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会说话的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上最会说话的人-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你弄清楚了顾客的真正需求,切中他们的关心点,就非常容易把东西卖出去了。

高手示范

下面的提问,可以用来弄清楚顾客的需求,让你在五个问题之内,把生意做成。假设我们卖的是笔记本电脑。那么,我们拿出一个记事本,准备在顾客回答时做好记录,然后开始发问。

问题一:“您好,您会如何选择笔记本电脑呢?”(备用:“您好,您是如何挑选笔记本电脑的?”)

顾客说:“一般会从质量、价格和保修方面考虑。”

问题二:“您是如何定义好的质量呢?”(备用:“您所说的质量指的是什么?”或“您认为合适的价格应该在哪一个范围内呢?”或“您觉得什么样的保修服务会令您最满意呢?”)

一般,你需要从顾客提出的要求里,挑选出你们具备优势的方面,向对方发问。如上面三点,可以选择最有信心的一点。

顾客在听到这样的提问时,通常会考虑一会儿。他们可很少会被这样问到的哦。如果顾客这样回答——

顾客:我认为质量好就是运行速度快,无线上网方便,还有就是携带轻便。

这时你就可以问:“您是否觉得携带轻便,上网方便和运行速度快,会给您的工作、生活和休闲带来很大的方便呢?”

对于这样的问题,顾客几乎不会说“不是”的。

问题三:“您为什么重视这一点呢?”(备用:“这对您是最重要的吗?”或“这为什么对您很重要?”)

此问题能够引导出顾客的真正需求,找出他认为笔记本电脑的哪些方面比较重要,和为什么他们认为使用笔记本电脑很方便是一种重要的事情。这是生意能否成交的关键环节!当然,你还可以有若干个附加或跟进的问题,以便使自己进一步弄清重要的事情和原因。

问题四:“如果我们的笔记本电脑质量优异,运行速度快,无线上网方便且携带轻便,足以满足您的要求,而且价格又合理,那么,我们可以在您需要的时候给您送货上门,您会把我们作为备选的供货商之一吗?”

顾客的内心里说:当然可以!因为这个问题包括了顾客内心里真正的需求。这是一种典型的“如果我们如何如何,您能怎样怎样吗?”式的问题。这种问题能够引导顾客作出一个承诺。事实上,它为最终的成交已经作出了至少一半的努力了。如果对方的本意是拒绝你,他一定会在问题三时就有透露。你是可以听得出来的。

问题五:“太好了!但能否冒昧问一下,您下一次购买笔记本电脑会是什么时间呢?”(备用:“太好了!您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呢?”)

本问题的目的在于,把生意成交的日期或数量,与顾客敲定一下。或者引导顾客考虑一下,当然,决定权一定是在顾客手上。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预先说好,先行试用一次。若是金额大的单子,试用策略是非常有效的。你可以把产品先让顾客试用几天;或带顾客去拜访一个对你的产品满意的用户,看看产品使用起来之后怎么样,现场让顾客体验一下。

好的问题可以迅速击中顾客的实际困难和需求,而且还不会让顾客有被强迫的感觉。建议你早日掌握好提问的技巧,并经常使用它吧。要是你总是在说话,而顾客说不上话,你是很难把东西卖出去的。如果一样东西不是顾客需要的,即便再好也很难获得他们的关心。而要了解他们的需求,唯一的办法就是去直接问他们。

除了上面的问题,你还可以试试下面的问题,它们也很有分量:

“为什么您会选择……?”

“您选择到了什么样的……?”

“您喜欢……吗?”

“您对……的建议是什么?”

“根据您的经验,是什么样的?”

“您不喜欢什么?”

“您为什么会使用……如此好?”

“是否有其他因素……?”

“您是如何决定……?”

“为什么这是决定性的因素呢?”

“您的顾客对此有什么反应?”

“您的竞争对手是怎样做的呢?”

