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心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心棠-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素锦是莫府的家生子,从小就是老嬷嬷按照严格板正的规矩教出来的,算是老太太最最器重的丫鬟之一。她生的一张圆脸,观之温柔可亲,性格的确也如此。这些时日,老太太常派素锦来取抄好的佛经,一来二往,倒与竹里居上下混了个熟。

老太太房里丫鬟众多,她能稳当一等大丫鬟,虽一丝锋芒也无,却也是个爽利聪明的。她来的多了,自然能察觉,三姑娘颇有习字读书的习惯,才学上很通……而且,绣到一半的绣品也惊人的栩栩如生……

然而,素锦看在眼里,从不多言。反而由于心棠对莫府不甚熟悉,有时规矩出错,她也能提醒一二。这短短时间,倒是生出一丝默契,让心棠觉得她可以信任。

素锦自是得知了顾家有意求亲的消息,看她的表情,倒是真为三姑娘高兴,青橘青梅闻言也是雀跃不已。

从一早女红课的状况,心棠倒是隐约有数了,此刻并不震惊,只是……

天降姻缘如此迅疾!攀上顾家,莫府当然不会拒绝,自己也没得选……

只能往好处想,如真能够嫁给顾远清,也比一干盲婚哑嫁强些……

只不过要提着筋过日子,时刻考虑对方的情感需求!

真是没什么欢喜可言。

不过,恐怕这婚事也没有那么顺当吧!

一时间,思绪万千。

怀着这样的心情,当晚心棠写下的“新鲜话”是:

女子的心情,三分天注定,七分靠爹娘……剩下的九十分就要看梳妆匣里的银子余额……

第27章 体寒



    在莫府靠西的一溜厢房那,倒有几间收拾得颇为精致,补造了半面影壁,种了些花草,隔开一点空间,也算个半独立的小院了,那便是杨姨娘的住处。

因杨氏到底是老太太的族亲,有个良妾身份,生了一儿一女,又得莫吉盛宠,所以,府内也格外给她体面。

已过了午膳时光,黄梨花木几上的黄鳝丝、山药片并乌鸡汤已经凉透了,月棠还趴在亲母腿上呜咽不止……间或谩骂几句,但被杨氏喝止住,更加委屈得泪水涟涟,足足湿透了杨氏半条石榴红的裙子。

杨氏心里早有了主意,但还是看不惯女儿这般不成器的样子,外加又是心疼,只能软声安慰着,等她哭累了让厨房重新送来饭食,送到内室休憩。

末了,杨氏也觉得有点疲乏,她对着菱花镜松开发髻,拿掉鎏金点翠花篮耳坠,擦掉一些脂粉,镜中的女子依然清雅柔美,只是唇角隐约可见几道纹路,不那么年轻了。

她心里更加不是滋味:一生所托非人,沦落到以色事人,只是这容颜,到底也难持久。这辈子,屡次叹息后悔,但是已无回头路可走,只愿能够为儿女挣得好前程,也不枉自己当初自甘轻贱了……

杨氏慢慢思度着,纤细精致的指甲暗暗刺进手心,过了约一盏茶的功夫,她拿出匣子里早已写好的信笺,唤来贴身丫鬟墨琴,低声吩咐了一番……

当晚莫吉回来不算晚,去杨姨娘那用了晚膳,一反常态没有一待到天明,反而中途急匆匆地转往了福寿堂。

老太太将将要歇下,却见二儿子冒失失地跑进来,也算稀奇,加披了件铁锈红的外衫,命素锦泡了壶普洱提着神,莫吉也不罗嗦,直奔主题:作为嫡亲的父亲,兼一家之长,他今儿三思了又三思,觉得心棠嫁给顾远清太为不妥,不如换成长女月棠罢!

主诉理由是青州时心棠似有谋害蒋氏滑胎的嫌疑,虽然之后得到洗刷,但瓜田李下,空穴不来风……由此可见,此女的品行,值得商榷……差点要将蒋姨娘喊来做人证!

