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理解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类理解论-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纵然那些名词所表示的各个观念已经有了变化。

    因此,人们往往就利用这些公理,以来维护在声音上和外貌上都是矛盾的那些命题;就如上边所举人们关于虚空所做的那个解证就是。因此,人们如果把文字当做事物(他们常是如此的)

    ,则这些公理只有常常证明矛盾的命题罢了。这一层,后来我们还要更明白地加以阐述。

    16举人为例——你如果根据这些第一原则,在“人”

    方面有所解证,则我们可以看到,你底解证如果只依靠于这些原则,则它只是口头的,并不足以给我们任何确定的,普遍的,真正的命题,或使我们知道任何外界存在的事物。第一,一个儿童所形成的“人”底观念,亦许正如画家把各种可见的现象合揉在一块后所画成的画片一象;他底理解中所谓人的那个复杂的观念,亦许就是由那些杂合的观念(可见的现象)组织成的。按这种意义说来,英国的白人或肉色人既是一个人,则那个儿童可以向你解证说,一个黑人不是一个人,因为白色正是他所谓人的那个复杂观念中所含的恒常的简单观念之一。因此,他可以借“一物不能同时存在而又不存在”这个原则向你证明,黑人不是人。不过他底确实性底基础并非是那个普遍的命题,因为他并不曾听过,亦不曾想过那个命题。它底基础乃在于他对于自己底简单的白黑观念所有的明白的,清晰的知觉,而且他不论知道那个公理与否,他

…… 268

    052第 四 卷

    亦不会错认了它们,亦不会被人错教了自己。这个儿童(或任何人)既然有这样一个“人”底观念,因此,你就不能向他解证说,人是有灵魂的,因为他那个“人”底观念中并没有含着灵魂底观念。因此,在他那一方面,“凡存在者存在”

    这个原则,并不能证明这回事情。这回事情只依靠于他底搜集和观察,而且他只有借助于观察,才能形成所谓“人”的复杂观念。

    17第二点,另一个人在形成所谓人底观念时,如果又进了一步,如果在外面的形相上,又加上笑声和合理的推论则他可以借“一物不能同时存在而又不存在”这个公理解证说,婴儿和易子不是人。我曾同很有理性的人们谈过,他们确乎否认他们是人。

    第三点,另一个人在形成其所谓“人”的那个复杂观念时,或者只采用了概括的物体观念,和语言及推理的能力,而忽略掉其整个的形相。这个人可以向你解证说,一个人并没有手,他只是一个四足兽,因为手和四足兽底观念都是不包含在他底人底观念中的。不论任何形相,只要其中有语言和推理的能力,那便是人,因为他既然明白地知道那个复杂观念,因此,那个观念“是什么就是什么”。

    19我们如果有明白而清晰的观念,则这些公理便没有什么证明的力量——因此,在全面地考察之后,我们可以说,我们心中如果有确定的观念,并且给它附有意义确定的恒常名称,则我们便不必应用这些公理来证明这些观念底契合或不契合。人们如果不借助于这一类的公理,就不能分辨那一类命题底真和伪,则他们虽借助于这些公理亦不能分辨出来;

…… 269

    第八章 无聊的命题152

    因为他如果不借助于证明就不能知道与这些公理一样自明的命题,则他没有证明亦不能知道这些公理底真实。因此,一切直觉的知识不论那一部分都是无需乎任何证明的。人们如果以为这种知识需要证明,他就把一切知识和确性底基础毁掉,一个人如果借助于证明才能确知,才能同意“二等于二”这个命题,则他亦必须借助于证明,才能承认“凡存在者存在”这个公理。人们如果在试验之后,才能相信,二非三,白非黑,三角形非圆形,或者任何别的两个有定的差异的观念是不相同的,则他们亦必须借助于别的解证,才能相信,“一物不能同时存在,而又不存在”这个公理。

    20我们底观念如果是混淆的,则我们用起这些公理来,是很危险的——我们如果有确定的观念,则这些公理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而在另一面说来,则我们底观念如果是不确定的,则用起这些公理来,又是有危险的。我们所用的文字如果不表示确定的观念,而且它们底意义是游移不定的,一时表示这个观念,一时又表示那一个;则由此所发生的错误反而被这些公理底权威所证实,所固定(如果我们用这些公理来证明观念不确定的各种文字所组成的命题)。

