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河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铁血河山-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位后来在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被他吓了一跳,弄不清这个国军少将为何对自己这么恭敬。在刘家辉极力挽留下,同意在他的防区休息一晚。刘家辉则抓紧时间请教了大量游击战的知识。在第二天走的时候刘家辉又将67军那个团换下来的轻武器和原来三战区补充的汉阳造步枪全部赠送给了这支不少人还拿着大刀长矛的部队。另外又赠送了两部电台,十万发子弹和一些药品。外加五万大洋。再看到自己的偶像还佩带着一支老是的毛瑟M1896手枪和没有望远镜后。又让人取来一支勃郎宁1922手枪和一部德国望远镜。最后赠给了一张江南地图。并指着地图上的一个标记道:“副支队长如果以后有机会东进茅山一带的话,可以去这个地方挖一挖,可能会有惊喜。”他指的正是他埋藏缴获日军武器的地方。那里埋着近千支38步枪和几十挺轻重机枪和一大批弹药。

刘家辉一直把这支他回到现在就一直魂牵梦绕的部队送出了防区。看着远去的背影眼泪不禁留了下来。他后世的部队就是脱胎于这支部队。如果不是怕现在的身份和家世会在以后的各种运动中挨整,他恐怕会直接去投奔。

看这有些难受的刘家辉。许洪亮感到有些不明白。他不明白一直跟这些人一直没有过任何接触的刘家辉为何这样的伤感。也只能有些疑虑的问道:“师座您这是为何?”刘家辉有些伤感的道:“咱们虽然和他们在长时间内是敌手,但我不得不佩服他们。能在国军重兵围剿下,在这么艰苦的环境居然能够坚持整整三年。这样一支如此英勇善战的部队一旦开上抗日前线一定会给日军以极大的打击的。可惜就是武器装备太差了。”

许洪亮闻言点点头道:“是呀。昨晚我看他们中很多人的步枪膛线都快磨光了。轻重机枪加一起还没有咱们一个营多。就这样每人手中的子弹也不过五六发。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干脆还拿着大刀长矛。不过他们的士气可是很高呀。现在不是国共合作了吗,干吗中央不给他们补充些呀。我昨天问了他们的经费一分都没给发过。临出来时就给发了点开拔费。看来是有人卡他们。不过我现在倒有些想明白师座为何不多给他们武器,而将咱们埋藏的那皮缴获武器的地点告诉他们了。师座也是怕军统那些人找后帐吧。”

刘家辉听完不禁有些苦笑道:“谁敢给这些前不久还是最高当局死敌补充装备和给养呀。我也是尽力而为了。咱们要是一下给的太多,恐怕在现在武汉某些人的眼中咱们的帽子就会有些红色了。不过咱们现在给的这一千多枪支弹药恐怕已经会引起有些人不满了。你忘了咱们给川军那些武器后,战区发来的那封电报了吗?。说完深深的长叹了口气。

许洪亮想到那封战区明显有些斥责的电报也不禁苦笑道:“

是呀,同属国军战斗序列的川军尚如此,更何况这些部队。唉,都是抗日军队有的补给充足,有的却连饭都吃不饱。何必那。看到那些川军的装备,在看看这些新四军的景况,想想有些真让人心酸。咱们这位校长的心胸实在有些。”说到这挺下了嘴。虽然他没有直接说出来但刘家辉却知道他接下来要说的话。

生怕这个已经成为自己最得力助手的人,有一天被军统请去喝茶。刘家辉连忙止住话头道:“好了,不谈这些了。咱们还是抓紧时间训练部队。估计北上增援津浦路作战的调令快来了。咱们的时间不多了。”

第二十三章北上(1)

在经过近一个月比较漫长的等待后。刘家辉终于在4月12日迎来了出动的命令。这份命令是与台儿庄大捷的捷报一起由战区发来了。命令上很简单。命令新77师务必与4月20日之前抵达南昌集结。北上参加徐州会战。本来军委会是向第三战区调一个军北上参战的。但十九集团军已经西调,手里自认没有多少有战斗力部队的战区长官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将第十集团军他眼里唯一还有战斗力的部队调走的。至于23、28两个川军集团军中央是指名不要的。一心想要继台儿庄大捷后再打一个大胜仗的最高当局,这次指名要第十集团军的部队。实在没有办法的战区长官只好找到陈部长,在陈部长的劝说下,最高当局总算同意三战区只出一个师。但必须要有战斗力的,川军是坚决不要。这几天正被刘家辉请战电报烦的够戗的战区长官,正好顺水推舟的将新77师给踢了出去。上次你刘家辉出击,战果是大击毙了日军一个中将,气死一个少将。可你好险没把日军主力给我若来。你不想打鬼子吗,这平均每天一封请战书吗。那正好你就去吧,要是第十集团军给调走了,浙江、安徽苏南还要不了。这里可是最高当局的家乡。要是连最高当局的老家都丢了,我这个战区长官还能不能干下去了?

