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天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悟道天龙- 第4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朝道:“那我那‘降龙一十八掌’,就好像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酒肉和尚灌下一大口酒,道:“当然不是,不过改名‘降蛇一十八掌’倒是不错,或者来一个‘降虫一百零八掌’。降龙最多能有一招的机会,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秦朝道:“那‘伏虎拳’呢?”
  酒肉和尚道:“老虎不都天生拥有三招绝技吗?学丛林之王,以三招制三招足以。”
  秦朝想到曾经在几个月内通宵达旦通关过不下几十次的经典老游戏‘金庸群侠传’。哈哈大笑道:“这不就是单打独斗天下无敌的‘野球拳’,小虾米的石头、剪刀、布吗?”
  酒肉和尚沉吟道:“‘野球拳’?‘伏虎拳’?石头、剪刀、布?”眉头越皱越紧。
  忽然展颜一笑道:“不错!是石头、剪刀、布,虽然有些过家家的野路子味道,但确实比‘伏虎拳’容易理解许多,称之为‘野球拳’最恰当不过。”
  秦朝道:“看似是一路,实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两人又聊了半天,终于到了分开的时候。
  表面上,秦朝入大相国寺的‘藏经楼’。没有拿出一本武功秘笈,空手而回。暗底下,那些见闻让秦朝自己解开一个大疑问——大相国寺并非不羡慕少林寺在武林中的成就,但大相国寺所站的高度决定了它必须舍弃一些下面的东西。然后才有机会得到上面那些。反之,想得到下面的一些东西,就得舍弃一些上面的东西。这自然是得不偿失。但只要大相国寺愿意,最得不偿失也可以做。这便是强者的权利。但这会让强者降级。
  这个大疑问一解。秦朝顿时感觉像解除万斤重担般轻松、舒畅。
  同时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好处,精神力又得到了突破性地锻炼。
  可惜这种精神上的大紧大松不便强求,那样太落于下乘。有害无益。辛双清便没这大紧大松,只秦朝在没解决这疑问前难免战战兢兢,担心被实力远在自己之上的飞升强者欺压。现在见大相国寺都拿少林寺很无奈,何况那些飞升强者和自己这些凡人强者。如果飞升强者现在就愿意付出大量超额的代价对付凡人强者,所得极小而付出极大,极不成比例,不如等凡间强者飞升后再轻轻松松地算总帐,所得大大翻倍而付出大大减小。
  出了藏经楼大门,只见先前那小和尚鼻青脸肿,被一个老和尚倒提着,李嬷嬷满脸泪水,小柳在旁边劝她,苏晓晓、辛双清皆对那小和尚怒目而视。
  “大师的高足好眼光,可惜有些饥不择食。”秦朝早知那小和尚表面一身正气,实则是个色中饿鬼。众女不防,被他占便宜。间接也占了秦朝便宜,但他能承认吗?
  能不生气吗!
  其中李嬷嬷武功最低,吃亏最大,现在胸衣仍湿成一片。酒肉和尚又不知跑哪里找好酒好肉去了,但他不久前说的话却没跑,仍在秦朝心里,从他那些话里分析出:那小和尚的师父是那老和尚,大宋百万禁军的师祖,张三李的师父,也叫张三李。一个新,一个老。左手‘降龙掌’,右手‘伏虎拳’,在江湖名声不显,在官府武功第一。酒肉和尚要没有说谎,无名僧曾和他每隔十年一战,连败三次,不然又怎会甘心在少林扫地。
  秦朝越来越觉得明教和逍遥派是一家,一明一暗,志在江山。明教前教主被罚在少林扫地,怪只怪明教一直都野心勃勃。与逍遥派掌门无涯子比,下场却要好多了。
  至于丁春秋,显然是被利用了还不知道,洋洋得意几十年,被手下吹上了天。直到被木婉清收拾,脑袋多少也该恢复了一些清醒,多少也该明白离天下第一还有多远。
  秦朝心想:“明教上上下下都爱造反,既然敢造朝廷的反,自然也敢造姑苏慕容的反,将‘斗转星移’移植到‘乾坤大挪移’。明朝的前身,便极有可能是源自明教。”
  秦朝虽然已知那老和尚厉害,却并不惧他,打了个哈哈,自我介绍道:“在下养生堂秦朝,见过大相国寺张三李大师。”心道:“怎么不干脆叫‘张三李四’得了?不过,‘李’是桃李满园之意,若改成李四,那成何体统?”
  老张三李打量了他一会,才道:“养生堂主刚才的轻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用绳索带人,老纳倒是见过不少,不用绳索带一人已是极难,如何带几人如天马般飞奔呢?”
  秦朝怔了怔,心想:“刚才他若是呆在远处,藏在人群中,我很难看清楚他,他却很容易看清楚我,亏了。”嘴上回答他道:“那不是轻功。”
  老张三李脸上怒色一闪而过,平心静气道:“不是轻功是什么?”
  秦朝道:“是掌法。”
  老张三李想了想,迟疑道:“那还是掌法?”
