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行-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庞刚跟随在众人的身后,发现走在自己面前的一名参将竟然紧张得连脚步都僵直,露在外面的手也在微微的颤抖。庞刚看得好笑之余心中也暗自惊叹这个时代皇权的威力,这可是皇权势微的明末啊,皇帝老子的气场还是这么的充足,要是碰到洪武、永乐年间那气场更足的两位天子那就更了不得了,恐怕那些武将连路都走不动了吧。

走了一会庞刚就听到卢象升高声禀报道:“臣兵部右侍郎兼宣大总督卢象升携奉旨勤王总将官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完,卢象升就率先跪了下去,众将官看着卢象升跪下后也跟着哗啦啦的跪了一片。

跪了一会庞刚才隐隐听到一个声音传来,“众卿家免礼平身。”

“谢万岁!”

众将官起身后一个个都垂眉低目的站在卢象升背后,他们虽然都是武将,但谁都不傻,也知道在这种场合言多必失的道理,反正有什么事情他们的老大卢象升自然会帮他们解决,因此也一个个打定了注意,只要皇帝老子没问话,把自己当成哑巴就是了。

站在最后面的庞刚却有些好奇的偷偷向着前方望了一眼,看到前方二十步远的地方有一个高台,高台上一名穿着明黄色龙袍,容貌清秀但脸色却带着些许苍白的中年人正坐在龙椅上目不转睛的看下来。

“这位就是明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检吧。”庞刚心中默默的想着。

这时只听到卢象升奏报道:“启奏万岁,不知万岁今日宣微臣及众将前来面圣有何旨意示下。”

崇祯微笑着说道:“也没什么大事,朕昨日在城门上看到卢爱卿和众将士在沙场上舍生忘死与鞑子血战沙场,心中颇为感动,今日召见众卿家就是要好好的褒奖诸位的。”

“臣谢万岁!”卢象升低下头躬身谢过后又说道:“好叫万岁得知,臣适才发现鞑子已然于昨夜连夜撤军,正要发兵追赶,岂料万岁却派了曹公公宣微臣及其众将入宫觐见,微臣十分不解,此时能有什么事情比追击鞑子更重要的,请万岁解惑!”

“这……”崇祯一时不禁有些哑口无言,他总不能说是今天早上你的上司杨嗣昌和首辅温体仁一同联袂前来跟我说怕你们走后清兵又来个回马枪又把京师给包围了,所以才找个借口把你们给留下来。

看到崇祯不语,卢象升想起刚才曹化淳说过的话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悲愤之情大声说道:“皇上,值此鞑子新败之际,正是我军奋勇追击抢回被鞑子掳走的百姓和财物的好时机啊,怎可把大军龟缩于京师而眼睁睁的看着鞑子从容撤走呢?此事极为不智啊!”

看到脸上浮现出悲愤之色的卢象升,崇祯一时竟无言以答。这时一名官员却从一旁跳了出来大声叱喝道:“卢象升你好大的胆子,你竟敢质问皇上,你的圣人之言都读到哪里去了?”

卢象升转过头来一看,冷笑道:“原来是陈侍郎,你不要以为本官不在京城就不知道你干的好事,看来蛊惑皇上放任鞑子安然离去的人里也有你的一份吧?想不到你竟然因为怕死而要硬生生的把八万朝廷精锐白白留在京师空耗钱粮,你这种人何其愚也!”

“你大胆!”

这名跳出来的官员正是兵部左侍郎陈新甲,被卢象升说中了心事陈新甲像是被踩中了尾巴的猫一般跳了起来,面色赤红的指着卢象升叱喝道:“鞑子退去固然不假,但你能保证他们不再卷土重来吗,要是鞑子给咱们来个回马枪又把京城给包围了你卢象升能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鞑子依然被我军击退,又如何有胆子再来京师,这分明是你胆小推脱之词。”卢象升不甘示弱,也反驳了回去。

“荒谬之至,兵法有云……”

庞刚看着两人在大殿上当场就吵了起来,而周围的众大臣却没有一个出来劝架的,崇祯皇帝也仿佛见怪不怪的样子,心中不禁奇怪起来,难道后世台湾式的民主竟然提前在明朝上演了吗?

其实这点倒是庞刚少见多怪了,有明一朝朝廷的官员们在大殿上吵架早已是屡见不鲜的事了,别说吵架了,就是在大殿上上演全武行也不是什么稀罕事,这一点倒是贯穿了整个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

卢象升和陈新甲两人越吵越激烈,一个说对方贪生怕死,另一个说对方不把皇上的安危放在心上,眼看着就要动起手来,就在这时崇祯发怒了,“够了,你们闹够了没有,这里是太和殿,不是街头的菜市,想要吵架散朝后你们再吵个够,现在都给朕住嘴!”

看到自家老板发了怒,卢象升和陈新甲这才悻悻的住了嘴。

崇祯深吸了口气,忍住的心中怒火,面色不虞的说道:“卢爱卿,要你们不要追击鞑子是朕的决议,你不要再怪陈侍郎了。”

卢象升听到崇祯都这么说了,只好无奈的拱手道:“臣遵旨!”

