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仅站稳了脚跟,而且开始拥有江湖威望,与该省其他12个同样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润滑油经销商携手,相互协调,共进共退,号称“十三太保”,这位仁兄也就成了小团体中的带头大哥。虽然在该省业界还算不上呼风唤雨,但由于他影响力巨大,国内某大型润滑油生产企业屈尊为其代工联合品牌产品,其模式曾被视为行业的一个典范。

2006年前后,行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和品牌整合之风四处蔓延。为其代工联合品牌的企业,出于整体发展需要,终止了双方的合作关系。该兄自然难以服气,于是同一家技术实力并不算强的小油厂合作,在市场上推出自己独立品牌的产品。虽然独立品牌新近才出现,但原本就是联合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在市场上已有十多年的影响力,再加上以这位仁兄合作的另外十二太保作为车辅,上市之初的短短几个月内居然取得了数千万的销售额,眼看形势一片大好。此时这位仁兄踌躇满志,想趁此机会,再接再厉,大干一场。

可是天不遂人愿,紧接着各地火情不断,机油质量问题集中爆发。很多车辆使用他们的产品后爆瓦烧轴,“十二太保”也不得不面对纷繁复杂的投诉和索赔问题。仁兄刚开始还想认真对待此事,该赔的则赔,该退的则退,尽量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然而,他很快发现不能这样处理,问题比想象的严重得多,如果认真赔付下去,可能把所有家当搭进去都不够,不少案子最终不了了之。

这毕竟是大伤元气之事,这位仁兄虽然最终没有破产,但也损失惨重,二次创业遭到较为彻底的失败。商誉受损,合作反目,员工流失,自己不得不四处避债,在高档写字楼买下的4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也被迫转让。本来二次创业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倘若顺利过关,就可以在更高的平台上发展,展翅腾飞,一日千里。但就是因为技术关没有把握好,在质量尚不稳定的情况下,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抱着侥幸心理强行上市,结果好事变成了坏事,烧钱不说,前途尽毁,给世人留下了无限遗憾。

还有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南方某润滑油企业,凭借着一流的营销手段和优质的员工队伍,在短短的几年内,将年营业额做到了两亿,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算是放了卫星。但在快速成功面前,老板的大脑开始犯晕,刚开始是往其生产的防冻液中掺兑海水,在发现没有出现问题之后,第二年干脆直接以海水充当防冻液。由于最初产品销售异常火暴,老板大发横财。随后汽车水箱腐蚀事件大面积爆发,企业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信誉受损,索赔不断,本来没有质量问题的产品销量也急速下滑。该油厂在继续坚持了一年多之后,最终破产,还拖欠了大批员工工资。

也许有朋友认为这两个例子比较极端,不少人偷奸取巧捞到钱之后,就选择迅速退出或跑路,根本不会烧钱,再华丽地转身去做其他项目,甚至可以举出不少这样的例子。谈到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人靠弄虚作假取得成功之后,即使去运作其他项目,在相当大程度上也还是摆脱不了惯性思维的影响。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再去偷机取巧,但并不是每次都会有这么好的运气。另外,靠旁门左道取得财富之辈,一般并不真正懂得运营,还好自以为是,又想通过某个项目来保值增值,最终项目选择不慎,投资最后往往以失败告终,所快速积累的财富又以很快的速度释放回社会。

任何国度和时代,经商底线都是共同的,就是要坚守产品和服务的最低质量标准。无论是有意、无意抑或放任自流,底线一旦突破,经营者就会受到市场的惩罚,不但处理这些事件本身的花费异常惊人,而且还会伤及好不容易砸出来的各种资源,轻则伤筋动骨,重则项目猝死。如果算起总账来,得不偿失。

在众多的创业案例中,很多人突破质量底线,并不是他们自己故意这么做,而是质量超出了他们所能掌控的范围,比如技术不太成熟,或者代理别人产品,上当受骗等。然而,无论什么原因,都是你内部的问题,市场并不会因为那么多所谓的“客观理由”而原谅你。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产生巨额损失就在所难免,没有任何悬念。即使你抱有侥幸心理,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的,即使躲过了初一,也躲不过十五。

