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河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铁血河山- 第2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变化的部队。

得知11军在山东的遭遇之后,高海宽开始避免主动出击,放弃了28集团军一贯最求的主动进攻战术,将两个军的部队收缩至长春至公主岭的中长铁路沿线。

在国共那场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大决战中,高海宽率领在黑土地上征战了整整两年,却因为他多加小心,而并没有受到多大损失的部队,在长春起义。成为整个内战中,第一支起义的中央军嫡系部队。

在一兵团的原28集团军将领中,只有副总司令萧明和暂16军军长关健在起义前夕乘飞机返回南京,其余的各军师长全部参加了起义。得知一兵团起义的消息,整个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上下全部松了一口气。

前一年华东野战军在莱芜与11军交手的那一仗,给解放军一众高层将领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整个解放战争中一个军面对解放军五个纵队力抗七昼夜,虽然全军覆灭,却也硬生生的绷掉了解放军的一颗门牙。此战过后华东野战军被迫转移外线,休整了很长时间才恢复元气。

在一场兵力占据绝对优势,仅仅面对对手一个军两个师。虽然最后战胜了对手是整整三个纵队失去战斗力的战斗。11军是唯一的一支。即便对全美械化74军、18军、第5军的时候,解放军也没有打的这么吃力过,付出这么惨重的代价过。

一个已经被抽去了主心骨的11军已经如此难啃,要是这个完全由28集团军部队扩编成的一兵团抵抗,这场战役还会不会打的这样的精彩就两说了。

而更让整个东北野战军松了一口气的是这个在东北的论战斗力还是装备都稳居头把交椅中央军嫡系野战兵团中,六个高级将领中,居然有两个人是的地下党员。

直到一直主管对工作的东北野战军那位赫赫有名的政工元帅在战后向众人公开介绍这两位回家的同志的时候,整个东北野战军的高级将领才知道,这个到东北就很少主动出击,即便出击也大部分是应付差事的嫡系兵团司令官和参谋长居然都是抗战前的老党员。

而这个消息传到南京之后是引起朝野一片哗然。甚至就连刘家辉都没有预料到自己的这两个嫡系部将居然都是的地下党。要说齐家正是地下党,他刘家辉相信。

毕竟齐家正在被刘家辉调至11军任参谋长之前,就已经有共党嫌了。几次差点没有被处理掉。是因为少帅托夫人求情,才被放到一个可有可

职上。说齐家正是他并不怀疑。但是说高海宽党,他实在有些不敢相信。

要知道如果说齐家正出身是西安事变之后被渗透的很深的东北军,那高海宽就是绝对根红苗正的中央嫡系出身。毕业于中央军校进入集团军之前又是在教导总队这样的样板部队,种子部队中服役的高海宽是怎么逃脱过一便便的几乎于残酷的审查的。

刘家辉在后世就知道解放战争中对部队渗透极深。但是却没有想到会这么深。自己一手提拔、深得器重的部下,居然是的地下党。

11军全军覆灭16军以及由暂16军分化出来的新1C军在长春起义。内战全面爆仅仅两年多的时间,28集团军下属的八个师中现在就只剩下此时已经与郑斌一起被调至第三绥靖区监视杂牌部队的202师及远在西北的骑兵旅。

有时候事情的展就象多米诺骨牌一样。在一兵团在长春起义之后不长时间,一直部署在徐蚌战场上,接替那位被战前调离的老资格西北军将领,担任由原西北军劲旅33集团军改编成的徐州绥靖公署第三绥靖区司令的郑斌,率领此时正在第三绥靖区建制内的202师与第三绥靖区西北军的两个军一同起义。

用郑斌私下对202师长史大辉的话说:“要是总座来指挥这一仗,怎么也下去。但是南京就算不派一只虎来徐州这个四战之地,也应该派一只狗来。但是却没有想到南京派来一猪来守徐州。这仗还怎么打?11军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面前,这一仗还打的什么劲。”

在郑斌起义的半个月之,与十二兵团一起被解放军合围在双堆集,这个距离当年新77师一战成名的萧河距离不远的地方。28集团军最后一名还在战场上的指挥官聂思诚带领部队举行了战场起义。成建制的投向了解放军。

与本就有是共地下党员的三绥靖区两位副司令说动,与三绥区这支杂牌部队一起起义的郑斌相比,聂思诚做的更为过份一些,不仅自己起义。在起义之前,还将友邻的十八军的一个师全部缴械,裹胁着一起起义。弄的南京对这位倒打一的军长简直恨之入骨。只不过十八军的那个师的官兵时候对聂思诚却是感激的很。

