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理解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类理解论-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些观念方面,人心能够明白地看到它们是否互相契合,正如它明白地看到自己具有那些观念似的。就如人心可以明白地看到圆底一弧小于全圆,正如它能明白地看到圆底观念似的。这种知识我叫它做直觉的知识,它是毫无疑义的,并无需乎证明,亦就不能有所证明;它已经是全部人类确实性底最高点。

    有些公理所以在一提示于人底理解以后,就为人人所不能怀疑,所确知(不只是相信)为真,其明显性底根据正在于此。

    在发现和同意这些真理时,我们并用不着自己底推理能力,亦并无需乎推论,它们是借高一级的明显性被我们所认识的。

    现在虽然有千万种事物逃掉我们底解识,或者我们底近视的理性只能浮光掠影瞥见它们,而且我们亦只能在暗中摸索它们,可是我想(如果我可以猜一猜未知的事物)

    ,现在的天使们对这些东西是有直觉的知识的,而且正直的人底精神,在来世变得圆满之后,亦是会对它们发生这种知识的。

…… 360

    243第 四 卷

    15其次就是借推论而行的解证——但是我们虽然在各处不时得到一点明白光亮,不时得到光明知识底一些火花,可是大多数观念,我们并不能凭直接的比较来窥见它们底契合或相违。在这些方面,我们必须应用推论,借着推理,发现事物。这些观念又分两种,现在我可以顺便再提出来。

    第一,有些观念,我们虽不能借直接比较知道它们底契合或相违,可是我们可以用别的能同它们比较的观念做为媒介,来考察它们底契合或相违。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如果分明看到中介观念和我们所要比较的那两边的观念,是契合的或相违的,则我们便得到解证,产生所谓知识。这种知识虽然亦是确定的,可是它并不如直觉的知识那样容易,那样明白。因为在直觉的知识中,只有一个直觉,并不容有丝毫怀疑或错误;我们在这里,能立刻完全看到真理,在解证方面,自然亦有直觉,不过它们却不是同时的;因为我们在以中介观念同第二个观念相比较时,必须要记得我们对中介观念(或媒介)和第一观念间的契合所有的直觉;因此,媒介如果愈多,错误底危险亦就愈大。因为我们必须把各个观念间的契合或相违观察出来,必须在长串底每一步骤中看出它们,必须照样把它们保留在记忆中,而且我们底心必须要确知,解证中的每一必需部分都没有忽略了。这样便会使一些解证冗长而繁杂,而且人们如果天才不足,亦难以清晰地看到那么多的特殊事件,亦难以精确有序地把它们记在脑中。就是那些能从事复杂观察的人们,亦常常要返回去复检其过程,而且他们往往要一再复查,然后才能得到确定的知识。但是人心只要能直观到一个观念和别个观念间的契合,又直观到它

…… 361

    第十七章 理性343

    和第三个观念底契合,又直观到它和第四个观念间的契合,而且人心只要能明白地记住那种直觉,则第一个观念和第四个观念间的契合便成了解证,并且能产生出确定的知识来。这种知识正可以叫做理性的知识rationalknowledge,如前一种知识叫做直觉的似的。

    16要想补充这种狭窄的范围,我们只有根据概然的推论来行判断——第二点,另有一些观念,它们底契合或相违,我们虽然亦只能借别的观念为媒介才能加以判断,可是这些别的观念同两端并没有确定的契合,只有一种常见的,或概然的契合,所谓意见正是施展在这些方面的;而且所谓意见,亦就是人心在以概然的媒介比较了各种观念以后,权且相信那些观念是相契的。这个虽然达不到知识,而且虽然亦并达不到最低限度的知识,可是有时候中介观念能把两端紧密地连合起来,而且概然性很明白,很强烈,使我们不能不同意它,正如我们底知识不能不跟着解证而来似的。意见底美点和功用正在于观察正确,并且确实估量各种概然性底力量,又从而把它们合拢在一块,选择出占优势的那一造来。

    17直觉,解证,判断——所谓直觉的知识就是在把两个观念直接比较后,人心对它们底契合或相违所发生的一种认识。

    所谓理性的知识,就是在以一个或多个别的观念把两个观念联合以后,人心对那两个观念底契合或相违所发生的知觉。

    所谓意见就是,人心在以一个或多个别的观念联合两个观念以后,只“相信”那两个观念是契合的或相违的,因为

…… 362

    43第 四 卷

    在这里人心并看不到那些别的观念和那两个观念底确定契合或相违,只看到它们底屡次的,常见的契合或相违。

    18文字底结果和观念底结果——由一个“命题”推出另一个“命题”来(就是用文字来行推论)