铁律08 导入期的风险只能自己承担,风投不可能雪中送炭

运作任何项目,导入期的风险基本上都需要自己承担,不要指望将这个阶段的风险转移到风投身上。越是专业的风投,越倾向于在你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或者快要上市的时候介入。风投需要的是财富爆炸式增长,所做的事情更多的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不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创业者,凭借着自己的冲劲、经验和直觉,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研,就写出了一份自认为完美可行的商业计划书,然后就怀揣至宝般地去同一些风险投资接触。但一圈下来,投出去的计划书往往是石沉大海,无影无踪。于是,这些朋友就开始抱怨风投有眼无珠,自己怀才不遇。

事实上,这类事情能怪风投吗?显然不能。虽然你的方案确实写得很好,结构严密、贴近实际、细节合理,项目本身具有很大的张力,几乎无可挑剔,但计划总归是要和市场磨合的,需要团队去执行的。在磨合方面看不到任何实况,团队能力没有得到验证的情况琥,方案即使再好,也还是纸上谈兵。更何况,多数方案本身就写得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简单凭借着一个方案去找风投,显然是非常幼稚的事情。本人在数年前就犯过这样的错误,至今回想起来仍觉得好笑。

这样去找风投的并不多见,更多的情况是,当项目进入深水区,弹药快要打光,但还未度过导入期时,创业者不得不向风投求救。即使到了这个时候,风投也未必会出兵相援。他们首先考虑的还是投入获得爆炸式回报的可能性有多大,其次考虑的是自己会不会被深度卷入进去,血本无归。

媒体上,某某人创业成功找到风险投资的故事并不鲜见,而这些案例在IT、互联网、连锁经营、广告媒介、新能源、环保工程等领域比较集中,因此也向社会释放出一个错误的信号,似乎只要在这些领域选择创业,就可以与风投沾边儿。这种理解显然似是而非,本末倒置。近些年来,以上领域之所以融到的风险投资较多,并不是风投对这些领域有什么偏好,而是这些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成功稍欠火候,有可能获得迅猛发展的项目比例较大而已。如果在其他行业存在这样的项目,他们还是照投不误。只认项目合适与否,不认行业,是风投的职业本性。

2005年前后,互联网进入了新一轮的投入高峰期。李想和郑立们的神话不断鼓舞着大大小小的站长,大家期待着又一个神话的出现,风投如天使般受到膜拜。我的一个朋友从那个时候开始专门做本地信息网站,一直坚持到今年才选择放弃。五年当中,他找过、接触过不少风投,也写了无数商业计划书,但人家对发展现状进行深度评估后,无一例外地认为还没有发展到具备投资价值的阶段。好在这位哥们儿家底厚,父母赚钱颇丰,老婆贤惠支持,支撑了整整五年,项目虽说没有做起来,但也无伤大雅,还有实力去干其他事情,最终选择开饭馆去了。用句时髦话说,有点玩票性质。如果换成别人,可能早就倾家荡产,一蹶不振。

越是专业的风投,越倾向于不见兔子不撒鹰。摩根斯坦利当年注资蒙牛,就发生在蒙牛快要上市但还缺乏资金之时。马云也曾爆料,在他艰难创业之初,并没有任何风投伸出援助之手,而当阿里巴巴的模式成熟之后,不少风投经常围着自己转,要求投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风投就是这样现实,他们是更为专业化的商人,追逐暴利是他们的本性。顺便应当提到的是,尽管风投不见兔子不撒鹰,但还是有投资失败的时候,这样做毕竟只是降低风险,而非消灭风险。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与真正的成功,是两个差别非常大的概念。

当然,也有在创业伊始就直接介入的风险投资者。这类投资者要不就是创业者本人的亲朋好友,思维理念和偏好非常接近,要不就属于那种缺乏真正商业经验的暴富者,比如原来是煤老板、传销头目,或者财富是靠贪污腐败、走私等不正当途径来的,靠“忽悠”能够说服他们。能够遇到这样的人傻钱多速来之辈,算你的运气,但这种概率小得可怜,无依无靠的初次创业者更不要这样去幻想。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两类情况中的投资者,绝非职业的投资者,更非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风投。

如果一个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就想着在导入期可以通过风险投资解决资金问题的话,其创业基本上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势必会在导入期的资金上心理准备不足。当真正发生问题,资金缺口较大,导入期结束为时尚早的时候,除非撞了狗屎运遇到人傻钱多的主儿,否则不会引入任何风险投资,项目难以坚持下去,前期的所有投资都就打了水漂。