    第八章 无聊的命题

    1有些命题并不增加我们底知识——前章中所说的那些公理,对于真正的知识是否有一般人所想象的那种功用,我让人们来考察好了。

    不过我想,有一点可以确实肯定的是:有

…… 270

    252第 四 卷

    一些普遍的命题,虽确乎是真实的,可是它们并不能给理解增加光明,使知识有所增益。属于这一类的,就如:2第一,表示同一性的那些命题——第一,一切纯粹表示同一性的命题都是这样的。这些命题在一看之下,我们就。。。。

    可以知道它们不能给我们以任何指导。因为我们所说的那个名词,不论只是口头的,或包含着任何明白清晰的观念,而在我们肯定它时,它所指示给我们的,必然只是我们以前所已知道的——不论那个命题是我们自己所构成的,或是由他人指示给我们的。自然,“是什么就是什么”这个最概括的命题,有时亦可以指示人们所犯的荒谬之点,因为人们有时可以由于纡回的说法,双关的名词,在特殊的例证下,把同一件事物否定了。任何人都不敢公然来同常识挑战,竟然以明白的文字来肯定明显而直接的矛盾;而且他如果公然如此,则我们如果不再继续谈论,那亦是可原谅的。不过我们仍然可以说,那个公认的公理,或别的表示同一性的公理,都不能教我们什么。在这类命题方面,这个伟大崇宏的公理,这个被人夸作解证之基础的公理,虽然常被人应用,来证实它们,不过它所证明的,只不过是说,同一个文字可以极其明白地自相肯定,而不使我们致疑于那个命题底真实。不过我们由此并不能得到任何真正的知识。

    3照这样,则任何至愚之人,只要他能形成一个命题,并且能知道他所说的“是”和“否”底意义,就能形成千万条命题,就如说,“凡有灵魂者,有灵魂”

    ,“一个灵魂是一个灵魂”

    ,“一个精灵是一个精灵”

    ,“一个物神fetiche就是一个物神”

    ,这些命题都等于“凡存在者存在”这个命题,亦等于

…… 271

    第八章 无聊的命题352

    “是什么就是什么”

    ,或“谁有灵魂,就有灵魂”这个命题。

    不过他虽然分明知道这些命题底真实,可是他并不能由此知道世界上任何事情。这不只是玩弄文字么?这就仿佛一个猴子把牡蛎在自己手倒换,而且用语言说(假如他有的话)

    ,“右手的牡蛎是主词,左手的牡蛎是谓词”

    ,并且由此对于牡蛎形成一个命题说,“壮蛎就是牡蛎”似的。不过他并不因此稍为聪明了一点,而且这样做法既不能充猴之饥饿,亦不能满足人底理解,既不能使猴子底体躯长大,亦不能使人底知识增加。

    我知道有些人们,因为同一性的命题是自明的,所以不免要为它们担心,而且他们以为自己竭力夸张这些命题,就给哲学尽了很大的功劳;他们好象以为一切知识都是包括在这些公理中的,而且人底理解只由它们才能达到任何真理。

    我自然亦敢同任何人一样来承认,它们都是真实的、自明的。

    我还承认(如前章所说)

    ,人类一切知识底基础,只是在我们有能力来知觉同一的观念就是同一的观念,只是因为我们有能力来分辨它和别的差异观念底不同。不过我并看不到,我们怎样由此就能得到辩护,使自己应用表示同一性的命题来促进知识,而不至被人责斥为琐屑无聊。我们虽然尽管重述“意志就是意志”这个命题,并且竭力着重它,不过这一类的命题,在扩大我们底知识方面讲,究竟有何种功用呢?一个人所有的命题纵然同他所有的文字一样多,他纵然尽管说,“法律就是法律。

    义务就是义务“

    ,“是就是是,非就是非”

    ,可是这一类的命题如何能帮助他,使他了解论理学,或教导他(或别人)

    来知道道德学呢?

    人们纵然不知道,而且永不知道,

…… 272

    452第 四 卷

    什么是“是”和“非”

    ,什么是是非底标准,亦一样能无误地知道这一类命题底真理,而且他底这种知识就和最熟悉道德学的人底知识是一样的。不过这一类真理果真能使他们知道任何有益于他们行为的事物么?

