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河赋- 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次,南平国主就将胜利的希望完全压在了奇袭玉珑关之上。

    然而,要实现这一计划,南平军首先要在白鹤关获得胜利。

    辽洚深、辽朝元父子是南平首屈一指的名将。其中辽洚深参加了六年前大举攻打鹤舞的战斗,在国君战死,兵败如山的恶劣形势下,担任殿军。他的英勇作战让鹤舞军付出了极大代价,并挽救了许多友军的生命。辽朝元这一年二十七岁,是辽洚深长子,他是女奴所生,然而南平不重嫡庶,他十六岁就以勇猛名满全国,在六年前的战争中与其父一同殿军。曾单刀跨马立于山道上,力斩三名大将,竟使千余士兵在他面前退却。

    辽朝元这一次担任左路军元帅,领军七万,号称十万,进攻白鹤关。他的任务并不是一举攻克关城长驱直入,恰恰相反,他要做的是尽可能的拖延战局。要打得足够激烈,又不能破关,要给苏台带来强大心理压力,迫使他们不断增兵。一旦扶风、鹤舞两地的精兵都聚集于此,太子即与其父强攻玉珑。届时,玉珑告急,鹤舞军必快速撤军,要到那个时候辽朝元才能一鼓作气攻下白鹤关,与大军会师于鹤舞境内。

    八月末,白鹤关之战已经进行到了第四十九天,扶风军先后两次共增兵两万。经过四十九天的激战,白鹤关城墙已经残破不堪,守城将士也疲惫至极。最糟糕的是少朝刚刚洗劫了清平关中准备运往扶风的军饷辎重。当时新任扶风提督自鸣凤前往扶风途中遇到白水江下游泛滥,被堵在途中长达三十余天,还没有到任。代理提督乃是丹舒遥下属,她一方面尽可能的筹集粮饷军需送往白鹤关,另一方面牢牢记着丹舒遥说过的一句话“扶风第一劲敌永远都是乌方”,故而不敢调动主力,斟酌再三拨了两员大将两万兵马前往援救。其目的不在克敌,而是拖延时间,等待京城援军到来。

    八月二十七日,辽朝元在军营中商议攻城计划,正感叹这不许胜不许败,既要削弱其实力又不能让对方看出端倪的仗实在难打。看着城墙已经残破不堪,有些地方眼看着不用攻打,只要一阵大风一场大雨就要坍塌;而守军也是人困马乏,城内粮草到还充足,可弓箭明显不够。今日一阵攻城差一点就能成功,还是对方两员主将,一个亲自在城上砍杀,另一人冒着箭雨击鼓,鼓舞了士气,一阵猛攻才将己方压了下去。

    “快要装不下去了啊——”他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就在此时但听城上一片喧嚣,探马飞奔入帐:

    “报元帅,敌人援军已到!“

    “哦——来的是什么人?”

    “城上打出正亲王旗号。”

    “苏台迦岚?”

    “回元帅,旗上是花子夜三字。”

旧版 第二十章 一抔之土,六尺之孤 二

    八月二十七日,苏台花子夜抵达白鹤关。白鹤关已经集中了扶风军三员四位将领,原白鹤关主将,也就是丹舒遥的得意门生在攻城第二十七天时冒险领军出城迎战,辽朝元亲自出战,交手不过三个回合便被击落马下。辽朝元正要将其擒拿,但听身后风声,一侧头躲过一枪,回马看去,见是一员用枪的小将,正当年少眉清目秀,于是持枪笑道:“你不是我的对手,快快退下。”

    此人举枪大喝:“休伤我将军!”策马将主将护在身后,一步不让。

    辽朝元见士兵们抢上前来要援救主将喝道:“快快退开,辽朝元不杀女流之辈。”

    副将大怒道:“胆敢轻视我女儿家!”举枪便刺,此人铁了心要保护主将,发了疯一样缠着辽朝元,连中数枪而不退。辽朝元见她美貌年少,倒也的确不想杀她,只想速战速决,哪想到他虽然勇武少有,可面对不要命的打法还是处处受限。一个分神还叫她一枪刺破盔甲,这一下只能忘了先前“不杀女流之辈”的宣言,痛下杀手,再看时,那主将早已叫士兵们救回去了。

    辽朝元也禁不住为这女子的勇敢而震惊,收枪退下令军中打出旗语允许白鹤关将士前来收尸。副将名叫芳叶,追本溯源也是丹家后裔,这一年刚刚满二十岁,位在六阶。

    白鹤关主将藜褚雁醒来后听到芳叶战死的经过,流泪道:“我对她不过做了些举手之劳的小事情,今日却得她以死相报,叫我日后怎么能安心呢。”