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不少人在玩一些概念比较新奇的创业项目,把很多本来应当非常简单易行的模式给搞复杂了,自己做上一段时间之后,就明白不可能真正赢利。于是大搞形象工程,忽悠各类投资者进入,以期自己全身而退,运气好的话还会赚上一大笔。虽然目前好项目确实难找,社会上大批游资也在四处考察,他们可能对你的项目感兴趣,接触比较多,但如果真的要他们大幅投入,这些人就会非常慎重。除非你的模式已经成熟,能够真正赢利,否则合作基本还是打哈哈的事,并不靠谱。一般而言,投资者从接触到考察到意向再到正式合作,周期都很长,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变数。

铁律09 媒体类项目导入期门槛过高,中小创业者需慎入

互联网、DM和其他一些时髦的广告载体,与报纸、杂志、广播及电视相同,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媒体。在我国现有传媒模式下,媒体要想最终真正获利,需要双重投入,第一重投入发生在获取影响力过程中,第二重投入发生在广告主开发过程中。

曾几何时,互联网、DM杂志和分众广告备受国内投资者的追捧,大大小小的创业者试图在这些领域跑马圈地,一展拳脚。接受过高等教育并经常读书看报的,更对类似项目充满激情和希望,似乎摆在眼前的是一座又一座金矿,觉得此时若不出手,更待何时。在这股潮流下,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80后都开始践行自己的财富梦,纷纷当起了站长。

我认识的很多朋友,经过一番考察后,认为互联网前途无量,而且门槛很低,只需那么一两个人,坚持两年左右,将网站流量和Alexa排名做上去,广告和投资自然会滚滚而来。但随着项目的持续深入,越做越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光网站流量和排名做起来,就非常耗费成本与精力。在内容不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的情况下,虽然可以采用诸多方法与技术手段,在短期内迅速提升访问量,但这样做的效果往往是昙花一现。于是又开始在内容上做文章,有的搞点美女图片,弄些花边新闻,有的四处搜索和拷贝,还有的四处约稿,增强独创性,但效果还是不明显。因为这样一来,带来的工作量非常巨大,绝非一两个人能应付得了。如果大量招聘人员,又会引发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大大超出了个人创业者所能承受的范围。当然,也有人在谷歌搜索优化和百度关键词推广方面想办法,这样确实可以降低人员成本,然而同时优化和推广费用又迅速飙升,原本并不宽裕的资金显得更为紧张。最终大多数人只能选择在支出可控的条件下,哥儿几个尽量多想办法死撑,但这样一来导入期无限期拉长,赢利遥遥无期,最后不了了之。事实上,很多个人网站就是这样死掉的。

以上谈的是内容型网站,还有很多朋友在运作商机型网站,试图通过发展会员实现赢利上的突破。但这类网站的特点更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因为越是会员多的网站,用户越容易找到真正的商机,注册数量也就越大,会员登录频次也会越高。他们在体验性良好的情况下,自然愿意付费,即使费用很高也是可以接受的。相反,会员本来就少的网站,即使你去强拉,注册数量也不会很理想,即使有人注册,登录频次也难以得到保证,比例相当高的会员长期处于休眠状态,体验性也会相当差。你让他们付费,更是难上加难。这类网站虽然在模式上与内容型网站有着很大不同,内容维护压力较小,但前期都需要花很大力气推广,在影响力上来之前产出都微不足道,而要作出影响力,一方面是周期较长,另一方面投入也非常巨大。

淘宝网目前风光无限,但这种光鲜是阿里巴巴用巨资花五年多的时间砸出来的。有关材料表明,淘宝网成立于2003年5月,直到2008年8月,才开始实现当月收支平衡。在这长达五年之久的导入期,阿里巴巴投入了14。5亿元。这还是在马云的财力和能力基础上取得的效果,如果换成普通投资者,特别是初涉商海的个人创业者,最终结果不言自明。

我几年前曾经遇到过一位大姐,原在国内某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经济类报纸任职,许多年下来,自己手中掌握了一些资源,因而于2004年创办了一本定位于健康养生方面的DM杂志。由于她是大牌媒体出身,本人采编发行和业务能力都很强,于是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拿到批文(那时拿到DM杂志批文的难度非常大),项目运作到一年左右的时候,拉些广告小发一笔问题不大。企业投放平面广告,最主要的是看发行量、到达率和受众群,在这些指标尚未达标的情况下,即使是你的亲姑亲舅,也很难投入。这位大姐首先遇到的是发行方面的问题。虽然原有资源和现需渠道重合度不高,他们不得不招聘一批人员去做发行。尽管在发行思路上也突出了重点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