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美色-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服。”

杨广嘴角挤出一丝笑容,“李爱卿说的好。”

除李浑,李敏,虞世基,苏威,宇文述外,有些面孔萧布衣熟悉,有的陌生,儒林郎曹翰和秘书郎虞世南均在。杨广身旁就是萧皇后,此刻正是端坐在旁,满是关切和喜爱的望着萧布衣。隋文帝之时,独孤皇后往往和文帝一起听取政事,被朝臣称呼为二圣,萧皇后虽然远没有独孤皇后的权利,和杨广一起观殿试,群臣也是司空见惯。

李渊也在,只是远远的排在末端。他身边两少年都是器宇轩昂,正是柴绍和李世民,二人都是年轻气盛,看起来都是跃跃欲试的样子。

裴茗翠这种场合并不在场,她和杨广的关系非比寻常,却是极为知道轻重,重要的场合下以她这种身份,当然不会在群臣面前露面。

“苏爱卿,殿试一事,不知道你等商议的如何?”杨广又问。

从他的态度上,看不出对萧布衣的暴怒,这让萧布衣多少有些心安,转念一想,多半是萧皇后枕头风的功劳,杨广先不说如何,他娶了萧皇后这种温柔贤惠的老婆,已经是他一辈子的福气。

纳言苏威出列道:“回圣上,老臣接到圣上的旨意,这三日来一直都是殚精竭虑,准备从三方面考核校书郎的本事。”

“哪三方面?”杨广颇有兴趣,似乎早就忘记了萧布衣的冲顶之事。

“第一当然是考骑射,射是六艺之一,自古流传。以射观德,以射观武,老臣想的是,这第一方面就要从射之事看校书郎的本事和德艺。”

“不错。”杨广微笑道:“苏爱卿言之有理。”

苏威精神一振,“这第二项的考核就是考究校书郎的文采,臣请儒林郎之首曹翰出题,请校书郎解答。”

萧布衣脑袋有两个大,对于这种考核十分无奈,只因为文采好了不行,差了也是不行。

“也好。”杨广点头,不知可否。

“这第三试却是要考察校书郎的武艺。”苏威又道:“老臣和左骁卫大将军张瑾,武侯府董中将联合推举出一人和校书郎对练。”

“那人是谁?”杨广问道。

“那人是武侯府郎将冯毅中,都说他武功高强,武侯府又是专司昼夜巡察,执捕奸匪之责,里面的人个个都是武功高强,我想校书郎能和他过个十招,就能看出他武功的高下了。”

萧布衣又是大为头痛,知道这关也不算好过,要知道隋设十二卫,孙少方是右卫府的禁卫,主要是守卫宫中,职责说轻不轻,说重不重,因为很多隐患早被皇城设计的时候杜绝,很多时候事情不多,武功不见得高明。左右武侯府兵卫在东都却是专门捉捕奸匪,四处奔波,刀头舔血,不言而喻,武功高明那是一定的。

“十招?”杨广皱了下眉头,“校书郎仆骨扬名,一人千军中杀死莫古德,十招不免太过轻松了吧。”

苏威只能道:“回圣上,那就百招为限如何?”

杨广还不置可否的时候,萧皇后已经说道:“圣上,这不过是想看看布衣的武功,又非生死之搏,苏纳言的建议很是不错。”

杨广点头道:“皇后说的有理,那就以十招为限,萧布衣若是能胜过冯毅中,我就赏他个大官,若是不然,哼!”

萧皇后愣住,不由苦笑,知道这个夫君的脾气,倒是不好多说。

杨广斜睨了萧布衣一眼,有点挑衅的味道:“校书郎,你的意下如何?”

萧布衣见到他诺大的年纪,一国之君,竟然有和自己斗气的味道,心中好笑,只是施礼道:“校书郎只能说是尽力而为。”

“尽力而为,尽力而为?”杨广嘴角一丝微笑:“骑射之比一人没什么味道,我记得李渊的射术不错?既然如此,可以出来和校书郎比试下。”

李渊早早的站了出来,“圣上,老臣最近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的,校书郎年轻有为,老臣如何还能和他相比?还请圣上饶了老臣,莫让老臣丢了面子。”

杨广哈哈大笑道:“李渊,你真的一年不如一年了,听说你前几日还为了个歌姬和手下争风吃醋?”

李渊满脸通红,“圣上英明,老臣没有争风吃醋,那个本来是……”

杨广挥挥手,不想多听,“那你退下吧。”

“圣上,我觉得不公平。”李世民突然越众而出,他在这里官都算不上,能来这里,倒是因为得杨广宠爱的缘故。

“世民何事?”杨广温和的问道。

“圣上,校书郎因仆骨扬名,可柴绍却只能闲居京都,也没有什么莫古德王子来抢亲。”李世民大声道:“校书郎因为功劳得到圣上的殿试,可柴绍呢,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世民不得无礼。”李渊低声训斥了句。

李世民说的并不恭敬,出奇的是杨广并没有恼怒,只是问,“你姐姐还没嫁人,你已经替柴绍说话了。”

李世民有些脸红,“圣上,世民只想给柴绍求得个机会。”

柴绍出列道:“圣上,微臣是不敢和校书郎争的。”

杨广淡淡道:“是不敢,而不是不想?”

