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意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家意志- 第5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头视野,远处的导弹可以以很小的过载追击过来,而他们已经失去了再次机动的能量。这两架战机几乎同时被击中。
唯一的幸运在于有2枚导弹击中了坠落中的残骸,使得狮子的6机编队不至于在10秒钟内全军覆没。最后剩余的2架战机,一架向着新德里方向跑,另一架向着东面北方邦跑。
罗尔立即意识到,远离新德里的那架苏30犯了致命错误,他企图挽救这架飞机,驾驶米格29转向那里。
后方的预警机什么也没看到,但是米格29上的HUD上,形成了无法持续跟踪的信号。敌机似乎正处于某种隐形与半隐形的状态中,它正在高速追击那架倒霉的苏30MKI,或许不会再打开腹部弹仓发射中距弹了。
在雷达告警器发现自己也在被11点钟方向某个不明辐射源跟踪后,罗尔与他的编队只能放弃拯救战友的想法,转而飞向阿格拉,向爱国者阵地靠拢,这无疑是最佳的摆脱方式。
罗尔发现,自己退出战斗的这段时间,中国空军似乎突然间强大了几个等级,他感觉自己进入了完全陌生的境界。之前的敌人固然占尽优势,但是技术差距总是可以通过各种战术弥补,而现在,除了逃跑和挨打,已经看不到第三条路可以走了。
夜色中,一架黑黢黢的隐形战斗机紧紧跟踪着逃跑的敌机,他的三个队友,没有紧跟过来,而是停在远处监视正面多大15架敌机,而敌人只能落荒而逃。
那架慌不择路的苏30本可以向阿格拉或者新德里的任何一个方向跑,但是决不能远离战场。
这架苏30挂着多达8枚的导弹,无论如何也跑不过这架外形凌厉的隐形战机,除了刚刚伸出弹仓的两枚格斗弹,这架战机没有多余的外部武器。它可以在伸出格斗弹后,关闭前弹仓,这种神奇的能力是猛禽也不具备的。
被追击的印度飞行员无法通过数据链获得身后的情况,他远离战区的第二个弱点显现出来,如果他距离编队近一些,即使孱弱的EMB145的雷达,可以给他部分警告,而尾随的那架中国战机甚至没有使用雷达,它的主要战术都集中在偷袭上。
当你面对这样一架各种传感器都不起作用的敌机时,纰漏只是时间问题。狮子飞行员以为自己脱险,减小油门准备向南转弯。加力冲刺时积累的巨大热量使得它在10公里外就被红外导弹锁定,但是他仍然茫然不觉。他听到三叉戟的中队长在编队频道里大喊,似乎在警告某种威胁,但是他误以为是在警告他的另一个战友。他已经逃离首都圈,飞到了北方邦的境内,无论如何也该平安无事了。
悄然追击的杀手继续靠近,依仗着接近1。5马赫的速度和1000米的绝对高度,他已经将对手纳入不可逃逸区内。飞行员看着目标大大咧咧地转弯。
2枚导弹飞离挂架,以大约3G的过载转弯,毫不意外地击中了目标。狮子中队的几任中队长,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作战,以保存自己的实力,但是今天他们倒了血霉,碰到到了无从躲避的对手。
罗尔以及其他受惊不小的印度飞行员主动退,这却使得空中一下子冷清下来。中国空军的这轮击中兵力的空中攻势不是没有代价,大部分重型机都没有携带炸弹,一旦敌人主动撤退,他们就无事可做了。从昌迪加尔紧急起飞的加挂了炸弹的枭龙战机还在路上,不过即使这些小飞机赶来,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地面上贺凡隆隆的坦克大军,正分三路向着正面的最强敌人逼近,企图围住对手,他获知敌人调动了一个营级规模的部队去补救后方,现在他的兵力就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可以大干一场了。
无论战斗胜负如何,贺凡的坦克很快就会因为缺乏燃料停在原地,而对手正陷入四面被楚歌的凶险境地,大致上他觉得自己的赢面更大一些,于是决心不再拖延。
叶林斯基以一个营防守正面,同时保持几支机动兵力防范敌人从两侧包抄。双方在3公里外,各自看到目标,开始互相射击,同时保持移动。在这片诡谲的战场上,凡是不移动的坦克群,都有可能被头顶上飘过的末敏弹击中。这样的对抗,考验着双方谁更善于在运动中保持队形,并伺机找到对方的漏洞。