接到出动的命令后,被刘家辉在这段时间训练和前段时间的战绩弄的嗷嗷叫的新77师上下正摩拳擦掌的准备大干一场。但师部里的刘家辉却紧邹着眉,手里拿着战区长官的电报在地图上不停的在计算着。旁边许洪亮看着接到电报后一直愁眉不展的刘家辉道:“师座,你不是一直要北上参战吗,干吗现在愁眉苦脸的呀。”刘家辉随手把电报递给许洪亮道:“洪亮,你认为现在还是咱们北上参战的最好时机吗?现在中央最应该做的是放弃徐州,将集中的几十万大军迅速的撤退。而不是继续调部队北上。”

许洪亮接过电报,在地图上看了看。不禁苦笑道:“这次日军吃了大亏,必定报复。况且徐州是其必得之地,这下必定调集在关内的主力,全力夺取徐州。现在第五战区各部队损失惨重,新调各部队又不熟悉地形。而徐州地形平坦正适合日军的机械部队运动。一旦这些现在国军精锐被合围在这里,那今后抗战的局势,将不堪设想。咱们这位校长想什么呢?”

“不会的,现在军委会里还是有明白人的。况且五战区那位长官也不是白给的。我估计等咱们到了估计就会接到撤退令了。我想咱们的那个野炮营就不要全去了。这些俄制野炮威力是大但也太笨重了。一旦要强行突围,估计很难带走。我看就先带一个连。其他的把那个比利时人这次赙赠的那8门120毫米重迫击炮带上。这样支援火力也足够了。剩下那8门野炮让炮兵营先留下一部分人留下继续训练。对了现在军火已经基本上全部运到了。我看这次咱们再召一批新兵。边走边练。最好再召一个新兵团。”刘家辉将想出来的主意向许洪亮道。

许洪亮想了想道:“我看这兵是不是到江北再召呀,否则战区那不太好说话。野炮先带4门我看可以。毕竟那些迫击炮要比这些野炮轻多了。虽说威力小了点,但相对来说也灵活多了。我看剩下的这些野炮是不是先让和剩下的军火一起去宁波您父亲那里。否则一旦泄露出去。会被特别是那些枪弹两缺的部队给吞了。”

“这倒不用,我问过林海容了。这里向南100多里就有我们家一大片山林,让他们先去那就可以了。咱们再以留守处的名义留下一个新兵营,将还不能上战场的所有新兵全部留下。再从老兵里抽调一批副连长,副排长和副班长任连排班长。让他们留下继续训练这些新兵。我看让周俊杰留下主持。他在上边混的时间比较多一些,人头熟。有些事比较好办一些。对了再告诉他想办法再弄一些老兵来。准备好之后咱们两天后4月14日准时出发。争取20日前赶到南昌。”刘家辉一锤定音的说。

刘家辉和许洪亮经过两天紧张却不忙乱的准备后。全师出动向南昌进发。在他们身后名义上虽说是一个新兵营但却足足有一千二三百人的新兵营正在周俊杰的带领下押运着剩余的军火和8门野炮向着相反方向行去。他们还要继续在训练一个时期。

为了赶时间,刘家辉干脆带部队直接抄近路。贴着日军占领区走。碰到小股日军正好给这支新老兵各一半的部队,练练手。特别是那些因为在训练中突出才没被留下的新兵们。当一直负责新兵训练的关健提出一些异议时,出主意的许洪亮直接回答:“没见过血的狼还不如一群绵羊。要想将一头小狼训练成真正的狼,就必须让他们早点见血。”

就这样在一路的打打走走,在把南京外围苏南皖南一带的日军小据点扫的差不多之后,新77师终于在19日下午赶到了南昌。刘家辉一到南昌后将部队扔给许洪亮和关健后便赶到了战区司令部。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那位收了刘家辉两根黄鱼的赵副官极为热情,再又收了他一根黄鱼后。很快便将刘家辉引见给那位从南京突围以来已经五个月,从没见过面却先后收了刘家辉足足三十万大洋和不少重礼的战区司令长官。