  秦朝笑了笑,道:“你不觉得叫轻功更不合适吗?”
  老张三李微微点头道:“那倒也是。”疑惑道:“那是什么掌?有丐帮‘降龙二十八掌’的影子,威力却天差地远。”
  秦朝转头给秦小柳使了个眼色。
  秦小柳当即领会,站出身来大声道:“这是从‘降龙二十八掌’中变化‘降龙三十六掌’后归于一掌。不久前,那招名‘时乘六龙’。”
  老张三李沉思了一会道:“原来如此。”
  脸色一正道:“等你也先天大圆满,再切磋如何?”
  言下之意:秦朝这江湖第一当真有实力挑战他,却还不够境界,他胜了也胜之不武。
  秦朝亦想领会天龙世界本土第一高手的风采,拱了拱手,微微一笑道:“荣幸之至。”
  老张三李二话不说,提着小和尚隐入藏经楼。那小和尚在门外开始说话,声音却从楼内传出:“众位姐姐请一定记住,小僧名叫吴色。不是一无所有的无,而是蜀魏吴,吴国的吴。小僧是吴字辈,有的姓周,有的姓孙,皆是吴国的大姓。师父是蜀字辈,有的姓刘,有的姓关,桃园结义的故事想来你们都不陌生。大相国寺只有蜀魏吴三辈,三国鼎立,不分高下,乃是真正的佛门平等清静之地,不像某些,欺世盗名,无……”
  吴色所说让秦朝不由想起了水浒里面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师父周侗,觉得周侗很可能便是大相国寺吴字辈高僧,只是不姓吴,而姓周,三国中吴国大都督周瑜的周。传说武松和岳飞都是周侗的徒弟。除此外其他几个徒弟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例如卢俊义和史文恭。周侗因材施教,武松学的是拳,卢俊义学的是棍,林冲学的是枪。周侗的徒弟都只学他一部分本领,使秦朝想起巫行云等逍遥三老同样是各学师父的一部分本领。
  到底是师父太厉害,还是徒弟太弱?(未完待续。。)


 第二十八章 科学家毒蛇山谷

  武松很弱吗?
  无涯子弱吗?
  不是徒弟太弱,是师父太强大。
  碰到这种师父,徒弟就不能更强大吗?小时候听说,岳飞文武双全,单凭武功便胜出师父周侗,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正因太厉害,金兵正面斗不过他,便使奸计,买通朝中的小人陷害他。也许他这人最大的缺点是太忠,就像自己对女人太心软。以前秦朝对这理解很不够,现在见大相国寺和大宋皇家的关系,而岳飞是大相国寺门下,加上岳飞出身很不好,更显得大相国寺对他恩重如山。如此一来,便能理解岳飞为何死忠大宋。
  死不悔改,是褒是贬?
  是好是坏?至今难言。
  “想太远了!”秦朝暗道,“岳飞还在娘肚子里。”
  “不!娘肚子里都没有,新的离出世还远着……”
  念头一转,回到张三李,一新一老一个姓,一个名,是真姓?是真名?是江湖名片?联想到赵钱孙李,很难说是什么。“他刚刚见识过我的‘时乘六龙’,还有胆量来挑战,还有胆等我继续成长下去,不说他武功如何,就这胸襟,就这气度,我确实还有不及。天龙寺本因方丈明显不如少林寺玄慈方丈,事实两人加一起都远远不如大相国寺方丈酒肉和尚厉害。‘降龙掌’和‘伏虎拳’合一,不知是否真能比‘六脉神剑’还厉害?”
  一夜玩乐。
  众女买了大包小包一大堆,有吃的,有穿的,有用的……回到养生堂仍情绪高昂,静不下心来。秦朝打着哈欠,摸了摸被各种小吃塞满的肚皮,一招‘时乘六龙’顺手使出,一阵风般卷入卧室。往床上一躺。
  两眼一闭,睡了。
  这时候,若有人来刺杀他这江湖天下第一,成功的机率是否会大涨?
  迷迷糊糊中,秦朝知道是慕容阿碧在帮自己换衣服,接着将全身擦了两遍。等**进入深层次睡眠的时候,神魂突然又醒了过来。**和神魂间的关系,有些类似太阳月亮——同在不同出,日升月落,日落月升。
  **更喜欢晚上睡。
  神魂更习惯白天睡。
  **越强大越物实。神魂越强大越形虚,越强大越两极分化,结合却越来越紧密。反之,体弱则虚,神弱则实,更容易分开,或者说神魂出窍。所以越弱小的人越易碰见,有不少误会是鬼神,信誓旦旦。坚信没认错。
  这不是说鬼神是假,不可信是鬼神之说中有太多虚构。
  店里卖假货多了,真货怎能不受影响!米中掺了沙,是不是更好吃了?
  事实鬼神有不少是依托人类而生存。一样有生与死之别。神魂有生就有死,鬼神怎会没生死?如果人的神魂比**先死,植物人便是其中一种;如果人的**比神魂先死,神魂没了寄托。便有可能成为孤魂野鬼。
  这么说,野鬼不是很多吗?