……

第三部分 问对问题赚大钱

日本保险推销业绩排行第一的高手原一平,在进行推销业绩中,会视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技巧,去获得或大或小的订单。其中用得非常多、效果非常明显且带来过骄人业绩的是懂得如何去问对问题。〃

有一次,原一平坐出租车外出办事。当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红灯亮起来时,他坐的车停在了那儿。当他无意间转头向车窗外看时,忽然发现了旁边停着一辆黑色豪华轿车,车里坐着一位很气派的老人。(奇*书*网^。^整*理*提*供)原一平脑袋飞转,这老人必定大有来头。于是,当绿灯亮起时,他让司机跟在了那辆豪华车后面,自己抄下了车牌号码。

随后,他打电话去交通监理所查这个车牌号的车主,得到的反馈是,车主乃是一家大型公司的董事长。然后,他打电话到该公司去确认一下。他是这样问的:“您好,是××公司吗?今天,我在出租车上,看到了一位老先生坐在贵公司一辆黑色豪华车上,感觉很面熟,好像从前在哪里遇到过,但我一时想不起来了,不知道您能帮忙提醒一下吗?我并没有其他意思。”

电话那头回答:“别客气,那是我们公司常务董事的车子。”

“您能告诉我这位尊敬的董事贵姓吗?”原一平要继续了解详细点的资料。

“可能是山本先生。”

“谢谢!”

经过核实,原一平知道了那辆车的主人是××公司的董事长山本先生。然后,他又开始调查山本的学历、出生地、兴趣、爱好等等。当一切都调查清楚后,原一平就直接拜访山本先生。因为他对山本先生和山本的公司了解得都非常全面和熟悉,因此,很快他与山本先生就成为了好朋友。顺理成章地,山本先生成了原一平的大客户。

第三部分 用问题发现潜在顾客(1)

能否把商品推销给顾客,在顾客方面,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顾客是否有钱购买;顾客是否具备购买的决定权;顾客是否具有购买欲。在英文中这三个条件可以如下单词表示:Money,Authority和Need,因此,这也叫“MAN”法则。〃

如何理解“MAN法则”呢?要想在推销过程中事半功倍,在推销前必须要掌握对方的购买力,否则白费力气。而当我们向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团体客户推销时,实际上是向最有决定权的人进行推销,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判断出谁是最终决策者,否则很容易一事无成。若对方不需要你的商品,即使他再有钱再有权,也不会购买。当然,需要是可以创造的,但这不是本文的话题。

只有符合了“MAN法则”,对方才是你最有价值的、也是让你事半功倍的顾客。那么,怎么样判断出对方是否符合这个法则呢?除了通过各种间接渠道去调查外,面对面的交谈也是常用的方法wωw奇書网。如果你能够只花15分钟便弄清楚,对方是否是你的真正的潜在顾客,你的效率自然会提高。

这里介绍的是,用问题来发现潜在顾客。根据欧洲著名推销大师戈德曼尔的实践、调查和研究发现,当你和一个顾客见面时,要去了解潜在顾客是否合格,可以通过问一些谨慎的、一般性的问题,同时仔细地倾听对方的回答来达到你的目的。

当然,这些问题有时候非常微妙,对方根本就没有觉察到自己正在受到“调查”。

请看下面一组设问,是一位顶尖电脑推销员曾用到的“调查工具”:

“您正在使用的电脑是哪一个品牌的?”

“买回来时就是新的吗?”

“当初您买回来时,曾准备把它放在睡房还是书房呢?还是其他地方?”

“那个房间有多大呢?”

“那个房间里还有什么和电脑搭配的吗?”

……

通过以上问题,你就可以了解到,对方是一个不合格的旁观者,还是一位认真的潜在顾客。当然,上面的举例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当你需要了解对方是干什么工作的,在什么地方工作,工作了多长时间,购买东西决定权在谁手上等等,你就需要事先设计将要问对方的问题。而且,在与对方交谈时,是非常自然地说出这些问题的。

当然,我们设计问题的指导法则,其实就是“MAN法则”。

》》问对问题知需求

作为一位希望业绩骄人的销售员,你知道自己卖的是什么,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知道顾客需要的是什么!当顾客愿意和你面谈时,你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知道对方的需求是什么。

第三部分 用问题发现潜在顾客(2)

高手示范〃

马基亚维里曾是加拿大家具行业最有名的推销员之一。他优秀业绩的取得,最主要秘诀就是,他能够通过恰当的发问,让对方多说,自己倾听,并用问题来引导,最终发现顾客的需求,从而获得订单。

一次,温哥华一家大型百货商场家具部将要开业,当时还是某家具生产企业推销员的马基亚维里,敏锐地了解到了这个信息,并通过电话预约到了该商场的负责人。双方约好了面谈时间,很快就见面了。下面是双方交谈的经过:

马基亚维里(下面简称“马”):您好,比利先生,首先要感谢您给了我介绍我们产品的机会。

商场负责人比利(下面简称“比”):欢迎你的到来。

马:咱们能先谈您的生意吗?那天咱们在电话里交谈时,您曾向我透露过,您计划销售坚固且价钱合理的家具。不过,我还想进一步知道,您期望的是哪些款式,您销售的对象是哪些人,还有,您能谈谈您的构想吗?