莫吉言之凿凿:此女心思狭隘,资质平庸,虽在青州时太太带在身边教养,回靖州后老太太、太太也多有j□j,但本性始终在那里……实在不放心让她嫁入顾家啊!哪怕她就此守规导矩,但是不通女红文墨,这嫁出去,也是大大丢了脸面,不仅顾家会不满,传出去也影响自家姑娘们的名声,这让以后莫家的姑娘们还怎么论及婚嫁!不若月棠一直有人教导,知书达理……

莫吉一脸忧心忡忡的样子,为自家考虑得真心实意,他继续言道,也不是完全不为心棠考虑,但是人要安在合适的位子,正如月棠,一副大家闺秀的做派,是以可以配得顾家,那心棠,找个不名人家反而是好的,否则不仅不是好事,反而酿成祸害,搞不好连累整个莫府……万事万物皆是如此,譬如这侍读学士的位子,在人人眼里皆是上品的官位,可是安在他莫吉身上,那可真是一把辛酸泪啊,无法言说的苦啊……所幸他正直勤勉,努力弥补,虽不致有所作为,但也不至于酿出祸来!

这般晓理动情,甚至以身说法上了,还能暗示老太太能否通过大哥帮他调个职位……这番话对莫吉来说,讲得不容易,有长进……老太太乐呵起来,只拿了帕子掩住口,端起茶盏又喝了一口。

这边莫吉继续念叨着,好容易能与顾家做得亲,若闯出祸来,连累全家,就是他作为亲父的罪过什么……还有什么长幼有序诸如此类……

自莫吉十六岁睡了第一个女人后,就没有半夜要找亲母谈心的情况了,起初,老太太颇觉新鲜。只是,莫吉翻来覆去讲了半天再也翻不出新意,莫老太耐了几耐,终于忍不住找了个借口赶莫吉回去了。

莫吉倒也没回杨氏处,反而宿在了俞氏那,倒也一副神情恍惚、若有所思的样子,还让俞氏也去劝着老太太并孙氏,俞氏一面冷淡听着,内心却冷笑不已……她想想杨氏一贯拿别人做乔,少有自己出面,这回也不得不心焦了吧!

但想想杨氏竟拿青州这件事做文章,恶言中伤三丫头,此般手段实在恶劣,忍不住有些恼怒……

但表面上,也不拂莫吉的面子,俞氏答应了明日请安时再去说道说道。

次日晨早,海棠倒也急急遣了贴身丫鬟去孙氏处,她也收到了点青州事件的风声:自家姊妹与顾家结亲自然是好事,但若品行有什么问题,将来闯下什么祸端来,她日后怎么与顾氏相见?!

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也不知道家里能否将事情捂住了,会不会传到顾娉婷耳朵里……

见到女儿潦草急躁的字迹,孙氏颇为踌躇,清楚内情的她,由于事情实则复杂,不晓得怎么跟出嫁的女儿解释……连早膳也没怎么用下去……

这日,莫府一处玩的小丫鬟、嬷嬷们也似乎颇有话题,休息时分,三五成群的聚在一处磕牙,说到精彩处还有人在惊呼,也无人辖制,传言纷纷,搞得府里出了什么大事一般。

心棠随庄嬷嬷处一路走过,竟不断有丫鬟嬷嬷拿眼去觑,边觑边小声议论上几句,可见话题脱不了自己的关系,估计是好事坏事一起来了吧,她面上也不显,只专心走路。

算了算,庄嬷嬷在莫家已待了俩月余,不久就要离开,以庄嬷嬷的身份技艺,能留在莫府这么久已实属不易,想要再挽留自然是不能的,所以心棠格外珍惜这不多的授课时光,她一直最为用功,进步也明显,但是庄嬷嬷对待四个女孩一碗水端平,并未格外给她青眼,但心棠敬重嬷嬷人品脾性,也感激这番女红课程对于自己身心起的作用,极愿意亲近她,哪怕在旁边静守着庄嬷嬷执针绣花都成……

