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在涛没有任何的犹豫,低低回道,“爸爸,我不想去机关。跑到省委机关里整天喝茶看报纸,那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和生命……”
安在涛沉吟了一下,“如果是那样的话,我还不如在归宁再呆一年。”
听安在涛果然是自己预料中的“不同意进机关”,陈近南心里暗暗一叹。他本来想继续跟安在涛往深里谈一谈,但转念一想说了也作用不大,也就笑了笑,匆匆跟安在涛说了几句话,然后就挂了电话。
只是在临挂电话的时候,嘱咐他周末有空就回省城去家里吃饭。
对于陈近南的“提醒”和“建议”,安在涛并没有多想。
无论如何,他是不会选择进机关的,那样按部就班的机关生活,他根本也适应不了。况且,他想做实事,手里必须要有权力,跑到团省委机关里去当个花瓶一般的副书记,还能做什么?
那种日子,想也别想,那也就失去了安在涛在官场的意义了。
他也曾经想过异地任职,而陈近南其实之前也跟他提过这个事情。看看其他地市还有没有空缺,空降过去。
但安在涛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留在房山。倒也不是舍不得自己这些年在房山官场上经营积累的这点人脉关系网络,而是出于更深层次的考量。
在他看来,目前的归宁才刚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经过他数年来苦心的经营,给归宁打下了一个深厚的基础。政策和发展思路需要有连续性,他所创造的“归宁模式”如果想要继续延续发展下去并见效益,就需要继任者沿着他铺好的道路大步走下去。
如果安在涛离开房山,天知道下一任市委书记会不会将他的“思路”全盘否定然后推倒重来,会不会让他的努力和尝试功败垂成、毁于一旦。
撤县换市后的归宁、三年大变样的归宁,在安在涛的心理,就像是一棵他精心栽种呵护的树苗,如今才刚刚枝繁叶茂处在向参天大树生长的过程中,他是希望自己能亲眼守护着这棵树使之成长起来,而不是被后人活活砍伐半路夭折。
……
……
下午。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敬富带着市委组织部干部一科的科长秦军以及几个工作人员,来县里宣布干部调整的组织任命。
还是老惯例,县里在县委礼堂召开全县中层以上干部大会。
安在涛和古长陵等县领导等候在县委大院里,见张敬富等人的车进来,就笑着迎了上去。
“张部长!”安在涛笑吟吟地伸出手去,跟张敬富握着手寒暄,“这一段时间没怎么见到张部长,我上回去市里,去找你吃饭,却没有找到人,打电话也不接哟……”
张敬富最近情绪不怎么高。原本,按照张鹏远的安排,他是要接替组织部长单新民扶正进入常委的,但谁知事情有了变故,单新民不仅没有倒台,还回来上班,将手里的权力又收了回去。
代理了大半年的组织部长,张敬富一下子又被打回原形,照旧当他的常务副部长。而张鹏远对此,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反应,张敬富瞅准机会去找了张鹏远几次,但都没有任何结果。
张敬富望着春风得意的安在涛,微微苦笑了一声,“安书记,最近我身体不太好,一直在家里养病呢。”
安在涛心知肚明,也没有再说什么。
安在涛和古长陵陪着张敬富和秦军等人一起走进了县委礼堂,一路走上了主席台。而按照老规矩,县里的其他领导还是在主席台下入座。有资格上主席台的,县里只有两人,一个是安在涛,一个是古长陵。
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一个级别就堵起了一道高高的门槛,等级森严,这就是规矩。
照旧是安在涛说了几句开场白,然后将话筒交给了张敬富。张敬富望着台下那些熟悉的面孔,心头很是感慨。
这是他第几次作为组织部领导来归宁宣布组织任命了?归宁的干部们来来往往,升迁提拔不断,可自己这三年来却还是一个副部长,至今看不到任何扶正的希望。
咳咳!
他干咳了一声,瞬间定了定神,朗声道,“同志们,下面我宣布市委常委会对于归宁市干部调整的决定和组织任命。”
“免去孙晓玲同志的资河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职务,提名孙晓玲同志为归宁市副市长人选。”
张敬富的这番话音一落,场上干部们立即惊讶的小声议论起来,很多人望向孙晓玲的眼神中都充满了一丝妒忌和羡慕。
孙晓玲是县委常委,如今被任命为副市长,这不是意味着她即将成为常务副市长?市政府里仅仅次于古长陵的重要领导啊!