几辆突破得太快的99式坦克被对手穿甲弹击中,其中一辆被击穿起火。贺凡急忙指示部队在原定的保持距离的下限,2。5公里基础上,增加300米,显然在3公里内的距离上,敌人的贫铀穿甲弹有一定的机会。正面硬撼他在弹药上略显薄弱。不过他真正的计划在于左右两侧的包抄。他拥有更多的兵力和更宽的正面,从两侧下手,可以诱使中间的敌人向两侧转动炮塔。考虑到M1A2的我炮塔异常巨大,只要它转动角度稍大,就有可能从战线上的某个点,击中其后部弹舱。
果然左翼坦克佯动,引起了对手的紧张,侧翼移动的坦克报告,对抗系统感知到了大量的测距激光束。这与正面坦克观察到的情况一致,一些敌人坦克开始转动炮塔,它们似乎很害怕被断了后路。
贺凡利用坦克数量摆出的宽正面阵型,十分有利于进攻,敌人一不小心就会暴露出侧面。
左翼坦克群开始释放烟雾,增加敌人瞄准的难度,贺凡的右翼坦克群开始挺进,车长们在各自的搜索范围内寻找那些炮塔转动角度过大的M1A2。
坦克停车后,炮手们开始瞄准目标。没有任何一种坦克是在各个方向上都坚固的,但是错误的角度,有时候也会使原本薄弱的装甲变厚。

747 投弹练习

一名排长最先向目标开了一炮,他看着炮弹飘飘摇摇地飞向目标,风速始终干扰着炮弹,使之水平移动,或左或右,最终炮弹一头扎在较为靠后的区域,大约是装填手站立的区域,那里是炮塔相对装甲薄弱的区域。
坦克开始冒烟,随即顶部舱盖被爆炸气浪顶开,沉重的火炮失去耳轴后的配重,砸到地上,这是坦克被摧毁的典型标志。
其余的中国坦克也开始射击,横风多少影响着炮弹的精度,在远距离上尤其明显。有一些穿甲弹击中了M1A2靠前的主要装甲,有一些则击中了比较靠后的部分。
叶林斯基坐镇后方,通过前线传回来的视频情报,观察整个局面,他很快察觉了危险,对面的坦克企图通过数量来获得更有利的态势。在坦克对战中,充分展开的一方,更容易发扬火力。
10分钟前,他刚刚侥幸躲过了1次对手发射的火箭弹射击,足见这片战场的凶险。不过由于反制及时,那些昂贵的智能弹药落在了较远的区域,只是击毁了很少的次要目标,这是他不断机动的结果。中国的远程火箭弹从200公里外飞来,弹药在空中需要几分钟的抛物线飞行,布撒后,降落伞在空中飘荡的时间也很长,在远程警戒雷达预警下,至少可以让坦克在周围发射一大片烟雾,这也足够干扰末敏弹的红外敏感器的扫描。而叶林斯基手上的M270火箭炮,也准备使用类似的弹药发起攻击,但是暂时还不敢轻举妄动,这确实是战场上少数可以一锤定音的武器,但是使用限制很多。对他而言,主要难题是M270射程不理想,只能部署在敌人空军鼻子底下。
中国坦克继续从一侧射击,调动美军坦克回转炮口,但是这样一动,势必又将炮塔另一边暴露给了另一侧的对手。对于超过3公里的远距离射击,时机稍纵即逝,缓慢的炮射导弹毫无用处,贺凡的坦克部队必须依靠高速的穿甲弹来解决问题,但是穿甲弹确实受到风速的影响。
“报告指挥员,正面敌人开始发射烟雾。他们好像在进行某种退却。”
“我看到了。他们想拖时间,不过他们的策略是正确的。”
“他们现在什么也看不见了,我们可以乘机压上去,近距离解决战斗。”
“不不,再等一会儿。”
贺凡阻止了部下的硬拼,实际上也克制住了自己同样的冲动。他刚占到一些便宜,但是只摧毁了5辆敌人坦克,敌人就开始主动避战。他知道自己可以靠数量打赢对手,但是如果进入2。5公里内对射,敌人的贫油穿甲弹是他忌惮的东西。暂时他还有时间等待,可以指望空军来打破一下局面。
巴基斯坦枭龙战斗机是肃清走廊地带敌人空军后,最先携带对地武器赶到的,这是因为他们可以直接从比较近的昌迪加尔机场飞来。
这种轻型多用途战机,在夜间的对地打击方面并不十分出色,主要是载弹量和单座飞机的先天缺陷。尽管可以携带2枚激光制导炸弹,以及激光指示吊舱,但是飞行员在穿越目标区时,很难在兼顾飞行时找到目标。
拉提夫中校一路小心搜索,这样高难度的任务只能由他这样的老手来完成,而黑蜘蛛中队的其他新手带着炸弹紧跟其后,这是他第一次以编队指挥官身份指挥一场战斗,萨米起飞稍晚,并不掺乎这次对地打击。
对于单座轻型战机而言,要保持飞行,同时找到目标,非常具有挑战性,尤其还要时刻提防四周各种对手雷达。虽然电子战术威胁显示器(MPCD)可以分检出一些信息,减轻飞行员的压力,比如那些威胁需要避开,那些威胁比较次要,可以无视,不过你不能完全将自己的性命交给这个玩意儿,在新武器层出不起的战场上,计算机总是会在识别方面出错,所以它才需要不断地更新软件。
WMD…7有一个宽视场红外搜索模式,但是不太适应从较高的空域搜索地面,如果距离太远,地面即使有车辆,其信号也显得黯淡而不明显。所有这一切,都在考验一名飞行员的应变能力。根据传统,黑蜘蛛的一般飞行员,大约会在第一次起飞的很多年后,才接受这样复杂的科目训练。