这剩下的不多时日,她决定更加一心一意在女红上,外事一概不管,另外,就想自己绣一副绣品送与庄嬷嬷,未必入得了嬷嬷的眼,也是自己对于这师徒情谊的一番心意。

莫府下人们纷纷扰扰了几日,上头无人出面打压,也再无新闻传出,无非是一桩家宅小丑闻,还真假难辨,所以也无人敢往外传,久而久之也就淡了,继而关注过冬衣裳的准备去了。

孙氏在福寿堂陪了老太太几日,又受了盛维的一番训诫,给海棠去信一封,坚决否定了青州那桩事,另外,找了个借口近日不见莫吉全家老少,只管抱着大孙女在屋内顽。

过了几日,月棠竟病了,似是染了风寒,脸色憔悴,一副恹恹的样子,拖了几天,最后还是停上了庄嬷嬷的课,心棠因此大松了一口气,想这不长的七八天内,月棠竟找了她十几回麻烦,搞坏绣花架、戳坏绣品、向庄嬷嬷告状、拿青橘青梅出气……各种招数层出不穷,自己正头痛不已,但也不能真的对付她,毕竟把事情搞大了对谁也没好处,也没人帮自己出头……

玉棠宁棠在一旁袖手旁观,倒看出几分趣味,特别是玉棠,本来对女红就不感冒,倒因此增加了来上课的兴趣,来得勤多了……

莫府内请了熟识的邱太医来看,吃了几副药下去,也不见好,成日睡的昏沉沉,这病又缠绵了十几日,杨姨娘爱女心切,为此心忧不已,辗转托人打听,荐了个姓张的名医来,孙氏听闻其颇通医术,在靖州开了很长时间的医馆,也就准了。

这张姓名医为月棠诊了脉,重新开了方子,又状似无意地道了句,临换季风寒多发,女眷们体弱,姑娘们又常在一起,容易感染,不若一道请个脉……孙氏一听极为有理,想那心棠玉棠,都是身姿娇弱的……忙唤了几位姑娘来,连莫子芙、莫叶棠也唤乳娘抱了来。

旁人也倒罢了,给玉棠、宁棠各开了副温和进补的药方,临到心棠时,这张大夫竟有些踌躇难言,最后干脆不发一言,待孙氏送走了姑娘们,回头再问他时,张大夫才幽幽道,小姑娘先天不足,外加不经调养,体质阴虚,且外寒入侵已久,两下一碰触发,恕我直言,需长期调养才能好些,而且,恐……对子孙有碍……

孙氏闻此蓦地一惊,想那心棠脸色这几日是有些青白,追问了几句,心下大慌,只能先封了厚厚的银封先让他走。

次日,莫府又请回邱太医给姑娘们请脉,完了带去福寿堂由老太太问两句,最后亦是厚厚的银封送走。

戌时的梆子敲过,福寿堂内,燃起了掺了黄甘菊的檀香,老太太从紫檀软榻直起身来,旁边丫鬟忙奉上茶盏,莫维孙氏在下首坐着。

孙氏郁郁,终开口道,“虽说法有些不一,但体质阴虚,寒气入侵是跑不了的,要大力调养起来才能有起色……”她顿了顿,降低了声音,喏喏语,“终归,对子嗣不利……”

老太太语调平平,“那依你看来,此事该怎么办?”

孙氏急道,“顾远清这般岁数,子嗣尤为重要,若是几年没动静,必然要发急的,到时这事要是万一露了出去,恐怕亲家变仇家,连整个莫家都要恨上了!”她顿了顿,匀了匀气,接着道,“即使不走漏消息,长久以来,心棠在顾家那里亦讨不了好,而且海棠那边……也是难交代的……不如,干脆早换了月棠罢!”