    原来芳叶虽是丹家之后,却早与丹家没什么联系可言。那一年她故乡遭灾,弟弟妹妹都饿死了,双亲看看实在活不下去,想到还有个在扶风当将军的远亲,带着她逃难出来。行到白明州附近,气温骤降,一家人在桥下避风,眼看都要冻死了。芳叶便在夜中一家家敲门请求对方接纳一家人入内避寒,连敲了十来家人家,不仅无人援手,还被人放狗追咬。正好藜褚雁经过,赶走恶狗后问清原委,将这一家三口接入自己家中。芳叶之母最终还是没熬过这场寒冷,可芳叶还是感恩戴德。藜褚雁得知芳叶学过几年武后即提议她参军,更替她安顿家人。后来芳叶与丹舒遥相认,便在扶风军中任职。她常说藜褚雁乃是救命恩人,无论地位高低都要跟随在他身边,这一次藜褚雁出任白鹤关守将,芳叶也跟着来了,没想到果然就了藜褚雁一命。

    芳叶十五岁入扶风军,英勇善战,加上年少聪慧,向来很得人缘。丹舒遥出任扶风大都督时携妻儿随军,丹夕然与其年龄相近,两人相处的十分愉快。丹夕然此次随花子夜出征,一入白鹤关听闻噩耗,当即放声痛哭,并请求花子夜对起加以表彰。花子夜听到她不惜生死救主将的过程后感慨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那些拿着一二位高位的人都做不到的啊。”于是命书记洛西城起草文书上书朝廷,请求对芳叶的义举加以表彰,并拨款抚恤其家人。

    城外辽朝元虽然早就准备苏台朝廷派兵增援,却没想到来的居然是正亲王。他们出兵前计划时都以为按照以往惯例,只要敌国军队不过十万,重要关城不失陷,朝廷一般从周边调兵,即使中央调遣兵马,也只是辅助,数量不会超过五万,大将最多三位。却没想到这一次一出动就是地位仅次于皇帝的正亲王花子夜。

    他们对苏台王朝的内部矛盾虽然有所了解,可毕竟还是不够。他们的确知道鹤舞领主迦岚微妙的地位,故而一厢情愿的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大举进攻玉珑关,朝廷也许不会及时发兵援救。而南平也并没有狂妄到认为自己可以占领整个安靖王国的地步,对君主来说,一场彻底的掠夺,以及逼迫苏台纳表称臣,就已经可以报六年之仇了。他们哪里想皇帝偌娜居然会突然兴起御驾亲征的念头,而花子夜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自行披挂上阵。而正亲王一出动,不管迦岚对这场战争到底怎样评价,十万兵马那是最起码的数字。用迦岚自己的话来说“正亲王出巡都能带上万士兵护送,不要说出征,人数少了到显得我们安靖无人。”

    八月三日,苏台迦岚、苏台清杨与众文武大臣在永定门为花子夜践行。皇帝偌娜命女官长秋水清送来御酒三杯,为自己的兄长壮行色。此外又赐随军出征的记室水影短剑一柄,传来口谕说“自古宝剑赠壮士,少王傅远赴白鹤,为国杀敌。朕少时承教导之恩,今日复受退敌报国之德,心中感慨难以言明,故赐宝剑一柄为王傅防身。”又赐酒一杯。水影拜受宝剑,却将酒献于天地。十万军队兼程倍道,途中听闻扶风两度援救均未能解围,又闻藜褚雁重伤,重将都忧心忡忡。花子夜与各位将领商议后决定带领两万骑兵先行驰援,步兵随后赶上。邯郸蓼虽然觉得分兵不是上选之策,可也想不出新的主意,而包括丹夕然在内的其他将领都表示赞同。于是花子夜亲自率领骑兵,以邯郸蓼为后援。先锋丹夕然、记室水影、书记洛西城等人随花子夜而行;而司革、司兵等押着大批粮饷辎重跟从邯郸蓼的主力。约定九月一日前会师白鹤关。

    水影自入宫之后不要说千里远行,就是京城也没出过几次。而自留用爱纹镜身边后终日锦衣玉食,哪里吃过这种行军打仗的苦,昼夜兼程、风雨无阻,出京不过十来天就染上了风寒,终夜咳嗽不止。分兵之时众将都劝她跟随主力缓行,她却道:“哪有主帅冲锋在前,记室却远远躲在后头的道理?千里之外,如何为主帅行文、颁令?”于是抱病跟随。这一次出征也调用了好几名御医随军,拂霄也在其中。也不知水影的根底好呢,还是拂霄的医术实在高明,急行军五天后她的风寒也痊愈了。只不过骑兵兼程倍道而行,纵是文官也没有坐车的道理,一连几天快马骑下来,腰背酸痛不堪不说,腿上皮肤也磨破了好几处,可让拂霄每日叫苦不迭。

旧版 第二十章 一抔之土,六尺之孤 三

    辽朝元在花子夜援军到来之后暂时退兵三十里,以作观察。他首先要弄明白援军的真实数量以及花子夜的战术,然后才能继续用兵。同时,他派出士兵飞马告知太子,苏台出乎他们意料的以正亲王带兵,援军数量可能超出预计。