    ,虽然是理性底大部分工作,可是推理底主要工作还在于用第三个“观念”为媒,来找寻出两个观念间的契合或相违来。

    就如两所房子,我们虽不能把它并列在一块来度量它们底相等关系,可是我们可用码来发现它们是相等的。文字底作用只在它们是那一类观念底标记;至于各种事物自身底契合与否,虽然有其实在的相状,可是我们亦只能借观念来知道这一层。

    19四种论证——在未完结这个题之时,我们不妨稍一论究人们在与他人推论时常用的那四种论证。他们用这些论证,或则企图要使人来相信自己;或则至少亦是想要折服他们,使他们平息其反辩。

    第一就是所谓剽窃名言——第一就是要申说各人底意见。人们如果借其天才,学问,高越,权力,或其他原因,曾经在大众中博得美誉,获得令闻,具有权威,富有尊严,则我们如果稍一贬抑其人底尊严,或怀疑其人底权威,那在别人认为是傲慢不逊的。别人如果都恭敬服从地接受了名作者底决定,则一个人对这种决定如果不肯径直服从,大众便容易以为他是太于高傲用事的。

    一个人如果固执自己底意见,以与从古传来的潮流相抗衡,或者与一些有名的学者,共认的作家相颉颃,则人们往往认他们是暴慢的。因此,人只要拿这一类的权威来支撑自己底教条,则他便以为自己应该获得胜利,而且别人如果要反抗那些权威,他会称他们为鲁莽的。

…… 363

    第十七章 理性543

    我想这正可以叫做剽窃名言argumentumverecundiam。

    20第二,就是利用无知——第二点,人们还常由另一条途径来驱逐他人,来使他人服从自己底判断,接受自己在辩证中的意见。这种途径就是要使对手承认自己所说的为证明,或者自己给对手举出一个更好的证明来。这种论证我叫它做利用无知argumentumadignorantiam。

    21第三就是穷迫他说——第三条途径就是要从对方底原则或自白来求得结论,以其矛来攻其盾。这就是普通所谓穷迫他说argumentumadhominem。

    2第四就是所谓准事酌理——第四就是要利用知识或概然性底基础作为证明。我叫这做准事酌理argumentumadjudici-am。在四种论证中,只有这一种能启发人们,能使我们在知识之路上有所进步。

    因为(一)

    我之不反对某个人,如果不是由于确信,而只由于恭敬,或其他原故,则那并不足以证明他底意见是对的。

    (二)

    我纵然不知道较好的一条途径,这亦不能证明别人就走了正途,而我应该跟从他。

    (三)一个人纵然告诉我说,我是错了,可是这亦不见得他就对了。我亦许谦怀若谷,不愿反对他人底信念;我亦许有所不知,不能来发现一个较好的证明;我亦许错了,另一个人亦许会指示我说,我是错了。

    这些情形诚然可以使我容易接受真理,但是它们却不能协助我来达到真理。真理是必须由证明和论证来的,光明是必须由事物底本性来的,并不能由我底厚颜,我底无知,或我底错误而来。

    23超乎理性,反乎理性,合乎理性——由前边所说的看来,我们可以凭猜想约略地把事物分为合理性的,超理性

…… 364

    643第 四 卷

    的和反理性的三种。

    (一)合乎理性的各种命题,我们可以凭。。。。

    考察自己底感觉观念和反省观念来发现它们底真理,并且可以借自然的演绎知道它们是正确的,或可靠的。

    (二)超乎理。。。

    性的各种命题,我们并不能凭理性由那些原则推知它们底真。

    理或概然性。

    (三)反乎理性的各种命题,是与我们那些清晰。。。。

    而明白的观念相冲突,相矛盾的。就如唯一上帝底存在是与理性相合的。两个以上的上帝底存在是反乎理性的;死者底复活是超乎理性的。其次,所谓“超乎理性”