  是很多,但不是只增不减。
  失去**的保护。有太多死在太阳下。
  有的能找到新的寄托之物,却也极难再成长下去,毕竟那些寄托之物最好也比不了原来的**好。神魂亦像**一样有男女之分。不管神魂是男是女,皆有‘阳神’和‘阴神’之分。‘阴神’又被称之为‘阴魂’,平时藏在‘阳神’体内,而‘阳神’则藏在**内。有次秦朝让‘阴魂’在白天出窍,才出窍便像闯入无尽火海,险些被活活烧死,变成活死人,最轻也比得了‘失魂症’惨,幸好有‘阳神’在一旁及时救援。
  养生堂开张将近半年,疑难杂症着实治过不少,其中便有好几起‘失魂症’。名为‘失魂症’,实际上多半只是因为‘阴魂’太虚弱,一颗补元丹便能解决问题。若真的失了魂,连秦朝现在都有束手无策的时候,反正养生堂不需要那么大的名声,治不好就不治,不用死要面子活受罪。对此苏轼尤为赞赏,说别人名声越大越爱惜名声,被名声束缚住,放不开手脚,养生堂却是名声越大越讲究医德,越不将名声放在眼里。
  这晚,秦朝的‘阳神’只在养生堂上空游了几圈便回归**。月亮和太阳本质无二,却少了许多霸道,多了几许温柔。外面貌似很安全,秦朝居安思危,不欲现在就大胆探索,准备先给神魂弄些护体装备,再逐渐加大搜索的范围。大相国寺那口巨钟便是件不错的材料,但那重量不知神体什么时候才能驱动得了?别说神魂,**什么时候能得心应手地驱使还是个大问题。虽然能将之分解成若干块,但那样会效用大减,得不偿失。
  研究神仙鬼怪的时候,秦朝并不排斥科学,闲居在家的大科学家沈括,便是被他三顾茅庐请出。
  为此还得罪了苏轼夫妇。
  从沈括来蜈蚣山当大管家起,再不见王闰之踏入蜈蚣山一步。王闰之都这态度,苏轼更不用说了。
  起因说来也巧,有次苏颂跟秦朝闲聊时抱怨手下人员虽众,却尽是些不堪大用的小角色,谈着,谈着,忽然谈起沈括。秦朝一听这名字,立即想起另一个世界的石油大战,想起年产两千万顿的长庆油田,想起长庆油田最先重视的正是沈括,接着想起记载长庆油田的《梦溪笔谈》,再想起外国一位大科学家对沈括的评价:“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再也忍不住,连夜去闰州邀请隐居在‘梦溪园’著《梦溪笔谈》的沈括出山。
  沈括年龄比苏轼大五岁,当官的念头大苏轼至少五倍,秦朝费尽口舌都请不动,武功最高都成了娱乐表演。秦朝受够了,气都吃饱了,但这与沈括的家人、朋友一比,却实在不算什么。人比人,不再气死人,反而舒服了,心平气和了。却也不得不改变,试着带着刑部尚书苏颂一起,结果沈括屁都不放一个,便跟苏颂进了蜈蚣山,做起了大管家。对秦朝却还是不感冒,爱理不理。拿冷脸贴热屁股,养生堂众女一见就难受。
  王闰之最受不了。
  一向非常宽容大度的苏轼夫妇,为什么唯独对沈括有那么大怨气?因为苏轼‘乌台诗案’的始作俑者便是沈括,不但使苏轼陷入人生中最黑暗的岁月,在牢房里呆了一百多天,多次险些掉脑袋,还牵连了苏轼的三十多位亲友。按理苏轼现在如日中天,风水轮流转,是该轮到沈括倒霉了。事实上,就算苏轼不找沈括算帐,从元丰五年沈括领导下发生永乐城大败起,沈括的政治生命就已完结,已是倒霉透顶,无须苏轼再落井下石。
  永乐城大败,大宋损失高永亨、李舜举等不少良将,以及军人两万,民夫无数,使平夏城大捷以后良好的统一形势被葬送。沈括既领导不力,又救援不力。
  只是遭贬,已是格外恩典。
  但若想再复起,比苏轼难上何止十倍。
  沈括的政治、军事才华都不低,但他的性格极不合适。只一个兴趣太广泛,就决定了——科学才是适合他的舞台。
  不过这话不好跟沈括说。
  说了只能狠狠地得罪人。
  秦朝也不好跟苏颂说,因为以此时的社会环境,沉迷科学和二十三世纪还沉迷封建迷信同属一个等级,在开明人士眼里都是极不务正业的典型,少不了奇巧淫技的评价。
  风花雪月反而是文人雅事,青楼是光明正大的休闲娱乐场所。
  社会环境不同,男女价值观不同,与另一个时空比各走极端。
  苏颂虽然很爱好科学,主流思想却依旧是官本位。虽然沈括比苏颂还要爱好科学,思想却更加官本位。若非有苏颂出马,秦朝觉得自己用最多新科学新知识新技术新武功轰炸沈括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