崇祯说完后把目光转向了刚才一直站在卢象升后面看得目瞪口呆的众将,沉声说道:“你们当中谁是那位青州来的灵山卫千户庞刚啊?”

众人一听,齐齐把头都转向了后面一直呆立着的庞刚,看得后者一阵发呆,直到旁边不知道是谁推了他一把,庞刚这才醒悟过来,急忙走了出来向崇祯跪拜了下来,恭声道:“微臣青州灵山卫千户庞刚叩见皇上!”

崇祯看着下面跪拜着的庞刚原本紧绷着的脸色竟然舒缓了下来,最后还笑道:“庞爱卿平身吧!”

“谢万岁!”

当庞刚站起来后崇祯微笑着说道:“朕昨日在城楼上看到爱卿杀入鞑子群中如入无人之境,真可谓勇冠三军啊!”

崇祯此言一出,众将都艳羡的看着庞刚,这个小小的千户看来还真是被皇上记住了,估计这次不发达也不行了。

“多谢皇上夸奖,微臣只不过是尽了一名臣子的本份而已。”庞刚却是不卑不亢的拱手谢过了,随即又接着说道:“微臣既然吃了这碗饭,自然就得为皇上为朝廷征战沙场,不敢劳皇上夸奖。”

“呵呵……”看到庞刚说得这么直爽,再看到庞刚相貌堂堂身材魁梧,崇祯不禁越发的欣赏起来,笑着问道:“爱卿今年多大了,可有成家啊?”

“有劳万岁挂念,微臣今年二十有四(古时都算虚岁),已然娶妻扬州商贾之女庞孔氏为妻!”庞刚虽然不知道崇祯问这话是什么意思,但还是据实回答。

“唔!”崇祯微微点点头,突然问道:“庞爱卿,朕前些日子受到了一封由青州全体富户士绅告你的奏章,说你以青州士绅的身家性命相威胁,胁迫青州士绅们捐粮捐物,这还不算,你还杀了一户粮商并且开仓放粮,此事可是属实?”说到这里,崇祯的语气已经变得严厉起来。

崇祯这句话犹如一道晴天霹雳一下子就打在了大殿之上,包括卢象升在内几乎所有人都吃惊的看了过来,他们谁也没有料到眼前这位小小的千户竟然这么胆大包天,擅自杀害粮商并把人家的粮仓打开开仓放粮,这可是大罪啊!

第一百五十章 封赏

庞刚可没想到崇祯皇帝会给他来这么一手,一时间不由得惊呆了,后背上不由自主的出了一身冷汗,这些日子忙着打仗,青州那档子事他早被他忘得一干二净了,现在突然被崇祯这么在殿前一提出来,饶是他一向胆大也觉得有些六神无主。

“庞刚,你怎么不说话了,你身为一名武将,竟然在没有上报朝廷的情况下就杀害无辜粮商,擅自开仓放量,在你的眼里还有朕、还有朝廷的王法吗?”崇祯的声音越来越大,就连排在大殿外的百官也听得清清楚楚。

崇祯咆哮的声音在大殿上回响着,犹如一道道惊雷在庞刚耳边响起,原本有些疲惫的眼里此时也射出了威严的精芒。

“靠!不用一上来就安上一个这么大的罪名给老子吧!”庞刚此时的心里要说不害怕那是假的,但他也知道此时要是一个答对得不好很可能就是落得一个革职查办甚至推出午门斩首的下场,激动之下的他也顾不了这么多了。他豁的站了起来目视着坐在龙椅上的崇祯大声说道:“启禀皇上,您说微臣没有经过经过朝廷的公文就擅自杀死那名粮商臣无话可说,可您要是说那名粮商无辜臣却是不服!”

“臣不服!”

庞刚这话昂然说出后,一时间大殿上行鸦雀无声…

“大胆!”

“大胆之徒,皇上跟前也敢公然咆哮!”

“狂妄之徒,把他拿下!”

庞刚话一出口,大殿上一片寂静,但随即又一片哗然,几名文官纷纷跳了出阿里指着庞刚大声叱喝起来,还有人甚至要叫来侍卫要把它拿下,大殿上乱成了一团。

而卢象升和身后的众武将却看得目瞪口呆,刘泽清这个满脸横肉的粗鲁家伙也喃喃的说道:“他娘的,这小子比俺老刘的胆子可要大多了,竟然敢在大殿上对冲着皇上大吼。”

“你……你……”崇祯气得指着庞刚的手直打哆嗦,他登基九载有余,虽然国事每况愈下,但从来还没有哪个臣子敢对着他顶牛叫的,更何况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冲他吼叫,一时间他竟然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看到皇帝被庞刚气得不轻,卢象升赶紧上前几步对着庞刚大喝道:“庞刚,你在胡说些什么,还不赶紧向皇上请罪!”