“方位85发现哨兵雷达,就在我们的前方,先不要动,等着情报更新。”
拉提夫中校从容提醒队员,不要急着乱躲闪。
他不能将胸中的恐惧暴露出来,实际上他也很怵夜间任务。那些新手们,正在略比他高的高度上飞行,尽管只是负责投弹,但是对于他们而言,这样的任务仍然十分勉强,即使战场上一切正常,返航后的夜间降落仍然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如果顺利,他们中的几个会迅速成长起来,或许还能误打误撞出一个哈桑那样的家伙,不过更多的人会在没有任何试错机会的情况下,被敌人的防空火力击落,或者在降落/起飞这样的问题上损失掉,这种事他最近见得多了。
在中国直接接入JF17的生产后,这种飞机的产量从一度的每月1。5架上升到了每月12架,其中大部分使用中国生产的发动机,简化了电子设备。这样的生产规模,使得巴基斯坦空军可以跟得上残酷的消耗。利用更好的高级教练机,也可以在速成训练中,完善飞行员的能力,这样他们在飞行枭龙时,不至于对对地攻击一窍不通。
后方的中国电子侦察机,已经同时看到了新出现的敌人雷达,通过长基线测距,可以发现敌人距离遥远,并不构成威胁,敌人雷达的位置信息,通过数据链传达到了拉提夫眼前。不过敌人至少已经看到了他,这种X波段雷达可以为一些导弹指示目标,比如霍克导弹或者更可怕的SLAMRAAM防空导弹,霍克导弹至少还需要一部照射雷达,那样势必会触动雷达告警设备,但是如果附近有slamraam导弹阵地,则会使威胁更加复杂化。
拉提夫悄然降下高度,避免低空云层对地面红外信号的干扰,这也使得他的发动机喷口暴露在敌人视野中,在敌人空军被赶出这片空域后,敌人地面防空导弹的敌我识别问题,也变得简单起来,他们可以向一切空中喷火的目标射击,而不用先通过询问机,发射一个可能暴露自己的信号进行识别。
“我提醒你们,必须随时盯着下面,看到任何升空的火光都要第一时间发出警告,提醒其他人。”他说道。
“代理中队长,我们该怎么避开地空导弹。”
有人突然想起这样一个问题,不过对于这批速成飞行员而言,这确实不算一个傻问题。他们之前一直在研究起飞降落以及编队飞行,战斗只是突然面临的新问题。
“很简单,加速离开,发射干扰。如果只是一枚毒刺,你可以仅仅通过加速避开。”
在拉提夫作出回答后,编队电台里安静下来,他们大概一时也想不到还有什么新的问题。
巴空军战机的低空搜索,引来了对手。
悍马搭载的复仇者防空导弹,只是一套孱弱的装置,但是它却出奇的简单,该系统典型的出动方式,可以不携带任何的主动探测设备,完全通过数据链与前沿防空指挥系统(faad c21)获得必需的情报。情报包括来袭木笔哦啊的方向、距离,以及预测航线是否在可能的攻击范围内等等,如果一切合适,射手将要做的只是将随动导弹发射架,转动到准确位置,然后冷却导引头,等着敌人自己撞上来。
拉提夫正埋头在显示器上,搜索敌人坦克,他有幸提前看到了敌人的一部复仇者,正向自己转动发射架。他顺手按下激光测距,显然对手还在其导弹的射程外。他急速转向右侧,引开敌人注意力;这样携带激光制导炸弹的2架僚机,可以安全地从另一侧转向目标,如果他们够机灵的话。但是激光指示的活必须自己来干,那些年轻飞行员无法长时间盯着显示器飞行,那样容易撞到地上。
敌人果然转动发射架紧盯住拉提夫,他是20公里外的前沿防空指挥系统选择的优先目标,计算机参与战斗决策,确实缺乏变通能力。
后方的JF17并没有向左侧绕,他们急于投弹,直挺挺地飞跃敌人头顶,索性敌人执着地盯着射程外的拉提夫,头顶是一处死角。而拉提夫的激光已经照射到了目标。
一架JF17毫无必要地投下了所有2枚炸弹,第一枚炸弹成功将目标摧毁,第二枚炸弹则在地面上炸出一个多余的深坑。
拉提夫转向时,很偶然地看到了公路旁的一辆坦克修理车以及附近停着的2辆M1A2坦克,他甚至可以看到修理车上吊装的发动机,这些都是被末敏弹打坏的敌人装备。
他再次将激光照射向目标,但是剩余的一架JF17飞行员,忘记了投弹步骤,迟迟无法解除炸弹保险。投弹飞行员要捕捉到激光,同样需要飞行员将视线离开HUD,转向下方,确实会让年轻人手忙脚乱。拉提夫只能暂时停止目标指示,等待照射设备冷却,他担心队员太磨蹭的话,一旦敌人分散开来,就会错过最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