孙晓玲起身来向台上台下鞠躬为礼。
这个女人倒是傻人有傻福。张敬富淡淡地瞥了她一眼,继续宣布着任命。
第七卷激流勇进 第419章【临危受命】③
张敬富沉默了一下,坐在那里游目四顾,似是在寻找着马晓燕的踪迹。不过,他的眼神在台下逡巡了好半天,也没有发现马晓燕的身影。
其实马晓燕就站在台下的一侧,市委组织部的领导来县里宣布任命,作为下级组织部的人员,她正带着几个属下照应在一旁。
虽然知道自己即将被提拔离岗,但临走前的工作也不能不做。
张敬富清了清嗓子,朗声道,“经过组织考察,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任命归宁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马晓燕同志——”
说到这里,张敬富不经意地停顿了一下,低头喝了一口水。
台下归宁的科级干部们心头陡然一震:难道,这马晓燕也要提副处?
张敬富淡淡一笑,“任命马晓燕同志为归宁市委委员、常委、资河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
马晓燕不仅当上了资河开发区的一把手,还进入了市委常委!这可是一步登天啊!这个消息,当即就震撼了在场的干部们,嘈杂的议论声骤然响起。
安在涛皱了皱眉,轻轻接过话筒朗声道,“安静。”
……
……
凛冽的西北风一连刮了好几天,时光终于迈过了2002年,进入了2003年的元月份。
元旦过完刚上班回到办公室,秘书彭军将报纸给安在涛送了过来。同时去给安在涛沏了杯茶放在桌上,然后才悄悄走了出去。
安在涛随手打开房山日报,翻看了起来。无意间在2版的头条处,发现了一个“房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房山煤气公司改制问题给部分职工的调查答复”。
“为解决原市煤气公司连年经营亏损的问题;减轻政府的负担和压力;从2001年开始,市煤气公司进行了主辅业剥离改革改制;由天元(华夏)燃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股权并购,2002年7月1日成立房山天元燃气股份有限公司。”
“原市煤气公司改制时,职工共1008人,其中买断工龄人员360人,转入新公司267人,内退379人,工伤2人……”
安在涛匆匆扫了一眼,也没仔细看。因为国企改制产生的问题现在几乎是每天都在发生,上访的国企职工接连不断,如果不是因为房山煤气公司有一个老熟人夏庚在,对于这样的事情安在涛根本就没兴趣看。
安在涛无聊地翻看了半天的报纸,突然想起自己有一段时间没有跟冷梅通电话了,就漫无目的的抓起电话给冷梅打了过去。
办公室电话没人接,安在涛又打通了冷梅的手机。手机倒是接了,只是电话那头传来非常嘈杂的声响,好像是有很多人在嚷嚷着什么。
隐隐,还传来警笛的呼啸鸣叫声。
安在涛皱了皱眉,低低道,“冷梅?冷梅!喂,你在不在!”
好半天,电话那头才传来冷梅微微急促的喘息声,“安在涛,你先等等,我一会再给你打回去,现在我这里正忙着呢……乱了,乱套了,哎,你站住,千万别乱跑!”
出事了?出什么事情了?突发事件?
安在涛一怔,放下电话,本想找市里某熟人打听一下,后来转念一想却还是没打。
*****************************************
的确是出事了,而且是出大事了。
房山市煤气公司经过改制之后,目前已经成为一个空壳,虽然国有企业的名分还存在,也还有部分国有资产。原房山市煤气公司的大部分资产都经过改制注入了新公司——房山天元燃气有限公司。
当然,在天元燃气公司成立之前,市煤气公司还以各种方式参股控股成立了好几家焦化企业,其中还有一家房地产企业。
改制过程中,为了分流和消化人员,这家企业推出了买断工龄、内退等行政措施,将大部分原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的职工就地“消化”掉,真正转入新公司的职工其实寥寥无几。
一开始,企业方面给出的理由是,新公司消化职工人数有限,无法接纳如此数量众多的职工。但后来这些“被消化”的职工发现,新公司天元燃气马上就公开面向社会进行招聘,一次性就进了数百人。所谓“消化不了”根本就是一个骗人的幌子,是企业方面“甩包袱”的阴招。
显而易见,国企职工供养的成本相对较高,尤其是这些老职工工龄都比较长,“毛病”都比较多;与之相比,新公司那些从农村招进来的年轻员工,根本就不需要给其缴纳“三险一金”,还容易管理……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更何况,他们也发现,自己完全是被忽悠了。所得的“内退工资”和“买断工龄费用”太低太少,根本无法维持生计,是故,数百名职工就纠集起来,再三去市政府上访,要求恢复自己的国企职工身份,重回原单位工作。
这种要求当然不会得到满足。
于是,这数百名职工不甘心,就在上访信信上,控诉以夏庚为党委书记、经理的房山市煤气公司领导班子一班人,存在关联交易恶意侵吞国有资产、强迫职工内退、改制过程违规等严重问题。
甚至还有一些职工给市纪委和省纪委打电话,投诉夏庚贪污腐败,云云。
对于上访职工提出的问题,房山市政府方面很快给出了答复,就是今天安在涛在报纸上看到的那个“公告”。但这样明显偏袒企业管理者的“答复”,显然激怒了这些绝望的工人。
减员增效?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费用?那么,请问你房山市煤气公司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这么多职工,说甩就甩了?还有没有良心了?