庞刚此时的脑瓜子也转了过来,他顿时就想到崇祯此时在大殿上说出这件事只是要敲打敲打他,绝不是要治他的罪,否则也不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提出来了,真要治他的罪只消在他进宫的时候把他拿下就是了。

他“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大声说道:“皇上,本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是皇上要是拿适才的罪名给微臣定罪微臣却是死也不服。”

此时的崇祯也从刚才的震惊中缓过神来,他坐在龙椅上看着跪在地上π自倔强昂着头说不服的庞刚咬着牙从牙缝里一字一句的说道:“好、好好,要是朕现在就治你的罪倒显得朕不教而诛了!庞刚你说,你要是说不出一个子丑出来朕决饶不了你!”

“说就说!”庞刚也豁出去了,他昂然道:“适才皇上说青州的富户士绅联袂上告,说微臣在青州杀粮商、威逼那些士绅富户捐钱粮,并擅自开仓放粮,可是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日青州城中聚集了五万流民,可官府却早已无力赈灾,数万灾民在青州城中嗷嗷待哺,每天都有数百流民因饥寒交迫而死去。而此时闯贼也派出了数百流寇混入了青州城意欲在青州造反,情况已然危在旦夕,可当时青州城中却只有老弱兵丁不足一千,如若流民造反青州必然落入闯贼之手,可是青州城里四大粮商却趁机囤积居奇,再也不肯卖出一粒粮食,即便肯卖那也是一个天价,试问那些流民如何能买得起。

眼看着民愤已然积累到了极致,流寇也趁机四处煽风点火,微臣奉命筹粮,当初也曾向那些粮商士绅求爷爷告奶奶的求他们捐些粮食出来赈济灾民,可他们却依然一毛不拔,而臣也接到了密保,说粮商郑家秘密勾结流寇意欲造反,臣这才不得已行此霹雳手段把郑家拿下。万岁您可知当日微臣进入郑家后在他们家里搜出了多少粮食吗?那是整整两万石粮食啊!”

“两万石!”庞刚此言一出,就连崇祯也吓了一跳,他皱着眉头说道:“庞千户,你没搞错吧?青州区区一个粮商怎么会搜出两万石粮食,那可是三百多万斤粮食,够五万流民吃上好几个月了。”

庞刚肃然道:“回皇上话微臣没有说错,就是两万石粮食,您想啊,区区一介粮商家里竟然藏有两万石粮食,却不肯拿出来贩卖,难道他不知道要是让那些流民暴动起来他们的粮食势必会被哄抢一空吗?试问他居心何在?这样的人不办他办谁!可让微臣想不通的是,那些侥幸保住了一命的富户士绅们竟然还有脸来诬陷微臣,皇上,微臣一心为了朝廷、一心为了大明,可到头来却落了个枉杀无辜的罪名,臣冤得慌啊!”

听了庞刚把话说完,大殿上寂静无声,能站在大殿上的哪一个不是人精,庞刚的话他们一听就知道十有八九错不了,那些商人的习性他们可是太清楚了,要让他们捐粮施粥那可是比割他们的肉还疼,他们才不会管你流民门有没有饭吃会不会饿死呢。

庞刚继续说道:“况且事后青州知府巍大人和指挥使宋大人也也专门写了奏章给了朝廷禀明此时,难道皇上您没看到吗?”

崇祯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他还真记不起来收到过此类的奏章,不过他也不过是借此事来敲打敲打庞刚,现在听到庞刚解释后也趁机就驴下坡,微笑着说道:“朕还真没收到过此类的奏章,不过看来朕还真是冤枉你了,庞爱卿,你先起来吧!”

“谢皇上!”

看着肃然站立在一旁的庞刚,崇祯笑了笑说道:“庞刚,你勇猛过人,昨日又为朝廷奋勇杀敌,朕心甚慰。卢爱卿、众将士上前听封!”说着崇祯把手一挥,一名手捧圣旨的太监站了出来。

“哗啦啦……”这时卢象升和众将也赶紧跪了下来。

大殿上响起了这名太监尖锐的声音:“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卢象升公忠体国,不负朕望率大军大破贼酋,特加封太子少保衔,赏纹银五百两、锦缎五匹。大同总兵王朴赏……青州灵山卫千户庞刚升授定远将军衔、青州都指挥使并镇守青、莱州、登州东路参将,赏赐纹银……”

后面的话庞刚已经听不清楚了,因为此时的他已经陷入了狂喜之中,参将、定远将军衔、青州都指挥使并镇守青州、莱州、登州东路参将,那岂不是说他要接宋兴和的班吗?这下可是发达了,参将、定远将军衔、青州都指挥使这三个头衔里定远将军是虚衔,可以先抛在一边,但是青州都指挥使那可是实职了,再加上总领青州、莱州、登州这三州的参将衔,这也就是说崇祯已经把山东沿海东路的军事力量都归他管了,况且他从一个正五品的千户一下子跳到正三品的参将,这个跳跃对庞刚来说不可谓不大,说是鱼跃龙门也不为过,这下庞刚也可以拍着胸脯说自己时高级干部了。

“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听完封赏后,高兴得几乎要手舞足蹈的庞刚随着众人再次跪拜了下去。

崇祯皇帝坐在高处,庞刚那狂喜的神情清楚的映入了他的眼里,他不禁摇头失笑起来。待到众人谢恩后他才和蔼的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