战区长官一见刘家辉相当热情。在听刘家辉说兵力还有些不足和缺乏一些武器后。大方的补给了两个新兵营和一个同样由南京突围出来的老兵组成的一个老兵营。又按刘家辉的要求从上周刚到一批苏援武器中拨给了苏式P轻机枪40挺重机枪18挺,PP1934冲锋枪120支。汉阳造和中正式步枪各250支。37战防炮8门苏制德什卡12、7毫米高射机枪12挺、82迫击炮16门。手榴弹五万发,各种子弹40万发。37炮弹300发,迫击炮弹600发。这些武器差不多够刘家辉再组建一个步兵团。一个战防炮营和一个高射机枪连了。加上上次他自己购买的高射机枪,足足够每个团组建一个高射机枪连了。再又向战区长官要了大量的牛肉罐头和领了100万法币的两个月经费后。刘家辉心满意足带着补充部队补给的武器弹药和第二天出发的命令回到了驻地。却没有看到身后战区长官那解脱似的出了口长气。后来他才知道为何战区长官如此大方。一个是有陈长官头几天给战区长官的一封尽量满足刘家辉需要的信。另一个就是也看穿了军委会这是着死棋的战区长官,为了以后在刘家鹏面前好交待。毕竟刘家鹏让他照顾一下刘家辉但没让他派刘家辉去再他看来是送死去的这次会战。虽说这次是刘家辉主动要求的,但毕竟是他派出去的。所以这次战区长官极为大方,索性一次将这些私底下被他称为陪葬品的武器和新兵给足。

不过刘家辉现在却没有去想这些。他在一路上大肆招兵。不管是其他部队被打散的溃兵还是难民,只要在他给足双倍的安家费前同意跟他走的人,一律直接补近部队。现在江北正处于战乱期间,各部队被打散的溃兵和衣食无着的难民极多,加之江淮之间有自古为民风剽悍之地。在刘家辉许诺老兵到部队后一律晋升一级,难民和本地青壮只要愿意当兵,家属一律可以迁往浙江安置后。仅仅过江到徐州这一短短几天里,刘家辉足足招了七、八百多老兵和一千五六百新兵。他特地组建了一个补充团和一个带枪的人力团。当然这些部队得他自己给发饷。等4月29日他的部队赶到徐州后足足有一万四五千人了,快赶上杂牌部队一个军的兵力了。论武器装备连堂堂第二集团军一个集团军也不多让。

应该说日军的情报系统还是很灵敏的。新77师刚到徐州,日军就已经知道了。不过有些麻痹的日军间谍根本就没有去核查这个师的人数还是按普通中国陆军一个师八九千多人计算的。这个疏忽让日后拦截和追击中国军队突围部队的日军吃够了苦头。

第二十四章北上(2)

当刘家辉在部队赶到徐州后,立即向战区司令长官表示坚决服从长官命令,保证不保存实力,不避战,怯战。战区这位正因为要执行最高当局制定的雄心勃勃的会战计划。但战区内各地方部队特别是最有战斗力的西北军各部均伤亡惨重,中央军又都不太听招呼而搞得焦头烂额的司令长官在听到刘家辉的保证后,大喜过望。难得有一个中央军的将军能这样表态服从一个地方将领出身的人指挥。不管这个人是战区司令长官还是集团军司令或是军长。甚至有些中央军的师旅长他都无法指挥。不管怎么说这位刚刚调归战区直辖的少将师长的表态让他感觉到底气足一些。不过这位桂系的两大巨头早就从刘家辉刚一从浙江一出发,就在军委会任副总参谋长的另外一位巨头那里知道了刘家辉部的所有战斗过程。他对这位中央军的青年少将的评价和陈部长的看法基本相同。不过在刘家辉表示需要最少给三天最好一个星期的整训时间后,这位被战区各杂牌部队誉为最宽厚的司令长官却沉默了。

刚刚开始时他以为又遇到了一个口中表示服从,但内心却想的是保存势实力坐视地方军拼光的中央军将领。但脸上却没有任何表示。他也知道他奈何不了这些中央军将领。别说一周就是他们要休整一个月,他也无可奈何。上个月藤县保卫战时,要不是中央军的20军团见死不救,122师也不会全员战死。月初台儿庄会战时,在最终时刻还是那位军团长不顾自己再三催促却迟迟不动。如果不是自己请最高当局下令恐怕别说大捷。第二集团军能全身而退就不错了。自己还不是奈何不了他吗。想到这里他不禁对这些中央军将领产生了一种深深无奈感。这个20军团兵力训练和武器装备在第五战区无出其右者,但挑大梁却始终是装备极为低劣的以西北军为主的杂牌部队。

一起来的许洪亮看出来了这位战区长官的心事了。看起来现在他把他们和那位几次见死不救的20军团长归为一类的人了。连忙解释道:“职部一个月前还只是一个虽说有一个旅级建制的游击总队,但人数也就充其量是一个大团。虽然经过组建后的几次补充,但新兵太多。老兵除了原来的不到两千人外,只有临出发前战区给补充的一个营。这些新兵最多的只训练一个月,其他的是临来时战区才给补充的和我们来的路上自己招的,很多甚至于连枪都不会开。现在虽然有一万多人的人数,老兵却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现在要是上战场的话,估计战斗力就连59军的一个旅都不如。长官,我们希望给三到七天整训,已经是最低要求了,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让一群连枪都不会放的新兵上战场,这不仅仅是对这些新兵不负责,对战区和友军更不负责。弄不好要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