    与此同时苏台花子夜和他的幕僚们也忙于了解战况,布置防守。花子夜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故而从来不曾被当作继承人培养过。尤其是皇长子即为公主,皇位继承无忧,不象爱纹镜,兄弟姊妹不断夭折,好不容易盼到一位公主,也夭折了。故而这位皇次子虽是男儿,却被当女子来教育,为未来登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花子夜姊妹众多,他身为皇德妃的长子,所需要做的就是琴棋书画、淑贤高雅,日后与名门后裔结亲,然后一辈子端端正正的当一名王爷。或者留下一些能被后代传颂的艺术作品,或者以优雅仪容、高贵品格作天下男儿的表率,等孩子出生就专心致志教养继承人,为苏台王朝培养栋梁之材。

    这就是一个皇子的生存价值,故而他虽然也从小先跟随文书女官,后入太学院东阁,和庶出的姊妹们受的教育好象差不多。可事实上先皇对他是不是懂政论、兵法,能不能执政、治国根本就不关心。文书女官和少王傅对皇子的教育也侧重于艺术,而非治国。清杨和迦岚二人十岁之后就经常陪伴皇帝上朝,听朝堂上决断国事的方法。到了十五六岁更要随军出征,或者代天子巡查各地。但凡京畿等地有了大规模自然灾害,公主们难免也要参加赈灾。故而公主,尤其是父系或者母系又显贵的公主,到了二十来岁可能受封亲王时都已明白不少治国、领军的要务。而花子夜直到先皇驾崩,大宰与前任正亲王召集众皇子和宗室宣读遗诏时才知道自己居然被选为仅次于皇帝的正亲王。一开始当然是欣喜若狂,可最初那一阵子欢喜过去,等到案桌上第一次放上高的可以埋住人的折子后,欢喜就变成了烦闷。往日里看清杨监国,一呼百应,只觉得说不出的气派,哪里想到气派之后更有说不出的为难。

    如今四年过去,国事他是懂了不少,也不需要一开始时那样处处请教,可带兵这种事还是头一回。不要说带兵远征,要不是托去年围城的福,他连打仗都没亲眼看过。这一次勉强出征,也知道这些行军打仗不是自己的擅长,倒也不逞能,凡事都与幕僚商议。至于行军、补给这些,更是由相应的官员执行。

    这日见过白鹤关几名守将,又亲自上城楼巡视一番,花子夜也想不出什么应对方法。看看天色已晚,于是下令将领们各司其职,自己则去休息了。两军交战的前线,即便正亲王驾临也不要指望有豪华行宫可以住。他召集众将和巡视城楼时,几个亲随将白鹤关每个角落都跑了个遍,就为给花子夜找一个像样的地方休息。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一处体面的宅院,乃是当地一名商人的居所,主人听说正亲王征用当然不敢怠慢,腾出最好的地方,自己带着家人住到店里去了。

    说是体面宅院,其实连正亲王府下人的住处都远远好过,幸好花子夜二十来天行军下来吃够了苦,不再讲究吃住。这临时正亲王府除了花子夜和他的一些从人外,还住进了几个京城带来的将领,比如洛西城、流珩、丹夕然和水影。

    这夜花子夜早早休息,水影等人却没那么好命。武官们忙着巡城、鼓舞士气、研究守城方法;洛西城等文官则起草各种各样的军令、文书等等。

    水影这日草草用过晚餐就开始写给皇帝的折子,无非汇报当前状况,最重要的是问朝廷要东西和提醒朝廷预先做好白鹤关失守的准备。给皇帝写东西尤其要字斟句酌,幸好她女官长出身,当年不知道代爱纹镜起草了多少诏书,也不知道看过多少折子,倒也不是太困难。等写完命人送出已经快二更,吩咐士兵送来梳洗用水。士兵要进来伺候,被她拒绝,一个人梳洗时就禁不住想起日照的好处。

    这次出征,日照本来说什么都要跟来,叫她好一阵劝才作罢。当时是想援救边关,带着一个爱宠在身边恐怕影响军心;加上她多少放心不下织萝,思来想去还是日照最可靠,细细嘱托一番,如果织萝在遇到紫家逼良为妾这样的麻烦,他该如何如何。她自然知道日照心中不会好过,可又不便向他说出真相,只能说话时候和颜悦色,又刻意买了些东西送他。

    躺下许久还是睡不着,披衣出门,站在廊下望星,但见不远处花子夜房中也有烛光,心道:看样子这个人也是心事重重,也真为难他了。

    这就想起临行前在正亲王府与花子夜的一番对话。她委实不明白花子夜为什么点她为记室,过去几年说了好几次要给她换官职,都是说过便了,那人顾忌些什么她也明白得很,倒不知怎么就转性了。

    花子夜命紫千在她出征期间兼任晋王府司殿,故而出征前一日她去王府找紫千交待事务,意料之中的接到了花子夜的传召。

    她问花子夜:“为何点我为记室?殿下不通军务,更当选精通战事兵法之人方妥当啊。水影曾忝为女官长,朝廷中事或可供殿下询问,可对军务却是一窍不通。要论文采,洛西城足够殿下使用;若论军务,昭彤影胜我百倍。殿下一样点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