柴绍红脸,却不能不说杨广已经看出了他的本意。他出身将门,武功不错,祖父北周的骠骑大将军,父亲钜鹿郡公,他自幼习武,少年时候就当了元德太子的千牛备身,也就是陪伴。可这一当就是近十年,别人陪太子读书总能捞个官做,他这个陪太子读书的却是把太子读死了。元德太子死了后,他更是闲置无聊,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李世民和他交好,如何看不出他的心意?这次萧布衣殿试,萧布衣可有可无,却是柴绍祈求多年,求之不得的机会!

人的命,谁能说清?他当然不知道萧布衣是被逼无奈,只能叹息萧布衣命实在太好。

见到柴绍的默然,杨广望望李世民,挥挥手道:“既然如此,柴绍和萧布衣比箭,箭法高明者进入下一轮殿试。”

众人虽是沉默,却都是面面相觑,心道这个圣上变化无常,倒是不易琢磨。

萧皇后有些焦急道:“圣上,布衣他……”

“不用多说了。”杨广淡淡道:“能在仆骨扬名,一箭射死莫古德的若是连柴绍都不能比得过,这官,不当也罢。萧布衣,你意下如何?”

萧布衣本不想争,可见到萧皇后急切的表情,心中有股暖意。由始至终,萧皇后从来没有图过他什么,只是因为他是萧大鹏的儿子,费尽心力的为他争取机会,无论如何,这次他总不能让萧皇后失望,管他唐高祖还是唐太宗,管他千牛备身,还是千牛附身,不给他萧布衣面子的,他也实在没有必要给对方面子。

“回圣上,布衣没有异议。”

李世民听到,有些兴奋的拍拍柴绍的手臂,低声道:“小心些,莫要阴沟翻船。”萧布衣耳尖,早就听到李世民的说话,知道李世民并不看好自己,微笑道:“不知道柴公子想怎么比试?”

“这要听苏大人吩咐,柴绍怎敢做主。”柴绍这才认真的望了眼前的竞争对手一眼,饶他风流倜傥,自诩骑射相貌不差,可见到萧布衣的双目炯炯,也是收起了轻视之心。

“我命人在百步外放两个箭靶,你们从左右跑马到举旗兵士那里放箭,射中靶心的算胜,你们有什么异议吗?”苏威暗自摇头,也不知道怎么处理的好,按照他的本意,让萧布衣连过三关,风风光光的,自己也能交差,没有想到横生枝节,倒打乱了他的计划。

“柴绍听从大人的吩咐。”柴绍信心十足。

萧布衣点点头,“苏大人,我倒没有准备弓箭。”

苏威微笑道:“马匹弓箭早就准备妥当,不知道校书郎用几石的弓箭?”他只是一挥手,就有兵士举着弓箭过来,任由二人挑选弓箭。

长弓可分软硬两种,软弓不需要太大的力道,见到柴绍盯着自己的举动,萧布衣随手取了张软弓,柴绍虽然不想轻视,可见到他取了张软弓,还是忍不住的问,“不知道校书郎平日拉几石的硬弓?”

萧布衣笑,“我平日只吃饭,不拉弓的。”

柴绍取了张两石的硬弓,微笑道:“校书郎过谦了。”

一石在现代而言,基本就是一百多斤,柴绍随手取了两石硬弓,就是说他留了后手,不止这个实力,两石就要拉力两百多斤,已经算是少见,奉上长弓的兵士都是带了钦佩的神色,当然对萧布衣,都是有些蔑视。这小子看起来也是硬朗,怎么专拉软弓?

萧布衣取了一袋箭背到身后,见到柴绍不拿箭袋,只取了一支长箭出来,好奇道:“柴公子,你怎么只取了一支箭?”

柴绍微笑道:“想要射中靶心,我是一支箭足矣。校书郎取一袋箭,可是怕一击不中吗?”

萧布衣有些惭愧道:“在下不经常拉弓,也不擅长箭术,只怕失手的。”

柴绍摇摇头,淡淡道:“校书郎过谦了。”

苏威一旁见到也是摇头,人家柴绍浑身上下说白了点,那就是释放着强烈的霸气,也叫信心,可这个萧布衣怎么看起来,都是瘟鸡一般。

二人准备妥当,一样的翻身上马,策马分开两翼,相对而立,而箭靶子立在离二人一线的中点大约百步,也就是二人和箭靶子成个三角形。

掌旗官在二人一线的正中,举旗一落,柴绍已经催马直奔,萧布衣亦是如此,并不落后。

柴绍纵马狂奔,只用牙齿咬住利箭,伸手勒缰,他倒不是要比什么马的快慢,但是马速快慢也会在人心目中产生不同的意义。若都是射中靶心,只要快了射出一箭后,无论是马术还是箭法,当然都是胜出一筹。他只怕萧布衣使用骄兵之计,这个机会他等了近十年,那是绝对不容有任何闪失。

二人马儿交错,柴绍虽全力策马,却和萧布衣几乎同时到了掌旗官的身旁,柴绍前一刻已经取箭拉弓,侧头向箭靶子望去,双眸凛然,马儿过了掌旗官那一刻,松手放箭,‘嗤’的一声,柴绍已经脸露微笑,知道这箭射出绝对十拿九稳。

身后也是‘嗤’的一声响,紧接着‘叮’的一声,李世民才待欢呼,笑容已经凝结在脸上。柴绍浮出的笑容也被北风吹走,难以置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他一箭射出,却发现突然斜斜的变了方向,只是因为另外一箭射中了自己的箭杆,射断了自己的利箭!这怎么可能!