接近700名“被清退”的工人聚集在房山市煤气公司的院子里,将夏庚等人堵在了办公楼里。一开始,没有惊动市里,夏庚派出公司的工会主席跟工人们交涉,结果因为谈不拢话语冲突,导致工人情绪激动,冲进办公楼里打砸抢,将煤气公司一个副总给打伤。
惊惶之下的夏庚等企业领导赶紧一边报警,一边向市里汇报。东方筱闻报,立即带着冷梅等人赶了过去,但等东方筱赶过去的时候,群情激愤的工人已经无法控制,锁紧大门,聚集在公司院中与警察展开了对峙。
而夏庚等企业领导,仍然是被困在了煤气公司办公楼三楼的会议室里,只能通过电话跟外面联系。
还不仅如此,已经被转到新公司(天元燃气公司)的原国企职工,也趁机闹腾了起来。几乎是与这700名职工围堵煤气公司办公楼同步,正在上岗的天元燃气公司气源厂几个车间的工人离开岗位悄然聚集起来,一路打着横幅喊着口号向煤气公司大院冲来。
提出新公司劳动强大态度、天天加班没有加班工资、领导层、中层管理与工人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太大,高达90多倍。
事情发生得很突然,速度很快,市里和警方根本没有反应过来。等警方反应过来的时候,200多名转入天元燃气公司的职工已经来到近前,准备与院中的老职工汇合。
……
……
东方筱一时间脑袋有些大。她没有想到,在她的任期内,竟然会爆发出这样令人头疼的公共事件。房山市煤气公司门口就是一条繁华的马路,马路上已经聚集了黑压压一大片围观打酱油的市民。
众目睽睽之下,警方也不能动用过激的手段,只能通过劝说、喊话、维持秩序,对院中情绪激愤的职工进行劝导。
东方筱站在一旁的路牙石上,手里握着一个扩音喇叭高声喊着,她的四周围满了警察和市府的官员。但任凭东方筱说得天花乱坠声嘶力竭,院里院外的职工根本就听不进去。
“还我岗位!”
“严惩腐败分子!”
“我们要吃饭!”
……
……
耳边传来一阵阵的呼喊的声浪,东方筱眼前一阵头晕目眩,又急又怒,差点一头栽倒在地。
“东方市长!”身旁的冷梅赶紧一把扶住了她。
“张书记来了!张书记!”市委书记张鹏远的黑色奥迪在警车的引导下,来到现场。他刚下了车,十几个警察就将他团团护卫在了其中。
张鹏远望着情绪愤怒的职工,心头也是烦躁。出了这样的事情,就是压也压不住了,市里的媒体还好说,但恐怕省里的媒体也得到消息了……
张鹏远不耐烦的推开保护他的警察,从一个警察手里夺过扩音器,站在原地朗声喊道,“职工同志们,职工同志们!大家不要激动,我是房山市委书记张鹏远,今天我和东方市长一起都在这里,目的就是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困难……”
“请大家相信党和政府……请你们选出几个职工代表,市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专门听取职工代表们的汇报!”
“我知道,大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我张鹏远在这里公开跟大家表个态,只要是大家正当的合法的要求,市委市政府一定会替大家做主!”
“如果有腐败行为,绝对会严惩不贷!”
第七卷激流勇进 第420章【临危受命】完
张鹏远在现场召集市长东方筱、副市长吴国锦等几个市领导开了一个工作协调会。与群情激愤的职工选派出来的几个职工代表做了一次简短的沟通。
原房山市煤气公司“被清退”的职工提出了四个条件或者说是四个要求:第一,立即废除房山市煤气公司在几个月前出台的“人员消化土政策”,比如内部退养制度和工龄买断制度,恢复上述人员的国企职工身份,并安排岗位。
第二,市委市政府立即成立调查工作组,派驻市煤气公司、天元燃气,对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展开调查。对投资方天元燃气投资有限公司的资格进行审查。免去原房山市煤气公司经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