一席话说完,她倒觉得轻松了很多,顿觉口干舌燥,顺手摸起了茶盏。

老太太听着,喜怒难辨,捧着白瓷浮纹茶盏浅啜一口,接口道“反正婚事还能拖一阵……先吃药调理一阵……如若半年后还是如此……就交给你去办吧,找个由头好好与顾家说道。”

孙氏一听,惊得手也缩了回来,立马开始发愁,眉眼皱成一团,这烫手山芋怎么又落到自己头上了!

莫维为人谨慎稳重,此时也忍不住关怀地望了孙氏一眼,道“你也休太急,等我再去审实一番……如若事出确实,倒是要早做打算,半年太长,不若三个月!三丫头与那顾远清牵涉并不深,我莫家与顾家一向交好,二丫头亦素有才名……换亲,应该是无碍的。”

第28章 内情



    孰知,半个月后,莫维新访的名医尚未上门,孙氏也未想好怎么与海棠以及顾家说道,顾家太太并顾娉婷却主动找上莫家门来。

孙氏一面心虚,一面赶紧将人迎进来,一面还在内心打着小鼓:择日不如撞日,这找上门的好机会,要不要暗示一下?!要不要赞一下月棠?!

待到丫鬟们端来各色果子并上品大金袍,顾氏母女落座,孙氏还未拿定主意,虽是扯出微笑寒暄待客,眼神中仍游离着一丝忐忑。

顾娉婷精明,见状忙开口道,今日贸然上门自是冒失了,也就不多逞让,开门见山了:原是她们母女弄错了,顾远清中意的不是三姑娘心棠,而是二姑娘月棠……所幸不曾下聘,今日特来告知,一并告罪!

孙氏闻言还未晃过神来,顾娉婷也不在意,抚着自己的通水玉琉璃护甲,继续娓娓道来,您也晓得我们家三郎这个脾气,执拗极了,是个有主意的……我们家也惯坏了他,少不得为此多跑一趟,真是见笑了,望夫人并莫老太太千万不要怪罪……

孙氏大喜过望: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于是对待顾氏母女格外亲切有礼;

同时也迷惑不解:怎么会这么巧?

过了几日,莫府才得知,关于莫府三姑娘体质阴寒,于子息无望的八卦已在靖州名望人家间传播开来,从老太太、莫维甚至到俞氏,都是始料未及!

照理说,凭莫家的家世声望,不致能传得如此轰烈,只是,前半个月忠信王府的嫡长女,在前门大街上闹市中闲逛,还与人争执,被人当场指认出!抛头露面外加甚失女德,大大丢了脸面,在靖州内宅聚会中被热议了几番,热度久久不退!

这次又冒出了别桩八卦,忠信王府自然要加把火,把它传得炙热!!凭此来转移对自家姑娘的注意力!

对于此,莫家气恼不已,但势不如人,被压一头,也只能无奈。

所以,顾夫人这番上门,显然是得到消息,孙氏那里还沾沾自喜,错失了致歉的最好时机。莫府那里一方面觉得尴尬(即使自家本身也很无辜),另外一方面也确定顾家确实极有诚意结亲,无他弥补方法,只能到时多给月棠办好嫁妆,叫顾家满意才好!

对于消息走漏的事,莫维盛怒,大力追查下来,倒是效率很高。

道是张姓大夫身边小厮向外透的风声,但真实与否,却无可追究,因为张姓大夫已举家迁走,地点不详,只修书一封,说的极为好听,什么治家不严,招致祸端,深为悔咎诸如此类……

莫府这番无可发泄,堵在心里难受!幸而这种事,虽传出去难听,不至于太过牵扯家里的其他姑娘,不致影响整体婚嫁……

用府里老婆子最粗俗的话来说,那就是三姑娘真个扫把星,怕是要在府里终老了……

莫维办事一丝不苟,想起当初张姓大夫是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