远方处的掌旗的兵士却是高高的举起旗帜,示意一箭正中靶心,是萧布衣那个靶子的兵士!萧布衣射出了两箭?他怎么做到这点,他一箭射中靶心并不稀奇,可他另外一箭射中自己射出的利箭,他是不是人?这比什么百步穿杨还要困难了太多!

柴绍发呆的时候,萧布衣却已经策马回转,路过柴绍马前的时候轻声说了一句,“柴公子下次比试的时候,记得最好多带一支箭来。”

他说完这句话后,挂了长弓,去了箭袋,翻身下马,缓步走到武德殿前,深施一礼道:“圣上,微臣幸中靶心,特来回命。”

他说的谦卑,却没有人认为他是幸运,萧布衣的以箭射箭之法他们简直是前所未闻,可他们知道这个难度不亚于一箭三雕,这个萧布衣简直可以通神!他们只知道箭术马术,却不知道萧布衣这段日子以来,修习易筋经没有一日断绝。他人本聪明,又是勤奋,几乎把吃饭睡觉的功夫都用在修炼易筋经上面,如今的眼力耳力,触觉感官都已经到了本身前所未有的巅峰境界。对于身边周遭事务,他也是少见的触动和敏锐,运功到了极限,不要说是人近能察觉,就算飞雪蚂蚁的微动都是感知的清楚。不然柴绍射箭迅疾,以他平时的能力,断然无法射中。

苏威终于也从震动中醒悟过来,快步上前道:“圣上,校书郎的箭法简直神乎其神,以箭射箭,一弓两箭,老臣枉自活了这多年,这种箭法居然是头次见到,看起来圣上钦点之人,果然名不虚传。”

他把识人之明的大帽子扣在杨广的脑袋上,杨广颇为满意,嘴角一抹微笑,“苏爱卿,校书郎这关可是过了?”

“过了过了,”苏威连连点头,“圣上,古人有养由基百步穿杨,晋楚鄢陵之战中,一箭射死晋国的大将魏锜,为楚国立下赫赫战功,今有校书郎萧布衣以箭射箭,日后定能成为大隋名将,为我大隋忠心护卫……”

“苏大人既然听过百步穿杨的典故,不知道可听过射穿七札之事?”柴绍不知道何时已经满脸红光的立在苏威的后面。

他不是兴奋,而是羞愧,他败的不服,只觉得萧布衣取巧。他本年轻气盛,只觉得要扳回这个面子才好。

苏威咳嗽声,“柴绍你想说什么?射穿七札我如何不知?想当年潘党不服养由基的箭术,要和养由基比箭,他们比试都是箭箭中的,不分上下。只是靶子是死的,有人就想出让他们射杨树叶子的方法,潘党没有射中,这才又提出射胸甲之法,潘党一箭洞穿五甲,养由基却是射穿七札,难道你方才输了不服,这才想要效仿潘党之法?”

他口气中多少有些嘲讽,一个千牛备身在他纳言眼中实在算不了什么,要不是有圣上在此,他早就高声的训斥。柴绍听苏威把自己比作潘党,不由脸红心怒,却是强压住怒意,向杨广深施一礼道:“圣上,方才柴绍一时疏忽,并非箭术不精,眼下不求爵位,只求再和校书郎比上一场。古有射穿七札之美誉,今日柴绍只想效古人之风,邯郸学步,还请圣上恩准。”

“圣上,既然是二人比箭,我想就允许斗智斗勇,”萧皇后微笑道:“如果柴绍不求功名爵位的话,这场比试嘛……”

她本来想说不比也罢,没有想到杨广来了兴趣,“那好,就让柴绍和校书郎斗智斗勇一场,方才是斗智,这下倒是要斗勇看看。苏爱卿,按照柴绍的意思进行准备。”

柴绍大喜,高呼道:“谢圣上。”

苏威却是皱眉,只好吩咐兵卫准备胸甲,“柴绍,你准备射穿几重胸甲?多了我也不想准备的。”

柴绍想了下,“柴绍既然邯郸学步,就想效古人之风,还请苏大人辛苦下,为柴绍准备七重胸甲。”

“那也要射得穿才好。”苏威连连摇头离去吩咐兵士准备。走的时候记得了萧布衣,扭头问,“校书郎,你要准备几重胸甲?”

“我以前没有射过这东西,只怕一重都射不穿的。”萧布衣微笑道:“不过既然要比试,还是也请七重胸甲吧。”

苏威点点头,“校书郎神勇无敌,想必能射穿的。”

花有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