在得知原28集团军旧部纷纷投向**之后,上下议论纷纷。有人说莱芜战役中,各部的见死不救,坐视11军在解放军五个纵队的攻击之下全军覆灭让28集团军旧部寒了心。

实际只有与28集团军并作战的几个军长,包括在徐蚌会战后期进了解放军战俘营的杜总心里都清楚,28集团军各部队之所以在11军全军覆灭之后,纷纷投共,一固然是与莱芜战役中各部见死不救有关系。

但是对28集团军更加了解一些人比如那位杜总和刘家辉有不错交情的宋荫国将军却知道集团军上下能在不同战场上,同样做出如此决定,更深的原因是这支部队失去了刘家辉,失去了这支部队的灵魂。失去了他们赖以信任,带领他们走向了一个个辉煌的统帅。没有了刘家辉支部队的魂魄也就没有了。

则当初一兵团在长春起义的时候,即便兵团司令和参谋长都是地下党,但是其他一线统兵的军师长绝大部分都是中央军校毕业生,纯粹的天子门生,绝对的嫡系。

可却没有一个人反对。即便提出回南京的关健和萧明在得知高海宽和大部分将领都赞同起义之后,也爽快的交出部队有进行任何抵抗。这就说明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28集团军固然抱团的厉害,但是刘家辉被解职,部队被支解,这些军官心中不充满怨气才怪。

曾经有一个后调入11军接替师长职务,因为生病没有参加莱芜战役,逃过一劫的师长曾经说过一句话在11军说什么都可以,但是就不能说刘家辉的坏话则就连一个勤务兵都别想指挥的动。就算没有人打你黑枪,这支部队你也就指挥不动了。

在中央肢解28集团军的时候总和从新疆被召集回来的宋荫国将军曾经几次向最高当局晋言:“28集团军是刘仲德一手创建起来的,离开了刘仲德恐怕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会被大大的削弱人恐怕也难指挥的动。于国的大业无益。”

恳请最高当局能够考虑,将28集团军维持现状。等o乱大业完成之后在做打算。刘家辉虽然有时候好打一些违反命令的仗,但是却极为能打。将他调离战场是的损失。

这两个家伙明显都不是会说话的人,他们的出点没有错,但是起的作用确是适得其反。

他们这样一说,反到是让最高当局动了心思。28集团军是的部队,是正宗的中央军。要是只听他刘仲德一个人的,那他这个最高领袖算什么?

在这两个人劝解之后,最高当局非但没有将刘家辉派回原部队,反到是又给集团军下属的两个军动起了大手术。11军的军师长全部调离,就是最高当局亲手导演的杰作。要不是东北战局有些微妙,恐怕暂16军也难逃厄运。

刘家辉对这支部队的影响实在太大,没有了刘家辉这支部队不仅失去了战斗力。更是失去以往的精神,失去了灵魂。

在郑斌起义之后,刘家辉在南京相当处境艰难。有相当一部分人拿当年抗战期间刘家辉有亲共举动,和在抗战胜利之后,与领袖私下长谈说事,私下指出原28集团军下属各部队投共是刘家辉私下授意的。

刘家辉几次受到审查,最后实在没有抓到证据在作罢。毕竟刘家辉此时手中已经没有电台,根本无法与千里之外的部队私下联系。而且被上调中央之后,先在叙厅担任副厅长,后担任参谋本部秘书长的刘家辉生活一直很单纯

电台了,就是他分管的份外事情,都从来不过问,主动去接触机密。

至于外人,自从他上调中央之后,很少与外人接触。就算外地的老部下来访也只是礼貌性的招呼,来看他的他就见见,不来他也从来不说长道短。尺寸一直把握的很好。那些人在查了一阵子,没有查出什么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有些事情往往是物及必反。本来莫名其妙挨查的刘家辉没有想到,经过这一弄坏事却变成了好事。老部下的纷纷叛变,虽然没有查出来这里面与刘家辉有什么不能见人的勾当,但是这样一来辉自然不能在继续留在军队中。

有了这一认识,已经习惯了采用下野手段来挽回颓势的最高当局在又一次下野前夕,总算批准了刘家辉的辞职请求。但是由于担心刘家辉这面抗战旗帜随同他的老部下一起投共,最高当局不仅拒绝了陈部长希望能将刘家辉调至台湾任警备司令的请求,还将刘家辉秘密监控起来并几次派人找刘家辉谈话,要他全家去台湾。

下一步计划早就安排好了的刘家辉那里会乖乖听话的去台湾。最高当局还是小看了刘家辉的能力。刘家辉居然在他同意辞职的第二天,在现在已经改编为国防部保密局特工的眼皮子底下,本人虽然没有离开南京,却将家眷给送出了国。

尽管给了那些职人员以严厉的处分是没有了家眷的制约,最高当局除了明白的下令抓人之外,拿死活不肯去台湾的刘家辉压根就没有办法。但是想要强迫刘家辉去台湾高当局也相当的有所顾忌。刘家辉在民间威望太高,要是强迫他,恐怕现在已经民心尽失的国民政府在民众中的声望更会一落千丈。