    ,既然有两种意义,一层是指超乎概然性而言,一层是指超乎确实性而言,因此,我想所谓反乎理性有时亦可以有这两种宽泛的意义。

    24理性和信仰不是互相反对的——理性一词还有另一种功用,在那种功用方面它是和信仰相反的。这种说法虽然。。。。。

    是很不适当的,可是习俗已经认定了这种说法,因此,我们如果反对它,或希望来改正它,那是很愚蠢的。不过我们不妨注意一下,信仰和理性不论怎样相反,可是信仰仍只是人心底一种坚定的同意。而坚定的同意,如果调节得当,又只有依据很好的理由才能赋与任何事物(这正是我们底职务)

    ,因此,它是不能和理性相反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的理由,就来信仰,则他亦许会爱好自己底幻想;可是他并不是在找寻真理,服从造物主的,因为造物者所以给他以那些分辨的能力,正是要使他应用它们,免于错误的。人如果不能尽其所能来应用这些能力,则他有时虽然亦许会遇到真理,可是他之所以得以不谬,只是由于偶然。我虽不知道,偶然的幸运是否能辩护他那种进行方法底不合规则,不过至少我确信,他对于自己所陷入的过错是必须要负责的。在另一方面,一

…… 365

    第十八章 信仰和理性以及其各自的范围743

    个人如果能应用上帝所赐的光明和能力,并且诚心用自己所有的那些帮助和能力,来发现真理,则他已经尽了理性动物底职责,而且他纵然求不到真理,他亦会得到真理底报酬;因为一个人如果不论在什么情形下都要依照自己理性底指导来信仰或不信仰,则他已经指导好自己底同意,安置好自己底同意了。另一个人如果行事与此相反,他就触犯了自己底光明,误用了天赐的才能,因为上帝给他那些才具,只是为了追寻较明白的确实性,遵循较大的概然性。但是有些人们既然把理性和信仰对立起来,因此,我们在下一章中亦要照那个样子考察它们。

    第十八章 信仰和理性以及其各自的范围

    2我们必须知道它们底界限——我们在前边已经说过,(一)我们如果缺乏观念,则我们必然得不到任何知识。

    (二)我们如果没有证明,则我们便得不到合理的知识。

    (三)我们如果缺乏明白的,决定的物种观念,则我们便不能得到概括的知识和确实性。

    (四)我们如果没有自己底知识,没有他人底证据,来安立自己底理性,则我们便不能得到概然性,来指导自己底同意。

    我们既然提到这些事情,因此,我想我就可以把理性和信仰底界线分开。世界上许多纷乱,纵然不是由于人们不知

…… 366

    843第 四 卷

    道这层分别起的,至少许多激烈的争辩,和荒谬的错误,是由这种原因起的。因为我们如果不能解决自己应当在什么范围内,受理性底指导,什么范围内,受信仰底指导,则我们虽互相争辩,亦不能互相晓喻了宗教底道理。

    2信仰和理性的对立——我发现,任何教派,在理性所能指导他的范围内,是爱利用理性,可是在理性不能帮助他们时,他们却呼喊着说,“那是属于信仰范围的,不是理性所能解决的”。但是他们既然没有立了信仰和理性底精确界线,那么一个反对者如果有同样的口实,则他们怎样能说服人呢?

    因为在关于信仰的一切争辩中,信仰和理性底界线是应当首先决定的。

    因此,理性如果与信仰对立起来,则我底分别是这样的:。。

    就是,理性底作用是在于发现出人心由各观念所演绎出的各种命题或真理底确实性或概然性(这里所谓各种观念,是人心凭其自然的官能——感觉或反省——得来的)。

    在另一方面,信仰则是根据说教者底信用,而对任何命题所给予的同意;这里的命题不是由理性演绎出的,而是以特殊的传达方法由上帝来的。这种向人暴露真理的途径,就叫做启示。。。

    3传说的启示并不能传来任何新的简单观念——第一点,我可以说,人没有一个受了上帝灵感的人可以借启示向。。。。。。。。。。。。。。。。。。。

    别人传来他们所不曾由感觉和反省得到的任何新的简单观。。。。。。。。

    念。因为不论他从上帝亲手接受了什么印象,而他总不能用。

    文字或其他标记把那些印象传达给他人。因为各种声音在作用于我们心中时,并不能引起别的观念,只能引起它们底声

…… 367

    第十八章 信仰和理性以及其各自的范围943

    音观念。它们所以能在我们心中引起潛伏的观念来,只是因为我们常用它们来代替那些观念,而且它们所唤起的观念亦是限于以前就在那里存在的。因为所闻所见的各种文字只能在我们底思想中唤起它们常常标记的那些观念来,并不能引进完全新而为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