。

    五、《君主论》的沉沦及其他著作的诞生: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事实上并没有献给朱利亚诺,而是在1515年或其后献给小洛伦佐(1492—1519)。①但是这部著作当年没有获得统治者的垂青,如石沉大海。此书在作者生前也没有公开发表,直到作者死后五年即1532年在教皇克莱门特七世(1480—1534)的赞助下才出版。(因为作者已死,此书一直存在版本不同的问题)有充分的证据说明,马基雅维里其人及其著作在他同时代的人们中获得高度的尊敬。只是到了1536年才引起一个英国枢机主教对《君主论》的声讨,②从此四百多年来对《君主论》及其作者议论纷纭,毁多于誉。

    ①朱利亚诺即洛伦佐(Lorenzode’Medici,1449—1492),又称豪华者洛伦佐(LorenzoilMagnifico’)之子,小洛伦佐(1492—1519)是皮埃       罗之子,洛伦佐之孙。马基雅维里在1512年被放逐后才开始著书立说,其时洛伦佐已死(1492年),因此,不可能献给洛伦佐。我国七十        年代至85年出版的《大百科法学卷》、《法学辞典》、《马基雅维里》词条均作:“献给当时的……洛伦佐(1449—1492年)”似误。

    ②麦考莱;《历史论文集》,第55、57页,1926年纽约版。

    1。《君主论》的姊妹篇:马基雅维里在失望中仍继续从事研究治国之道,谋求国家统一和独立与自由,并且参加知识分子结集的学术讨论。他探索的主题始终围绕有关意大利兴亡的国家政治、军事、历史和宗教等方面问题。1513年开始执笔,1517年(一说1519年)完成了《李维史论》。此书比《君主论》大四倍。《君主论》是《李维史论》的一个“分支”。它和《君主论》是马基雅维里政治制度观的两个方面。《君主论》讨论的主题是由于意大利腐败,内忧外患混乱状态不得不采取的君主政体制,《李维史论》则着重阐扬作者理想的以古罗马共和国制度为楷模的共和制。同时作者对意大利衰弱与分裂的祸根在于罗马教会这一点进行了大胆的剖析(《李维史论》第1卷第12章)。要了解《君主论》在马基雅维里政治思想中的地位,就不能不对《李维史论》有所理解。

    2。对抗侵略的战术论:约在1520年马基雅维里完成了《兵法》,当年出版。这是第一部近代军事著作,也是他生前问世的唯一主要著作。是他长期从事军事监督工作,目击身受雇佣军之害的经验结晶。此书以对话的形式,阐述军事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强调必须建设国民军,加强训练,恢复古罗马的军纪,认定保卫意大利不能靠城堡化,而必须依靠爱国的训练有素的国民军抗敌,决胜于战场。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的出发点是适应武器的变化和新兵种的出现,改进抗拒外国侵略的战术,扭转意大利的挨打状态。恩格斯指出,由于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法国人改良了火炮,可以由许多马匹拉曳上战场,并且在战斗时变换阵地,比意大利人用犍牛驮运的笨重的旧火炮远为方便,这种火炮和新兵种给意大利步兵的长纵队造成了极大损失。恩格斯分析说,马基雅维里写他的《兵法》一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想出一种队形,巧妙地配置步兵和骑兵,以制止这种炮火和新兵种的杀伤。①因此《兵法》是捍卫意大利国家独立与自由的战术论。它反映出炽热的爱国主义指导着作者的一切活动。恩格斯曾经称赞马基雅维里是“第一个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这不是偶然的。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本,第14卷,第30、196—197页。

     3。意大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