直到解放大军已经兵临江北岸,最高当局也没有能想出办法在不大动干戈的情况之下将刘家辉弄到台湾去。好在刘家辉的家眷已经去了美国,他自己也不可能去投。所以最高当局对于将刘家辉弄到台湾去也就死了心。

在辞去军职,走了家眷之后,无官一身轻的刘家辉独自一人在一直忠心耿耿的跟着他的林海容以及从东北返回之后,一直赋闲在家的萧明陪同之下,去了衡阳衡山28集团军阵亡烈士公墓脚下周俊杰在担任衡阳师管区司令之后专门给他修建的别墅中,整整住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中辉没有下过山,天只做一件事情是拿着抹布一座座的仔细擦洗着每一座烈士的墓碑,拔去烈士坟头上的杂草。刘家辉没有假任何人的手连周俊杰和林海容要帮忙,都被他拒绝了。自己一个人一干就是一天,累了就席地坐上一会,乏了就合衣在烈士墓前躺上一会。

在抗战胜利之后,刘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人去萧河、南京将血战之后,因为战局的关系就地掩埋在那里的弟兄遗骨找回来,重新安葬在衡山28集团军烈士陵园。只是让他有些愧疚的是,因为数年来的风云变化,有些阵亡将士的尸骨虽然经过几经努力,却没有找到。

虽然有遗憾,但是现在阵在抗战中的28集团军将士,有百分之九十五都在这里团聚了。衡山现在时刻牵挂着刘家辉的心思。

着自己一个人在山上忙碌的刘家辉沉重的背影,担心他身体的周俊杰忧心重重的对着一直跟在刘家辉身边的林海容道:“海容,这几年你一直在跟着总座,总座的心思你比我了解,你去劝劝他,在这么弄下去,身体要垮的。他现在需要休息。”

林海容听着周俊杰的话,摇头苦笑道:“老周,咱们是前后脚到总座身边的,你也跟总座不短的时间了。他想做什么事情,除了许参谋长之外,我们谁能劝的了?”

“如今许参谋长和张军长都远在国外,高副座又在北方。我们那能劝的了他?不信你问问萧旅长?”林海容也感觉到相当的无奈。他何尝不心疼刘家辉,但是他却劝不了。

萧明看着周俊杰看向自己的目光,挠了挠脑袋道:“老周,你也别看我,我也实在劝不了总座。本来我回南京之后,准备按照总座的命令准备去新加坡,然后转道去印尼与王胜他们会合的。可我实在担心总座的身体。”

“我听老林说过,11军在山东全军覆灭之后,总座的身体和情绪就一直不好。这次来衡阳,我不放心就跟着来了,可我,唉。”说到这里,萧明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

听完林、萧的话,周俊杰眼睛有些湿润了。实际刘家辉现在的心思他比林、萧两个人明白的多。现在的形势只要不是傻子都看的出来,虽然还没有渡江是精锐已经丧失余烬的国民政府已经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双方现在虽然在和谈,但是结局很难预料。

有一件事情周俊杰没有和林、萧两个人直说,在刘家辉抵达衡阳的第五天,周俊杰就接到了一封从遥远的北平转过来的信件。这封信是在长春起义之后,现在已经改编为解放军某兵团的原暂16军全部高级将领由现在已经成为解放军兵团司令的高海宽领名写来的,他们希望刘家辉能留在大陆,不要去台湾或是国外。

信上,高海宽已经明确告诉周俊杰,无论和谈成功于否解放军都要渡江,他和已经参加解放军的原28集团军全体官兵都希望总座能够留下来,继续带领他们保卫新中国。

接到高海宽的信件周俊杰没有敢丝毫耽搁,在第一时间就向刘家辉做了汇报。无论是在周俊杰还是高海宽等所有原来28集团军官兵心中,刘家辉在抗战胜利之后,虽然已经不在带兵永远都是他们的总司令。

刘家辉接到周俊杰转交过来的信,看完之后,沉思了一下道:“俊杰,你现在还能不能联系上他们?如果能联系上他们,这条通讯线路安不安全?”“能,总座。高海宽随同信件一

一本密码本用这个密码本我现在直接可以与北平联

“衡阳师管区和保安专区的所有部队都是原来独立170师部队改编的,电台人员也全部是咱们自己人对安全。

”周俊杰肯定的回答道。

对于周俊杰的话,刘家辉没有直接回答他是站起身来,看着窗外满山的28集团军阵亡将士公墓默了好大一会才道:“俊杰,你是怎么想的?你是准备去国外还是想留在国内?”

“总座,您说我们,不,国民政府能不能坚守住长江防线?代总统与举行的和谈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