    一个人如果意在启发理解,使它得到某种知识,可是他同时又忙于同一性的命题;而且固执下述的命题,如“实体就是实体”

    ,“物体就是物体”

    ,“虚空就是虚空”

    ,“旋涡就是旋涡”

    ,“吐火兽就是吐火兽”——他如果这样,则我们只能说他是意在玩弄罢了。

    因为这些命题虽然都一样是真正的,确定的,自明的,可是我们如果用它们当做能启发人的原则,并且着重它们,以为它们能帮助我们底知识,则它们不能不说是一些无聊举动,因为它们所教人的,乃是凡能谈话的人不用指导就能自己知道的,因为人人都知道,“同一的名词就是同一的名词,同一的观念就是同一的观念”。因为这种缘故,我从前和现在都以为,人们如果想用这些命题来使理解得到新光亮,并且在事物方面得到新知识,那只不过是无聊举动罢了。

    我们必须用另一些东西,才能启发人们;一个人如果想扩大自己或他人底心理,使它知道自己从前所不知的一些真理,则他必须找寻出中介观念来,并且把它们排列起来,使理解看到所讨论的各个观念的契合或相违。各种命题,只要能做到这一层,就能启发人们;不过它们这样仍不是以一个名词来肯定同一个名词,因为这种做法并不能使自己或他人得到任何知识。这样并不能使人得到知识;这个正如一个人在学读书时,只听到“A是A”

    ,“B是B”这些命题不能得到

…… 273

    第八章 无聊的命题552

    任何知识似的。一个人虽然可以知道这些命题,如同塾师一样明白,可是他尽其一生亦许不会读一个字。不论他怎样应用这些同一命题,而他从不能在读书的技术方面稍有进步。

    我叫这些命题为无聊的命题,或者会引起人底责难,但是他们如果读了我上述以浅显文字所述的道理,并且曾费辛苦来理解过它,则他们一定会看到,我所谓同一命题,只是用指示同一观念的同一名词来肯定它自身的。我想,所谓同一命题正有这样的意义;而且关于这一类的命题,我仍然可以说,我们如把它们当做是能启发人的,而把它们向人提出来,那只不过是无聊玩艺罢了。因为人们只要有理性,则在这些命题应被注意的时候,他们便不能不注意到它们,而且他们既注意到它们,亦便不能怀疑它们底真实。

    人们所谓同一性的命题,或者不是指“一个名词肯定同一名词”而言,不过他们这种说法究竟是否适当,那我可以让别人来判断好了。

    我可以说,他们所说的同一性的命题,如果同我所说的不一样,则那便与我无关,亦与我所说的话无关。我所说的命题,只是指同一名词自相肯定而言的。我很愿意有人给我举一个例子,证明我们可以用这一类命题来促进自己底知识。

    至于别的例证,则他们不论如何能应用它们,那都于我无关,因为它们不是我所谓同一性的命题。

    4第二点,我们若以复杂观念中的一部分作为全体的宾辞,则它们亦不能助进我们底知识——第二点,另外一种无聊的命题,就是指我们用复杂观念底一部分作为名词全体的。。。。。。。。。。。。。。。。。。

    宾辞而言(所谓复杂观念底一部分,就是说定义底一部分,所。。

    定义的文字底一部分)。凡以类来作为种底宾辞的各种命题,。。

…… 274

    652第 四 卷

    以较概括名词作为次概括名词底宾辞的各种命题,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因为我们如果说:“铅是一种金属”

    ,则在明了铅字所表示的那个复杂观念的人,这个命题究竟能给它以什么知识,什么启示呢?因为“金属”这个复杂中所含的一切简单观念,都是他以前所知道的,都是他曾用铅这个名称所表示过的。

    虽然如此,可是一个人如果知道金属一词底意义,而不知道铅字底意义,则我们如果说:“铅是金属”

    ,那也是解释字义底一个较简捷的方法。因为这个说法可以一直表示出铅底各种简单观念来,并不必一一列举说,“它是一个沉重,可熔,而可展的一个物体”。

    5我们如果只举述名词定义底一部分,则亦不能使我们得到知识——我们如果只用定义底一部分,作为被定义的那个名词的属性或者只举复杂观念中所含诸简单观念之一,来肯定一个复杂观念,来肯定整个复杂观念底那个名称,就如说“一切黄金是可熔化的”

    ,那亦只是一种无聊玩艺。因为可熔性既是黄金二字所代表的这个复杂观念所含的简单观念之一,那么我们如果以这个观念作为黄金一名的宾辞,那不只是玩弄字音么?因为可熔性这一观念已经包含在黄金底通俗意义中了。我们如果认真地申言,金是黄的,并且以此为重要的真理,那只是很可笑的。不但如此,我们如果说,金是可熔的,那亦并不稍有意义。只有在这个性质,从普通语言中黄金两个字音所表示的复杂观念中遗掉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