比(点点头):你可能也了解,我们商场附近住着不少年轻人,他们通常喜欢逛组合式家具连锁店。但是,在城区的另一块,住着很多的退休老人,比如我母亲就住在那里。去年,她很想买家具,但是她觉得组合式家具太花哨了;另外,她也买不起那些高级家具,尽管她也有固定收入。她的烦恼是,以她的预算,很难在这个城市里买到款式好并适合她的家具。她告诉我,她的很多朋友都有这方面的困扰,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于是,我便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我母亲说得很对,因此,我的商场里家具这方面,锁定的就是这群人。

马:您的意思是说,高龄用户考虑的最重要因素是家具的耐用性,对吗?

比:对,我们的顾客成长的年代有别,因此他们希望自己的用品能够常年如新。例如,我奶奶家的家具,她在上面铺上了塑料布,一用就是30年。虽然,我也明白,我的这种物美价廉的需求对于生产厂家而言,是有点强人所难,但是我还是认为,一定会有厂商愿意生产这类家具的。

马(肯定的眼神):这是肯定的。那么,我能再问您一个问题吗?

比(点头):你问吧。

马:您所说的价钱不高是多少?比如,您认为顾客愿意花多少钱去买一张沙发?

比(笑了起来):原谅我没有把话说清楚。我不会买进一大堆便宜的大路货,也不会采购一批上个世纪的“古董”。我个人认为,只要顾客能够确定这东西能够用得很长时间,他们便能接受500元到700元之间的价格。

马:太好了,比利先生,我们企业一定能够帮得上这个忙!请容许我再占用您几分钟,谈一谈两点。第一,我们企业生产的“典雅系列”,无论从外观还是品质上,都能够符合您锁定的顾客群的需要,至于您提到的价钱,我们有绝对的信心能够确保得了。第二,我们可以谈谈这套产品更人性化的设计和优点,那就是永久性防污处理。这项技术使得家具不沾尘垢,清洁非常方便。这些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合作中进行详细全面的了解,您觉得如何?

比:好的,没问题。

要成功获得顾客的订单,你必须学会技巧性地发问,否则可能找不出顾客的真正需求。你一定要把你们的话题引向你确实可以提供帮助的事情上。马基亚维里通过策略性地提问题,协助自己成功地谈成了生意。下面是对他的经典设问的总结:

1。他通过有准备的发问,找出了顾客的真正需求;

2。通过用问问题的方式,使顾客感觉到,自己对顾客的生意确实很感兴趣;

3。借由提出问题,使顾客在一问一答之间,参与到他的产品的说明过程。当顾客参与到话题中来,想不了解下去是很难的;

4。他所提出的问题,有助于顾客评估他的产品的价值。

有机会,你也可以试试。

第四部分 真诚的陈毅

红军长征后,陈毅带领部分红军战士留在苏区坚持斗争。由于形势险恶,党的一些经费由几个负责人缠在腰里小心保管着。有些战士不了解情况,便在背后议论,怀疑经费已落入个人腰包。陈毅听后,立即把队伍召集在一起,然后从腰上解下布袋,当啷啷,把金银钱币全部倒在桌上,诚恳地说:“同志们,这是党的钱,只有这么多,是准备特殊情况下应急用的。党要我保管,我从来一个子都没敢乱用。我有责任通知大家,万一我被敌人一枪打死了,尸首可以不要,钱无论如何要拿回来。”〃

陈毅的真诚,打动了在场的所有同志,在革命最低潮时期,大家却更加团结一致了。

第四部分 把斧头卖给了小布什

几年前,美国著名的推销员乔治?赫伯特成功地把一把斧头推销给了当今的美国总统小布什。为此,世界著名的推销学会——布鲁金斯学会把一个刻着“最伟大的推销员”字样的金靴子奖励给了他。〃

正如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当政时期,布鲁金斯学会出的难题“谁能把一条内裤推销给克林顿先生”没有人完成那样,这一次,人们又以为“谁能把一把斧头推销给小布什先生”这个难题没人解决得了时,乔治?赫伯特做到了。

为什么乔治?赫伯特能够做到呢?大多数人得出的结论都是,他具有足够的自信。对的,没有足够的信心,谁能勇敢地把斧头卖给当政者呢?但是,我认为,小布什能够接受这把斧头,更重要的是,乔治?赫伯特能站在小布什需要的角度,用关怀的意愿作为出发点,真诚地打动了小布什的心。

当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把斧头卖给小布什时,乔治?赫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